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阻擊戰:一個營血戰300日軍一整天,斃傷鬼子100餘人

2021-01-11 稗史候說

1937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29軍擴編為第一集團軍,宋哲元任總司令,第37師和第132師擴編為第77軍,第37師師長馮治安升任軍長。翌年2月,日軍大舉進犯新鄉,宋哲元率領第77軍及高樹勳部沿道清鐵路向西節節抵抗。

宋哲元

不久之後,宋哲元率領各部抵達濟源以西的王屋山。全軍抵達王屋山後,從前線敗退下來的部隊非常多,中央軍、東北軍、晉綏軍等都有,部隊又多又雜,互不隸屬,沒有統一指揮,秩序相當混亂。王屋山距離茅津渡口有數十裡路,敗退的各部都想渡黃河,從事整頓補充。但是守衛在茅津渡口的部隊奉命不準渡河,違令者將當場槍決。

在後有追兵,前無進路的危急關頭,宋哲元命令第37師第219團殿後擋住前來追擊的日軍,為大部隊的渡河撤退爭取時間。接到作戰命令後,第219團團長胡文鬱命令第二營在王屋山陣地阻擊日軍。

第29軍指揮官

王屋山的地形是兩山夾一峪,山是南北向,略向北傾斜。為有效阻擊日軍,二營長秦勝命令營部和第5、6兩個連守在山的左側;第7、8連和兩門迫擊炮守在右翼山脊上。兩山之間的山谷寬約300多米,可以通行炮車。

由於當時情況緊急,來不及構築工事,只是讓士兵就地利用地形地物,以減少傷亡。山上樹木不多,雖然不利於隱蔽,但能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既能監視日軍的行動,又利於組織交叉火力網,有效打擊敵人。各連布置完畢後,秦營長對大家訓話,要求各部給鬼子迎頭痛擊,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日軍騎兵來勢洶洶

不久後,日軍一個騎兵分隊(40餘人)撲向第5、6連的陣地。秦營長下令各連沉著應戰,靜待日軍進入火力網後再開槍射擊。鬼子一路追趕而來,攆著數以萬計的中國大軍一路西奔,驕橫跋扈已至極點,於是連搜索部隊都沒有安排就闖入了第二營的包圍圈。

秦營長一聲令下,「先打馬,再打人!」得到命令後,各連迅速向敵騎開火。日軍猝不及防,衝在前面的幾個鬼子當場被打翻下馬來,後隊的鬼子慌了手腳,迅速組織起反擊。但此時機槍的連續掃射打得鬼子難以抬頭,居高臨下的地形和輕重機槍的掃射給予了鬼子極大殺傷,鬼子騎兵丟下7、8具屍體後倉皇敗退。

日軍騎兵

激戰進行時,第二營得到了附近部隊的支援,尤其是送來了大量彈藥,協助幫忙運送傷員等。友軍的支援鼓舞了第二營的信心,眾人立刻補充彈藥,選擇有利地形靜待日軍第二次進攻。一些士兵就地臥倒在敵屍和死馬的後面,既作掩護又可以麻痺襲擊日軍。不久之後,第二隊日軍又衝了上來,這一次日軍採取了分散隊形沒,直接向第5、6連的陣地猛衝。

第5、6連奮起反擊,佯裝陣亡的、躺倒在地上的士兵突然朝鬼子開槍,日軍被打倒一片,跟在後面的鬼子騎兵又衝了上來。鬼子騎兵目標大,第二營火力足士氣旺盛,戰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日軍又被打了下去。第5、6連經過兩次激戰,消滅日軍數十騎。但第5、6連也損失不小,第5連連長陣亡,兩個排長受傷,死傷士兵60多人;第8連連長負重傷,不得不退下火線。

