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對崮山血戰:千名八路軍打八倍日軍,敵人燒屍用了三天

2020-12-28 騰訊網

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省沂水縣對崮山一帶曾發生過一場鮮為人知的血戰:一支1000人的八路軍混合部隊被多達八倍的日軍重重包圍,最終僅有半數幹部戰士成功突圍,但也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敵人光是燒屍就用了整整三天。

1942年10月下旬,八路軍山東省軍區機關、省戰工會、沂蒙軍分區一團、沂北縣大隊等組成的混合部隊為了對付日寇的圍剿,轉移至沂水以北山區。

29日拂曉,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王建安得到緊急情報:大約8000多名日偽軍兵分兩路,正從西面和南面合圍過來。情況萬分危急!然而此時已來不及撤退,王建安當即命令全體指戰員迅速作好戰鬥準備。

在完全被圍的情況下,王建安指示這支共約1000人的部隊迅速佔領附近的制高點——對崮山,堅持到夜間突圍。

對崮山南北長一華裡,東西寬約三百米。王建安把警衛營部署在敵軍易攻的西南和西北一線,把團部署在山的東面。部隊進入陣地後,馬上構築工事。

敵人蔑視八路軍沒有遠射程武器,在山下大搖大擺地整隊。他們的如意算盤是,憑藉其兵力和武器上的絕對優勢,一舉蕩平對崮山。因此,他們把山重重包圍起來,發起了全面的攻山戰鬥。

上午9點多鐘,戰鬥打響了。日軍先用炮火朝對崮山急襲40多分鐘,接著機槍、步槍和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八路軍戰士憑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和以一當十、以十當百的戰鬥勇氣,與敵軍展開了激戰。

頓時,敵我雙方使用各種山炮、野炮、擲彈筒、瓦子炮、機槍、步槍、手榴彈都開了火,整個對崮山像開了鍋似的沸騰了。

經過數次衝殺,一個鬼子也未能爬上山,雙方傷亡都很大。鬼子傻了眼,不得不停下來,重新調整部署。後來,他們以三條山梁為突擊點,多批次地向八路軍陣地突擊。

敵軍衝上陣地後,紅一連連長王繼賢帶領十幾名戰士與敵人刺刀見紅,硬是把敵人捅下去了,他們卻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指導員謝訓立即帶預備隊衝上前來與敵拼殺,也在殺傷多名敵人後壯烈犧牲。

下午5點鐘日寇急了,他們意識到黃昏前攻不上山峰,就失去了白天的優勢。所以,迅速聯絡來了兩架飛機,向山頂狂轟濫炸。最後,飛機和山下的炮火都集中到山的西南角,頓時,把西南角打成一片火海。

鬼子在炮火的掩護下爬上來了,開始用機槍橫掃山頂。山頂是平的,對整個部隊威脅很大。這時,五連副連長徐仲武帶一個排殺聲震天地從東面撲向西南角,撲向火海。

那時,八路軍戰士槍上有刺刀的是少數,全憑手榴彈和槍託子與敵拼搏。搏鬥10多分鐘,未能把敵人壓下去,鬼子的機槍又響了。團政委王銳帶領警衛排勇猛地撲向火海,與敵又是10多分鐘的搏鬥,鬼子的機槍再次響起來了。

團長劉遇泉指揮偵察排和武工隊在前面開道,並令後續部隊跟進,向山的東北方向實施突圍。眼看一股強勁的弩鋒把圍山的敵軍衝開了一條「胡同」,攻擊前進了兩裡多路,劉遇泉犧牲了,戰士們的子彈打光了。「弩鋒」漸漸消失了,敵軍又把「胡同」合攏起來。

