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日共同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披露,2020年中國企業採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該書對靈活用工在中國的發展和實踐做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數位化時代中國企業管理創新提供了有效指引。
疫情期間,共享用工應運而生,數千家企業攜手並肩,調劑人力餘缺,為特殊時期的市場用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很多企業採取縮短工時、居家辦公、輪崗輪休、彈性上下班等靈活的工作方式;無處不在的智慧型手機共同推動網上外賣、送貨服務蓬勃發展,「騎手」成為一支龐大的就業群體……靈活用工成為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第一關鍵詞。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楊偉國表示,受疫情和國際貿易環境雙重影響,穩就業、保就業成為「六穩」和「六保」之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擴大就業途徑、創造更多靈活就業機會將成為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關鍵,同時也符合「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的國家戰略要求。「靈活用工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全新用工趨勢,但關於靈活用工,無論是學術界還是企業界都還缺乏深入認知。我們聯合課題組期望通過深入研究真正推動靈活用工在國內的規範發展,為中國企業的管理創新提供借鑑。」
藍皮書的調查發現, 2020年中國企業採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這個比例比2019年增加了約11個百分點,有近30%的企業表示穩定或擴大靈活用工的使用規模。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主要出於「降低用工成本」這一動機使用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崗位主要集中在一般性技能、低協作、基礎性崗位,但也有25.71%的企業在技術性、專業性崗位使用靈活用工。其中,使用靈活用工比例最高的崗位是普通工人,佔比高達47.34%,其次是客服/呼叫中心/信息審核,佔比達到38.76%,還有銷售/運營,佔比也達到了26.04%。此外,IT人員、行政崗/人力資源崗/財務崗/法務崗等也是使用靈活用工較多的崗位。
藍皮書指出,靈活用工已經成為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保護傘」。2020年穩定使用或增加使用靈活用工規模的企業裡有17.42%預計今年的營業收入將不降反增,14.61%預計疫情並不會對營業收入帶來很大影響。該比例遠高於沒有使用靈活用工的企業或縮減靈活用工規模的企業,穩定或增加使用靈活用工規模的企業展示出靈活用工可能為用工企業起到特殊時期「保護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