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甲癌為啥容易發生淋巴結、肺轉移?轉移後,怎麼治?

2020-12-24 甲狀腺doctor

甲癌一直被稱為「幸福」的癌症,因其惡性程度低,治療效果顯著,預後好的特點,經過規範治療後,大多數可以達到「癌細胞清零」的效果。

甲狀腺癌是最常見的內分泌系統惡性腫瘤,佔全身惡性腫瘤的1.1%。甲狀腺癌發病率已列惡性腫瘤前10位。其中在女性惡性腫瘤中位於第8位。

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根據WHO公布的數據,每年每10萬人中有15.7人罹患甲狀腺癌,也就是甲癌的發病率為15.7/10萬。但是死亡率不高,死亡率為每年每10萬名男女中有0.5人死亡。這些比率是根據年齡調整的,並基於2013-2017年的病例和2014-2018年的死亡人數。

根據2015-2017年的數據,大約1.3%的男性和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被診斷出甲狀腺癌。2017年,美國估計有859,838人患有甲狀腺癌。

有多少人在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後能存活5年或更長時間?

相對存活率是對癌症患者預期存活的百分比的估計。它排除了死於其他原因的風險。因為生存數據是基於大群體的人,它們不能用來準確預測單個病人的情況。沒有兩個病人是完全相同的,治療和對治療的反應可能有很大差異。

所有的甲癌的生存期都高嗎?

不一定。甲癌根據病理類型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

前兩者屬於分化型甲癌,佔甲癌的絕大多數,也就是說,診斷為甲癌的病人,絕大多數都是這一類。然而,這一類又是甲癌中預後最好的病理類型,甲癌5年相對存活率為98.3%。但是,髓樣癌和未分化癌的預後就很差。

診斷時的癌症分期,是指癌症在體內的程度,決定了治療方案,對生存時間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如果發現癌症只是局限於某個部位,那麼它就是局部的(有時被稱為早期階段)。如果它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那麼這個階段就是遠處轉移。甲狀腺癌發現得越早,患者在確診後存活5年的機率就越大。66.5%的甲狀腺癌在發現時均有淋巴結轉移。局限於甲狀腺內甲癌的5年相對生存率為99.9%。

甲癌的治癒標準是什麼?

我查了相關文獻,沒有明確的治癒標準。只是有針對分化型甲癌經過碘131治療後清甲成功的標準和腫瘤完全緩解的標準。

根據2014年分化型甲癌中國治療指南,分化型甲癌經過碘131治療後清甲成功的的判斷標準:碘-131顯像提示甲狀腺床無放射性濃聚,或停用T4後刺激性狀態下的Tg<1ug/L。

分化型甲癌完全緩解的標準:甲狀腺手術後行放射性碘清除殘餘甲狀腺組織的患者滿足如下標準,被認為腫瘤完全緩解。(1)沒有腫瘤存在的臨床證據;(2)沒有腫瘤存在的影像學證據;(3)清甲治療後碘131- WBS沒有發現甲狀腺床和床外組織碘131攝取;(4)在無TgAb幹擾時,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情況下測不到血清Tg,TSH刺激情況下Tg<1ug/L。

有轉移的甲癌患者,治療效果怎麼樣?

淋巴結轉移:

分化型甲癌患者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頸部淋巴結,既可以發生於單側,也可以發生於雙側。研究表明,對於發生淋巴結轉移的甲癌患者,碘131治療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但前提是要病灶吸收碘131。對於單個淋巴結轉移灶適合手術治療,多次碘131治療後殘留的單個淋巴結病灶也可採取手術治療。

肺轉移:

甲癌肺轉移的特點是,單發、多發小結節,單發、多發大結節,雙肺瀰漫性病灶。

對於多發小結節(≤1cm)的病灶經過碘131治療後,可取得明顯效果,大多數患者經過多次治療後病灶消失,可達到臨床治癒的效果。

但是,多發小結節治療效果會差一些,經過治療後,病灶體積可縮小,部分消失,病情可得到明顯緩解。

骨轉移:

甲癌也會發生骨轉移,主要是由於發現較晚或者沒有經過規範治療所致。

發生骨轉移後的治療效果不如肺轉移。但是,大部分經過規範治療後病情可穩定,轉移灶的數量可減少或消失。

儘管發生了骨轉移很難達到治癒,但是可以緩解骨痛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甲癌失分化:

分化型甲癌失分化是指在病程進展中甲癌癌細胞的形態和功能均發生退行性改變,表現為TSH受體表達障礙和濃聚碘能力喪失,無法進一步使用碘131治療。失分化的過程也是DTC惡性程度增高的表現。