阻擊日軍

日軍兩次衝擊都沒有得逞,於是改變了戰法。日軍先用炮火猛轟第二營陣地,對第二營進行密集轟炸。由於第二營來不及構築工事就投入戰鬥,在日軍炮火轟擊時傷亡漸漸增多。日軍炮擊一個小時後,鬼子的步兵就衝了上來。第二營官兵士氣正旺盛,當鬼子步兵衝到陣地上時,各連官兵用機槍、手榴彈與日軍進行反覆搏鬥。在最前沿陣地,甚至打響了幾次白刃戰。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反覆搏殺,終於再次將日軍擊退。

此時全營傷亡已經過半,四個連長有3個負傷一個陣亡,排長也犧牲過半。秦營長於是將第5、6連合併在一起。當時迫擊炮彈已經打光,迫擊炮排僅剩的10名士兵全部編入第5連由僅剩的一個排長擔任連長,又緊急調來第7連與第5連並肩戰鬥。

激戰

就在秦營長重新整合隊伍時,團部發來通報,團直屬部隊和第一、三營在王屋山以西正在和日軍激戰,並且已經打退了日軍多次進攻。宋哲元總司令得知第二營多次殺退日軍後,當即進行全軍通報表揚,並要求第二營只要堅持到天黑,任務就能完成。秦營長當即將重傷員撤走,迅速收集彈藥,重新組織火力網,迎接日軍的再一次反撲。

當天下午4點鐘,日軍又發起了進攻。日軍用炮火向第二營佔領的兩個山頭猛轟,半個小時後步兵向第5、7連的陣地衝擊,騎兵從第5連的左側包抄,秦營長指揮兩個連與日軍展開血戰。第二營與日軍激戰了半天,米粒未進滴水未喝,憑著一腔熱血與誓死守衛國土的決心,一息尚存也要頑強地戰鬥下去。

繳獲的日軍武器

激戰到薄暮,陣地依然還在第二營手中。此時王屋山的西方槍聲大作,敵人認為守軍援軍已經到來,隨即後撤。按照日軍的活動規律,夜間很少出擊,阻擊任務順利完成。秦營長下達命令,除了以一部擔任警戒外,其餘集中全力掩埋死難的戰友,然後撤退重傷員。天黑以後,全營撤離陣地,阻擊戰鬥結束。

王屋山阻擊戰,第二營血戰大約300日軍一整天,計約打死打傷日軍100餘人,軍馬100多匹,第二營陣亡連長3人,重傷1人,在13名排長當中,共傷亡8名,全營士兵(400人左右)包括輕傷不下火線的在內僅剩150多人,戰鬥之慘烈可想而知。根據派出的偵察報告,主力部隊已經向西撤退完畢。第二營隨即向西前進10多裡,找到一個村莊吃飯以後,稍事休息連夜向西疾進。幾天之後,第二營終於趕上了大部隊。

王屋山

王屋山阻擊戰,這是一場鮮為人知的戰鬥,第二營阻擊日軍一整天,斃傷日軍100餘人,全營傷亡250餘人。第二營用慘烈犧牲贏得了阻擊戰的勝利,成功掩護了大部隊渡河轉移。

