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集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片的張三丰,中國卡通界的達摩祖師。取材自齊白石的《蛙聲十裡出山泉》,將一代宗師齊白石筆下的蝦、雞、蝌蚪、青蛙等放在具有水墨特色的背景中,輔以作曲家吳應炬以古琴和琵琶作的樂曲,營造出一副詩情畫意。
《漁童(漁盆的故事)》:愛國主義教育片,強力推薦!裡面那外國壞傢伙說:「撈頭,愚盆是窩們國家地」,真讓人氣憤……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過很好啊。
《張飛審瓜》:一個有趣的動畫片,不過大家可能都忘了。
《小鯉魚跳龍門》:超級無敵大經典
《猴子撈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國化的動畫片。
《人參果》:好得不用說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結果一直沒有蓋房子。
《神筆馬良》:小的時候我的至愛啊!
《差不多》:講一個小獵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們要認真。
《狐狸打獵人》:和《差不多》同時代
《三隻狼》:和《小鴨呷呷》一樣都是摺紙片,好玩,好玩。
《豬八戒吃西瓜》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蟋蟀》:《聊齋志異》裡的《促織》故事,很感人。
《濟公鬥蟋蟀》:不用介紹了,很經典。
《山伢子》:剪紙片,山伢子勇鬥白匪軍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好報,最喜歡了
《一夜富翁》:當時小豬豬儲蓄罐好好流行啊。
《愚人買鞋》:木偶戲。我看過若干遍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插曲小時候還會唱。
《曹衝稱象》:木偶劇,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阿三。
《老虎學藝》:還好,幸虧貓留了一手
《松鼠理髮師》:木偶劇,裡面的小松鼠理髮師挺可愛的。
《半夜雞叫》:從此以後,姓周的同學就慘了……
《三個和尚》:教育我們要協作,要勤勞!
《哪吒鬧海》:酒是陳的香,哪吒老(nao)的好。
《老狼請客》:要是沒有看過,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裡面老熊唱的「老狼請吃雞」最喜歡聽了。
《小馬虎》:另一個經典——掛在電線上的馬小虎。尤其是馬小虎開汽車「吧吧嗚,嗚~——」當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車,就會來這一句。
《小哥兒倆》:木偶戲。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離開家,弟弟以為哥哥踢球去了,到了學校,發現哥哥原來在為班上修理壞椅子……俺當年曾經寫過觀後感,還得了小紅旗呢!
《沒頭腦和不高興》:一高一矮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蓋了一個999層的大樓,要爬3個月;不高興在樓頂上演武松打虎,結果……哈哈。
《九色鹿》:又一個經典——美麗的九色鹿。我語言乏力,實在沒法稱讚它。
●連續劇和系列劇
《大鬧天宮》:中國動畫片的NO.1。實在沒得說,多說一句都是多餘的。後來的動畫片《西遊記》根本沒法比。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戲,好多集,有《賣樹陰》、《種金子》等等。阿凡提一邊騎驢一邊唱「我的小毛驢,小毛驢……」,還有種金子時的咒語「埋沙子種金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過吧,不過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書奇譚》:裡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書看了一遍就背下來了,厲害!還有蛋生吃餅的動作也帥呆了。《天書奇譚》情節曲折,寓意深刻。
《葫蘆小金剛》:《葫蘆兄弟》的續集,似乎有點愛情的戲份,不過歇菜了。結論:中國的連續劇,不能拍續集。
《邋遢大王歷險記》:鄭淵潔的作品,還記得片尾是一個可愛漂亮的女孩唱的「小邋遢,真呀真邋遢……」
《黑貓警長》:「眼睛瞪的像銅鈴……」記得有一集是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才能生小螳螂,話說真是給童年留下陰影了,嚇的夠嗆!每一集結束的時候,黑貓警長掏出手槍乓乓乓乓打出四個字——請看下集(怪不得他抓不住一隻耳,貓不撲過去,改用手槍了)。
《小龍人》:不算動畫片,可是也很有影響力。那句「我有一個小秘密,小秘密……就不告訴你」不知道氣瘋多少同學,哈哈。
《舒克和貝塔》:鄭淵潔的成名作,頌揚小耗子的。還記得那句臺詞嗎?「舒克,舒克,舒克,我是飛行員舒克」,「貝塔,貝塔,貝塔,我是坦克手貝塔」。
●後記
80年代早已過去,但80年代的動畫仍然在我們的心中。或深、或淺、或輕、或重……但是,那不單單是對動畫本身的回憶,更是對那個年代的回憶,是對至純、至美、至真的回憶!
小熊陪你看動畫:帶你一起回憶經典動畫片,為你推薦精彩動畫電影、好聽的影視配樂,倡導精彩,認真的生活態度!請關注:小熊陪你看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