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巾幗鬚眉第一人——還珠塑造的第一位「女一號」(《蜀山劍俠傳之英瓊傳》導讀)

2021-02-15 古代小說網

《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的開山之作,無疑也是影響最大的一部巨著。書中有名號的腳色數以千計 ,但被作者特別標出「第一」,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這個「第一」身份的,卻是一個女孩子——李英瓊。

李英瓊畫像

五百萬字的巨著,以一個少女為頭號人物,這在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後。

中國的長篇小說,發端之時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女性形象——《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名列於「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卻沒有一個重要形象是女性,這不能不說是遺憾的事情。

從《金瓶梅》開始,女性形象開始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我國長篇小說中。其後,《金雲翹》《林蘭香》《紅樓夢》等,都把女性放置到了舞臺的中央地帶。

不過,在英雄傳奇類小說,尤其是武俠類小說中,卻仍然十分罕見(《兒女英雄傳》前半似可,而後半卻「英雄氣短」了)。民國的武俠長篇,《荒江女俠》首開女俠「首席」先河。但該書格局較小,情節較單,人物較少,規模遠不能與《蜀山》相比。

    《蜀山劍俠傳》中,峨眉派首領之一妙一夫人初次見到李英瓊,就對她講:「『吾道之興,三英二雲。』長眉真人這句預言,果然應驗。」峨眉的重要盟友青囊仙子也當面對英瓊道:「你應劫運而生,光大峨眉門戶,與別人不同。三英二雲,獨你傑出。雖然殺氣太重,然亦非此不可。不久齊道友回山,自會特許你一人便宜行事。」

《蜀山劍俠之英瓊傳》,還珠樓主著,陳洪導讀批點,南開大學出版社2019年6月版。

「與別人不同」、「獨你傑出」、「 特許你一人」云云,就更是強調了李英瓊頭號人物的地位。連她的敵人也反覆稱讚:「老怪暗忖:『莫怪峨眉英雲名不虛傳,此女果是天仙一流的根骨人品。』」足見作者對這一形象的重視。

但是,《蜀山劍俠傳》的篇幅實在是太大了,又是在報紙連載,而作者的寫作習慣又喜歡「節外生枝」,以至於李英瓊的故事難免散布於全書,時常被其他人物的故事穿插、割裂,對於這個形象的完整性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即以「蜀山劍俠吧」中網友的反應看,不少讀者因為該書篇幅太長而中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本書把作品中以李英瓊為主的故事段落串聯起來,命名為《蜀山劍俠之英瓊傳》。

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與傳統的《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不同,其中注入了相當多的神魔因素。在這個意義上,可說是《水滸傳》與《封神演義》筆法的混融。

勵力出版社1941年版《蜀山劍俠傳》

當然,他的不同作品中,這兩種成分的比例是不同的。如《雲海爭奇記》《兵書峽》等,武俠的成分佔到九成以上。而《蜀山劍俠傳》中,則神魔的成分佔多數。因而,李英瓊也是半女仙半女俠。

由此決定,圍繞李英瓊的故事,充滿奇異的想像。這也就使得李英瓊的形象不僅不同於林黛玉、薛寶釵,也不同於十三妹、荒江女俠。

白先勇講:「還珠樓主的巨著《蜀山劍俠傳》,從頭到尾我看過數遍,這真是一本了不起的巨著。其設想之奇,氣派之大,文字之美,冠絕武林,沒有一本小說使我那樣迷過。」他把「設想之奇」放到評價的第一位,正是著眼於這種奇特不凡的想像。

本書所選是原書第一回到第二百九十三回中的四十回。順序、回目基本保持原貌,文字也只有極少的微調——為了摘錄後的銜接。這四十回從故事內容看,大體可分為六部分:

第一部分為前五回,講的是李英瓊隨同父親李寧避禍進入峨眉山,迭遭險厄;而李寧終於被白眉和尚收歸門下。而李英瓊從此孤身一人面對命運。這一回基本是傳統武俠的路數,特別是與多臂熊的衝突部分。

《蜀山劍俠新傳》,上海百新書局1947年版

第二部分從第六回「李英瓊萬裡走孤身 赤城子中途逢異派」到第十二回 「大發鴻慈 為難女頑童作伐 小完夙願 偕仙禽異獸同歸」,寫李英瓊孤身尋仙的歷險過程,包括鬥殭屍,擒怪龍,斬巨人,誅木魃,殺猛虎,拯救馬熊與猩猩,最後得遇妙一夫人,列入峨眉派門牆。

