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都這樣了還在不為所動嗎,看完你就知道害

2021-01-15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自查的提高,乳腺癌的死亡率不斷下降。對於50px以內無轉移的乳腺癌腫瘤患者,其5年生存率大約為95%。而轉移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為26%。

轉移性乳腺癌是指,原發的乳腺癌,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發生轉移,包括肺轉移、骨轉移、肝轉移等等。肺為乳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而且乳腺癌的肺轉移、肝轉移等,治療後生存率都比較長。數據顯示,患了乳腺癌的人再次在同一側或對側乳腺患癌的風險提高。並且,小於40歲的乳腺癌經常會出現雙側乳癌。那這就要引起相當大的重視,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

乳腺癌轉移速度取決於······

1、乳腺癌類型

浸潤性或非浸潤性?

非浸潤性乳腺癌不會擴散到導管或小葉之外。

浸潤性乳腺癌可擴散到周圍結締組織、淋巴結和身體其他部位。

2、分級

根據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差異的大小對乳腺癌進行分1-3級。

1級乳腺癌生長緩慢

3級乳腺癌發展較快

級別越高意味著癌細胞生長和擴散到乳房及其他部位的能力越高。

3、分期

根據乳腺癌進展分為0-4期。

0期:此階段的乳腺癌是非浸潤的,僅存在於導管或小葉中。

1期:此階段的乳腺癌為浸潤性,但仍然靠近原發部位。如果為1B期,則已經擴散至淋巴結。

2期:此階段的乳腺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到了淋巴結。

3期:此階段的腫瘤可能很大,而且擴散到數個淋巴結,尚未侵犯到其他器官。

4期。除了乳腺和淋巴結以外,通常已經在骨骼、肺、腦、肝等器官。

儘管很難評估癌症在1年內的進展,但是美國癌症協會提供了乳腺癌不同階段人群5年生存率的估值。這些數字是根據已有數據的概率估算值,考慮到個體情況差異和醫學進步,每個人的個體生存率也會有變化。

0期和1期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

2期的五年生存率約93%

3期的五年生存率約72%

4期的五年生存率約22%

1期和2期的乳腺癌患者在保乳術加放療後的10年,在剩餘的乳腺組織內發生局部復發的概率為10~21%。其中,75~90%的患者表現為孤立的局部復發,未出現遠處轉移。

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更可能會進一步擴散。

4、個人因素

癌細胞在一年之內的增長和擴散通常取決於個人因素,包括年齡、激素狀態、是否絕經、是否有家族史、是否接觸酒精香菸或其他汙染、癌症的既往史。

 在這疫情期間,對於像乳腺癌這樣的患者也不必擔憂,可能大部分得患者都有這樣得思考,出門就診面臨著感染的風險,不出門可能延誤治療或者耽誤病情。減少外出、積極做好個人防護是保護自己和家人最有效的措施,但是對於易感人群的腫瘤患者而言,在當前疫情下,該如何調整治療策略,在保證防護的同時,如何更好地繼續抗腫瘤治療? 一起來看看。

特殊時期的特別建議 腫瘤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尤其在治療期間出現白細胞減低、低蛋白血症等時感染風險更是增高;腫瘤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密切醫學隨訪和觀察,醫生也會根據病情變化和疾病的不同階段調整治療方案,因此,出入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是每個腫瘤患者的常規診療模式。但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而醫院又是人群聚集的公共場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腫瘤患者一旦感染,可能發展為重症、甚至威脅生命,並可能影響家人及其他人的健康。由此可見,在當前提倡減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的原則下,屬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腫瘤患者,面臨的主要治療困境在於,是否繼續按常規出入醫院,治療方案又該進行哪些調整?綜合考慮以上各種因素,結合腫瘤患者的特點及公共衛生安全,提出以下特殊時期的特別建議:

