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星子走天涯」
今天聽了克羅埃西亞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Maksim Mrvica的《出埃及記》,大氣磅礴,盪氣迴腸。
這是1960年由保羅·紐曼主演的電影《出埃及記Exodus》的主題曲。電影講述以色列建國的辛酸歷史:猶太英雄組織解救英屬賽普勒斯難民營611名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倖存者,率他們重返故土、參加猶太復國的傳奇故事。而電影裡面「出埃及記」正是帶領他們脫離英國駛向巴勒斯坦的船名,寓意深刻。如果對1948年的以色列建國歷史有興趣,可以找這部電影看一看,豆瓣評分7.6,雖然評分人數很少。也許只有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人,才會去看這部電影吧。主題曲是一部偉大的音樂作品,電影現在很少人提及,但這首曲子卻有長久的生命力,感人悲壯,廣闊而深刻地詮釋苦難但又深沉而堅韌的故事。90年代的克羅埃西亞戰火紛飛,馬克西姆親歷這種戰亂歲月,更是將這首曲子的悲壯演繹的非常有氣魄--並不是對苦難的如泣如訴,更多的是苦難中的堅韌果敢,耐心等候和盼望。
也許,讀了聖經的《出埃及記》,更能理解電影和音樂的隱喻和內涵。
《出埃及記》
《聖經》舊約第二章
講述摩西如何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迦南地的故事。
一、水裡的孩子-摩西以色列人在埃及住了400年,到了大約公元前15世紀,埃及新法老對希伯來人生養眾多、繁榮強盛深為不安。於是法老就命令以色列人幹最髒最差的活,並且吩咐溺死男嬰。
命令發布後,利未人暗蘭的妻子,生下一個男嬰,實在不忍心溺死。就偷偷養了三個月,實在不能瞞下去的時候,就把男嬰偷偷放在王宮旁邊的蘆葦蕩。
公主剛好前往河邊,看到嬰兒,動了憐憫之心,收養了這男嬰為義子,並取名摩西--水裡的孩子。
摩西在宮裡長大,奶媽告訴了他的身世,他看到自己的希伯來同胞受盡了苦,心裡一股熱流湧動。
有一天摩西一時衝動殺死了一個欺負同胞的埃及人,害怕被法老發現,連夜逃跑到阿拉伯沙漠中的米甸,亞伯拉罕的兒子米甸的後代居住在這裡。
二、沙漠40年
摩西因見義勇為救了祭司的女兒,後來就被招為女婿。沙漠中的40年,摩西娶妻生子,放牧養家。
在摩西80歲的時候,有一天在何烈山腳下,忽然就遇見耶和華對他說話,要他回去埃及,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三、 十災對決埃及法老
時隔40年,摩西再度回到埃及。已經沒人認出他了,他見到哥哥亞倫,一起去見法老,請求放走以色列人。
法老當然不肯,摩西就按照上帝的吩咐,用十個大災難來要求法老放人。
法老每次都是在經歷災難的時候甚為害怕,滿口答應要求。而在災難過去之後又反悔。直到第十個擊殺長子的災難臨到,他才害怕,最終答應放人。
而擊殺長子的災難來臨之前,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在門上塗羊血躲避災難。後來這一天被定為逾越節,意思是那和華越過了以色列人家,而只殺死了埃及人家的長子。四、 過紅海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了430年,來時只有70人,現在光步行的男子就有60萬之多。
走出不久,法老就覺得不能這麼便宜放人,於是就派出追兵,要攔住以色列人。前面就是紅海擋住了去路,以色列人一聽後面有那麼多追兵,就心裡害怕抱怨:我們在埃及都習慣了,為什麼現在要被追殺?
上帝吩咐摩西把手杖立在紅海中間,紅海的海水立刻退去,劈開一條道路。以色列人趕緊通過,埃及追兵趕到也想通過的時候,摩西把手杖一撤,海水立刻復原,將埃及追兵全數淹死。
以色列人親眼見到這個神跡,開始歡欣鼓舞歌頌耶和華。五、 水、鵪鶉和嗎哪紅海大捷後,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到了書珥的曠野。他們走進了無水區,人們渴得要死,他們難以忍受這樣的打擊。不滿和怨言再次在以色列人中爆發。於是上帝指示摩西 ,帶領大家找到了水。經過以琳,那裡有12股泉水,70棵棕樹。
他們從埃及出來已經6個星期了,這時他們來到以琳和西奈中間的汛這個地方。這是一片荒漠,太陽毒辣,帶的糧草和水也都用盡。人們又開始嚎叫要水喝要吃的。並且大聲抱怨 "我們還不如早早地死在上帝手下,死在埃及呢,那時我們還可以坐在肉鍋邊吃個飽。你們把我們領出來,到這個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是誠心要我們全都餓死嗎?"
