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侵權假冒成績顯著!內蒙古公布二十個典型案例

2020-12-24 騰訊網

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打擊侵權假冒領域二十個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向上滑動閱覽

1、包頭市東河區某燈具經銷部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燈具案

包頭市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舉報,執法人員對東河區某燈具經銷部進行檢查。現場檢查發現該經銷部庫房內存放的22種燈具外包裝上無強制性認證標誌,經對22種燈具委託第三方檢驗機構檢測,均為不合格產品。當事人行為涉嫌違反《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第二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二條之規定。因該經銷部銷售不合格燈具產品數量較大,涉嫌構成犯罪。且當事人在其不合格產品被扣押期間,繼續對不合格產品進行銷售並擅自對扣押物品進行轉移。依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已於2020年2月依法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偵辦。

2、呼倫貝爾市公安機關破獲張某某等人非法經營走私假煙案

2020年11月,呼倫貝爾市公安機關破獲張某某等人跨省非法經營走私假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當場繳獲捲菸500餘條及作案筆記本電腦3部。經查:犯罪嫌疑人在沒有菸草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發布銷售國內外香菸信息,非法銷售謀取暴利,其銷售的地區涉及江蘇、廣西、四川等6個省10餘個縣,涉案金額690餘萬元。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3、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查獲陳某某等3人銷售假冒潤滑油案

2020年6月,呼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後,聯合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對新城區某倉庫進行檢查,發現大量標識為「殼(qiào)牌」、「嘉實多」、「美孚」等潤滑油,涉嫌侵犯國際知名品牌註冊商標專用權。執法人員經廠家及其授權單位鑑定後,將涉及3個品牌和部分4S店專用機油,共64個種類、6379桶,貨值金額總計129.7萬餘元涉嫌侵權商品依法扣押。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構成銷售假冒侵權品牌機油行為,已移交呼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偵辦。

4、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破獲葉某某等人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工程配電櫃、配電箱案

2020年6月,鄂爾多斯市公安局破獲葉某某等人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工程配電櫃、變電器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人,查封假冒註冊商標的配電櫃、變電器559臺,涉案金額598.80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葉某某從浙江以低價購買無商標標識的配電櫃的櫃體,再從寧夏購買低壓電器元器件進行組裝,然後把假冒的商標標識鉚在櫃體上,通過物流將假冒註冊商標的配電櫃和配電箱高價銷售到內蒙古、寧夏、甘肅等地。另外5名犯罪嫌疑人將假冒註冊商標的工程配電櫃、變電器銷售到鄂爾多斯各地。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5、通遼市知識產權局處理「旱田作物鋤草機」實用新型專利群體侵權案

2020年6月,名為「旱田作物鋤草機 」的實用新型專利權人發現通遼市場上有多家不同的經銷商出售的產品涉嫌侵犯其專利權,向通遼市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調查取證請求書及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書,申請責令被請求人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經查屬實,通遼市知識產權局對其中10件下達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書,4件雙方達成和解並籤訂調解協議書,另外12件為請求人主動撤銷糾紛請求,涉案的200餘臺產品得到處理。

6、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公安機關破獲胡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汽車半掛車案

2020年6月,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公安局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偵破了2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汽車半掛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累計生產銷售偽劣汽車半掛車29輛,非法銷售金額達12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在沒有辦理任何資質手續的情況下,根據客戶購買要求從山東購進半掛車配件及原材料等,通過非法渠道購買車輛的合格證、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等手續,按照合格證上的參數要求僱傭工人進行拼裝,再將合格證上的車架號列印在大梁上,生產出的半掛車在未經任何質量安全檢測的情況下進行非法銷售。目前,該案已依法移送審查起訴。

7、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某酒店用品公司銷售冒用廠名廠址口罩案

2020年2月,某單位投訴稱從呼市某酒店用品有限責任公司購買的3000片口罩比較薄,懷疑為假冒產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經查,該批涉案口罩包裝標註的茌平華魯某有限公司已於2015年註銷,變更為山東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經該企業對涉案口罩進行鑑定,出具了非該企業生產的鑑定證明。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構成了銷售冒用產地、廠名、廠址的口罩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規定,對當事人做出沒收違法銷售的冒用產地、廠名、廠址的口罩,沒收違法所得並處貨值金額等額罰款的行政處罰。