這部分為本書最為精彩段落,各種妖異接踵而來,而一個孤身少女勇敢面對,逐一戰而勝之。緊張之處,足令讀者屏息扼腕。

第三部分從第十三回「並駕神鵰 逐鹿驚邪火 飢餐朱果 鬥劍遇同門」到第二十二回「兩界等微塵 幻滅死生同泡影 靈嶽多異寶 金精霞彩耀雲衢」,寫李英瓊初到峨眉山的際遇。這一部分,出場的人物漸漸多起來。

峨眉的門下,素質性格也是參差不齊,於是各種小矛盾、小衝突接連發生。雖是神仙洞府,卻也充滿人間小兒女的情味。而李英瓊勇於任事,急公好義,剛直而稍顯粗率的性格也隨之漸漸表現出來。

《蜀山劍俠傳》連環畫

第四部分從第二十三回「指揮若定 靈雲收得七修劍 鼓勇無前 英瓊盜取萬年玉」到第二十八回「斬妖屍 得寶返仙山 逢巨惡 無心留隱患」,集中寫李英瓊為了救治好友餘英男,同窮兇極惡的妖屍鬥智鬥勇,終於成功的經過。

一個事件寫了六回,曲折反覆,是《英瓊傳》最細緻的一段。這一段突出塑造李英瓊對朋友一片赤誠、舍己助友的形象。

第五部分從第二十九回「情重故人 名山訪道侶 喜收神火 奇寶吐靈輝」到第三十六回「有意縱妖娃 寶樹婆娑  隱形擒異士 精虹瀲灩」,寫李英瓊成道之後奉命開府幻波池,與易靜、癩姑領導眾同門與各路妖邪大戰的故事。

這一段,「敵」「我」的法力都升級了,她面對的丌南公、九烈神君等,都是千年以上的道行。道、魔互長互動,寫出了李英瓊小小年紀隱然領袖群論的氣派。

這部分的長處在於「仙陣」「法寶」的描寫,顯示出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這一點,出於《封神》而又遠遠超過。其不足是過於熱鬧,人物性格、情感反而被遮蔽了。

正氣書局1948年版《蜀山劍俠後傳 》

最後一部分從第三十七回「燦爛祥霞 雙飛蓮座 莊嚴寶相 自有元珠」到第四十回「苦締心盟 三生尋舊約 宏施佛法 七老悟玄機」,寫李英瓊率領同門,在老前輩暗助之下最終戰勝強敵,維護了幻波池的勝境。

作者通過李英瓊的成長過程,竭力塑造一個美若天仙、福報無窮、勇於擔當的形象。作品通過她的同門師姐的眼中所見來表達自己極力讚頌之意:

  癩姑勸她不聽,又看出英瓊面朝陣地,獨立在斜陽影裡靜以觀變,人既美豔,加以仙骨珊珊,一身道氣,吃本山靈景一陪襯,休說常人,便天上神仙也未必能有許多這樣人品。癩姑知其夙根深厚,用功更勤,智慧定力無不超人一等。    儘管膽大包身,對於大敵當前,危機已迫,依然氣定神閒,處之泰然;但非驕矜自滿,一味膽大可比,表面上從容,實則神儀內瑩,星光湛湛。真有心包宇宙,氣罩山川,而又嶽峙淵淳,與天同化之概。將來分明是天仙一流人物無疑,難怪師長垂青,許其領袖英雲,表率群流,獨領女同門,別張一軍,繼承師門法禮,與申屠、諸葛、阮、嶽諸先進男同門旗鼓相當,分庭抗禮。    自己雖得仙佛兩家真傳,入門較久,如論根骨福緣,先就比她不過,何況將來成就。本門竟有這等人物,真乃可喜之事。正暗中讚佩間,竺笙忽然悄聲說道:「師父留意準備,請去主持仙法,以備到時釜底抽薪,老怪物快來了。」

還珠樓主書扇面

「神儀內瑩,星光湛湛」「心包宇宙,氣罩山川」「嶽峙淵淳,與天同化」,這些形容詞用到一個十幾歲的少女身上,足以令讀者震驚。

作者別具匠心之處在於,這些評價出於癩姑之口,而癩姑是一個神通廣大、滑稽玩世、向不服人的人物,由她來做出這樣的評價,分量及「信度」就格外不同了。

但是,作者又不是一味高調讚頌,她寫李英瓊勇敢而略帶莽撞,疾惡而稍欠寬容,擔當而過於好勝。

這樣,就使這個人物有血有肉豐滿起來。為了凸顯她的個性,作者還刻意安排幾個映襯的形象與她互動。如裘芷仙,因為身世遭遇而在同門中最為低調。作者便安排她與李英瓊共同留守凝碧崖,其間自然出現性格衝突:   

