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這座4A級景區,竟然是因為馮小剛導演的一部電影《一九四二》

2020-11-18 騰訊網

在重慶兩江新區,坐落著這樣一座4A級旅遊景區,叫做兩江國際影視城,最早時候的名字叫做民國街!是當年著名電影導演馮小剛先生為拍攝電影《一九四二》臨時打造的一條反映民國時期作為國民黨陪都的山城重慶特色的攝影地。電影拍攝完成後,政府在原來的這條民國街旁邊進行開發 拓展,近一步形成了這樣一座反映山城重慶民國時期風情的影視城!接下來,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穿越到民國時期的山城去重溫一下那段歲月的風情!

在這座影視城中,幾乎都是按照1:1的比例對於山城重慶的一些特殊建築進行複製的,比如這座抗日勝利紀念碑,如果單從紀念碑本身的照片上來看,和重慶解放碑的那座,幾乎看不出任何的區別!走進景區,第一眼進入我們視線的就是這座高大宏偉的紀念碑!

蘇聯大使館,國民政府遷駐重慶後,蘇聯於渝中區設立大使館,重慶大轟炸期間曾被炸毀,後又修復。為避日機轟炸,蘇聯大使館曾遷往重慶南郊。因此,在重慶有兩處蘇聯大使館遺址!

銀行同業公會原型為抗戰重慶銀行同業公會,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當時大批的銀行都在這裡開設總部,因而形成了銀行同業公會組織!

這座天主大教堂,其原型是在重慶市榮昌區的榮昌大教堂,規模宏大,建築風格充滿了西方的哥德式建築風格,教堂內部色彩豔麗,空間較為寬闊,我覺得這裡到是比較適合舉辦西式婚禮!

新華日報,應該屬於當時的政府喉舌,新聞報社領域的翹楚!目前在重慶解放碑,仍然保留著新華日報的舊址,不過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

建國銀行,注意不要被下面的興隆大酒店所誤導了喲,這可是一座非常有名氣的重慶銀行,這種橢圓形的建築風格,也與山城重慶的地形有很大的關係!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許多金融機構的入駐場所,據說最後一家在這裡的金融機構是西南證券!

亨達利鐘錶行,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我第一次見到這家店還是在上海的南京路上,而事實上這座建築的的確確的就是按照南京路上的那家店複製建造的!

國泰大劇院,是沛都時期重慶最為知名的藝術匯聚地,當時在這裡集中了比較知名的藝術家在此表演,原地址是建立在重慶解放碑附近的,後來因為城市建設也拆除了!無論是國泰電影院還是國泰大劇院,總是給人一種大氣的感覺,夜幕降臨的時候,大劇院門口的霓虹燈非常的美麗,如果時間充足,建議大家也可以晚上來體驗一番!

在兩江影視城裡,除了一些比較知名的特色建築和街道以外,還有對於自然山水的複製,比如重慶的十八梯,朝天門碼頭等,濱河吊腳樓建築等,畢竟重慶本身就是一座山水之城!對於重慶人來說,對於兒時的朝天門碼頭的記憶,也許只有在這裡才能重溫了,現在真正的朝天門碼頭,已經有了新的坐標,來福士廣場了!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唏噓呢?

逛完民國老街,吃了特色小食的你,接下來也可以選在租一條小船在湖中泛舟,也可以到旁邊的溼地公園中近距離的去感受大自然的芬芳!這是一張俯瞰溼地公園的圖片,其中山水環繞,綠樹成蔭,躺在草地上稍作休息,必是一件愜意無比的事情!

走進民國街,總是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除了身邊所處的環境以外,就是你還會在大街上看到很多這種穿著民國時期服飾的遊人,男人體驗一把國軍的軍裝,女人穿著民國的學生服,真的有一種身臨其境! 兩江影視城的成人門票是20塊錢,位於兩江新區龍興工業園區,距離主城區大約35公裡的樣子,目前來這裡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自駕,也可以搭乘公交車前往,唯一略顯遺憾的是這裡地鐵尚未開通!