8、興安盟烏蘭浩特公安機關破獲張某某非法經營口罩案

2020年2月,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公安局在疫情防控期間偵破一起非法經營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在疫情期間從山東以8元、10元一隻購進kN95兩種口罩17000隻,運回到烏蘭浩特市,通過微信群散布漲價信息、哄抬物價加價銷售,加價率近250%,高價銷售口罩1600餘只、非法獲利近28000餘元。目前,該案已依法移送審查起訴。

9、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綜合執法局查處某種子商行經營未取得農藥登記證號和某農民專業合作社無證生產農藥案

2020年5月,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綜合執法局接到烏拉特前旗農牧林水綜合行政執法局關於某農民專業合作社涉嫌製售假農藥的線索證明,成立了聯合調查專案組,對五原縣某種子商行進行突擊檢查,當場查獲生產廠家為五原縣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殺灰菜專用藥516袋。經調查,當事人從昆明某農藥有限公司購進25%撲草津泡騰顆粒劑私自拆包,裝成自己生產的殺灰菜專用藥18300袋銷售,貨值金額91500元。當事人涉嫌違反《農藥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之規定,已經於2020年9月移交公安機關偵辦。

10、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呼市某醫療器械經銷中心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口罩案

2020年1月,呼市新城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多起投訴,稱在某醫療器械經銷中心買到疑似假冒「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經依法立案調查,當事人銷售的「一次性使用口罩」為假冒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侵犯了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飄安」牌註冊商標專用權。當事人共購進涉案口罩500包(1萬個),已全部售完,違法所得1000元。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七條、《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條之規定,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六條規定,責令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000元並處以罰款100000元。

11、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市場監管局查處某加油站油品質量不合格案

2020年6月,克什克騰旗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克什克騰旗某加油站油品質量進行監督抽樣檢測,經檢測該加油站銷售的該批次0#車用柴油(Ⅵ)抽樣檢測結論為不合格產品。經查,當事人從盤錦某石油產品經銷有限公司購進0#車用柴油5.36噸,全部銷售,總貨值是29575元,違法所得5525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對該加油站做出沒收違法所得5525元、罰款47320元的行政處罰。

12、鄂爾多斯市市場監管局查處某文化旅遊公司冒充註冊商標使用案

鄂爾多斯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鄂爾多斯市某文化旅遊公司在其餐廳吧檯及庫房銷售外包裝標有文字+圖形註冊商標的4種白酒。經查,當事人並未在商標註冊國際分類33類「白酒」申請「文字+圖形」商標,以上4種酒均為當事人委託生產的定製酒。當事人未申請註冊商標,擅自使用了標有R註冊標記的「文字+圖形」,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九條第二款,構成了將未註冊商標冒充註冊商標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之規定,對其作出罰款18000元的行政處罰。

13、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查處郭某銷售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案

2020年7月,呼市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玉泉區一小區發現假冒「日豐」商標地暖管。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小區公寓樓部分樓層鋪設的地暖管標註「日豐企業集團」字樣及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註冊商標標識,經「日豐」公司鑑定,屬侵犯其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郭某未取得《營業執照》,但在調查過程中積極配合,主動提供證據,及時改正,地暖管經檢驗合格。依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及《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規則》第八條第一款,責令郭某停止侵權行為並處罰款30000元。

14、赤峰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查處 「汽車影院」侵權案

2020年11月,赤峰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查處松山某汽車影院在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放映其作品,構成侵權。赤峰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依據《著作權法》,責令該公司停止侵權行為,同時處以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15、二連浩特海關查獲涉嫌侵犯豐田汽車公司和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商標專用權案

2020年11月,二連海關對威海某貿易有限公司申報出口至蒙古的一批雜貨實施查驗時,發現有使用「TOYOTA」(豐田)商標的機濾400個、機濾配件250個,使用「NISSAN」(日產)商標的機濾100個,涉嫌侵犯豐田汽車公司、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商標專用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及實施辦法》,經豐田汽車公司、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確權,上述貨物侵犯其商標專用權,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二連浩特海關立案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認定涉案貨物屬於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出口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貨物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對當事人處以沒收侵權貨物並處罰款5250元的行政處罰。

