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長得好,寶寶牙齒健康不能少,寶寶牙齒有哪些常見問題?
寶寶身上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時刻牽動著媽媽們的心,寶寶小小的牙齒自然也不例外。我們常常聽到一些關於寶寶牙齒的問題,比如,我家寶寶牙齦上為什麼會有白色的斑塊?別人家寶寶4個月就開始長牙了,為什麼我家寶寶9個月了還沒開始長牙?寶寶應該先長上牙還是下牙呢?寶寶大概多久就把乳牙齊了?寶寶什麼時候開始換牙?小寶寶需要刷牙嗎?寶寶長牙的時候會有哪些表現呢?等等問題,今天讓我們一一為您解答。
首先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一生是有2副牙齒的,一個是剛出生的時候乳牙,一共20顆;還有一個就是6歲時候的恆牙,一共32顆。
寶寶乳牙的生長時間是在剛出生4-10個月左右,這個時候寶寶的下牙會先長出來,接著長上牙,大約在兩三歲的時候乳牙就可以完全長完。乳牙的萌出時間和順序一定的個體差異性,與遺傳、內分泌等因素有關。所以說寶寶9個月或者10 個月了還未長牙並不代表我們的寶寶發育不良也不代表我們的孩子缺鈣。這個時候我們建議家長平日裡多注意觀察孩子的長牙情況,不必過於擔心。若孩子到了15-16個月了還未長牙,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做詳細檢查。由於寶寶在出牙期會流口水,因此有很多寶寶會在這個時期得口水疹。這個時候我們建議家長及時給孩子輕輕擦拭清潔嘴巴周圍,保持口周清潔,並注意保溼。
出牙的不適會讓寶寶想要咬些什麼來緩解自己不舒服的感覺,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會愛咬自己或是大人的手、咬玩具或是在喝奶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這個時候寶媽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牙咬膠,並且每日用紗布或是棉棒蘸上些許涼水擦拭孩子牙齦,緩解孩子出牙的不適。除此之外,在出牙期寶寶會因為長牙的不適而哭鬧、煩躁、不好好吃飯。這時我們建議家長給孩子放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或是兒歌,輕輕拍打孩子背部,輕輕搖晃孩子,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安撫奶嘴,緩解孩子不適。在飲食上,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出牙期不要給孩子吃一些太熱的食物,可以適當吃一些溫和的食物。也有孩子會在出牙期發燒,家長們不要過於擔心,只要體溫不超過38.5度,我們可以居家觀察,讓孩子多喝水,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治療。
寶寶大概在6歲左右換牙,6歲左右開始長第一顆恆牙,在換牙期間,家長一定要監督並且告知孩子,在牙齒鬆動時候,不要刻意用力去扳動牙齒是牙齒脫落,或是在牙齒脫落後吃過于堅硬的食物,這樣非常容易造成造成牙齦損傷,影響牙齒後期的生長,比如長出後的牙齒排練不整齊、牙齒生長過小等現象。
那麼小寶寶是否需要刷牙呢?孩子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用牙刷?孩子長出牙後關於牙刷的選擇要注意些什麼呢?孩子可以用電動牙刷嗎?雖然小寶寶不吃飯,只喝奶,但是家長仍要重視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喝完奶後用乾淨的溼紗布或棉棒清潔孩子口腔。當孩子開始長牙後,我們就建議家長可以開始使用軟頭的兒童牙刷給孩子清潔口腔了。在此我們需要強調,在孩子牙刷的選擇上,我們建議為孩子使用軟毛的小頭的牙刷,這樣有利於保護孩子的口腔。
這裡有一點要提的是,大家可以寶寶買一個電動牙刷,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在的寶寶太懶了,刷牙就是走個過場,三兩下就刷完了,而電動牙刷,因為自己來回震動,所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幫助寶寶刷牙。這就是我們關於寶寶牙齒的相關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大家要是有其他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