形勢越來越嚴峻,王建安只得帶領軍區機關、省戰工會等500多人率先突圍,警衛營長嚴雨霖率領戰士們繼續阻擊敵人。

爬上山頂的鬼子越來越多,國民黨軍第五十一軍兩個連隊也亂了,像瀑布一樣從山崖上傾洩而下。這時,一團政治處幹事徐慶明對後勤保障人員高喊:「抽出扁擔,拿起菜刀,準備戰鬥!」 嚴雨霖也大聲喊道:「人自為戰,突圍!」

經過一番激戰的戰鬥,八路軍指戰員又殺傷了不少敵人,但自身也付出不小的代價,只有13名幹部戰士得以倖存。

好在此時太陽落山了,山的東坡逐漸暗了下來。不久,鬼子的搜山隊也停下來了,並在山的周圍點燃了一堆堆篝火。他們打算把山封鎖起來,待次日打掃戰場。

天完全黑下來了,13名戰士趁著夜色,悄然突出了重圍。後經五天五夜跋涉,才回到馬牧池,找到了軍區機關。

這次血戰,八路軍傷亡500餘人,日偽軍也死傷600多人。戰後,沂水城的老百姓紛紛傳說:日本鬼子從戰場上拉回20多車死屍。汽車箱四周插上高粱稈,把屍體垛得滿滿的,在沂水城東嶺狼虎窩架上木柴,燒了整整三天。沂水城裡也有人說:日本鬼子把他們的危重傷員也燒了,燒得哇哇亂叫。

