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們發現「靈活用工」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使用「靈活用工」來解決人力資源相關問題。
靈活用工是將傳統的僱傭模式「企業+員工」轉為新型僱傭模式「平臺+個人」,將企業內部工作轉化為外部任務,通過平臺實現任務和自由職業者的精準匹配,改變以往增加工作、提升規模必須靠招聘人員的傳統方法,能決定企業用工風險問題和對公打款,取得發票,勞務用工成本更可以節省30%以上。
網際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各個行業帶來移動互聯和AI等技術驅動加持,促進商業模式不斷革新,平臺經濟和「網際網路+」持續整合,催生10億+靈活用工市場。據有關部門預測,2020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將達7258.2億元,滲透率8.24%,2016年至2019年國內靈活用工市場發展較快,2019年國內市場滲透率為7.89%,市場規模4787.6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1%。
如今,很多企業開始選擇「靈活用工」這種新型用工模式,企業用工轉型已成必然。但一個新的用工模式的誕生,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疑問。
那麼,企業對於這種新型用工模式的出現,應該做些什麼呢,應該如何去管理靈活用工人員呢?
對於不同形式的用工情況應採取針對性的管理方法。
對於短期工、實習等類型的人員,做好對工作結果驗收的嚴格要求,定好標準和時間,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按照企業規定的標準完成工作;還要對人員素質有一定的考察,雖然是短期時間內為企業做事,但也不能什麼人都要,來者不拒。
對於退休返聘人員,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需要注意人員的身體素質,時刻關注他們的健康問題,年齡儘量不要超過65歲,因為年齡越大越難承擔高負荷的工作;
二是要精選崗位,儘量不要給他們一些體力勞動多的崗位,給他們一些條件相對舒服的工作,像指導類的工作強度不大,技術導向,經驗導向這種也可以,可以給個人上人身意外險去規避可能潛在的風險。
對於目前比較常見的勞務派遣或外包形式,應重點關注企業與員工的工傷糾紛,明確工傷發生後的責任認定和發生用工糾紛的責任認定。同時跟派遣方籤訂的合作協議中應該明確約定相應的條款和結算口徑。
現在市面上所謂的靈活用工平臺質量,良莠不齊。所以,各位老闆在尋找靈活用工平臺時千萬要注意,一定要尋找正規公司。
靈活用工平臺(如薪福多)通過「企業+平臺+用戶」的模式,可有效解決企業用人成本、稅務優化、票據合規問題,同時解決自由職業者不交稅的法律風險問題,可實現合法入稅,同時享受核定個稅優惠稅率、增加收入,對企業和自由職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