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張子揚)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近年來,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打擊工作。2019年年初,按照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公安部加快推進深化公安機關機構改革,整合打擊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假冒偽劣商品犯罪職責,組建了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全面承擔指導全國打擊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犯罪,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職責。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成立後,迅速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集中開展打擊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犯罪「崑崙」行動,向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發起凌厲攻勢,破獲了一大批重大案件。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3.9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萬名,涉案價值352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針對製售假劣口罩等防護物資違法犯罪突出的情況,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打擊,緊盯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防護手套、衛生消毒用品以及列入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的解熱鎮痛類、抗病毒類藥品等,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截至4月15日,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醫用酒精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87名,搗毀窩點885個,查扣假劣口罩4800餘萬隻及一批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資,案值近3億元。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公安部日前還推出公安機關依法打擊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領域犯罪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十項措施,依法嚴厲打擊製售假劣農資犯罪、工程建設領域製售偽劣產品犯罪及影視、網絡培訓領域侵權盜版犯罪等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據了解,針對跨國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不斷增多的趨勢,公安部主動加強與各國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務實開展線索通報、協查取證、司法協助等多層面合作,積極構建新型執法合作關係。截至目前,公安部已與35個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執法機構建立起智慧財產權刑事執法合作渠道。應國際刑警組織邀請,中國公安機關連續參與打擊網際網路假藥犯罪「盤古」行動、打擊侵權假冒和非法物品販運「鏈條」行動等19期國際聯合執法行動,以實際戰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十起制假售假犯罪典型案例

  一、遼寧省公安機關破獲「2•02」製售假劣口罩案

  2020年2月,遼寧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楊某自設黑窩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大肆生產假冒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醫用口罩,銷往全國10餘個省區市。案件偵辦過程中,公安機關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辦案進度、確保辦案質量,將疫情期間依法從快打擊犯罪部署要求落到實處,有力震懾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充分展示了公安機關嚴厲打擊涉疫情防護物資犯罪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戰鬥力。

  二、黑龍江省公安機關破獲「5•25」生產銷售假藥案

  2019年12月,公安部指揮黑龍江省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搗毀假藥生產、倉儲、銷售窩點12個,現場查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各類假藥成品1萬餘盒、半成品1萬餘板(瓶)、散裝藥粒290餘萬粒,大量包材、輔料以及各類制假設備34臺,涉案金額3.2億餘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孫某非法設立造假窩點生產假藥,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將假藥銷往全國。該案涉案假藥以澱粉、苦味劑等為原料製成,沒有任何有效成分,患者使用後將嚴重耽誤治療。該案的偵破,成功打掉了一個涉及多省市,覆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假藥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犯罪全鏈條,消除了重大藥品安全隱患。

  三、天津市公安機關破獲「8•02」生產銷售假藥案

  2019年10月,天津等地公安機關分兩批集中收網,成功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假藥案,全鏈條查明肉毒素假藥研發、生產、分銷、零售犯罪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端掉假藥生產、包裝、儲存窩點9處,查獲肉毒素等美容針劑類假藥5.2萬餘支、假藥生產線3條以及發酵罐、凍幹機等設備20餘臺,案值1億餘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杜某招募團隊專門從事肉毒素生產技術研發,犯罪嫌疑人梁某等人建立生產車間和設備,大批量生產肉毒素凍乾粉針劑,封裝後將裸瓶銷售給洪某等人貼標包裝成多個品牌產品,利用網際網路分銷至全國。經鑑定,涉案的多批次肉毒素藥品不含國家標準成分或成分不達標。該案的偵破,有力整治了美容藥劑市場違法問題,消除了重大藥品安全隱患。