英瓊道:「你幾時也學會這些羅唣?趙世兄又不是外人,適才既認出這位師兄被妖法所傷,就該當時下手才對,偏要挨到這時,白叫人等著心急,一肚皮的話沒法先說。」

若蘭道:「我沒見你這急性子。各異派中妖法千頭萬緒,我的學歷又淺,將才我也沒看出來。後來見烏風草在他身上連拂,聞見一股子邪香,才猜是香霧迷魂砂。對不對,還要救醒轉來才知道呢。你就愛埋怨人,真討厭!」

全套《蜀山劍俠傳》

這樣,一箭雙鵰,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少女一起躍然紙上了。

在著力刻畫李英瓊的同時,還珠樓主還描寫了一群可愛的少年女仙形象。大體來講,這些女孩子的個性還是相當鮮明的。例如秦寒萼,本是天狐的女兒,與秦紫玲是姐妹。姐姐紫玲神通超眾,修養也淵深。寒萼作為妹妹,未免嬌慣。於是在峨眉這個群體裡,總是耍小性,搶風頭。

和她形成對照的,則是這群人的「大姐大」齊靈雲。由於她的特殊身份——妙一夫人的長女,年齡最大,所以總是思慮周全,一板一眼,很有點「少年老成」的感覺。

靈雲與寒萼時不時演出一段「對手戲」,兩個人的性格便在對比中鮮活起來。再如癩姑,形象奇醜,卻身處一群顏值極高的美女中,偏偏不自慚形穢,還經常拿這個話題自嘲,或和別人開玩笑,於是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

這方面還應特別關注一下朱文。朱文和靈雲的幼弟金蟬是前世姻緣,今生又遇到一起。二人的關係十分微妙,而朱文作為女孩子,內熱外冷,幾分嬌羞幾分矜持——作者對此描寫得十分細微:

《天下第一奇書蜀山劍俠傳探秘》

大家忙了一陣,英瓊將粥煮好,切了一盤腊味,又取了一大盤鹹菜捧將出來。金蟬、若蘭最愛吃那腊味,讚不絕口。

朱文笑對金蟬道:「九華雖然清苦,闢邪村玉清大師頗預備許多葷素吃食,我不信這一趟莽蒼山,會把你變成一個饞癆鬼。今天才到李師妹家中第二天,也不怕人家笑話。」說罷,抿著嘴,用兩個指頭在臉上刮。

金蟬見朱文羞著笑他,便也反唇相譏道:「朱姊姊你還不是不住口地吃鹿肉,還說我呢。當心把神鵰的糧食吃完,神鵰不依吧。」朱文正要還言,英瓊見二人鬥口,忙道:「朱姊姊、金哥哥愛吃腊味,我還多著呢。即使吃完,只要叫我金眼師兄出去幾趟,便能捉得好幾個回來。我們都跟親手足一樣,誰還笑話不成?」

朱文冷笑道:「我不過見他吃得野相,好意勸他幾句,他反倒來說我。這類煙火食,我一年也難得吃上兩回,因見李姊姊勸客情殷,又加上頭一次吃鹿肉,覺得新鮮,才拿兩片撕著就稀飯。誰似他狼吞虎咽的,這一大盤倒被他吃了一多半。為好勸他兩句,還反說人吃不停嘴,吃你的嗎?」金蟬見朱文嬌嗔滿面,便低下頭只顧吃,不再言語。

靈雲是一向看他二人拌嘴慣了的,也不去答理。見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便也取了筷子夾一片慢慢咀嚼,那一股燻臘之味竟是越吃越香。笑對金蟬道:「無怪你們爭吃,果然這鹿肉很香。英瓊妹子小小年紀,獨處深山,居然布置得井井有條,什麼飲食設備樣樣俱全。與若蘭妹子一樣,都是那麼能幹,叫人見了又可愛又可敬。要像這種殷勤待客,怕不賓至如歸,把山洞都擠破了嗎?」

若蘭見朱文、金蟬拌嘴,在旁邊也不答言,只顧吃。這會聽靈雲贊她能幹,便笑道:「姊姊怎麼也誇獎起我來?我哪一點比得上諸位姊姊們?不過平日仗著先師疼愛,享享現成的罷了。」

