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用工於上世紀80年代在歐美等國家出現,是企業在經濟蕭條時被逼出來的用人模式。在靈活用工模式下企業與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職勞動關係,企業基於用人需求的波峰波谷,靈活按需僱傭人才。對於企業來說,這種用人模式更為靈活,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不需要複雜的入離職流程,不會有人才的浪費,不會有人員高速擴張的風險,節省了用人成本,人才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如同雲計算對於計算的價值一樣。
中國靈活用工興起較晚,不過近年來隨著新經濟的興起,尤其是共享經濟與平臺經濟的發展,中國的靈活用工潮正出現井噴,越來越多企業不再僱傭員工,網約車司機不是網約車平臺的員工,自媒體不是平臺的編輯,導購不再是品牌的員工……平臺與勞動者的關係從僱傭變為協作,這釋放了個體產能,豐富了平臺供給,降低了用人成本。
2018年,在《產業網際網路驅動組織變革,靈活用工潮會催生下一個獨角獸嗎?》一文中我曾指出,「招聘人力這個垂直場景的靈活用工模式,將是一個千億級市場,有望誕生獨角獸。」兩年後我的判斷正在被驗證,行業內湧現出一批專注於靈活用工的頭部平臺,財稅科技明星公司高燈科技旗下的高燈自由薪就是其中代表。日前,在第二屆財稅科技產業峰會上,我對高燈科技高級副總裁許曉鶴、高燈自由薪總經理李佳進行了專訪,發現靈活用工在後疫情時代正在加速爆發,在新技術驅動下,靈活用工已全面邁入2.0時代。
人企商業關係變革,靈活用工2.0時代來臨
靈活用工2.0時代,具有如下特徵:
第一,靈活用工從企業可選項變為必選項甚至是首選項。
在1.0時代,靈活用工只是企業可選項;後疫情時代,靈活用工成為企業的必選項甚至首選項。
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人才短缺,人社部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求職人數從二季度的74.3萬人下降到三季度49.2萬人;用人缺口從二季度的74.6萬人上升到82.4萬人,「人才荒」下,靈活用工成為企業的用人選擇。國家多部委也先後發文支持靈活用工,幫助企業走出疫情困境,同時解決就業這一民生首要問題。
後疫情時代,黑天鵝頻現,企業一方面會將降本增效作為核心經營目標;另一方面會避免高速擴張以應對不確定性環境。正因為此,靈活用工將成為企業的必選項甚至是首選項。日前某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83.3%的企業有靈活用工需求,73.2%的企業正在使用靈活用工,還有18.4%的企業計劃在1-2年內使用靈活用工。在使用靈活用工的企業中,業務外包和實習用工的佔比最高,達到73.4%,其後依次為勞務派遣(66.2%)、退休返聘(51.8%)、非全日制(32.4%)和共享員工(7.9%)。
第二,靈活用工正在從藍領群體擴大到各行各業各崗位。
1.0時代靈活用工只適合部分職業,2.0時代,靈活用工適合更多職業,因為人們的工作習慣、工作理念與工作方式正在發生改變。
靈活用工早已受到年輕人的推崇,而年輕人才是未來勞動力的生力軍。美團外賣上有很多社會化騎手,以年輕人為主,數據顯示他們選擇做外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時間相對自由。靈活用工在就業時間和方式上都比較自由、可以確保收入、具有更大選擇空間,滿足了年輕人的求職習慣,在未來將會越來越流行。
1.0時代「靈活用工」主要在導購等「藍領」類職業中流行,如今越來越多白領甚至金領會通過從事副業等形式去靈活務工,包括一些中高端技術和職能崗位,比如:系統工程師、IT工作人員、財務、HR、法務等等。在知識付費、心理諮詢、共享法務等網際網路平臺上,他們憑藉自身的知識、技能、經驗「扒活兒」,獲得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像這樣的靈活就業會越來越普及。
高燈自由薪總經理李佳就觀察到,今天中國經歷多年高速發展,人們的自主意識增強,「過去人們都要鐵飯碗,今天有能力的人是自己打造鐵飯碗、金飯碗,而不是找一個鐵飯碗做這件事。」這體現出人們的求職理念變化,靈活用工的群眾基礎更好了。
第三,5G、AI、IoT等數位化技術深刻改變靈活用工。
疫情讓全世界在線化加速,5G、AI、IoT等數位化技術蓬勃發展,這將深刻改變靈活用工。
