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港,何時不再臭烘烘 清明節後拿出治理方案

2021-01-18 浙江在線

和睦港,何時不再臭烘烘 清明節後拿出治理方案

2014年04月05日 08:07:14

  浙江在線04月05日訊杭州江幹區九環路和九橫路交叉口的旁邊,有一座九鼎橋。橋下有一條三四十米寬的小河,叫和睦港。河的兩側綠樹成蔭,東面還鋪設了遊步道,景色宜人,附近的居民常常來此散步休息。

  不過昨天,讀者吳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說從上周日開始,和睦港的河水就變得又黑又臭,汙染十分嚴重,讓人難以忍受。大家飯後散步休息再也不想去那條遊步道了。「不是開展了『五水共治』嗎?這樣的河道應該好好治理下。」

  和睦港的河水到底是什麼樣?昨天,記者來到九鼎橋,和睦港的河水從橋下流過。站在橋面上,空氣中立刻飄來陣陣惡臭。從橋上望去,河水顏色很深,呈墨綠色。河面上漂浮著一層油汙,夾雜著幾個塑膠袋,跟河邊綠樹成蔭的景色完全不協調。

  「這條河很長,從餘杭星橋那裡流過來,一直往南流進錢塘江。我小時候河水很清澈,魚蝦隨便撈。」77歲的徐大伯從小生活在附近,對和睦港的變化他感到很惋惜。

  和睦港水質變差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杭州市市區河道監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和睦港的黑臭情況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究其原因,一是沿線一些水質較差的城郊支流進入河道;二是沿線有個別企業偷排廢水,上周有關部門才剛剛查處了一家;最後一個原因是截汙納管沒有全面覆蓋,沿線部分生活汙水直排和睦港。

  上個月,杭州市區河道監管中心啟動了城市河道水質改善創意大賽,特別推出了7條河道公開徵集治理方案。和睦港就是其中一條。河道監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召集專家共同商討治理方案,清明節後就能拿出初步治理方案了。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浙江即時報