1、化療過程中,需頻繁出入醫院,同時易出現白細胞減低等併發症,這都將增加患者感染的風險。對於準備接受化療的患者,可諮詢主管醫生是否可以延遲一段時間再開展化療,特別是年老體弱、身體狀況較差、或腫瘤發展相對較慢的患者,建議延遲一段時間,或適度減少化療藥物劑量和/或延長化療周期。

2、對於術後輔助化療的患者,因為患者已經進行手術,輔助治療的目的是預防術後復發轉移,患者相對不那麼急。特別是臨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學檢查提示預後較好的患者,適度延遲術後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藥物治療的時間,對療效不會有明顯影響。            

3、晚期患者應視腫瘤負荷和進展速度決定,腫瘤負荷較輕且沒有明顯症狀的患者也可以相對延遲;腫瘤負荷大且症狀明顯或有明顯變化的,需要儘快諮詢相關的專科醫生,必要時前去醫院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治療策略是否需要調整以及如何調整,都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不建議患者自行延期或者調整。            

4、在給藥途徑方面,部分患者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在主管醫生的指導下,考慮改用口服藥物治療,特別是晚期乳腺癌患者、維持治療以及對靜脈化療耐受性較差的患者。部分靜脈化療療效欠佳的患者,也可以在這一特殊時期,考慮替換為口服藥物治療。            

5、如因病情需要,必須開展化療和其他治療的患者,建議按照前期就診經歷中的複印病歷/診斷證明書中的藥物、劑量、方案在當地醫院繼續治療。在當前疫情下,首選就近就地治療,腫瘤患者應避免長途旅行,舟車勞頓會影響患者的機體狀態,同時也增加感染的風險。            

6、對於需要來院輸液化療的腫瘤患者,做好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非常重要。另外,為了排除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治療之前,醫生可能會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問診,例如是否去過疫區、有無與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接觸史等以及做一些必要的檢查,可能需要隔離一段時間、籤署知情同意書等。由於不同化療方案都有其各自的用藥時間和周期,並不需要患者天天來院化療,患者可以與醫生加強溝通,以減輕心理負擔,不必過於焦慮。此外,建議患者來院前提前預約,採取錯峰就診和治療,最好就近就地治療,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患者交叉感染的機率。            

為了防止以上等的不良症狀的發生,建議可以在疫情期間嘗試參百益進行輔助治療,不僅能起到緩解副作用的作用,還能起到增效減毒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最後,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我們是處於在一種什麼樣的角色之中,都要認真做好防護,加油,相信不久的將來無論是疫情的接觸,還是癌症的治療,都有光明的未來在等著我們......