分化型甲癌一旦發生失分化後,治療效果欠佳。因此,建議一旦確診為甲癌儘早採取規範化治療,爭取在失分化前達到臨床治癒。

總結:

儘管分化型甲癌的發病率較以前增高了,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死亡率並沒有相應的增加。確診為甲癌後,建議儘早規範化治療,一般都可以取得良好療效。

相關焦點

  • 癌症手術切除後為什麼會發生轉移?常見癌症轉移部位特徵
    了解了腫瘤的轉移方式,癥結所在就很明白了。手術雖然冠以各種「根治術」,但終歸是一種局部治療的方法,也就是說雖然切除了原發癌塊和周圍的淋巴結,但癌細胞可以在手術前(甚至更早)、手術中、手術後轉移。手術切除了癌瘤,並非萬事大吉。
  • 腫瘤轉移不可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惡性腫瘤像螃蟹爪子一樣,向四面八方浸潤到周圍組織中,逐步擴大病變轉移範圍,還會影響到周圍組織的生長狀態。比如直腸癌就很容易會侵犯到膀胱,而乳腺癌則很容易入侵到肺部內。 2.淋巴轉移 淋巴道轉移是惡性腫瘤很常見的一個轉移方式,腫瘤細胞侵入淋巴管,被淋巴液帶到淋巴結而生成轉移瘤。起初,淋巴結不腫大,肉眼所見大致正常。
  • 中國死亡率最高的7大腫瘤都轉移到哪去了?
    4 種植 腫瘤細胞脫落後到達另一部位,在那裡「生根發芽」,如內臟的癌種植到腹膜或胸膜上 相關連結《癌症是如何轉移的?》、椎骨、顱骨等;腦轉移愈後較差。
  • 癌症轉移是否就無法治療了,還有治好的可能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比如女性高發的乳腺癌,只在乳房中生長時,就是乳腺原位癌,但是如果癌細胞侵犯到了周圍皮膚、肋骨、胸壁組織,這就屬於局部浸潤! 而接下來,癌細胞又會隨著其他渠道轉移,這主要依靠了人體兩大循環系統,也就是血液循環、淋巴循環等,越是血液供給較大的器官、淋巴分布廣泛的組織,就越容易發生轉移,比如肝臟、肺部、骨骼、大腦等!
  • 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都這樣了還在不為所動嗎,看完你就知道害
    對於50px以內無轉移的乳腺癌腫瘤患者,其5年生存率大約為95%。而轉移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26%。轉移性乳腺癌是指,原發的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發生轉移,包括肺轉移、骨轉移、肝轉移等等。肺為乳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而且乳腺癌的肺轉移、肝轉移等,治療後生存率都比較長。數據顯示,患了乳腺癌的人再次在同一側或對側乳腺患癌的風險提高。並且,小於40歲的乳腺癌經常會出現雙側乳癌。
  • 建議把這句話當作醫學常識記住,原位癌不會復發轉移
    我們醫院每年職工體檢中都能查出幾個高危磨玻璃結節,手術後診斷為肺原位腺癌,其中年輕女性居多。原位癌指的是黏膜上皮層內或皮膚表皮內的非典型增生,常累及上皮的全層,但上皮下的基底膜是完整的,也就是說腫瘤細胞沒有侵犯基底膜或侵入基底膜下的間質或真皮組織,更沒有發生浸潤和遠處轉移。肺原位腺癌指的是發生在支氣管或肺上皮層,並且沒有突破基底膜的腺癌。
  • 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那最早轉移的淋巴結是哪?後悔看晚了!
    35:06 來源: 自由行自駕遊俱樂部 舉報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乳腺癌非常容易出現淋巴結的轉移
  • 哪些肺癌容易骨轉移?懷疑骨轉移該怎麼查?確診後又該怎麼治?
    我們國家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大約80萬人,大概有30%的病人最終發生骨轉移,若無有效幹預,對病人生存時間、生活質量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隨著肺癌治療有效性提高,病人生存時間明顯延長,骨轉移引起的疼痛、骨折等情況也會增多,也需要積極處理。
  • 16歲女孩頸部冒出小疙瘩,一年後竟多處癌轉移
    很多小夥伴體檢查出甲狀腺結節,就生怕是癌。上網一查或向朋友一打聽:「這個基本都是良性的」「這個小病不用管」,懸著的心頓時又放下了……殊不知,這些小疙瘩可能就在你的麻痺大意中,慢慢發生了變化……江蘇16歲的女孩小林(化名)一年前查出甲狀腺結節,在當地醫院做了手術,卻未進行詳細評估。一家人很快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結直腸癌常伴遠處轉移,尤其是肝、肺、骨等,但對於女性患者來說,卵巢轉移目前已經位於結直腸癌腹腔內器官轉移的第二位,一旦發生卵巢轉移,則提示預後不佳,因首發症狀不典型,部分病例常作為原發癌診治,其誤診率較高。
  • 乳腺癌遠處轉移才是致死主因
    乳腺癌專家表示,讓無數醫生更為憂慮的是乳腺癌術後的復發問題,尤其是遠處轉移。  據了解,在乳腺癌患者中遠處轉移是復發最為嚴重的類型。有關數據顯示,遠處復發或轉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遠處轉移的患者在診斷後的5年內病死率為75%。相比之下,局部復發的婦女可能長期生存。  癌細胞愛流竄骨頭、肺、肝等處