相關焦點

  • 和睦港餘杭段治水 淤泥變廢為寶
    近日,家住杭州市餘杭區星橋街道萬樂社區的王大媽發現,自家附近的和睦港上停放著一艘船,船上的工人們一邊打撈河道裡的漂浮垃圾,一邊開啟機器進行河道清淤作業。據了解,和睦港北起上塘河,南入錢塘江,是杭州東部防汛排澇和配水的骨幹河,其中餘杭段流經喬司、星橋兩個街道。進入秋季以來,由於連續晴朗少雨,雨水補給不足,加上周邊居民生產生活影響,河道水位較低,泥沙淤積較多,水質狀況有所下降。俗話說「汙泥不除,濁水難清。」今年9月起,杭州市城市河道保護管理中心委託相關施工單位開展和睦港(上塘河-沿江大道)生態清淤工程作業。
  • 淨化水質 變廢為寶 和睦港餘杭段做了次「透析」
    家住餘杭區星橋街道萬樂社區的王大媽發現,這幾天,自家附近的和睦港上停放著一艘船,船上的工人一邊打撈河道裡的漂浮垃圾,一邊開啟機器清除河道淤泥。五水共治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抽取出來的淤泥「改良」後成為種植用土,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和睦港北起上塘河、南入錢塘江,是杭州東部防汛排澇和配水的骨幹河,其中餘杭段流經喬司、星橋兩個街道。
  • 和睦港撈來的魚,千萬別吃!
    和睦港突然浮起  五六百條魚  昨天上午10點多,記者沿著天星苑小區外側一直往前走,在小區左側看到一條河,隔著綠化帶與小區遙遙相望。小河名叫和睦港,附近正在修地鐵,三號線天都站。  河上架起一座木板鋼鐵小橋,供來往路人通行。
  • 清明節線上活動圓滿舉辦!期待「面基」的那天!
    清明核桃林往年的清明節往年的清明節,核桃林裡往往都是熱熱鬧鬧的,全國各地的小核桃都趕來核桃林一起緬懷先烈,吃青團。今年的清明節的核桃林裡略顯冷清。但線下不行還有線上嘛!核桃林今年的清明節「我愛核桃林系列」因為上文化課而讓家長把專業課錄下來跪求核桃林開分校,可惜核桃林僅此一家喲~迫不及待預定下一次課程的家長和小核桃密密麻麻的課堂筆記趕車途中都不放棄上課的小核桃,辛苦你了~這到底都是怎麼樣的「魔力課堂」
  • 2018清明節簡短祝福語簡訊大全 適合清明節發的微信簡訊祝福語
    接下來小編搜集了清明節簡短祝福語,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1) 三月桃花開,愛是永怛、只要有你、我做得到、最後的風度、其實我一直都想對你說、愛上你在等待!祝你清明節快樂!2) 每逢節日倍思親,清明節又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眷戀,願所有人都能幸福快樂的生活!珍愛生命!3) 清明糰子,帶著艾草的芬芳和糯米的香甜,表達對逝去故人的懷念。
  • 清明節朋友圈怎麼發?清明節詩句古詩大全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詩句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2020年的清明節比較特殊,因為疫情防控,很多人都不能返鄉祭祖,也不能去陵園掃墓。但是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清明詩句寄託哀思。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市域治理可圈可點 衢州方案大有可為
    1月5-6日,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秘書長何立軍一行應邀來我市調研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紅色物業聯盟、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等工作。市民政局局長毛卓戰、副局長劉升等陪同調研。調研組先後前往柯城、衢江等地,現場考察了「縣鄉一體、條抓塊統」「鄰禮通」「鄰禮匯」「紅管家」等數位化平臺的建設和運行情況,詳細了解我市黨建統領基層治理體系的具體做法。在聽取市民政局、市域治理現代化專班、市紅色物業聯盟專班座談交流後,調研組一行對衢州市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紅色物業聯盟、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等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 ...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環辦便函〔2020〕350號
    (七)持續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攻堅。落實《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持續推進VOCs治理攻堅各項任務措施。完成重點治理工程建設,做到夏病冬治。2020年)〉的通知》《長三角區域港口貨運和貨櫃轉運專項治理(含岸電使用)實施方案》及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關於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加快發展貨櫃鐵水聯運,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大力發展水水中轉、江海直達和江海聯運。
  • 清明節的由來與道教祭祀
    清明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曆書》中記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與春節、上元、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合稱為中華民族的「時年八節」。清明節又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合稱「三大冥節」,與祭祀亡靈鬼神有關。
  • 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題: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新華社記者 成欣、高敬近日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對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了3點倡議,並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
  • 夜裡嘴巴幹苦,起床後又臭烘烘,和什麼原因有關?此文有答案
    夜裡睡覺嘴巴幹苦,起床後又臭烘烘的,可能與以下幾種疾病有關01肝火過於旺盛>腸胃不好引起反酸呃逆等症狀對於一些腸胃疾病的患者也會有口臭方面的困擾,在夜間睡眠時會感到口乾舌燥、發苦等,這都是消化道異常的表現,長時間的消化不良讓食物不能及時的消化吸收,一直存在腸胃裡發酸,這些氣味會一直反流到口腔裡面,所以才會出現臭烘烘的金屬味
  • 寧軍劍——《探索基層治理的「新竹方案」》
    主要內容近年來,新竹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的「新竹方案」,堅持黨的領導、加大黨建工作「力度」,拓寬服務「廣度」,加大治理「深度」,增強治理「精度」。寧軍劍​自參加工作以來,寧軍劍同志曾任青秀區市政管理局局長、住建局局長等職務,2014年到新竹街道工作後,先後擔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等職務,2019年任街道黨工委書記。
  • 方法論|解決問題,比拿出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
    徘徊在認知偏見和有限的決策能力之間,當感覺自己精力衰竭時,我們往往傾向於節省精力,要麼避免做出決策,要麼在問題尚未完全明確時就倉促提出解決方案。我們急於找到解決方案的心情可以理解。越過任務列表事項直接解決問題會令多巴胺激增,這讓人感到欣慰,尤其是在我們周圍的世界變得愈加不穩定和危險的時候。
  • 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司法與犯罪治理「中國方案」
    認罪認罰從寬:刑事司法與犯罪治理「中國方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張軍【摘要】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利於更好實現司法公正與效率的統一,有力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完善
  • 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蕪湖文武玄武巖礦業有限公司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前  言1、礦井概況二、 採取的方法和措施本次方案對塌陷區進行客土回填、整平、植被,修築排水設施,邊坡擋牆,邊坡噴漿;增設兩組位移沉降觀測點(利用原有觀測基點)。
  • 維多利亞港的煙花,何時再現?
    其實,不用想也能猜到,這個春節,香港的年味,怕是再沒有以前那么正了……香港特區政府早於1月15日發公報稱,基於市民安全的考慮,原定於大年初二在維多利亞港舉行的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將會取消。這是繼花車巡遊活動後,香港又一項新春「重頭戲」無緣上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維多利亞港的煙花匯演,是香港由來以久的一個農曆新年賀歲節目,由1982年起,於每年的農曆年初二晚於維多利亞港上空舉行。
  • 古代清明節又稱「柳節」
    古時的清明節,是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內容的一個節日。寒食節的習俗是吃冷食、禁火;上巳節的習俗是「祓禊」、沐浴;清明節的習俗是祭祖掃墓、踏青。而這三個節日的習俗,均有柳的身影,故古代的清明節又稱「柳節」。以柳為載體的習俗,有插柳、戴柳、射柳等,其中流行最廣的便是插柳和戴柳。陸遊的詩句「忽見家家插楊柳,始知今日是清明」,就道出了清明節的插柳習俗。那麼,這些習俗源於何時?
  • 《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 出爐
    華龍網12月19日02時訊(記者 董進)今(18)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獲悉,《重慶市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已正式印發,按照相關要求,將緊緊圍繞「山清水秀生態帶、立體城市景觀帶、便捷共享遊憩帶、人文薈萃風貌帶」目標,在「兩江四岸」重點開展25項治理提升工作。
  • 改造方案群眾「點菜」 嶽陽縣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改造方案群眾「點菜」 改造資金多方共擔 嶽陽縣老舊小區改造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嶽陽日報訊(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陳勇平 許林波)「原來我們這裡亂糟糟、臭烘烘的,現在多好,垃圾場移走了,下水道進行了改造,幸福感滿滿!」
  • 許達哲在株洲檢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重現水清岸綠景美
    (9月20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株洲考察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圖為許達哲考察霞灣港重金屬汙染治理項目。  「一江八港」包括湘江株洲段和流經株洲市區霞灣港、白石港、建寧港、楓溪港、萬豐港、韶溪港、陳埠港、鑿石港的八條主要內河水系,是該市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主要任務。許達哲首先來到建寧港入湘江口,察看水體情況,檢查整治效果,並詳細了解了「一江八港」汙水綜合整治的工程推進進度、竣工時間、預估效果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