人瑞人才創始人張建國解讀靈活用工發展宏觀驅動力PEST模型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近日,2021年第十七屆中國人力資源管理新年報告會暨中國新就業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第一報告廳隆重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知名專家學者與來自美團、滴滴出行、阿里巴巴、人瑞人才科技集團、科銳國際集團等業界同仁,就"組織變革"、"靈活用工"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人瑞人才科技集團(6919.HK)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在會上發表《靈活用工的服務模式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並與現場眾多企業管理者分享了靈活用工發展的宏觀驅動力PEST模型。該模型包括政策驅動力(Political)、經濟驅動力 (Economic)、社會驅動力(Social)、技術驅動力(Technological)。

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張建國

政策驅動力(Political)

靈活用工發展始於勞動合同制改革,發軔於以保障就業、促進就業為導向的一系列政策,而對新經濟業態、新就業形態的政策支持則影響靈活用工市場未來發展。勞動合同制改革前,我國就業模式為無固定期限的終身僱傭制。1983年開始,國家逐步試行勞動合同制,直至1991年,城鎮國有集體企業裡的勞動關係在形式上全部轉為勞動合同制,為就業市場化、靈活就業創造了基礎條件。早期的靈活用工市場與靈活就業是一體兩面,九十年代中期前後開始推動的國有企業改革開啟了靈活用工市場發展的第二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產生大量下崗職工生計問題,大批下崗職工以非正規就業形式進入民營企業,轉變就業身份。1995年,《勞動法》實施,進一步弱化行政幹預,勞動關係管理日趨法制化。在這個階段,我國此前傳統的人才資源統包統配格局被徹底打破,以勞務派遣為代表的非正規就業形式蓬勃發展,人力資源真正實現了市場化(張麗賓等,2005)。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我國又陸續出臺了《境外就業中介管理規定》與《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使外國企業等經濟體與中國機構聯合開展人才中介服務活動得到進一步規範,促進人力資費服務市場向國際接軌;2007年,《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節仲裁法》出臺,政策層面規範、法制化人力資源市場;2010年,《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發,人力資源市場規劃與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發展的一部分;2013年《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經營勞務派遣的資質與規範性做出規定;2014年《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對勞務派遣員工佔總用工比例提出明確規定;2016年以來,政府更是發布了一系列與人才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市場管理相關的政策,這些政策均以保障就業、促進正規就業、開發人才人力為核心,規範靈活就業市場,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隨著平臺經濟、眾包經濟為特徵的數字經濟出現,國家對隨之而來的新就業形態高度重視,謹慎審視。2017年4月國務院在《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經濟轉型需要以就業轉型為支撐,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是數字經濟時代保障就業的重要方向。簡單梳理我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以鼓勵多形式就業為導向的政策是靈活用工市場前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未來靈活用工市場發展還將繼續受數字經濟與新就業政策驅動。

經濟驅動力 (Economic)

我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一直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與之有關的討論與報告眾多。經濟發展對靈活用工市場的影響集中在至少兩方面。一方面是勞動力供給的改變。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釋放大量閒置農業勞動力,為早期靈活用工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供給側勞動力基礎。 另一方面則是勞動力需求方的改變,第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與改革開放力度加深為人力資源服務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需求側基礎。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思路與經濟結構的調整,鼓勵技術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刻不容緩。

技術創新導向型經濟結構轉型 打破了以服務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模式,推動了一批新興產業蓬勃發展。與新興產業相伴生的大量短期用工需求與快速到崗需求則推動靈活用工形式再次發展,人才外包、崗位外包等更多樣化的靈活用工產品被推入市場,滿足用工企業不斷產生的個性化用工需求。經濟對國民生活的每個層面都有著深層次的影響,而在靈活用工問題上,數位技術下的經濟結構轉型目前正極大的激發靈活用工市場的活力,使得傳統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主動或被動的進行整合重塑,創新的靈活用工業務與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在市場中不斷湧現。

社會驅動力(Social)

社會驅動力體現在至少兩方面。一方面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自改革開放後得到顯著提高,極大的提高了高素質人才供給,成為靈活就業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則是人們整體對工作方式觀念的改變。2020年中國新生代員工公益調查報告顯示,相較於"前浪"員工,新生代員工重視學習與成長,發揮自我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對社會產生正面價值。

新生代的種種特質不僅體現在生活中,更體現在工作價值觀上。傳統的與用工企業直接籤署勞動合同的In-house就業方式不再是默認選擇,就業場所、就業形式讓步於工作內容、薪資待遇或價值實現。而"後浪"員工也與時俱進,離職不再等同於失業。數字經濟時代,全職工作與靈活兼職並行甚至被靈活兼職取代也成為常態,為靈活就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

技術驅動力(Technological)