12月10日,共享經濟鼻祖Airbnb正式IPO,市值超過864億美元。Airbnb聯合創始人兼CEO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今年曾表示,疫情永遠地改變了人們的辦公方式,「人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會有更多人遠程辦公,可以在家工作,也可以在任何房子裡工作。」遠程協作興起,人們「在任何地方辦公」的意願變得前所未有的強烈,Zoom等遠程協作平臺則提供了基礎設施,這意味著,很多性質的工作都可以靠靈活就業完成。
不只是遠程協作,新技術將讓企業對合作者的服務過程、時間與結果可以進行精細化管理,甚至可以做到比固定用工更有效。許曉鶴對羅超頻道表示,原來靈活用工的過程管理監控主要是靠文字,只能做節點式記錄,且容易造假。如今,隨著數字新基建的成熟,在視頻、直播與AI等技術加持下,靈活用工全流程都變得可視化、可管理與可交互。對於企業來說,不用讓員工每天來公司上班「人管人」,卻可以對其過程與結果管控,這意味著原來很複雜的不可能靠靈活用工的任務,也可以採取靈活用工,數位化技術可將「就業的不確定性因素慢慢縮小到相對確定性的」。
對於企業來說,當靈活用工變得可以精細化管理時,其降本增效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體現。數據顯示,「工作內容缺乏或難以分割與標準化」是阻礙企業使用靈活用工的最大障礙,數位化技術正在消除這一障礙。靈活用工1.0時代跟技術關係不大,靈活用工2.0時代技術成為基礎設施。
第四,靈活用工本質不是用人,而是「人企商業互聯」。
在高燈自由薪看來,靈活用工2.0最本質的變化,就是人企商業互聯關係的變革。李佳認為,這是靈活用工在中國與歐美發展的最大不同,歐美靈活用工每一次爆發都是因為經濟蕭條,企業只能通過這種手段臨時性地維持基本運轉。「中國過去幾十年高速發展,百姓收入直線提升,為什麼有靈活用工這種業態出現?因為有應用級的網際網路公司出現,讓市場看到原來可以用這種方式改變商業模式和提升運營效率,甚至打開商業邊界,原來只能服務某個固定區域,只能服務一公裡,現在可以服務十公裡,甚至全國,打開這個邊界就是打開了一個魔盒,所有企業都可以藉助這種方式完成蛻變。新的技術帶來新的商業模式,資源組合發生了變化,包括人力資源的組合也發生了變化。」
在羅超頻道看來,2.0時代的靈活用工就像雲計算一樣,可以給企業提供按需使用、靈活定製與彈性擴張的用人服務,基於此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可擴展性、適應企業的不確定性。網際網路驅動下的共享經濟與平臺經濟驅動了第一波靈活用工爆發潮,比如滴滴這樣的平臺,就徹底改變了人與企業的協作形式,滴滴不可能去僱傭千萬體量級司機,唯有靠社會化協作才能實現服務的整合。
數字經濟時代,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組織形態與新用人模式將配套出現,人才與企業關係將發生變革,靈活用工也將迎來第二增長曲線。隨著新技術的成熟,遠程醫療、自動駕駛與遠程挖礦等應用會加速普及,專業醫生可在平臺接單問診甚至做手術,礦車司機可以遠程操作機器挖礦……屆時這些領域的人才就不會再願意被組織僱傭,而是會成為「自由人」,靈活用工會進一步繁榮。
靈活用工2.0的本質就是人企商業互聯,是全新的協作與供給方式,也是未來用工發展趨勢。
高燈自由薪,成為人企商業互聯基礎設施
雖然越來越多企業選擇靈活用工,但在落地這一用人模式時,企業會面臨很多困難,第三方報告顯示,「工作內容缺乏或難以分割與標準化」「不了解法律法規風險和規避方式」及「供應商管理成本與用人成本的平衡」是阻礙企業使用靈活用工的前三大障礙;對於選擇靈活就業的人才來說,在求職(接單)、獲取報酬、合法報稅、勞動保障、個人成長等維度同樣有不少痛點。針對企業與人才的痛點,行業出現了不少靈活用工平臺,2019年面世的高燈自由薪,則已成為行業翹楚,截至目前已籤約4000+核心企業、籤約70萬+用戶。
高燈自由薪定位為「數位化人企商業協作服務平臺」,依託領先的AI、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能力,提供智能匹配、流程管理、信用體系、成長計劃、金融服務與福利保障等全鏈條人企商業互聯服務。原來的消費網際網路平臺主要解決人和企業的商業交易即B2C連接,高燈自由薪解決的是人與企業的服務交易協作,具體來說,它主要解決自由職業者與企業的如下痛點:
1、企業與自由職業者的智能即時匹配,提高自由職業者就業效率。簡單地說,高燈自由薪在服務不同場景下的靈活用工時,聚集了人才與企業,就可以基於用戶與企業畫像做好智能匹配,幫助企業更好地用人,幫助人才更好地就業。能夠體現出其匹配實力的是,今年2月高燈自由薪在48小時內緊急上線「共享員工」服務,通過全民獵頭的人力招募模式,給萬孚生物、藍月亮、物美、閃送、美菜、叮噹智慧藥房等企業發布萬餘用人需求,解決企業的人才荒問題。
