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就這樣,你弱它就強!」闕阿姨笑嘻嘻地說著,聲音渾厚響亮,沒有人能看出她居然是一位有著十七年癌齡,四次轉移經歷,時至今日依然是帶癌生存的老病號。
闕阿姨起初並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太過坎坷的生活經歷讓她更習慣安靜地生活,但聽說本次採訪的目的是抗癌「經驗」談,熱心慈善的她最終點頭應允,希望能將自己的切身經歷與「癌友」們分享,為他們的抗癌路帶來些許啟迪。
既來之,則安之
「既來之,則安之。」在闕阿姨的意識中,這句話的含義是在被癌症擊「中」多年後才能真正領悟的——病已經找上門來了,怕不怕都這樣了,不如放鬆心態,好好配合治療。
時鐘敲響12下的時候,闕阿姨走進廚房,將一碗熬得濃濃的排骨湯端起來一飲而盡,多次的骨轉移已經讓她全身上下的骨骼變得格外酥脆,「我很重視食療,這些營養成分都是潛移默化的,配合規範的手術和藥物療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話題很快就轉回到癌症上。
1990年4月那個晴朗的早上,在闕阿姨的意識中卻是一片混沌——那天她起得很早,想洗個澡就去上班,當時她還是天津墨水廠的一名會計,「就是洗澡的時候,我忽然發現自己的左乳房有一個硬塊,特別硬。」這個發現幾乎讓她改變了後半輩子的人生。
即便在這個時候,闕阿姨依然沒有意識到這個腫塊會和「癌」有什麼關聯,「我就認為是增生什麼的。」當天下午,在向單位保健站醫生諮詢這個問題時,對方緊張的神情讓她意識到了問題或許不像自己想像得這般簡單。
按照醫生的建議,第二天一早她就到腫瘤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只是在她的乳房上摸了幾下就在診斷書上寫下「乳腺ca」。
「呦,我身體裡還有鈣啊。」闕阿姨戲言,在看到這個診斷的時候,自己還長舒了一口氣,覺得保健站醫生在危言聳聽,自己的體內只是出現了一些類似於結核鈣化斑之類的小東西,不會對健康構成什麼威脅——她不知道「ca」就是癌症的英文簡寫,還以為診斷書上的這兩個字母等同於化學課本中的鈣元素。
然而,醫生卻神色凝重,給她開過另外一張檢查單據後,就一再強調取結果時一定要帶上家屬。站在樓道裡,闕阿姨納悶地拿著診斷結果,不停地向穿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詢問,但對方似乎都統一好了口徑,只說,「別緊張,讓家屬來一趟。」
「那時我就什麼都明白了,我想我完了!」1990年的天津,在絕大多數人的意識中,癌症幾乎就是死亡的代名詞,那一年闕秀榮44歲,70歲的老父親正和心臟病鬥爭,15歲的兒子正面臨中考。
公園「話療」
很快,闕阿姨意識到自己不能倒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還很需要她,這時選擇放棄是太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我忽然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求生欲,我要給父親養老送終,要看著兒子長大成人。」於是,她做了手術,「我這麼個大活人還打不過一個小小的腫瘤。」
闕阿姨不記得手術持續了幾個小時,只記得在手術之前的一個晚上,她特意回了趟家,告訴兒子「媽媽住院這段日子你不許去醫院看媽媽,否則你就考不上好高中了,你要好好念書,好好考試」。她說自己知道,即將到來的手術有多麼可怕,手術後的樣子肯定特別慘,她不想影響兒子的情緒,更不想由此影響他的一生。
事實不出闕阿姨的預料,手術後闕阿姨的傷口持續滲血,無論身體哪個部位移動一下,傷口處都會有水袋來回晃動般的感覺——情況終於在第四天爆發了,整整35針的縫合傷口全線崩潰!鮮血從巨大的傷口間噴湧而出!