這時朱文停箸不食,坐在那裡幹生氣。金蟬不時用眼看著朱文,想說什麼,又不好說出似的。英瓊惦記著那隻神鵰,匆匆在後面取了兩隻鹿腿,出洞餵雕去了。

芷仙怕他二人鬧僵,看他二人神氣,知道金蟬業已軟化,容易打發,便勸朱文道:「姊姊不要生氣,招呼涼了,不受吃。」還要往下說時,靈雲忙攔道:「我們休要勸他們,他二人是這樣慣了的。」

朱文誤會靈雲偏袒金蟬,本想說兩句,猛想起靈雲患難中相待之德,不便出口,越發遷怒金蟬,假裝看雕,立起身來,獨自行出洞去。金蟬見朱文出洞,知她心中不快,訕訕地立起身來,也跟了出去。

全套《蜀山劍俠傳》

這一段如果移到《紅樓夢》中,背景換成大觀園,和「金釵」們燒烤鹿肉,林黛玉與賈寶玉使性、拌嘴的情景幾無二致。

「金蟬見朱文出洞,知她心中不快,訕訕地立起身來,也跟了出去。」這幾句若換個主語:「寶玉見黛玉出門,知她心中不快,訕訕地立起身來,也跟了出去。」放到《紅樓夢》中,當毫無扞格。

其實這種寫法有點「小兒科」嫌疑,與朱文、金蟬「半仙」的身份並不十分吻合,但卻可以增加讀者的親近感,也使朱文的形象明顯有別於眾人。

說到仙人們的情感問題,易靜更令人意外。她是資歷甚老的「轉世靈童」,已躋身天界的聖姑當年是她的「閨蜜」,但她就是掙不脫情網:

《杜甫傳》

易靜聞言,接口笑道:「玉弟此時當知我的苦心了。如非恩師相助,毀容易貌,那冤孽先就放我不過。遲早仍還你一個白幽女如何?」

陳巖喜道:「當真的麼?不怕洪弟與癲道友見笑,我雖是修煉多年,因是幼童,仍不免於童心和洪弟一樣,言動天真,自覺所附童身尚還靈秀,易姊姊偏毀了芳容。經我多年苦修,早已脫胎換骨,此身又不舍拋棄,正想易姊姊如允雙修,也將容貌毀去,好和她配對呢。」

易靜忍不住伸手朝陳巖頭上指了一下,笑道:「痴子!難為你多年修為,還改不了老脾氣。」癩姑見陳巖看去只十來歲年紀,神情既極天真,語氣又是那等痴法,忍不住笑了起來。

陳巖笑道:「癲姊姊笑我臉老么?」癩姑笑說:「不敢。」陳巖又道:「我歷劫三生,本是為她一人,便笑我也不怕。」隨問:「易姊姊,何時恢復昔年容光?」易靜笑答:「你才說重人而不重貌,如何又對此事關心呢?」

從「仙界邏輯」來說,這好像有點出格,有點「不合理」;而從凡人的「情感邏輯」講,卻又是順理成章的事。這樣寫,就把玄奧的神仙們拉回到人間,縮小了他們與讀者的心理距離。

全套《蜀山劍俠傳》

本書還有一特色,就是寫了很多動物。最重要的是李英瓊的一隻神鵰和一頭猩猩。這自然讓我們想到金庸筆下的郭家白雕和楊家神鵰,還有袁承志的兩頭猩猩——這是「點珠成金」的一個小顯證。

本書的動物除了這倆主角,還有很多「群眾演員」,如馬熊、猩猿、山魈、木魃等。這些動物大半出於作者的想像,如:

呼的一聲,縱出一個似猴非猴的怪物,身上生著一身黃茸細毛,身長五六尺,兩隻膀臂卻比那怪物身子還長。兩手如同鳥爪一般,又細又長。披著一頭金髮。兩隻綠光閃閃的圓眼,大如銅鈴。翻著朝上一看,比箭還疾地躥了下來,狼嗥般大吼一聲,伸出兩隻鳥爪,縱起有三五丈高下,朝英瓊頭上抓將下來,身法靈活無比,疾如閃電。

如此奇特的動物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說的奇幻色彩。

與《兒女恩仇記》《孽海情天》兩書相比,這本書中法寶、法術的描寫更多、更奇詭。例如幻波池的「五行禁制」,不但是一般的五行生剋,還套入了九宮八卦的生死景杜之類的觀念,甚至還發明了正反五行的「創新」陣法。