參考文獻:《正面戰場·中原抗戰》

相關焦點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李振西接到命令後,迅速帶領第一、三兩個營向日軍殺去。激戰到下午4點鐘,李振西收復了萬古寺,奪回兩門大炮。三營長張希文率部直追日軍,在西姚溫村遭到日軍埋伏,激戰從第一天傍晚打到第二天上午,日軍不斷增兵,第三營僅剩下了100人。此時,李振西團長也被日軍圍困,無法抽出兵力救援。
  • 血戰洋溪:一個團阻擊一千精銳日軍4晝夜,日軍大隊長剖腹自盡
    中午時分,第43團突然與日軍在杉木山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 激戰爆發後,劉養鋒參謀長立刻帶人搶佔了洋溪西側的山地,這片山地居高臨下、山上怪石嶙峋,山下是一片片水田,乃是阻擊日軍的絕佳陣地。第43團正面之敵有日軍大概1000多人,鬼子瘋狂地向洋溪陣地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第43團憑藉有利地形打退了日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 守軍血戰二千名日軍,激戰一半天降大雨,日軍被殺到丟盔棄甲
    日軍的兩個支隊回合在一起,對守軍51師陣地發起了進攻,尤其是301團所守的陣地受到了日軍的猛烈進攻,301團在的地方師錦江邊的一處山坡上,這個山並不高,不過卻是阻擊日軍的最佳位置
  • 斃傷日軍700
    賀龍認為,因為當地群眾基礎非常好,日軍並不清楚我軍實際上在周邊集中有7個團兵力這個事實,屬於盲目出動。而我軍兵力集中,士氣正旺,周邊各據點守敵多不過300餘,少則幾十人,正好打個大仗,狠狠剎一剎日軍的囂張氣焰。於是,賀龍和呂正操交換意見後,馬上把正在進行中的聯歡會改成了戰鬥動員會。
  • 他一個營阻擊敵人一個聯隊,血戰兩天兩夜,嚇得日本鬼子不敢上前
    當時老虎洞陣地,由教導總隊的一營,三百多人鎮守,當時的營長是羅雨豐,當時鬼子的33聯隊,一共有一千多個人,人家還有火力優勢,他們轟炸了一番之後,就派了五百多個鬼子,兵分三路向老虎洞包圍。羅指揮這自己的部下,依靠地理優勢,只用六挺機槍和三百多支步槍,阻擋鬼子的進攻,雖然鬼子不怕死,但是他們的地理位置很好,還是打傷了一百多個鬼子,一直打到了傍晚。
  • 血戰大湖,日軍為何不敵華僑裝備團?日軍少尉:他們戰鬥意志頑強
    裝備團由海外歸國的華僑青年組成,他們很多人都出自富豪之家,但為了抗戰趕走日本鬼子,他們毅然放棄安逸的豪門生活回到福建,拿起槍打鬼子。華僑裝備團滿編近3000人,戰鬥意志堅,士兵文化水平高,戰鬥力很強。戰鬥開始後,裝備團首先在滌頭頂將日軍一個中隊擊敗,鬼子殘兵奔突到大湖一帶與從大小北嶺竄來的日軍主力匯合,企圖整頓隊伍後再次發起進攻。
  • 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一、戰爭力量對比和戰果分析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國軍隊人數佔據絕對優勢,裝備上不及日軍,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 。衡陽保衛戰,中國保衛衡陽的為殘餘的第十軍1.7萬人,日軍進攻的精銳11軍總共有11萬人,中國軍隊以少戰多,血戰47天,中方傷亡1.6萬人,日軍死亡2萬人,傷近6萬人。從參加雙方力量對比和傷亡人數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完全超過了臺兒莊戰役,中方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守47天,讓日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中國軍隊。
  • 洛陽保衛戰1.8萬將士抗擊5萬日軍 僅2千人突圍
    歷時21天的洛陽保衛戰,裝備落後的中國守軍英勇抗擊機械化裝備的日軍精銳之師,斃傷敵人萬餘人,用生命和熱血在中國抗戰史上譜寫了悲壯的一頁。  鄭州晚報記者 張翼飛 文/圖  洛陽保衛戰老兵71年後相聚  上周,鄭州晚報記者來到古都洛陽,追訪「洛陽保衛戰」。
  • 驛馬嶺阻擊戰:打響八路軍抗日第一槍
    耿靜 攝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鏗鏘昂揚的八路軍軍歌中,1937年9月打響的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威名天下揚的起點。在這場聞名中外的戰鬥中,經改編的八路軍115師設伏,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多輛,取得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紀錄片:沂蒙山告訴你」第九集 臨沂阻擊戰(上)