16、烏蘭察布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查處某公司著作權侵權案件

2020年7月,根據投訴舉報, 烏蘭察布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對烏蘭察布市某公司進行檢查。經查,涉事公司存在未經授權許可擅自安裝使用Tekla(特克拉)軟體著作權侵權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之規定,對該公司處以10000的罰款。

17、二連浩特海關查獲涉嫌侵犯沃爾沃商標控股有限公司商標專用權案

2020年11月,二連浩特海關對密山市某貿易有限公司申報出口至蒙古的一批雜貨實施查驗時,發現有使用「VOLVO」(沃爾沃)商標的機油濾清器140個、空氣濾清器48個,涉嫌侵犯沃爾沃商標控股有限公司商標專用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及實施辦法》,經沃爾沃商標控股有限公司確權,上述貨物侵犯其商標專用權,申請智慧財產權保護。二連海關立案調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認定涉案貨物屬於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當事人的行為構成出口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貨物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之規定,對當事人處以沒收侵權貨物並處罰款人民幣2675元的行政處罰。

18、赤峰市文旅局查處某書店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

2020年9月,12318文化市場舉報電話接到舉報,稱赤峰某書店銷售該出版社的盜版書。經查,該書店出售的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新高中英語詞彙》為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八)項、《著作權法實施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赤峰市文旅局給予當事人警告、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19、通遼市科左中旗公安機關破獲王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中草藥種子案

2020年12月,通遼市科左中旗公安局成功破獲王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中草藥種子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涉案金額3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於2020年春季將所生產的3萬斤中草藥假種子銷售到遼寧省張某處,違法所得52.5萬元。之後,張某轉手將3萬斤假種子以每斤100元價格銷售到內蒙古、吉林、遼寧等12家種植戶,非法所得300萬元。經專業機構鑑定,全部為假劣中草藥種子。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20、赤峰市翁牛特旗市場監管局查處某門市部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滴灌帶案

2020年4月,翁牛特旗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會同西安國聯質量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翁牛特旗某滴灌帶門市部經營的滴灌帶進行了抽樣檢驗,所檢驗項目中氧化誘導時間不符合標準,檢驗結論為不合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經營行為,沒收不合格滴灌帶260卷、違法所得1250元,處以罰款67800元的行政處罰。