還珠樓主《北海屠龍記》,《茶話》1947年第10期

其描寫的筆墨也相當細緻,幾乎可以與儒勒凡爾納那些科幻想像媲美。如法寶想像:

丌南公門下弟子,各有一兩件至寶奇珍。那「大有圈」發時是一環淡悠悠的彩虹,月暈也似。初發光並不強,一經發動,便由小而大往外開展,電也似疾,連轉不休,越長越大,光也越來越強烈,晃眼暴長千百丈。然後化為光雨爆散,光雨所及之處,無論是人是物,當之均無幸理,整座山峰均能炸裂,蕩為平地。

這大約就是氫彈爆炸的景象。法術想像:

洞裡竟是一個怪石叢列,窮極幽暗深窟,寬約百丈。滿地上豎著數十面長幡,俱畫著許多赤身魔鬼。每面幡底下,疊著三個生相猙獰的馬熊、猩猿的頭顱,個個睜著怪眼,磨牙吐舌,仿佛咆哮如生。

當中有一面一尺數寸長小幡,獨豎在一個數尺高的石柱之上。幡腳下有一油燈檠,燈心放出碗大一團綠火,照在妖幡和獸頭上面,越顯得滿洞都是綠森森陰慘慘的,情景恐怖,無殊地獄變相。

讀者至此恐怕不免要寒毛直豎吧。

還珠樓主

還珠樓主寫作有一大癖好,就是洋洋灑灑的景物描寫。這既與其深厚的古代文學修養有關,由於早年四方遊歷的體驗有關。

物理學家何祚庥甚至認為:「(《蜀山》)想像的奇特與豐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寫中國的山水之美,無人能夠超過他。過去柳宗元寫《永州八記》為人稱道,但我覺得《蜀山劍俠傳》超過了柳宗元。」

這種講法當然可以討論(柳宗元山水遊記之美不限於模態,而在於寄託、意味),但指出了還珠寫作這一突出特點,無疑是正確的。這裡不妨舉幾個例子來看:

一面是孤峰插雲,白雲如帶,橫亙峰腰,將峰斷成兩載。雖在夏日,峰頂上面積雪猶未消融,映著餘霞,幻成異彩。白雲以下,卻又是碧樹紅花,滿山如繡。一面是廣崖聳立,寬有數十百丈。

高山上面的積雪受了陽光照射,融化成洪濤駭浪,夾著剩雪殘冰,激蕩起伏,如萬馬奔騰,洶湧而下。中間遇著崖石凸凹之處,不時激起丈許高的白花,隨起隨落。直到崖腳盡處,才幻作一片銀光,籠罩著一團水霧,直往百丈深淵瀉落下去,澎湃呼號,聲如雷轟,滔滔不絕。再往對面一看,正對著這面洞門,也是一片平崖,與這邊一般無二。

平崖當中,現出一座洞府,洞門石壁,有丈許大的朱書「飛雷」二字。

《徵輪俠影》,力勵書店1948年版

寫深澗急湍有聲有色,既壯觀又絢麗。又如:

神鵰飛行迅速,二人穩坐在雕背上。上面是星明鬥朗,若可攀摘;下面是雲煙蒼莽,峰巒起沒,大小群山似奔馬一般,直從二人腳底倒退過去。這時遙矚天邊,東方已微微有了明意。倏地起了一陣烏雲,把天際青光遮成一片漆黑,連下面雲山都在微茫杳靄之中若隱若現。

英瓊剛說得一聲:「怎麼天還不亮,許要變吧?」一言未了,若蘭忙叫:「瓊妹快看奇景!」英瓊側轉頭一看,先是東南方黑雲蹤中閃出兩三絲金影。

一會工夫,又見有數畝方圓的一團紅光忽而上升天半,彩霞四射;忽兒沒入雲層,不見蹤跡。若金丸疾走,上下跳動,滾轉不停,要從天際黑雲中掙扎而出。以後紅光越來越顯,越轉越疾,倏地往下一落,又沒入天際,便不再現,只東南半天現出了魚肚色。頭上的星也隱去了好多。

二人在雕背上迎著天風,憑虛飛行,一路談說,一路看那朝日怎樣升天。倏地瞥見正東方紅影一閃,霎時半輪畝許方圓火也似紅的太陽,已經端端正正地從地平上湧起。那些黑雲也都不知去向,乾乾淨淨的天,只紅日出處有半圈紅影。滿天只剩數十百顆疏星,光彩已暗,搖搖欲墜,越顯天高。