  四、上海公安機關破獲「8•23」製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洋酒案

  2019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洋酒案,抓獲涉案人員50人,搗毀製售窩點18處,現場查扣假冒知名品牌洋酒4萬餘瓶及假冒標識、瓶蓋等包材60餘萬件,繳獲灌裝機等制假設備20餘套。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人2018年以來在河南、山東、福建等地大肆生產、銷售假冒知名品牌洋酒,涉案金額達1.1億餘元。該案是中國公安機關積極維護國際知名酒企智慧財產權、全鏈條打擊製售假酒犯罪重大典型案件。該案的偵破,彰顯了公安機關對中外企業智慧財產權平等保護理念,有力促進了良好營商環境,保障了食品安全。

  五、山西臨汾公安機關破獲「1•09」製售假冒品牌調味品案

  2020年1月,山西省臨汾市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假冒品牌調味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搗毀制假窩點7處,現場查獲19種假冒知名品牌調味品成品及半成品60餘噸,及大量包裝材料、生產設備等物品。經查,犯罪嫌疑人郭某玉等2018年以來多次從天津、河南等地購進生產原料和假冒調味品成品,並在未經產權所有人許可的情況下,印製帶有相關產品商標標識包裝材料,假冒品牌調味品,銷往山西、陝西等地數十家調料批發市場,涉案金額800餘萬元。該案是公安機關積極維護國內知名品牌企業智慧財產權,全鏈條打擊製售假劣調味品犯罪的典型案件。該案的偵破,有力保護了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六、海南樂東公安機關破獲艾比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製售假劣農藥案

  2020年1月,海南省樂東縣公安局破獲一起製售假劣農藥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現場查獲假冒偽劣成品農藥肥料54種4800餘箱、生產原料95噸以及大量包材等物品。經查,海南艾比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不具備相關資質情況下,自2018年6月起非法組織生產和銷售阿維菌素、苦參鹼、蟲醯肼等農藥和肥料,涉案金額1900餘萬元。該案是公安機關全鏈條偵破的製售假劣農資重大典型案件。該案的偵破,切實保障了春耕生產有序進行,確保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藥、放心肥。

  七、廣東佛山公安機關破獲李某等製售假冒品牌淨水器濾芯案

  2019年9月,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偵破一起特大製售假冒淨水器濾芯案件,一舉抓獲李某等85名犯罪嫌疑人,搗毀制假售假窩點9處,查封制假生產線9條,繳獲假冒品牌濾芯成品4.5萬支,假冒防偽商標標識2萬餘張,造假設備32臺(套),活性炭等濾芯組裝原材料10餘噸,案值1.5億元。經查,不法分子設立多處地下窩點,購置濾芯裸機、慮管、活性炭、外殼、防偽標貼等配件和材料,大肆組裝生產假冒品牌淨水器濾芯,利用網店和社交平臺銷售。該案是近年來公安機關在假冒淨水器濾芯領域偵破的抓獲人數最多、案值最大的一起案件。案件的成功偵破,及時剷除了一個危害消費者用水安全的社會毒瘤,制止了大批假冒品牌濾芯流向市場,切實保障了廣大群眾飲水安全。

  八、吉林長春公安機關破獲王某等人製售假冒品牌汽車配件案

  2019年8月,吉林省長春市公安機關經深入摸排、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製售假冒品牌汽車配件案,抓獲王某等犯罪嫌疑人14名,在長春、杭州兩地搗毀4處大型倉庫,繳獲假冒品牌剎車盤、剎車片、轉向助力泵、保險槓、汽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空調濾芯、大燈等汽車配件700餘種、10萬餘件,查扣模具、印表機等制假設備20餘臺,價值50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張某以開辦「長春躍熔汽配有限公司」為掩護,在上述兩地租用倉庫,從廣東、江蘇等地大量購入散裝汽車配件,購買造假模具和列印設備,自行印製假冒商標標識和外包裝,大肆加工製造假冒品牌汽車配件。該案是公安機關對製售假冒品牌汽配實施源頭打擊的典型案例。案件的成功偵破,有力打擊了汽配行業領域造假犯罪活動,有力維護了品牌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了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九、浙江溫州公安機關破獲周某等製售假冒品牌童裝案