@騰格里新聞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公布20起打擊侵權假冒典型案例
    12月22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了20起打擊侵權假冒領域典型案例。執法人員經廠家及其授權單位鑑定後,將涉及3個品牌和部分4S店專用機油共64個種類、6379桶,貨值金額總計129.7萬餘元涉嫌侵權商品依法扣押,已移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偵辦。
  • 內蒙古發布打擊侵權和造假二十個典型案例
    12月22日,內蒙古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內蒙古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今年內蒙古自治區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情況通報二十個典型案例。對侵權、假冒行為給予有力震懾。
  • 侵權假冒領域案件怎麼辦理?上海市雙打辦公布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
    為進一步提升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領域辦案水平,搭建成員單位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上海市雙打辦組織開展了「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十佳案例』評選活動」。經各成員單位推薦申報、專業初審、集中評審等環節,評選出上海市打擊侵權假冒「十佳案例」。
  • 全國雙打辦:依託阿里大數據 共同打擊假冒侵權
    9月28日,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雙打辦」)發布《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從法律制度、行政執法、司法保護、統籌協調、國際合作、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介紹了中國近年來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的成績和進步。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張子揚)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近年來,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打擊工作。
  • 公安部公布8起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案例,曝光「直播帶貨」刑案
    在「雙11」來臨之際,公安部公布嚴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8起典型案例。上海市公安機關破獲「8·28」利用「網紅直播帶貨」銷售假冒品牌箱包、服裝、首飾、手錶案,抓獲包括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網紅」在內的40餘名犯罪嫌疑人,案值5000餘萬元。山東省公安機關破獲「5·08」製售假冒品牌手機案,查扣假冒品牌手機1000餘部,案值2億餘元。
  • 重拳出擊打假冒 利劍出鞘掃侵權——2020年陝西省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愈加重要。面對花樣不斷翻新的違法犯罪手段,全省各地、各部門牢記職責使命,不斷加大打擊力度,堅持打建結合,強化宣傳引導,凝聚各方合力,積極構建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長效機制,切實保障權利人、消費者合法權益,著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取得顯著成效。
  • 2019年上海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上海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十大典型案例由上海市智慧財產權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執法總隊、上海海關等部門報送,經專家評選等程序,涵蓋專利、商標、版權、商業秘密、反不正當競爭等領域,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執法的智慧財產權案例,包括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訴杭州飛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呂某、胡某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上海創諾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侵犯藥品發明專利權案、朱長崗等侵犯
  • 管城法院公布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件典型案例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到來之際,管城法院為加強智慧財產權宣傳普及,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提高全民智慧財產權意識,營造良好創新營商環境氛圍,從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中挑選了五件侵害著作權典型案件、五件侵害商標權典型案例進行公布。
  • 雙打辦:轉作風 促改革 保民生 打擊侵權假冒見成效
    打擊假冒偽劣商品,保護智慧財產權,事關千家萬戶的百姓生活,事關企業和國家創新戰略。作為設在商務部、承擔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的打擊侵權假冒辦公室(簡稱雙打辦),出真招、辦實事,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著力解決實際問題,轉作風、促改革、保民生。    轉變政府職能,推動信息公開。
  • 上海發布2019十大知產案例,熱播影視劇被侵權盜版
    2020年4月28日,上海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局公布2019年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案例,其中有多個案例涉及網際網路影視被侵權盜版。2019年2月12日,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武漢映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武漢市經營的網際網路「人人視頻網」和移動客戶端軟體「人人視頻」進行遠程巡查,並於當天予以立案調查。
  • 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平安鼎今天   4月21日,省公安廳發布去年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   據了解,2019年,我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護航企業發展「藍劍2019」專項行動。
  • 河南公布智慧財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4月23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了「2019年河南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十件典型案例」,其中一個就是河南省首例涉及園藝林木植物新品種權的訴訟案件,該案對於強化園藝林木行業的權利保護意識,促進林木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衡水:公布查處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十起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衡水市場監督管理局為保護群眾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大力開展了打擊農村假冒偽劣、「山寨」食品專項整治,查辦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綜合考慮社會影響、典型性等因素,篩選出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浙江發布2019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央廣網杭州4月21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曹露浩 通訊員陳誼)4月21日,浙江省公安廳發布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據了解,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85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97人,同比分別上升11.2%、10.4%,搗毀各類制假售假窩點945個,涉案金額逾12.7億元。其中,破獲假冒浙商品牌案件286起,涉及80餘個知名浙商品牌。
  • 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全區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
    一、組織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自治區林草局通過下發文件、督導調研、現場檢查等多種形式指導全區各地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下一步,全區公安機關要按照公安部和自治區雙打辦的工作安排,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的原則,強化分析研判,創新打法戰法,加強「行刑銜接」,持續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商品,嚴懲一批犯罪分子,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全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全區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
    一、組織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自治區林草局通過下發文件、督導調研、現場檢查等多種形式指導全區各地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下一步,全區公安機關要按照公安部和自治區雙打辦的工作安排,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的原則,強化分析研判,創新打法戰法,加強「行刑銜接」,持續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查處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銷毀一批違法商品,嚴懲一批犯罪分子,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全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典型案例背後的法律問題
    近年不斷公布的懲罰性案例,不僅制止了很多商品廠家的不良甚至違法行為,還讓整個消費市場得到了不斷規範和淨化。     10歲的童童在超市裡認真選購自己喜愛的零食,媽媽提醒他「注意生產日期」。然而,他卻信心十足地回復「會罰款的」!   這是商品市場中一個非常普通的片段。
  • 天津高院發布十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IPRdaily消息:10月22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日出臺的《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實施意見》,並發布了羅某衛等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標識罪案等十個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 河北公布新一批違法典型案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 劉瀟瀟 石蘭) 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十六批市場監管領域違法典型案件,堅持對侵權假冒嚴打重處。在本次公布的案件中,滄州市運河區大霖菸酒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白酒案,保定市徐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侵犯「江小白」品牌權益系列案等案件作為典型案例被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