再低頭一看,下面是雲潮如海,咕咕嘟嘟簇擁個不住,把腳下群山全都隱沒,只剩那幾個高山的尖兒如島嶼一般,在雲海中隱現。上面卻是澄空若洗,一碧無際。

《嶽飛傳》

描寫日出的文字很多,寫雲層之上俯瞰日出與雲海者,似未曾有(筆者從歐陸返程,夜航機上曾睹類似奇觀)。還珠當時不可能有乘機夜航的經驗,純為想像而寫得如此搖曳多姿,實在是筆力扛鼎。

還珠樓主的景物描寫有時又能與情節融合到一起,更顯得生動,如李英瓊降龍一節:

英瓊但覺一陣奇寒透體襲來,知道那龍已離身後不遠,不敢怠慢,亡命一般逃向廟前梅林之中。那條龍離她身後約有七八尺光景,緊緊追趕。

英瓊猛一回頭,才看清那條龍長約三丈,頭上生著一個三尺多長的長鼻,渾身紫光,青煙圍繞,看不出鱗爪來。英瓊急於逃命,哪敢細看。因為那龍身體長大,便尋那樹枝較密的所在飛逃。

這時已是三更過去,山高月低,分外顯得光明。廟前這片梅林約有三裡方圓,月光底下,清風陣陣,玉屑朦朧,彩萼交輝,晴雪噴豔。這一條紫龍,一個紅裳少女,就在這水晶宮、香雪海中奔逃飛舞,只驚得翠鳥驚鳴,梅雨亂飛。那龍的紫光過處,梅枝紛紛墜落,咔喳有聲。

《拳王》,武陵書屋1951年版

真是奇麗無儔。

上文說到一個詞語:「點珠成金」,那是筆者多年前的一個「發明」,意在指出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金庸大量(超出一般人想像的)「偷意」於還珠樓主而諱言。

這其實並不含有褒貶抑揚之意,只是討論文學史一個常見的現象。本書也有若干例證,茲舉其中一個有趣者:

(丌南公)老怪每一出洞,照例要有好些排場做作,未到以前,先使當時風雲變色,山川震撼,有時還有門人和仙音儀仗前導,以顯他的威勢。……

遙天空際,雲旗翻動,時隱時現。隔不一會,又聽鼓樂之聲起自彩雲之中,由天邊出現,迎面飛來,看去似乎不快,一會便已飛近。那彩雲自高向下斜射,大隻畝許。雲中擁著八個道童,各執樂器、拂塵之類,作八字形,兩邊分列。衣著非絲非帛,五光十色,華美異常。相貌卻都一般醜怪,神態猛惡。……

八童分執樂器,仙韶迭奏,此應彼和,並不發話。

《青城十九俠》,正氣書局1948年版

熟悉金庸小說的朋友讀到這裡立刻要會心一笑,想到《天龍八部》中丁春秋的排場,和作者揶揄的敘事態度。

南懷瑾講:「現在寫武俠小說的都是亂寫,很多都是偷還珠的東西。」這話肯定講過頭了。但看到上述類似的例子,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他講的有一定道理,也不得不重新認識還珠樓主的文學史地位。