  2019年12月,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冒品牌兒童服裝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打掉假冒品牌童裝生產、倉儲、銷售窩點18處,現場繳獲假冒品牌兒童羽絨服等童裝3萬件,涉案金額42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周某2018年以來在山東設立地下工廠,夥同他人生產市場暢銷品牌的等兒童服裝,通過電商平臺以正品價格的2-3折對外銷售,至案發已累計銷售各類假冒品牌童裝50餘萬件。該案是公安機關在童裝領域進行全鏈條打擊制假售假犯罪的重大典型案件。案件的成功偵破,有力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了少年兒童身體健康。

  十、江西上饒公安機關破獲李某等製售假冒品牌水杯案

  2019年11月,江西省上饒市橫峯縣公安局偵破一起製售假冒品牌水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繳獲假冒品牌水杯成品、半成品28萬餘件,查扣8條流水生產線、各類制假模具9套,涉案金額5000餘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2018年以來在浙江設立地下工廠生產假冒品牌塑料水杯、不鏽鋼保溫杯,通過江西等地批發商在電商平臺上進行兜售。本案中,不法分子以「開學促銷」「清倉打折」等名義按正品價格的3至5折銷售,日均產銷假冒品牌水杯1000個左右,開學季前的高峰期可達2000-3000個。案件的成功偵破,有力打擊了日用品行業造假犯罪,防範了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完)

