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亦作騏驎,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常與龍馬混淆。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公獸為麒,母獸為麟,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身上雖有可攻擊敵人的武器,但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故稱為仁獸。
麒麟的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口能吐火,聲音如雷。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才會出現。漢許慎《說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
因為孔子出生時,有麒麟顯現,所以民間認為麒麟會給人們帶來兒子,使家族興旺,因此有麒麟送子之說,也把傑出的兒童稱為「麒麟兒」、「麟兒」。此後,民間慢慢出現「麒麟送子圖」之作。作為木板畫,上刻對聯「天上麒麟子,地上狀元郎」」,以此為佳兆。民間普遍認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的船隊航行到東非,曾帶兩隻東非進貢的長頸鹿回燕京,並宣稱是麒麟。明成祖以此祥瑞之兆,來表示自己施政的功績。
當時碰巧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叫giri,「麒麟」即作為giri的音譯。時至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將長頸鹿稱作麒麟,臺語也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鹿」。
有一說古人所說麒麟,實際上就是梅花鹿。雄為麒、雌為麟,合稱麒麟,梅花鹿雌雄差異比較大,雄性體型更大,頭上有角。而古書中描述的「白麟」,就是白化的雌性梅花鹿。
好,發紋身圖
來自Fran Massino
來自omestattoo
來自ruben_saba_tattoo
來自jeizelseidy
好的,感謝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