摩西痛苦地發現,以色列人竟然認為肉和飽飯比自由還珍貴。 不得不出來請求神跡出現食物出現,於是飛來一大批鵪鶉。以色列人吃飽不再抱怨,又開始讚揚摩西。第二天,他們驚訝地發現整個荒原鋪滿了象白雪似的小圓物。有人揀起來嘗嘗,感覺到滋味好象摻蜜的薄餅。
摩西對人們說:"這是上帝賜給你們的食物。"
以色列人管這食物叫嗎哪。從此,在40年浪跡荒漠的過程中,他們每天都收集天降的食物嗎哪,正好夠一天食用。這就是上帝賜給以色列人在沙漠中的糧食。
六、大戰亞瑪力人及葉忒羅之諫
荒漠中的亞瑪力人來攻打以色列人,摩西命令足智多謀的約書亞指揮本族軍隊迎擊。 以色列人大獲全勝。這場戰爭就發生在何烈山下,何烈山離米甸不遠。摩西的嶽父葉忒羅聽到以色列人來到家鄉,而且戰勝了亞瑪力人的喜訊以後,就立即帶著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兩個外孫革舜、以利以謝來見摩西。
摩西每天忙個不停,他的嶽父大祭司葉忒羅就建議摩西:將百姓分級管理,這樣就可以工作有效率。
摩西聽從了嶽父的話,在以色列人中挑選有才有德之士,讓他們擔當各級官員,隨時處理百姓中的事。這種新型組織是以色列人新的政治制度的萌芽。
葉忒羅對摩西講的那段話被很多人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社會內部分層管理原理的專門論述,後世的人們經常引用這段話。
七、金牛犢--以色列人的背叛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剛好滿3個月的那一天,他們來到西奈山對面的荒漠裡安營紮寨。
在西奈山頂上,摩西從耶和華那裡接受一系列法規和戒律,成為以色列人民生活的基本準則。摩西帶著與上帝立的約回到山下,將其中的內容都講給長老和百姓聽。眾百姓齊聲說:"耶和華所吩咐的我們都必遵行。"
過了不多久,摩西又一次上山,在山頂停留了40個晝夜。
在山腳等候摩西的以色列人,等了好久不見摩西回來,群龍無首,他們對那和華的信念動搖了。於是以色列人重新把奉他們過去在埃及時所崇拜的神。眾百姓以為摩西拋棄了他們,聚集在亞倫的帳篷前,高聲要求造神像。
亞倫心中也充滿了疑惑,答應滿足百姓的強烈要求。按著他的號召,婦女們都把自己的金耳環等飾物捐獻了出來。以色列入用這些金子鑄成了一頭金牛。
第二天,人們把這金牛犢放在營地中央,他們看到,他們從遠古以來就崇拜的偶像又回來了。他們歡喜若狂。
他們宰了牛犢,給金牛獻了播祭,然後就坐下來大吃大喝。整整一天鼓樂齊鳴,男女老少如痴如狂地圍著金牛神像又唱又跳,達到了狂熱的地步。
只有利未這一支的人站在一旁,恐懼地看著那些背叛了耶和華,恢復了偶像崇拜的人們。
摩西下山,很遠就聽到震耳欲聾的喧鬧聲,氣的發抖。他把寫著那和華十誡的兩塊石牌扔在山石上摔得粉碎,又把那金牛犢用火焚燒,磨成齏粉,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摩西聽見百姓如此放肆,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到我這邊來。"
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跟前聚集,摩西就命令他們除去了三千背叛者。
八、摩西十誡--與上帝的契約
營地秩序恢復正常以後,摩西第三次登上西奈山頂,祈求耶和華寬恕營地發生的事情。
耶和華重申,他把迦南賜給以色列人,那是"流著奶與蜜之地。"
摩西十分感激,他迅速地回到營地,吩咐在營地外面架起一個特殊的帳篷,稱之為會幕。只有摩西一個人可以進入會幕。
摩西在會幕中與上帝對話,卻不能看到上帝的尊容。他請求相見,上帝最後允許摩西看到自己的背影。
耶和華吩咐摩西鑿兩塊石牌,跟上回摔碎的一模一樣,他重新把那十誡寫在上面。
摩西拿著鑿好的石牌,登上西奈山頂,他在那裡又呆了40個晝夜,不吃不喝。
耶和華這次不僅重新給了十誡,而且還授予摩西一套法典和教規,以色利人時時都要遵循照辦。
摩西拿著兩塊誡牌下山回營。由於他不知道自己見到了耶和華的真身,臉上發出了耀眼的光輝,所以沒有掩飾面部。以色列群眾看到他臉上發光,都不敢直視他,怕挨近他。摩西這才用帕子蒙上自己的臉,代表耶和華和眾人說話。他把上帝在西奈山上給他交待的話都傳達給以色列人。
摩西給眾人展示了刻有十誡的兩塊石牌,上面寫著:△崇拜唯一上帝耶和華而不可祭拜別神;△不可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稱上帝的名字;△須守安息日為聖日;△要孝敬父母;△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誣陷他人;△不可貪戀別人的妻子及財物。
耐心等候,神必為你預備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