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自查的提高,乳腺癌的死亡率不斷下降。對於50px以內無轉移的乳腺癌腫瘤患者,其5年生存率大約為95%。而轉移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26%。
轉移性乳腺癌是指,原發的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發生轉移,包括肺轉移、骨轉移、肝轉移等等。肺為乳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而且乳腺癌的肺轉移、肝轉移等,治療後生存率都比較長。數據顯示,患了乳腺癌的人再次在同一側或對側乳腺患癌的風險提高。並且,小於40歲的乳腺癌經常會出現雙側乳癌。那這就要引起相當大的重視,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乳腺癌轉移速度取決於······
1、乳腺癌類型
浸潤性或非浸潤性?
非浸潤性乳腺癌不會擴散到導管或小葉之外。
浸潤性乳腺癌可擴散到周圍結締組織、淋巴結和身體其他部位。
2、分級
根據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差異的大小對乳腺癌進行分1-3級。
1級乳腺癌生長緩慢
3級乳腺癌發展較快
級別越高意味著癌細胞生長和擴散到乳房及其他部位的能力越高。
3、分期
根據乳腺癌進展分為0-4期。
0期:此階段的乳腺癌是非浸潤的,僅存在於導管或小葉中。
1期:此階段的乳腺癌為浸潤性,但仍然靠近原發部位。如果為1B期,則已經擴散至淋巴結。
2期:此階段的乳腺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到了淋巴結。
3期:此階段的腫瘤可能很大,而且擴散到數個淋巴結,尚未侵犯到其他器官。
4期。除了乳腺和淋巴結以外,通常已經在骨骼、肺、腦、肝等器官。
儘管很難評估癌症在1年內的進展,但是美國癌症協會提供了乳腺癌不同階段人群5年生存率的估值。這些數字是根據已有數據的概率估算值,考慮到個體情況差異和醫學進步,每個人的個體生存率也會有變化。
0期和1期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
2期的五年生存率約93%
3期的五年生存率約72%
4期的五年生存率約22%
1期和2期的乳腺癌患者在保乳術加放療後的10年,在剩餘的乳腺組織內發生局部復發的概率為10~21%。其中,75~90%的患者表現為孤立的局部復發,未出現遠處轉移。
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更可能會進一步擴散。
4、個人因素
癌細胞在一年之內的增長和擴散通常取決於個人因素,包括年齡、激素狀態、是否絕經、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接觸酒精香菸或其他汙染、癌症的既往史。
在這疫情期間,對於像乳腺癌這樣的患者也不必擔憂,可能大部分得患者都有這樣得思考,出門就診面臨著感染的風險,不出門可能延誤治療或者耽誤病情。減少外出、積極做好個人防護是保護自己和家人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對於易感人群的腫瘤患者而言,在當前疫情下,該如何調整治療策略,在保證防護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繼續抗腫瘤治療? 一起來看看。
特殊時期的特別建議 腫瘤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治療期間出現白細胞減低、低蛋白血症等時感染風險更是增高;腫瘤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密切醫學隨訪和觀察,醫生也會根據病情變化和疾病的不同階段調整治療方案,因此,出入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是每個腫瘤患者的常規診療模式。但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而醫院又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場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腫瘤患者一旦感染,可能發展為重症、甚至威脅生命,並可能影響家人及其他人的健康。由此可見,在當前提倡減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的原則下,屬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腫瘤患者,面臨的主要治療困境在於,是否繼續按常規出入醫院,治療方案又該進行哪些調整?綜合考慮以上各種因素,結合腫瘤患者的特點及公共衛生安全,提出以下特殊時期的特別建議:
1、化療過程中,需頻繁出入醫院,同時易出現白細胞減低等併發症,這都將增加患者感染的風險。對於準備接受化療的患者,可諮詢主管醫生是否可以延遲一段時間再開展化療,特別是年老體弱、身體狀況較差、或腫瘤發展相對較慢的患者,建議延遲一段時間,或適度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和/或延長化療周期。
2、對於術後輔助化療的患者,因為患者已經進行手術,輔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術後復發轉移,患者相對不那麼急。特別是臨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學檢查提示預後較好的患者,適度延遲術後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藥物治療的時間,對療效不會有明顯影響。
3、晚期患者應視腫瘤負荷和進展速度決定,腫瘤負荷較輕且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也可以相對延遲;腫瘤負荷大且症狀明顯或有明顯變化的,需要儘快諮詢相關的專科醫生,必要時前去醫院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治療策略是否需要調整以及如何調整,都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不建議患者自行延期或者調整。
4、在給藥途徑方面,部分患者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在主管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改用口服藥物治療,特別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維持治療以及對靜脈化療耐受性較差的患者。部分靜脈化療療效欠佳的患者,也可以在這一特殊時期,考慮替換為口服藥物治療。
5、如因病情需要,必須開展化療和其他治療的患者,建議按照前期就診經歷中的複印病歷/診斷證明書中的藥物、劑量、方案在當地醫院繼續治療。在當前疫情下,首選就近就地治療,腫瘤患者應避免長途旅行,舟車勞頓會影響患者的機體狀態,同時也增加感染的風險。
6、對於需要來院輸液化療的腫瘤患者,做好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非常重要。另外,為了排除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治療之前,醫生可能會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問診,例如是否去過疫區、有無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接觸史等以及做一些必要的檢查,可能需要隔離一段時間、籤署知情同意書等。由於不同化療方案都有其各自的用藥時間和周期,並不需要患者天天來院化療,患者可以與醫生加強溝通,以減輕心理負擔,不必過於焦慮。此外,建議患者來院前提前預約,採取錯峰就診和治療,最好就近就地治療,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患者交叉感染的機率。
為了防止以上等的不良症狀的發生,建議可以在疫情期間嘗試參百益進行輔助治療,不僅能起到緩解副作用的作用,還能起到增效減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最後,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我們是處於在一種什麼樣的角色之中,都要認真做好防護,加油,相信不久的將來無論是疫情的接觸,還是癌症的治療,都有光明的未來在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