    臨沂新聞了解更多內容 請點擊「關注」第九集臨沂阻擊戰(上)字幕:臨沂市河東區葛溝鎮西安樂村這是位於臨沂城東北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這裡同大多數的農村一樣,寧靜,祥和。村子有一個美好的名字,西安樂村。讓人很難想像,這裡經歷過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
  • 老6團主力營「破關殺鬼」,全殲日軍守備隊
    日軍轟炸蘇州 在北寺塔大雄寶殿前,日軍用刺刀一次刺死被俘的國軍士兵五六十人;在洋涇角村,日軍集體屠殺了村民和難民100多人;在葑門附近徐家祠堂裡未及撤走的七八十名國軍傷兵均被日軍槍殺
  • 塔山阻擊戰:中外戰爭史上經典防禦作戰的範例
    此戰過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軍隊數量上首次超過了國民黨軍隊。遼瀋戰役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與一場慘烈的阻擊戰息息相關。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塔山阻擊戰。塔山只是一個在錦西以東大約有一百戶人家的小村莊,距離錦州30公裡,距錦西4公裡,看似很普通的一個小地方,其戰略地位卻非常重要,因為通往錦州的唯一一條道路直接從塔山穿過。1948年10月初,東北野戰軍主力對錦州國民黨守軍形成合圍之勢。為保障主力順利奪取錦州,東北野戰軍第4、第11縱隊等部在此處對增援錦州的國民黨軍進行了艱苦殘酷的阻擊戰。
  • 鮮為人知的對崮山血戰:千名八路軍打八倍日軍,敵人燒屍用了三天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沂水縣對崮山一帶曾發生過一場鮮為人知的血戰:一支1000人的八路軍混合部隊被多達八倍的日軍重重包圍,最終僅有半數幹部戰士成功突圍,但也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敵人光是燒屍就用了整整三天。
  • 慘烈,四十名勇士死戰不退,斃傷過百鬼子全軍覆沒,致敬無名英雄
    為此,74軍51師馬上做出行動,命令第2、3營或許趕往華陽鎮,搶佔華陽峰各個重要陣地,以居高臨下之勢阻擊日軍。,因此這裡僅駐紮了一個排的戰士,約四十人左右。之後,日軍分兵兩路,雖然山道狹窄但仍以騎兵衝鋒,後續緊跟大量步兵,尤其是兩路夾攻,這也給周陶排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周排長畢竟是黃埔出身,面對日軍騎兵衝鋒的戰術早有準備,馬上集中3、4挺機槍組成一個戰鬥小組,專打日軍騎兵的戰馬,其他人分兩頭阻擊後續步兵。
  • 鐵原阻擊戰中8勇士激戰6小時,殲敵100餘人,彈盡後集體跳崖
    鐵原阻擊戰,傅崇碧將軍率領第63軍2.4萬餘將士浴血奮戰13晝夜,成功擋住了範弗裡特指揮的美軍4.7萬餘人的進攻,為全局部署調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這場阻擊戰,打得異常艱苦和慘烈。自從突破臨津江以來,63軍已經連續作戰一個多月,武器裝備給養供應嚴重不足,物資損耗和減員相當嚴重。
  • 平型關大捷,我軍浴血奮戰,一舉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37年9月20日,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三浦敏事少將率兵攻佔靈丘縣城後,於21日突然南下,向國民黨軍第17軍防守的團城口發起襲擊。 22日,日軍21旅團2000餘人攻擊東跑池西北高地,國民黨軍官兵在此拼死抵抗。
  • 看山東漢子怎麼痛擊鬼子陸戰隊!20人對100日軍,殺敵軍死傷過半
    1938年2月3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第3艦隊的數艘軍艦侵入山東煙臺海域,掩護300餘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當地的國民黨軍隊和官員在日軍兵鋒面前望風披靡,或降或逃,日軍順利佔領煙臺。5日,日軍長驅直入,又佔領了距煙臺30公裡的牟平縣城,並在當地組建的偽政權。
  • 國軍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堅持九個月,還擊斃鬼子少將
    但有一次,國民黨軍的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沒有投降,還堅持了九個月,擊斃一名鬼子少將。此戰就是廬山保衛戰,從1938年7月日軍進攻廬山開始至1939年4月廬山守軍撤出廬山,歷時近9個月,創造了抗戰時期孤軍被圍後抗戰的奇蹟。這兩個團分別是國民黨軍江西保安團第三團和第十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