相關焦點

  • 利用深度學習超聲影像組學有效預測早期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程度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2019年中國癌症報告中居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位。術前準確評估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對患者腋窩手術方式的選擇及其預後具有重要意義。前哨淋巴結活檢是目前臨床上預測乳腺癌患者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的重要方法。
  • 乳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那最早轉移的淋巴結是哪?後悔看晚了!
    ,乳腺癌非常容易出現淋巴結的轉移,一般來說,首先出現轉移的淋巴結,我們稱之為前哨淋巴結,這些淋巴結往往是在同側的腋窩,很少情況下會出現跳躍的轉移,或者不該套路出牌的轉移,可能轉移到同側的鎖骨下淋巴結,甚至鎖骨上淋巴結,胸骨旁淋巴結,還有可能是對側的腋窩淋巴結。
  • 腋窩腫物別慌張,除了乳腺癌還有這3種情況
    作者: 王陽(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有些女性去醫院本來是做乳腺檢查的,結果乳房內沒有發現異常,腋窩卻發現了腫物。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以下就來談談腋窩腫物。 一、腋窩淋巴結與乳腺癌有關嗎?
  • 乳腺癌轉移到淋巴還能活多久?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較為多發的一項疾病,尤其是在35歲之後的女性。一般女性多以乳腺結節為主,後期嚴重會多發為乳腺纖維瘤等疾病,如果惡化則是乳腺癌,那麼關於乳腺癌,一旦轉移,能活多久呢?   首先要了解乳腺癌的轉移途徑。
  • 乳腺癌分期的標準 這些你要知道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類疾病只是的普及,人們越來越關心乳腺疾病,特別是女性高發疾病乳腺癌了。今年來乳腺癌的檢查也是日趨完善。讓乳腺癌能夠很好的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實質性的降低了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是實際上早期接受檢查的人不是很普遍。大多數人都是有了症狀之後才去的醫院。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乳腺癌的分歧標準,以及如何預防乳腺癌。
  • 乳腺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新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
    雖然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略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乳腺癌對女性患者及其家庭的影響依然不容忽視。乳頭皮膚乾燥脫屑如果乳頭突然變得乾燥,呈片狀、鱗狀的脫屑樣外觀,並向外擴散到乳暈和乳房,排除皮膚乾燥且症狀持續不緩解,可能是乳腺癌早期跡象。5. 腋窩區淋巴結腫大乳腺癌容易向腋窩淋巴結轉移。但有時候腋窩區有腫塊,而乳房區則沒有,很多人沒引起重視,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於有高危因素的女性,篩查體檢最可靠。
  • 「專家在身邊」懷孕4個月,35歲杭州媽媽確診乳腺癌!還發現淋巴結...
    【專家在身邊】懷孕4個月,35歲杭州媽媽確診乳腺癌!還發現淋巴結轉移……來源:健康杭州發布日期:2020-12-12 09:49瀏覽次數:4次自從開放二孩政策以來,不少家庭紛紛加入「二孩」的行列。其中,不少媽媽們認為,妊娠期間患乳腺癌這樣的事僅是個例,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 乳腺癌轉移到腋下淋巴怎麼辦 它的食療方有哪些
    乳腺癌已經是一個讓廣大女性都害怕的一個癌症了,但你知道嗎,乳腺癌轉移到腋下淋巴了,這將意味著什麼呢,乳腺癌轉移到腋下淋巴怎麼辦呢,乳腺癌轉移到腋下淋巴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文章中尋找答案吧。乳腺癌轉移到腋下淋巴怎麼辦一般情況下,乳腺癌都是會子啊乳房上有腫塊的,但是現在乳腺癌已經轉移到腋下淋巴了,這個時候,如果腋窩淋巴結腫大,經過檢查確認是乳腺癌的原因導致的,若病理提示是轉移性腺癌,要注意「隱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時,多未能發現乳房病灶,鉬靶攝片或許有助於診斷。
  • 這些都是乳腺癌徵兆!北大醫生教你怎樣儘早發現乳腺癌
    本文作者:曹迎明醫生 乳腺癌是發生於乳腺組織的一類惡性腫瘤,是女性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發病率超過45/10萬人,並且發病率逐年上升。其具有以下特點:生長迅速,易發生轉移,且發生轉移後危險性大大增加,易復發,會導致患者臟器受損最終導致死亡。
  • 對自己好一點,遠離乳腺癌
