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第一部分】以色列人下埃及(1:1-7)
一、下埃及的名單(1:1-4)
二、到埃及的人數(1:5)(參:徒7:14,創46:26-27)
三、在埃及的生養(1:6-7)
《出埃及記》概論。第一點是作者,作者是摩西。第二點是時間,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寫作地點是在曠野,因為摩西沒有進迦南。書名叫《出埃及記》。每一卷書的書名都很重要,也跟那一卷書的重點是吻合的。第五點是主題,講到神的救贖。第六點是特點,著重出埃及,賜律法,建會幕。第七點是分段。第一部分,以色列人下埃及,一章1-7節;第二部分,以色列人在埃及,一章8節至十二章36節;第三部分,以色列人出埃及,十二章37節至十五章21節;第四部分,以色列人走曠野,十五章22節至十八章27節;第五部分,以色列人到西奈,十九章1-25節;第六部分,以色列人得律法,二十章1節至二十四章18節;第七部分,以色列人造會幕,二十五章1節至三十九章43節;第八部分,以色列人立會幕,四十章1-38節。這是概論。
我們看第一部分,一章1-7節。這一部分的題目是,以色列人下埃及。1-4節,下埃及的名單;5節,到埃及的人數;6-7節,在埃及的生養。
我們來看1-7節的經文。「以色列的眾子,各帶家眷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有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1-4節講到雅各十二個兒子的名字,就是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是按照他們的長幼次序排列的。但他只記了十一個人的名字,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約瑟在埃及。約瑟不是這個時候下埃及的,他早就被賣到埃及了。這裡記載了十一個人的名字,不是十二個人的名字。
5節,「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這裡講的是七十人。在《使徒行傳》,司提反講到到是七十五口人。(參:徒7:14)為什麼司提反講七十五口人呢?這裡講的是七十,創世記講的也是七十。我們來看一下使徒行傳七章14和創世記四十六章26-27節。「那與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兒婦之外,凡從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還有約瑟在埃及所生的兩個兒子。雅各家來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創46:26-27)你仔細讀,凡從雅各所生的是六十六人,加上雅各是六十七;再加上約瑟和他兩個兒子,就是七十。很明顯,約瑟的太太沒有被算進去。因為他強調的是,凡從雅各所生的。司提反說的是七十五人。司提反是不是把他們的太太算進去了呢?我們只知道猶大的太太不在了,約瑟的太太是在埃及,如果把太太加上,是十個,一共應該是八十。可司提反算的是七十五,不知道他是怎麼算的。
我提醒大家,你看到有時候聖經這一處跟那一處不一致,你千萬不要定論,說聖經有矛盾。有人公開說:「我可以找到聖經中很多矛盾的地方。」這是因為你不懂,所以才有矛盾。凡是遇到你覺得不對的地方、矛盾的地方,你都不要說聖經有矛盾,確實是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有經文說是四百年,也有經文說是四百三十年。你會說:到底是四百年,還是四百三十年?到底哪個對?答案是:都對。為什麼呢?是從不同角度講的。常常有人問,到底女人可不可以講道?你說可以講,保羅說:「我不許女人講道。」(參:提前2:12)還有人說,為什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說:凡女人禱告或是講道,蒙著頭,就是合宜的呢?(參:林前11:5)每一節聖經都有其上下文和背景。你不了解上下文和背景,你說聖經有矛盾,那是錯的。比如,人家說:「你吃飯吧?」你說:「我不吃了。」難道說「不吃了」,就一輩子不吃嗎?說「不吃了」,是說這一會兒不吃了,等到中午又吃了,那是不矛盾的。
那些咬文嚼字、找把柄、挑毛病的人,認為自己很聰明,能鑽空子。其實,他遲早會後悔的。有一位弟兄說,網上有一個人,基本上你知道名字的人,他都罵一遍,沒有一個對的。不管是基要的、靈恩的,他都否定,都罵一遍。我想,這個人怎麼這麼厲害?而且他了解得很清楚。其實,他再厲害又如何?他把別人都否定了,那他是什麼?耶穌來到地上,如果整天講希律有什麼罪,彼拉多有什麼罪,凱撒有什麼罪,大祭司有什麼罪,天天把人的罪講清楚了,那傳道怎麼辦?訓練門徒怎麼辦?不都耗盡了嗎?所以,我們重點要講對的,要傳福音。
弟兄姊妹,你如果不懂聖經,你真的可以從聖經裡找出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耶穌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3節說,「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很明顯,你忍耐到底才能得救。但是,保羅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2:8)請問,矛不矛盾?保羅說,你信就得救了;耶穌說,忍耐到底才得救;這不是矛盾嗎?是你不懂,所以才覺得矛盾。
保羅說,因信得救。你信了,真的就得救了,羅馬書十章9-10節是這樣說的。可是,你沒有信到底呢?就像掃羅,他說預言,他有聖靈,後來他上天堂了嗎?不要說忍耐到底,他也不禱告,也不遵行神的話,也不順服聖靈,後來聖靈離開他,惡魔充滿他,他怎麼上天堂?他怎麼進天國?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那是講因信得救。「惟有忍耐到底必然得救」的「得救」是靈魂的救恩,身體得贖,改變成靈體。那是不矛盾的,是角度不同。
保羅說因信得救,不在乎行為;雅各說,信心和行為並行,又矛盾了嗎?我告訴弟兄姊妹,聖經沒有一處是矛盾的。
有一個人叫徐保羅,他說:不是聖經的《雅各書》。他把《雅各書》否認了,因為《雅各書》講行為,他們是強調「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好膽大啊!只要聖經講的,跟你的意思不合,你就把它取消了,這是多恐怖的事。弟兄姊妹,千萬不要受他們迷惑,要相信聖經的絕對權威。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生養,6-7節。「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後來一章19節,收生婆說:「希伯來婦人本是健壯的(原文作『活潑的』),收生婆還沒有到,她們已經生產了。」收生婆怎麼能把活孩子掐死呢?「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這是神的賜福,叫他們生養眾多,遍滿地面。孩子生得多,是神的賜福。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兒女像殿裡的青橄欖栽子。(參:詩127:3,詩128:3)
他們下埃及的名單,有十一個兒子的名字。共有七十口人,或是有七十五口下埃及。我們不知道,到底雅各的兒媳婦有幾個不在的,他沒講清楚;司提反是從哪個角度講的,我們不知道。然後,他們在埃及生養眾多。我們在地上也是如此,教會生養眾多,別人就害怕,造成威脅。下面就講到法老王的詭計。
本文原載自作者公眾號「毗努伊勒」,基督時報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