在數據成為生產力、數字經濟體形成之前,以網際網路為依託的信息技術主要改善了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對勞動力的信息獲取效率,使得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得以突破空間限制,從傳統的基於人際關係或紙媒方式獲取勞動力方式轉變為在線招聘。而當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數據成為一種生產力後,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與用工企業的人力資源系統都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端,信息技術讓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可以更好的具象候選人畫像,為客戶企業更高效精準地匹配所需人才。以人瑞人才為例,其申請至面試的轉化率超過50%,遠高於灼識諮詢所統計的5%至15%的行業平均轉化率,使得人瑞人才可以依託信息技術優勢而脫離價格戰。

技術對靈活用工市場的驅動作用不僅體現在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端,更體現在靈活用工市場的用工企業端。在生產端,用工企業可以將生產的前端與後端環節數據匯集在一個統一的數據平臺上,使得產能能夠依據市場數據靈活調整;在銷售端,用工企業可以通過客戶數據的精細化管理來進一步提高銷售工作的準確性;在研發端,用工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數位化方案建模評估,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數字平臺讓用戶參與產品研發(例如在產品上市前提前給與反饋),從而降低產品研發成本與市場試錯成本。

數位化技術對企業的影響還在不斷展現。在人力資本方面,數位化使得用工企業能夠前所未有的實現更靈活的用工方式,降低因為員工過剩而產生的勞動力成本浪費或因為員工不充足而產生的勞動力成本溢價。與此同時,以阿里、美團、滴滴等數字經濟巨頭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替代傳統服務業,同樣亟需更為靈活的用工方式與更為專業的人力資服務供應。

綜合我國當前政策動向、經濟發展、社會環境,以數據為基礎的數位技術已經逐步融入各行各業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在被數位技術打破邊界,產生新的商業模式,而新的商業模式又隨之重塑居民衣食住行,形成數字經濟,最終影響政策制定,因此,以數據為核心的技術發展是未來靈活用工市場四股宏觀驅動力中最為根本的基礎驅動力。

在當天舉行的中國新就業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該書對靈活用工在中國的發展和實踐做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數位化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了有效指引。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和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為全面深入研究我國靈活用工的發展狀況,為數位化時代企業管理創新提供有效指引,雙方於2019年9月聯合成立了課題組,並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擔任課題組組長,雙方共同發起中國靈活用工發展狀況調研活動,以產學研結合的方式深度引領行業創新。