相關焦點

  • 血戰對崮峪:八路軍和第51軍攜手殺敵,14勇士誓死不屈跳懸崖
    1942年秋天,魯中日軍出現不明動向,種種跡象表明,日軍稱之為「強化治安運動」的掃蕩又要開始了。 10月11日,八路軍山東軍區截獲了一封情報,上面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日軍即將發動名為第一〇五號的作戰計劃,對山東濱海地區分兩次進行掃蕩。
  • 1940年的八路軍:步兵團平均彈藥量,不及日軍大隊十分之一
    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襲正太鐵路,要求「徹底破壞正太鐵路若干要隘,消滅部分敵人,拔除沿線若干據點,較長時間切斷正太線交通,打擊敵人的囚籠政策。」
  • 真正的八路軍雷霆戰神身高一米九,曾一次擊斃27名日軍
    首長們說,呂俊生扔手榴彈的效果都快趕上了迫擊炮,1938年呂俊生在山東夏津戰鬥中迎來了他最輝煌的一戰,當時八路軍遇到了調入關內的某日本關東軍部隊,對方火力強悍,且白刃戰異常兇狠,很快呂俊生所在部隊在防禦中彈藥告罄,只能和對方展開白刃戰。由於雙方訓練和體質差異明顯,多名八路軍戰士犧牲。呂俊生紅了眼,一聲怒喝揮著砍刀衝向了兇惡的敵人,當場就砍死多個日本兵,刀口豁開後又撿起上刺刀的步槍和敵人殊死拼殺。
  • 鮮為人知的抗擊日寇自衛保衛戰,士兵不是軍人,拿武器才三天
    這座山海拔約250米,是一座鮮為人知的小山。然而,70多年前,這裡卻發生了一場鮮為人知的抗日戰爭,奏響了中國人民豪邁莊嚴的戰歌。1945年6月下旬,侵華日軍池田萬餘人從溫州向杭州,上海集結。六月二十三日,日軍一支一千多人的隊伍,穿過漁亭,向大田,東城方向行進。
  • 日軍中的山崎大隊,擁有多少官兵,為何八路軍幾個團還打不贏?
    在敵後戰場打得最為慘烈的莫過於「關家堖戰役」,《亮劍》中對這一段有精彩演繹,日本的山崎大隊居然和八路軍幾個團的力量打的有來有回。這樣看來,面對日軍一個大隊,為何幾個團加起來還打不贏?真實的山崎大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一、《亮劍》中的大戰在影視作品《亮劍》中,曾有這麼一段。李雲龍和師部正在組織建設,結果恰巧遇到了山崎大隊,雙方在一頭霧水之中交火。
  • 父親血戰臺兒莊
    日軍憑藉炮兵和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對臺兒莊北門狂轟濫炸,北城牆被炸塌,小北門也被毀。經過三天三夜的猛攻,摧毀了中國守軍第30軍31師防線,竄入城內。守衛小北門的官兵全部壯烈犧牲。  守城官兵奮勇抵抗,與日軍展開拉鋸式巷戰,拼死爭奪每一寸土地。激戰三天,我軍傷亡十分之七,陣地失去三分之二。31師師長池峰城急火攻心,口吐鮮血。
  • 八路軍衝鋒號吹響,一名戰士砍死10名日軍,壯烈殉國
    「七七事變」之後,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滅亡中國」,日軍開始瘋狂進攻中國華北,北平、天津先後陷落。坂垣師團第21旅團及輜重隊數千人向平型關進犯,由於是日軍的精銳部隊,裝備十分精良,在日軍中素有「鋼軍」稱謂,因而坂垣師團無比驕橫,根本就沒有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
  • 八路軍為啥用這種不要命的打法?
    在內匠俊三的筆下,八路軍的手榴彈,成了日軍揮之不去的噩夢: 「敵人波浪式地一面不斷吹哨子,一面進行手榴彈攻擊,我們竭盡全力反覆乘手榴彈爆炸間隙衝鋒」「(八路軍)機槍、手榴彈又打起來,激烈的槍炮聲響徹大地,這樣不知反覆了多少次」「我前面的馬車上裝著六七具戰死者的屍體,有的人死於手榴彈和步槍,很大的傷口張開著,鮮血染紅了軍裝……」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 4月14日,「一部敵人用雲梯登上城牆,向城內猛烈射,我方人馬、馬匹等多數死傷」; 5月中旬,「機槍中隊川琦大尉以下10餘人傷亡」…… 日本戰史統計,僅僅在1940年不到一年之內,日軍在華北五個治安大隊就參加了4214次戰鬥。
  • 這一次夜戰,日軍挨八路軍的打,咧嘴咬牙,卻沒人敢開一槍!
    這一次夜戰,日軍挨八路軍的打,咧嘴咬牙,卻沒人敢開一槍! 抗戰時,日軍華北派遣軍第110師團駐在石家莊、保定一帶,其一個大隊駐防在河北省曲陽縣城以北20公裡的靈山鎮。 日軍大隊長叫大江方若,是師團長飯沼守中將的得力幹將。
  • 日軍威脅,不說出八路軍在哪就剁手指,少年兩次怒吼:不知道