相關焦點

  • 假口罩、假藥、假洋酒……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十大案件
    4月22日,公安部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大案例。警方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辦案進度,疫情期間依法從快打擊犯罪。澱粉和苦味劑等制假藥12窩點被搗毀公安部去年底指揮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偵破製售假藥案,抓獲嫌疑人17名,搗毀假藥生產、倉儲、銷售窩點12個,現場查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各類假藥成品1萬餘盒、半成品1萬餘板(瓶)、散裝藥粒290餘萬粒,大量包材、輔料以及各類制假設備34臺,涉案金額3.2億餘元。
  • 公安部公布8起網際網路侵權假冒犯罪案例,曝光「直播帶貨」刑案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1月9日從公安部獲悉,全國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加大對利用網際網路制假售假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集中破獲一批利用「直播帶貨」「網上店鋪」等渠道方式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刑事案件。
  • 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平安鼎今天   4月21日,省公安廳發布去年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   據了解,2019年,我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年的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護航企業發展「藍劍2019」專項行動。
  • 公安部公布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楊文)公安部17日向社會公布2020年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5月,浙江省浦江縣公安局破獲一起非法買賣槍枝案,抓獲王某某等犯罪嫌疑人13人,繳獲氣槍16支。
  • 浙江發布2019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央廣網杭州4月21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曹露浩 通訊員陳誼)4月21日,浙江省公安廳發布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典型案例。據了解,2019年浙江省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85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997人,同比分別上升11.2%、10.4%,搗毀各類制假售假窩點945個,涉案金額逾12.7億元。其中,破獲假冒浙商品牌案件286起,涉及80餘個知名浙商品牌。
  • 南昌嚴厲打擊「食藥環」違法犯罪 通報三起典型案例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徐立鳴報導:今年5月,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崑崙2020」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危害食品、藥品、生態環境安全,侵犯智慧財產權和涉野生動植物等領域違法犯罪。據南昌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副支隊長許敏文介紹,南昌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查支隊作為南昌市打擊食藥環違法犯罪案件的中堅力量,今年以來在「崑崙2020」專項行動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共辦理食藥環刑事案件3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名,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40%以上。
  • 青島經偵515宣傳季:打擊侵權犯罪 保護智慧財產權
    半島記者 孫桂東  近年來,青島公安經偵部門緊盯危害群眾健康、威脅公共安全、妨礙創新發展的智慧財產權犯罪,發揚矢志攻堅、銳意創新、鍥而不捨、敢打必勝的「亮劍」精神,打團夥,擒元兇,端窩點,斬鏈條,對各類侵權犯罪展開了持續打擊,成功偵破各類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35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0餘人,取得了豐碩戰果。
  • 最高檢涉疫情犯罪系列典型案例 背後的法治思考
    在初步確定典型案例後,由最高檢各相關業務廳共同進行研究、徵求意見。比如,關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相關案例,請第二檢察廳相關同志研究提出具體意見。就制假售假、非法經營等相關案件,請第四檢察廳相關同志研提意見。  最後,典型案例確定後,報最高檢領導和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研究。報批的過程,也是一個分析論證的過程,包括對案件本身的把握、對綜合效果的把握等等。
  • 公安部發布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12月2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專項行動有關情況。會上發布了打擊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據介紹,近年來,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黑惡勢力犯罪向網上蔓延。
  • 最高檢權威解讀四批27件涉疫犯罪典型案例背後的思考
    在初步確定典型案例後,由最高檢各相關業務廳共同進行研究、徵求意見。比如,關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相關案例,請第二檢察廳相關同志研究提出具體意見。就制假售假、非法經營等相關案件,請第四檢察廳相關同志研提意見。最後,典型案例確定後,報最高檢領導和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研究。
  • 最高檢發布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都是檢察機關剛剛辦理的案件,且屬於疫情防控期間常見易發的案件類型。
  • 阿里公開信:呼籲對制假售假者加重刑罰
    2月27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今日發布公開信,呼籲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重刑罰、加大打擊制假售假的執法力度,並表示,希望全社會形成治理酒駕一樣的共識和力度來治理假貨。阿里集團認為,制假售假成本太低,是當下社會假貨困境的最重要因素,不足1%的刑事處罰比例,是制假售假及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難以從根本上遏制的關鍵原因。制假售假犯罪成本極低、執法成本極高、制假售假者難以受到刑事處理,「其結果就是「違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貨的人急死、執法辦案人員累死、消費者哭死。」
  • 遼寧高院:網絡直播發布涉疫情犯罪典型案例
    10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黃豔輝 嚴怡娜    2月28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涉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網絡新聞發布會
  • 最高檢發布十個妨害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南充一男子隔離治療期間逃跑...
    人民網成都2月12日電 (任重)據四川檢察官微消息,最高人民檢察院2月11日對外發布了首批十個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據悉,該批典型案例共涉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七類犯罪。
  • 制假售假的成本比你想像中...
    但是,制假售假的成本,遠比想像中的要高!2019年,惠陽區人民法院(下稱「惠陽區法院」)共新收各類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7件,審結6件,生效判決7人,判處罰金合計200000元,主要涉及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等罪名,有力地打擊了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保護了涉案品牌包括飄柔、海倫仙度絲、潘婷、CALVIN KLEIN、丹麥藍罐曲奇、何氏狐臭淨、中華(香菸品牌)、
  • 浙江打擊食藥環知犯罪「劍鋒1號」統一收網
    上午,記者從浙江省公安廳關於打擊食品藥品環境智慧財產權犯罪「劍鋒1號」收網行動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浙江省公安廳食藥環知偵查總隊成立後立即部署開展打擊食藥環知犯罪「劍鋒1號」統一收網行動,打擊重點聚焦防疫物資、民生安全和網紅快銷品等領域的犯罪。
  • 兩會和315到來前,阿里發公開信呼籲加重懲治售假行為
    今天,阿里舉行了一個「2017年度打假工作交流會」,發出公開信,向全社會呼籲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加重刑罰、加大打擊制假售假的執法力度。公開信認為,制假售假成本太低,是當下社會假貨困境的最重要因素,應該讓制假售假龐大鏈條上的每一個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刑事處罰。為此,阿里表示「不惜成為制假售假者最恨的人」。
  • 山西省檢察機關辦理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意義】 毒品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主觀是否明知涉案毒品的存在,常常會成為突破案件的關鍵。檢察機關以證據審查為主導,依法履行指控犯罪職能,在被告人拒不認罪的情況下,準確理解適用毒品犯罪相關法律、司法解釋,從大量案件細節入手,依法認定被告人的主觀責任,精準有力地打擊了跨境運輸毒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