相關焦點

  • 蜀山劍俠傳——還珠樓主的仙俠世界
    可以說中國兩千年來的奇聞鬼怪,劍俠仙俠,盡收於此。可以說,成書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蜀山劍俠傳》,不知道甩今天的仙俠小說、玄幻修真幾百條大街。(是不是太正經了。)還珠樓主李壽民是奇人一枚啊,四川重慶人,讓開,我要擺龍門陣了。還珠樓主的一生,坎坷多難,他自況杜甫,晚年仍口述《杜甫》小說,確實很像,比如杜甫詩的質量和李壽民小說的數量比(開玩笑,都有質有數)。
  • 《蜀山劍俠傳》的回目(上):梁羽生
    《蜀山劍俠傳》的回目梁羽生 | 《名聯觀止》之四五四《蜀山劍俠傳》(
  • 仙俠小說「開山之作」《蜀山劍俠傳》出新版
    仙俠小說「開山之作」《蜀山劍俠傳》,自1932年出版問世以來,多次再版,而且還以不同藝術形式重複出現,包括漫畫、京劇、評書等,尤其是從上世紀末開始,《蜀山》成為華人地區影視改編的熱門,經典作品包括系列電視劇《蜀山奇俠》,以及徐克的《蜀山傳》等。近年來,相關遊戲和電子出版物也層出不窮。日前,三秦出版社又出版了《蜀山劍俠傳》全新十卷本。
  • 【網文閒聊】從蜀山劍俠傳開始
    但是當我問起,知道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麼,大多數的身邊人是不了解的。中國製造的黃金三十年培養了大批中產階級,形成一個極為龐大的文化消費市場,按照產業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國的文化產業必將迎來黃金時代,然而文化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產品中,每年好萊塢總能憑藉二三十部大片就奪下中國票房的半壁江山,各種美劇韓劇在最具消費潛力的年輕人群體中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力。
  • 武俠史08:天下第一奇書-蜀山劍俠傳
    蜀山仿佛就是中國仙俠武俠文化中的一個符號。但是,如果問一個對傳統武俠文化沒興趣的人,蜀山到底是什麼?他可能只知道譬如御劍飛仙(起飛,蕪湖),各種神兵利器,兵解飛升這種名詞,卻說不出具體的哪些人,事,物屬於蜀山範疇。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什麼是蜀山,什麼是蜀山文化。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由還珠樓主(生平事跡參考前兩期節目)所著的《蜀山劍俠傳》系列小說。
  • 蜀山劍俠傳風格的2本武俠小說,文採飛揚,值得一觀
    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在武俠小說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後來金庸等新派武俠作者都受到蜀山劍俠傳的影響。當然,這影響有多有少,表現也有濃有淡。
  • 《蜀山劍俠傳》、《風雲》,奇幻武俠的艱難探索
    其中以《風雲》和《蜀山劍俠傳》最能代表其探索歷程。《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的代表作,這個聽著像是網絡小說作者的名字其實民國武俠小說大宗師式的人物,我們熟悉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現代武俠名家無不受影響,對其著作特別是《蜀山劍俠傳》推崇備至。
  • 《蜀山劍俠傳》:當之無愧的武俠小說之王
    還珠熱屢屢加溫,對於許多還珠迷、武俠愛好者來說,擁有一套《蜀山劍俠傳》的好的版本,無疑是一種幸福。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版本,就有7個版本,買哪一套呢?為此,我們特別請教了求叔。求叔(李逾求)是還珠迷,蜀山迷,是大陸新武俠第一刊《今古傳奇·武俠版》的前任社長·主編,在出版業內工作十幾年,也曾用時七年之久,創造出向蜀山致敬的武俠幻想架空世界「東宋」(同時也是本公號黑江湖的主編),對於《蜀山》各個版本給出的意見是這樣的:「我手上有作家出版社12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13版,花山文藝13版,和果麥17版。其他版本大致也有所了解。
  • 談談仙俠小說鼻祖《蜀山劍俠傳》,看看老電影《蜀山傳》
    到了民國時期,武俠的高潮作品《蜀山劍俠傳》問世。與其說《蜀山》是一部武俠小說,小編認為把其歸類為仙俠小說更為確切。《蜀山劍俠傳》由還珠樓主著作,民國期間開始創作,被譽為當代仙俠小說鼻祖,素有春秋魔筆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絕古今當世奇幻第一書之稱。書中,仙佛妖魔人皆能成仙,鳥獸蛇蟲亦能得道成妖。一千多人物,個個性鮮明,各有各的機緣和劫難。
  • 為什麼沒人翻拍《蜀山傳》
    最近電影荒,說說本人比較喜歡的一部老電影《蜀山傳》。當年徐老怪在好萊塢受挫,返回香港一連接下好幾部電影,其中比較火的有《七劍下天山》和今天要說的《蜀山傳》。《蜀山傳》是根據民國武俠小說大師還珠樓主李壽民先生所著《蜀山劍俠傳》改編。