據了解,這已經是人瑞人才最近3年出版的第3本書。作為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的領導者,人瑞人才長期致力於引領行業發展更加規範和健康。2018年,張建國聯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馮喜良等出版《靈活用工-人才為我所有到為我所用》;2019年,張建國與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彭劍鋒合作出版《經營者思維-贏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在2018年和2019年,人瑞人才還聯合《中外管理》共同發布了兩本靈活用工的白皮書。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人瑞人才張建國解讀靈活用工:企業把非核心業務包出去,把核心能力...
    靈活用工有多火?在百度搜索「靈活用工」,有5890萬個相關結果;其中有81%是在過去1年中產生的。而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與人瑞人才科技集團(6919.HK)聯合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2020年55.68%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同比提高11%。
  • 有關「靈活用工」的「魔鬼細節」就藏在這本書裡
    1「今天,我們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遇到的不確定因素太多,這就要求企業有更為靈活的應對措施」,12月18日,人瑞人才科技集團創始人兼CEO張建國說道,「組織的靈活性,以及彈性管理該提上日程。」人瑞集團成立於2010年,於2019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為我國「靈活用工領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2021):數位化驅動靈活用工快速發展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以下簡稱「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該書對靈活用工在中國的發展和實踐做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數位化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了有效指引。
  • 靈活用工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編輯導語:靈活用工是針對企業在面臨人員編制緊張、旺季人才短缺、項目用工短缺替補等難題,在派遣人數確定、派遣周期、派遣人才的篩選方面都非常靈活的一種用工形式;靈活用工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但國內還在發展階段,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靈活用工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賦能靈活用工發展 豆豆兼職榮獲靈活用工新銳品牌獎
    作為深受青年群體歡迎的靈活用工平臺,豆豆兼職榮獲「靈活用工新銳品牌」獎項,彰顯出豆豆兼職在青年群體兼職領域的產品實力與品牌價值。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經濟發展,各個企業,特別是以年輕群體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為提高人效,優化用工結構,紛紛將目光投向靈活用工,希望通過更靈活可控的用工方式,實現降本增效。
  • 中泰證券:客戶行業拓展 重申人瑞人才(06919)「買入」評級
    舉報   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報告稱,因公司第三季度靈活用工人數環比穩定增加
  • 報告顯示,2020年企業採用靈活用工比例達55.68%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共同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披露,2020年中國企業採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該書對靈活用工在中國的發展和實踐做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數位化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了有效指引。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0年靈活用工行業研究報告》
    ;重點研究全球靈活用工服務商業務模式,為中國靈活用工企業發展提供借鑑價值;呈現中國靈活用工服務商落地實踐,探索發展趨勢與挑戰。 全文4446字,閱讀約需8分鐘 作者丨龔晨霞 1984年,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教授阿特金森(Atkinson)提出--「彈性企業模型」理論 ,指出企業可利用彈性及多樣性方式取代傳統單一化人力僱傭,以適應內外環境的壓力,此為最早的靈活用工學術理論雛形。
  • 佩琪人才喜鵲平臺眾包模式:以靈活用工合規降本增效
    佩信集團旗下佩琪人才HRPackage為您解答「後疫情時代,企業該如何利用靈活用工的方式合規化地降本增效,降低風險」。平臺經濟成為政府鼓勵模式從2019年開始,政府已經逐步推出促進靈活用工增長的政策與措施。
  • 靈活用工百科:薪用工關於企業利用好靈活用工的一些心得
    靈活用工是指企業以勞務派遣、業務外包、商業流程外包、非全日制用工、自由職業者經營等多種用工方式,幫助實現企業人力資源隊伍的快速調整、精確匹配、彈性管理和敏捷適應環境變化的一種用工形式。 相對於以往的用工方式,靈活用工對於國內企業而言,確實是一種新的用工方式。
  • 萬寶盛華:創新人力資源領導者,靈活用工驅動高成長
    天風證券1月16日發布對萬寶盛華的研報,摘要如下:萬寶盛華中國是大中華區知名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供應商,截至2019H1實現營收14.42億(+31.1%),調整後淨利潤0.56億(+38.9%),目前主營靈活用工、人才尋訪業務。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有七成高校學生,靈活就業背後有法律空白
    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認為,靈活就業因工時長、收入不穩定、大部分未進入社保,導致就業問題突出,應高度重視。傳統意義上的「打零工」只是靈活就業的一種。
  • 微蜂網「靈活用工」解決方案助企業應對「不確定性」
    在此過程中,眾多新職業湧現,新的就業形態蓬勃發展。2020年7月28日,國務 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是勞動者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對拓寬就業新渠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意見》在企業中的逐漸落地,「靈活就業」、「靈活用工」成為2020年人力資源行業的新風口。
  • 除了「共享用工」還有「斜槓青年」,北京靈活用工巧解用工難題
    一場疫情,讓「共享用工」這個詞一夜爆紅,也讓人力資源領域進一步認識到靈活用工的巨大作用和發展前景。人才從「為我所有」到「為我所用」,擁有龐大用人需求的北京,近年來一直在靈活用工上探索,合理調動人力資源,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 簡歷優化師、星級咖啡師、在線剪輯師……浙江首個靈活用工專場...
    記者 傅凌波 今天上午,「青燕歸巢——浙江省大學生見習實習暨靈活用工專場招聘會」在杭州正式舉辦,招聘會由浙江省人才市場和一站式靈活用工平臺青團社聯合舉辦。據悉,這是浙江省首場靈活用工招聘會,共有40餘家知名企業到場招聘、推出崗位200餘個。現場態勢火熱,在當前就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招聘會充分發揮了靈活用工穩定就業的「蓄水池」作用。
  • 見微知著,把握未來數位化靈活用工之道
    在活動現場,金柚網新平臺運營部總監魏巍雄做了主題為《見微知著 把握未來數位化靈活用工之道》的演講,演講詳細解讀了中國靈活用工的現狀與趨勢,受到現場觀眾的共鳴與高度肯定。金柚網的核心業務是靈活用工,而且是數位化靈活用工。談論靈活用工,一定要站在客觀的環境上去判斷,到底是怎樣的社會環境和企業需求才能誕生靈活用工的土壤。這就是我今天帶來的課題,見微知著,通過很小的細節、現象,我們能夠慢慢發現事物背後發展的規律和脈絡,它就是把握未來的用工方式、未來的就業方式非常重要的核心紐帶。
  • 獨立日靈活用工服務平臺聯合創始人潘鵬鵬:入選福布斯30u30精英榜單
    獨立日靈活用工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獨立日)聯合創始人兼CPO潘鵬鵬入選。也是繼18年獨立日創始人兼執行長鄭一入選後,獨立日創始團隊中產生的第二位登榜者。  福布斯一貫以前瞻性的目光,尋找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下,在業內嶄露頭角,或者是展現出成為未來行業及社會翹楚的潛力年輕人,這項評選被稱為30 Under 30。
  • 靈活用工平臺十大亂象曝光
    近日工貓新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0平臺經濟工貓解讀報告》,報告揭露了靈活用工財稅違規風險與十大亂象:1.十萬及以上高收入人群被拆分多戶發放;2.平臺企業委託服務方代徵的稅款,某些被委託方截留未申報;3.平臺方與委託方對靈活就業的發放對象
  • 企業視角下,靈活用工是什麼樣的?安徽雲智人科
    靈活用工中的勞動成本是企業關注的重要因素,而企業用工成本是逐年剛性上升不可逆的趨勢,對於服務業而言,人力成本已經成為企業最大的成本支出,靈活用工對於企業來說,其中隱含著三點需求。第一、以促進業務發展為前提,一切要以商業本質為基礎,盈利和持續盈利才是企業發展不斷追求的目標,在這個方向上才能達到企業與勞動者雙方共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