    安國某村一小學,敵人接連挑死三個小學生,始終未能問出村長的姓名和地址。1942年6月,河北易縣一個13歲的兒童被日軍逼迫,要他到根據地內探消息和放毒,那個兒童說:「我是中國人,絕不幹這種漢奸勾當」。敵人惱羞成怒,把這個兒童用刺刀跳死。
  • 《亮劍》裡八路軍騎兵子彈耗光,為何日軍不開槍,而是打白刃戰?
    在經典抗日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中,有這樣一幕,為了掩護八路軍大部隊的突圍和轉移能夠不受影響,獨立團騎兵連在孫德勝率領下,一直和日軍黑島騎兵聯隊糾纏著打,最終雖然完成了任務,卻是用騎兵連全部犧牲換來的,才讓李雲龍能夠成功率部撤入山區。
  • 日軍殺害八路軍120名,其中有58名女戰士,他是唯一倖存的人
    日軍北支那方面軍獨立步兵第十四旅團第十三大隊大隊長安尾正綱大佐等軍官端坐在賽馬場北面的觀馬廳裡,陸軍大尉住岡義一和小池元吾中尉則成了現場的指揮。日軍將三百四十名新兵一字排開,在住岡義一和小池元吾的指揮下,把戰俘們一個一個地分開綁起來,排列在賽馬場上。站定後,日本兵上去把他們的上衣撕開,讓戰俘的前胸裸露出來。
  • 八路軍手榴彈的寶貴,和日軍「大炮轟完步兵衝」的戰術精髓
    前面說過了,八路軍在抗戰時期,最困難的還不是武器裝備不好,而且彈藥嚴重不足。士兵戰時,經常只有3-5發子彈。而且因為缺乏子彈,平時實彈射擊訓練比較少,和日軍每年用140發空包彈,和217發實彈,合計357發子彈餵出來的士兵沒法比。因此,八路軍只能把敵人放到一百米近處,方才射擊。
  • 八路軍最強女戰士,單挑殺死7名日軍,106歲仍健在令人欽佩
    八路軍最強女戰士,單挑殺死7名日軍,106歲仍健在令人欽佩我國的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外敵侵略,中國人民並沒有束手就擒,就此放棄,而是奮勇抵抗,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 團長政委犧牲,參謀長也失蹤了,官兵血戰三天,由副團長率部救出!
    日軍用6輛汽車一字排開,車上壘上沙袋,架著機槍,向著20團掃射。第20團與日軍激戰,準備奪路,可是後面的日軍騎兵也追上來了。這時,八路軍官兵三次被合圍,打得精疲力竭,子彈很快打完了,不少戰士們死不當俘虜,抱著日軍一起同歸於盡。 在混戰中,參謀長何明先也不見了,不知是犧牲了,還是被日軍抓住,或者突圍出去了。1營營長也犧牲了。第20團完全失去了指揮。 戰鬥到28日下午4時,在日軍合圍圈內,還有一百多名官兵。
  • 14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10餘名傷亡」;4月14日,「一部敵人用雲梯登上城牆,向城內猛烈射,我方人馬、馬匹等多數死傷」;5月中旬,「機槍中隊川琦大尉以下10餘人傷亡」……日本戰史統計,僅僅在1940年不到一年之內,日軍在華北五個治安大隊就參加了4214次戰鬥。
  • 8年抗戰八路軍只打死851個日軍?日本人說出真相:八路搞得我們要自殺!
    上述文字標題為《齊會、大超市村的討伐戰》,載於《中國駐屯步兵第3聯隊戰志》,作者名叫內匠俊三,時為侵華日軍一名上等兵,他如實記載了當時八路軍的勇猛、日軍絕望之下的自殺以及最終運屍回城的潰退。」;4月14日,「一部敵人用雲梯登上城牆,向城內猛烈射,我方人馬、馬匹等多數死傷」;5月中旬,「機槍中隊川琦大尉以下10餘人傷亡」……日本戰史統計,僅僅在1940年不到一年之內,日軍在華北五個治安大隊就參加了4214次戰鬥。
  • 《血戰鋼鋸嶺》中的日軍第62師團竟是組建於中國太原炮樓守備隊
    而高地上的那支野蠻兇悍的日軍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無論是在艦炮、航彈的地毯式轟炸下成體系的頑強防禦,還是利用坑道反擊時兇狠的白刃衝鋒,亦或是最後口喊「萬歲」瘋狂持手雷與美軍同歸於盡,都比較真實地還原了瘋狂到歇斯底裡的日軍形象。 歷史上,防禦鋼鋸嶺的這支日軍是日本陸軍序列中的第62師團,這支部隊除了與美軍在衝繩交鋒外,同樣曾經在中國戰場上與國軍和八路軍血戰。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李振西接到命令後,迅速帶領第一、三兩個營向日軍殺去。激戰到下午4點鐘,李振西收復了萬古寺,奪回兩門大炮。三營長張希文率部直追日軍,在西姚溫村遭到日軍埋伏,激戰從第一天傍晚打到第二天上午,日軍不斷增兵,第三營僅剩下了100人。此時,李振西團長也被日軍圍困,無法抽出兵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