  • 說說蜀山劍俠那些事兒,順帶科普一下大名鼎鼎的還珠樓主是誰
    上回說到TVB的兩部《蜀山奇俠》(詳情查看歷史消息),均取材自民國作家還珠樓主的小說《蜀山劍俠傳》。早在1949年,曹達華就主演過一部武俠電影《蜀山劍俠》。80年代以來,徐克徐老怪先後拍了兩部電影。在《蜀山奇俠之紫青雙劍》中也有這個角色,長成上面這樣,戰鬥力不及血魔。
  • 【現場】《新蜀山劍俠傳》獲原著子女支持 時隔十五年定義正版「蜀山」
    當天,《蜀山劍俠傳》原著作者還珠樓主李壽民子女李觀鼎、李觀政,原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 於友先,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部主任傅思,蘇州科技大學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影視動畫系主任邵斌,著名媒體人、《世界僑報》社長陳俊餘,著名編劇、《新蜀山劍俠傳》聯合編劇周巖,《新蜀山劍俠傳》編劇、出品人周炳坤等各界領導及嘉賓到場助陣。
  • 根據《蜀山劍俠傳》改編的仙俠劇,90後的你一定沒有看過
    現在網絡上有句話叫:無蜀山不仙俠,如熱播劇《花千骨》原著寫花千骨奔赴茅山學藝,電視劇裡茅山直接變成了蜀山。那麼蜀山為什麼有這麼高的知名度?最早出現蜀山這一詞是在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裡。從該書中了解到蜀山是中國巴蜀一帶群山的統稱,只要是四川境內統稱蜀山。作為一部1930年創作的仙俠小說《蜀山劍俠傳》,裡面那神奇的寶物,神功,當時小顛第一次看這本書時,真是驚為天人。
  • 電視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
    導 演 黃偉傑、梁國冠、蘇飛編 劇 馬焱 李晶凌 江萊 林俐穎主 演 趙麗穎,陳偉霆,吳奇隆,葉祖新,文詠珊集 數 54每集長度 45類 型 古裝,仙俠,武打《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是根據還珠樓主李壽民的著名小說《蜀山劍俠傳》改編,講述蜀山弟子們與邪惡勢力所展的人神之戰
  • 【劇透社】陳偉霆入主《蜀山劍俠傳》
    導讀 《神鵰俠侶》昨晚已經在愛奇藝全網首播了,但是小夥伴們還是應該對內地電視劇圈懷有信心。
  • 蜀山劍俠,不朽的神話
    而「蜀山劍俠傳」則寫劍仙一類人物像唐宋傳奇裡的妙手空空兒一樣,飛行絕跡,瞬息千裡。劍仙用的是飛劍,一道白 光,一道金光,取人首級於千裡之外。《荒江女俠》裡雖然也有飛劍,但過於簡單,沒有《蜀山劍俠傳》裡描述的飛劍變化大,更有趣。還描述了光怪陸離的海外仙山,奇形異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武俠小說裡描寫了陣圖,包括劍陣等。但與「蜀山劍俠傳」裡的一比,太簡單乏味了。
  • 趙麗穎《有翡》尚未播出,5部劇走出國門,《蜀山劍俠》也不落下
    楔子近日,趙麗穎《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將在新加坡上映,引發網友熱議。說到影視劇走出國門,趙麗穎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她主演的《陸貞傳奇》、《杉杉來了》、《花千骨》、《楚喬傳》、《知否知否》都走出了國門,其中《知否知否》也成為唯一一部登上最受歡迎亞洲電視劇榜單的華語電視劇!
  • 《蜀山劍俠傳》暴力美學上演終極格鬥
    3D終極橫版格鬥網遊《蜀山劍俠傳》,引入技能搓招系統,率先在網遊領域重現街機格鬥快感!   《蜀山劍俠傳》全職業原畫   「搓」出來的快感   《蜀山劍俠傳》充分考慮新手玩家和骨灰格鬥高玩有著不同的操作需求,在繼承傳統經典橫版格鬥遊戲精髓基礎上,採用雙技能判定系統確保各階層玩家能夠順利上手
  • 刀刀見血蜀山劍俠傳演繹全新格鬥傳說
    3D橫版格鬥網遊代表作《蜀山劍俠傳》,擁有令人驚嘆的超逼真打擊特效,實現刀刀見血、拳拳入肉的物理碰撞實感!   《蜀山劍俠傳》率先在橫版格鬥網遊領域應用M-PCT技術,配以最高達2880*1800超高清解析度和逐行掃描技術支持,將最真實血性的格鬥精髓完美詮釋!
  • 民國最受歡迎的小說是武俠小說,《蜀山劍俠傳》被稱天下第一奇書
    一代名醫陸士諤竟然在治病救人之餘,還創作了21部武俠小說。那些寫言情小說的「鴛鴦蝴蝶派」作家自然不甘人後,也來分一杯羹。它也是第一部被搬上銀幕的武俠作品,1928年,張石川、鄭正秋拍攝了《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在三年時間裡,《火燒紅蓮寺》就拍了18集,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電影熱。經過民國二十年的發展,武俠小說已蔚然成風,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和風格,其代表就是「北派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