    原創 啟明中心 啟明健康俱樂部你了解乳房的構造嗎女性乳房主要由小葉(產生母乳的腺體)、導管(將母乳從小葉運至乳頭的小管)和基質(脂肪組織、導管和小葉周圍的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組成。
  • 學會了這幾點,讓「醫學零基礎」的你也能看懂乳腺癌病理報告!
    確認拿到的,是自己的報告嗎? 首先是乳腺癌的組織學類型,最常見的有導管原位癌、浸潤性導管癌以及兩者都存在的類型,而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原位癌不需要化療,原位癌和浸潤性癌都有的話主要看浸潤性癌,浸潤性癌需不需要化療需要看綜合其他的指標。
  • 一文讀懂丨乳腺癌診斷「金標準」 的病理報告,究竟怎麼看?
    簡單總結就是: I期:腫瘤的大小<2cm,癌細胞沒有出現任何轉移,包括腋窩淋巴結和遠處器官。 II期:腫瘤大小在2~5cm伴或不伴淋巴結轉移;或者是腫瘤<2cm但是有腋窩淋巴結的轉移;沒有遠處器官組織的轉移。
  • 50歲女子乳腺癌5年後,右上肢突然水腫是腫瘤復發?
    當腋窩清掃打斷了淋巴回流的通路以後,很容易造成組織液回流障礙,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也是腋窩淋巴結清掃必然會發生的併發症。其次,術後放療對於淋巴回流障礙起到了加速作用。乳腺癌術後,如果腋窩淋巴結轉移較多(≥4個)的話,一般會配合術後輔助放療以減少術後復發的風險,而放療容易造成腋窩纖維化以及血管閉塞,從而妨礙淋巴及血液回流。
  • 副乳乳腺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但因副乳腺癌所發生的部位不定,手術方式有所不同。發生於鎖骨下區及腋部的副乳腺癌應採取包括相應側正常乳腺在內的乳癌跟治術;而陰區、腹壁發生的副乳腺癌可以保留同側乳房,而僅僅行相應部位的擴大跟治術。   近年來,我國的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為了讓更多朋友更加了解乳腺癌相關知識,對這個疾病有正確全面的認知,做好預防或者相關治療的工作,成都頤和醫院一直致力於乳腺癌相關知識的科普和治療工作。今天我院專家就對什麼是副乳乳腺癌 以及副乳乳腺癌等相關問題做些解答。
  • 乳腺癌的早期徵兆,如若有以下幾個表現,可能是乳腺癌到來的信號
    但是,乳腺癌隨著病情發展,癌細胞容易脫落隨著血液擴散至其他部位,從原位癌走向轉移癌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癌症晚期,此時不僅患者遭受的痛苦更大,最終也會因癌症死亡。而乳腺癌則不相同,乳腺癌腫塊並沒有疼痛感,只有少部分人會感覺乳房刺痛。且乳腺癌腫塊大部分都是單發狀態,表面欠光滑、質地堅硬,用手無法推動。平時女性可平躺在床上,讓乳腺組織處於平攤狀態,然後用手觸摸乳腺,一旦發現有類似硬塊,需及時檢查。
  • 乳腺癌預後與哪些因素有關?腫瘤大小、淋巴結、病理?能治癒嗎?
    近些年乳腺癌早期檢出率不斷增高,加之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新藥研發、上市,我們國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總體水平在70%左右,而京、津、滬等一些大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90%!
  • 什麼是侵潤性乳腺癌 侵潤性乳腺癌的症狀有哪些
    乳腺癌就目前而言是女性中發病最高的惡性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知道了乳腺癌的危害,那你知道什麼是侵潤性乳腺癌嗎,侵潤性乳腺癌的症狀有哪些呢,侵潤性乳腺癌的分型是什麼呢,接下來和我一起看文章內容吧。什麼是侵潤性乳腺癌浸潤性乳腺癌是指癌細胞已穿破乳腺導管或小葉腺泡的基底膜並侵入間質的一種惡性腫瘤。
  • 前哨淋巴結學問太多,知道這些就夠用了!
    淋巴結,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談到癌症擴散時經常會提到它,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癌症擴散的第一步就是通過淋巴結。 目前,乳腺癌、黑色素瘤的治療,還有頭頸部腫瘤和婦科腫瘤的治療,都在使用前哨淋巴結活檢,通過檢查患者的淋巴結來判斷腫瘤是否轉移,以確定需要的治療方案。
  • 什麼是乳腺癌 預防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有很多的女性朋友有乳腺方面的問題,有的女性朋友甚至患上了乳腺癌。那麼什麼是乳腺癌?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呢?乳腺癌的症狀又是怎樣的?怎樣預防乳腺癌?下面就然個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什麼是乳腺癌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生在女性,男性僅佔1%。
  • 【貼心醫生】乳腺癌的早期臨床表現有哪些?
    乳腺癌是指乳腺導管上皮細胞在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細胞失去正常特性而變異增生,以至於超過細胞的自我修復限度而發生癌變的疾病,以乳房腫塊為主要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