2、為自由職業者提供遠程辦公全流程工具。數位化技術讓靈活用工管理精細化。依託高燈科技的技術,高燈自由薪給企業與人才提供成套數位化解決方案,自由職業者可使用高燈自由薪完成與企業的即時溝通與在線協作,包括實名認證、電子籤約、任務打卡、LBS實時定位、自動生成任務報告、智能算薪等功能管理整個服務交付過程,使靈活用工更高效。
3、完善自由職業者薪酬與福利保障。自由職業者面臨薪酬、福利、職業保障等風險,高燈自由薪提供薪酬、福利等服務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薪酬層面,高燈科技依託高燈財稅能力,具有服務完善的產品鏈條且技術領先,在金融服務領域滿足600+銀行、支付寶、微信零錢結算方式、支持60秒實時到帳,保障自由職業者資金安全;在福利層面,高燈自由薪給自由職業者提供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服務購買渠道,提供實時查詢、定點醫院變更、異地社保變更、醫保存摺申領等服務。未來,高燈自由薪將為自由職業者提供補充商業保險購買渠道,享受低價優惠政策。
截至目前,行業已有多家面向靈活用工場景提供相關服務的平臺,涵蓋招聘、財稅、薪酬、辦公工具平臺等不同環節。高燈自由薪一枝獨秀,原因在於多方面:
首先,依託高燈科技,高燈自由薪具有很高的起點。
依託高燈科技,高燈自由薪具有強大的產品技術能力,其在金融服務領域滿足600+銀行、支付寶、微信零錢結算方式,60秒實時到帳,正是得益於高燈的財稅科技能力;高燈科技體系所涵蓋的服務對象正是高燈自由薪的目標客戶,高燈自由薪的出現更好地滿足了企業在靈活用工方面的產品與服務需求。
高燈自由薪傳承自高燈的還有思維方式,高燈自由薪總經理李佳對羅超頻道表示,高燈自由薪不是從HR角度來看靈活用工的,而是站在財稅的交易與商業思維角度來看的,因為靈活用工本質就是人與企業的B2C服務交易,是人企商業互聯。高燈自由薪定位「數位化人企商業協作平臺」,解決的是人和企業之間的交互和商業協作,這樣的思維與高燈本身的定位有直接關係,李佳明確表示:「高燈自由薪在高燈是核心板塊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定位。」
其次,高燈自由薪提供成套解決方案,而不是只解決一個問題。
雖然在招聘、財稅、薪酬、辦公工具平臺等不同環節都有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平臺,但不論是對企業還是自由職業者,高燈提供的能力是最全面的,有對標招聘求職的人企智能匹配能力,有對標任務分發平臺的辦公全流程工具,有對標HR SaaS的人力資源保障能力……真正實現了全鏈路的人企商業互聯協作服務,這一點相對於只解決單個問題的第三方來說,具有顯著優勢。基於此,它一邊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獵取與管理自由職業人才,實現降本增效;另一邊可以給自由職業者提供更好的就業保障,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自我價值。
最後,高燈自由薪做靈活用工服務生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場景的靈活用工需求不同,高燈自由薪不會每一個都去做「外包式」服務,而是會深入到類似於數碼電子產品促銷這樣的場景中去理解客戶需求,再抽離出通用能力,提供流程模塊化,做LBS、軌跡、監控、智能終端等基礎能力,如果通用模塊不能支持,就會協同生態中的夥伴,比如供應鏈、OA、SaaS等環節,高燈自由新就不會去做。
李佳表示,像兼職招聘求職平臺這樣的玩家,高燈都認為彼此更多是競合關係,「比如你有人力方面的資源,過去向B供應人,也可以給我們供應」,高燈的願景是構建一個生態平臺,高燈提供通用核心能力,聯合夥伴一起來支撐企業的在人企服務協同領域的數位化轉型升級,「就像今天無論是阿里雲還是騰訊雲,都只做底層的東西,高燈自由薪也一樣,自由薪的重心在於搭平臺,完善底層設施和通用能力,中間PaaS層則需要更多合作夥伴加入進來,共同提供解決方案,實現互惠、共贏的生態局面。」簡單地說,高燈自由薪要做的是人企商業互聯的基礎設施。
用開放的思維做生態,這一點也是騰訊系公司身上都有的特點。基於此,高燈自由薪可以在全面滿足企業與人才靈活用工全部需求的同時,專注於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後疫情時代,數位化進程加速,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新技術不斷湧現,人與企業的商業互聯關係正在發生劇變。企業組織架構升級,人力資源關係重構,個體經濟蓬勃發展,靈活用工2.0時代全面來臨,可以展望,作為人企商業互聯基礎設施的高燈自由薪,大概率將會獲得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