「我就躺在那裡,醫生死命地拽著我的胳膊,緊急處理著。」闕阿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挺過來的,只是到今天依然記得那種刻骨銘心的痛。
從住院的那天開始,闕阿姨就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將走上一條漫長的抗癌路,「所以我說心態很重要,交流很重要。」在病房裡,她是出了名的開心果,和病友們一起交流治療方法,四處打聽康復狀況良好的老病號,不斷向人家「取經」,並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公園。
從出院的第二天開始,闕阿姨就走進公園,和癌友們一起聊天、散步,交流病情和治病經驗。「我想如果不是結識了這些癌友,我肯定闖不過後來的日子。」她說很多癌友都把相互間的交流統稱為「話療」。
與癌 「和平共處」
國際上對癌症病人有一個「五年存活期」的概念,也就是說手術後五年不復發即視為治癒。
「我就瞄著這個目標努力,可是病魔一棍子又一棍子地打向我,好像不把我打到閻王殿那兒,它就不罷休。」一年後的一個夜晚,正在睡覺的闕阿姨被腰部的一陣劇痛驚醒,她說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這種痛,好像整個人要被生生割成兩截,又像是有無數把電鑽死命地朝著她的骨縫間猛鑽。
很快,醫生的診斷就確定了闕阿姨自己的揣測——乳癌腰椎轉移。
「我是在這時才真正看開的,只要癌細胞襲來一次,我就要打起精神擊垮它一次。」闕阿姨的確沒有食言,堅持和癌魔進行著殊死的搏鬥——1991年腰椎轉移、1993年卵巢轉移、1999年胸椎轉移、2003年胸椎再次轉移!最後這次胸椎轉移已經無法接受手術,也不適宜放療和化療,只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藥物治療,和癌魔和平共處,「我不也是好好活到了現在!」
「她是癌症病人的精神領袖!」同是癌症病人的唐慧珍這樣評價自己的老病友,她說不看到闕阿姨就不知道什麼叫做頑強的生命力,更不會懂得抗癌的意義。
的確,四次轉移,四次抗癌的經歷讓許多癌友都嘆為觀止,但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闕阿姨只用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來概括,「科學治療、放平心態、勤加運動。」
「科學的、合理的治療永遠都要放在第一位,這是擊退癌魔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闕阿姨說,很多癌友們懼怕手術,這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腫瘤該切的時候必須要切,不要怕痛,不要怕身體上會留下難看的傷口,一定要尊重醫生們定下的治療方案。
然後就要放平心態,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既來之,則安之」。闕阿姨說,很多癌症病人在被確診前還活得好好的,一聽說得的是癌症馬上就垮了下來,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很多人都是被嚇死的,不是真的病死的。」她說,任誰得了癌症都要恐懼,但這種恐懼也要有「度」,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緩解,也就是自己勸自己,儘快放下恐懼的包袱,拿出最大的精力和疾病鬥爭。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勤加運動,不要從心理上就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病人,要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決不能勞累過度,更不能到空氣汙濁的地方去,因此說公園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堅持早睡早起,合理膳食,適當參加鍛鍊,唱歌、聊天、散步都非常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活到今天,我沒什麼訣竅,主要就是這三點,也希望癌友們都能和我一樣,鼓起勇氣,打退癌魔。」她說著,爽朗的笑聲再度傳來。(轉載《每日新報》)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郭林新氣功簡介
抗癌健身功法(郭林新氣功):是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的唯一抗癌健身法。它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科學、簡單易學,不易出偏。通過練功來打通經絡、調節五臟六腑,改善內環境,增加體內含氧量,充分增強和發揮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
郭林新氣功培訓每月開班,詳詢18621665678(微信同號)最近開班信息如下:
開班時間:1月18日~29日
授課類別:初級班(視頻教學+查功指導)
授課老師:費駿雄老師【肺癌康復13年】
報名老師:餘老師18621665678(同微信)
郭林新氣功簡單易學,只要能行走,就可以學練郭林新氣功,只要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下去,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