  • 鱗癌長得大,腺癌易轉移,不同癌症行為也不同,但晚期都無法根治
    從大的方面來說,惡性腫瘤包括癌和肉瘤。癌是指惡性細胞來源於上皮組織,而肉瘤是指惡性腫瘤細胞來源於間葉組織。癌裡面又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腺癌、鱗癌、腺鱗癌、小細胞癌、大細胞癌等等。所以,腺癌、鱗癌這種字眼通常見於病理報告中,體現出了癌細胞的來源不同,腺癌來源於腺上皮細胞,多見於肺、消化系統(胃腸、肝、膽、胰腺)、乳腺、子宮內膜、前列腺等。
  • 癌症轉移肝,以為頂多活3個月,2年後腫瘤消失了
    1.乳腺癌手術後肺轉移、胸腔積液 這是一位67歲女性,3年輕查出乳腺癌,做了根治手術,病理是浸潤性導管癌(腫瘤大小3.5×2.5cm),伴微乳頭狀癌
  • 肺腺癌晚期症狀 怎樣預防肺腺癌復發轉移
    甲狀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較淺部位觸摸到。腫瘤轉移到淋巴結,可導致淋巴結腫大,某些表淺淋巴結,如頸部淋巴結和腋窩淋巴容易觸摸到。2、疼痛出現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進入中、晚期。開始多為隱痛或鈍痛,夜間明顯。以後逐漸加重,變得難以忍受,晝夜不停,劇烈疼痛是肺腺癌晚期臨終前症狀,若是出現一般通過藥物進行控制。疼痛一般是癌細胞侵犯神經造成的。
  • 90%以上腫瘤病人死於癌細胞轉移,上海科學家發現治療乳腺癌肺轉移...
    包括乳腺癌在內的眾多腫瘤類型中,90%以上的腫瘤病人死亡是癌細胞轉移導致的。肺是最常見的乳腺癌遠端轉移靶器官,也是人體氣體交換的場所,發生肺轉移對腫瘤病人具有致命威脅。在目前治療效果最差的三陰性乳腺癌亞型中,肺轉移是導致治療失敗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 發物能導致肺腫瘤轉移?復發就是轉移?踩上這些誤區,難怪心裡慌
    最近幾年來,肺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大部分肺腫瘤死亡跟肺腫瘤發生轉移有關。但關於肺腫瘤轉移人們卻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吃發物、活檢穿刺等等都會引起轉移,其實這些恐慌真的沒有必要。關於肺腫瘤發生轉移的誤區有哪些?
  • 利用深度學習超聲影像組學有效預測早期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程度
    術前準確評估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對患者腋窩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其預後具有重要意義。前哨淋巴結活檢是目前臨床上預測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的重要方法。前哨淋巴結活檢結果為≤2個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不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而≥3個陽性前哨淋巴結的乳腺癌患者則需進一步行腋窩淋巴結清掃術。
  • ...多基因模型預測亞裔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術後10年遠處轉移...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4日,在第42屆美國聖安東尼奧乳腺研討會(SABCS)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王曉稼主任團隊聯合臺灣和信治癌中心鄭鴻鈞教授團隊,繼今年ASCO會議壁報展示18基因組表達模型能夠用於預測早期乳腺癌術後復發的研究成果後,該模型用於早期激素敏感型乳腺癌患者的預測遠處轉移最新成果,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那麼哪些症狀或信號會提示肺癌發生復發或轉移呢?1.體重下降肺癌病人手術後如果沒有任何病情反覆,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體重下降是腫瘤復發轉移的徵象之一。
  • 腫瘤大小、淋巴結、病理?能治癒嗎?
    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差上下,其中許多病人是無瘤狀態度過了5年,也就有可能再跨過10年、20年…… 乳腺癌治療後會不會復發?預後怎麼樣?與很多因素有關,最主要的是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狀態和病理學性質等3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