相關焦點

  • 電影《一九四二》拍攝地 重慶民國街,馮小剛直誇太美了!
    山城重慶,依山傍水,除了歷史悠久的磁器口古鎮,這裡還有獨特歷史風格和民國風情的民國街——重慶兩江國際影視城民國街&電影《一九四二》重慶的「民國街」,是馮小剛電影《一九四二》的外景拍攝地。該電影也可以說與民國街的建成淵源頗深。2011年電影《一九四二》拍攝基地啟動儀式就是在重慶啟動,直到2012年項目完工。
  • 「馮小剛電影公社」景區將開放 遊客可看到其電影場景
    原標題:「馮小剛電影公社」 景區將開放   馮小剛參股建設、位於海南的「馮小剛電影公社」第一景區「1942民國風情街」日前已完成所有建築、園林工程。據知,該景區將於今年6月下旬正式對外營業。   這條風情街共有96棟民國建築,還原了上世紀40年代重慶的建築風貌。
  • 《一九四二》:馮小剛的「活著」
    用一年多的時間,拍攝了根據作家劉震雲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的電影《一九四二》。看完之後,很多影迷說,這部電影應該叫作《死了》或者叫作《死了的三百萬》,因為在電影裡,遭遇旱災的河南難民死亡三百萬,整部影片都被「死亡」兩個字的陰影籠罩著,但我更願意將之視為馮小剛對另一種「活著」的有力闡釋,一部堪與張藝謀《活著》相媲美的偉大之作。
  • 馮小剛嘔心瀝血卻無人問津的電影《一九四二》,只因現實更加慘痛
    導演馮小剛看了後深有感觸:「二戰時,希特勒和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國河南旱災餓死300萬人,卻很少人知道,不要說外國人,中國人也不知道。劉震云為此寫了一本書,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後來馮小剛根據劉震雲的原著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成了一部敘述歷史性質的電影,叫做《一九四二》,並重金邀請李雪健、張國立、陳道明等加盟出演。
  • 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是個必去景點
    景區目前主要有1942風情街、南洋風情街這兩大街區。1942風情街以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中的重慶街區為藍本,其中還有20多棟建築是完全按照老照片還原而成的,比如西山鐘樓、重慶國泰戲院、蔣介石官邸之一的堯廬等。這裡也雲集了眾多美食餐廳,表演項目也多是集中在這條街區。
  • 馮小剛嘔心瀝血卻無人問津的電影《一九四二》,只因現實更加慘痛
    後來馮小剛根據劉震雲的原著小說《溫故一九四二》改編成了一部敘述歷史性質的電影,叫做《一九四二》,並重金邀請李雪健、張國立、陳道明等加盟出演。溫馨提示:可以點擊下方卡片搜索可以免費觀看此電影,請提前備好紙巾。
  • 深入看看電影《一九四二》背後隱藏的秘密
    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電影《一九四二》未知的幕後故事,我喜歡《一九四二》這部電影,從故事主題、人物塑造和情節製作來看,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該片是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製作的故事片。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導演,主演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該片於正式開機,在內地上映。這部電影是關於一九四二年,因為乾旱,河南發生了饑荒。範殿元叫範殿元,災難之年,戰爭臨近,他開著一輛馬車,車上放著糧食,他和他一起坐在糧食上一家人,他也加入了從饑荒中逃到陝西的人流中。
  • 馮小剛電影公社昨日開街 把重慶民國街搬到了海口
    作為首個以導演命名的電影主題項目,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的一九四二風情街與重慶民國街高度撞臉眾星昨日在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的一九四二風情街參觀。  重慶晨報海口專電 (特派記者董進)昨天,馮小剛電影公社在海口開街。
  • 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今天我們來深扒一下電影《一九四二》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我本人喜歡《一九四二》這部影片,從故事的題材,人物的塑造,劇情的製作都是一部十分不錯的電影。該片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
  • 《一九四二》:馮小剛的這部電影,為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馮小剛這大半輩子拍過不少電影,但是大部分都是《非誠勿擾》似的商業片,看起來熱鬧,實際上並沒有內涵,他自己也直言,並不喜歡自己拍的商業片。而有這麼三部非商業片,才真是馮小剛的心頭好:一部是《唐山大地震》,一部是《集結號》,還有一部就是2012年上映的這部紀實性電影《一九四二》。
  • 國內這火車站依山傍湖,附近就有座4A景區,歷史悠久獨一無二
    提起火車,不少朋友想到了火車站,國內有很多火車站都是標誌性建築,在國內有這麼一座火車站,不僅僅環境優美,而且依山傍湖附近就有一座4a級景區,不知道各位對這座火車站是否了解呢?南京站,這座火車站位於江蘇南京,相信大多數人都去過這裡吧,不管是旅遊還是出差,南京站是國內大站,在南方比較知名。南京站不僅僅地理位置優異,而且周邊環境非常美,附近就是玄武湖畔。
  • 馮小剛嘔心瀝血創作的《一九四二》,最終卻無人問津?輸給了現實
    馮小剛嘔心瀝血創作的《一九四二》,最終卻無人問津?,也是會引起大家的關注,不知道大家在之前有沒有看過馮小剛導演創作出來的《一九四二》這樣的一部電影呢?在這樣的一部影視作品中,除了題材比較大膽之外,還邀請到了李雪,見張國立和陳道明等非常有實力的演員加入。當時這樣的一本小說中反映出來的故事全部都是真實世界知名作家劉震云為了展現出來這段歷史,還特意走訪災難的倖存者,才寫出了這樣一本小說。
  • 重溫《一九四二》:理解了馮小剛為啥「拼命」要把這部電影拍下來
    即使是在教科書上,也只是寥寥數筆,似乎是缺少準確而有力的資料,亦或許是想要迴避這一段痛苦的歲月。 對於很多人來說,認識這件事,大多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中了解的。 不知道是該慶幸呢還是該諷刺呢?
  • 馮小剛最失望的一部電影,投資2億票房3億,至此馮小剛跌下神壇
    《一九四二》是由華誼兄弟公司和重慶電影集團聯合出品的一部劇情片,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影片於2011年10月19日正式開機,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一九四二》:一部讓我這個大男人哭了幾次的電影,張國立很敬業
    《一九四二》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由馮小剛執導,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主演,2012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分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範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為核心;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他們的冷漠和腐敗、他們對人民的蔑視推動和加深了這場災難。2013年,該片獲得了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等獎項。
  • 重慶最「良心」的景區,不僅好玩而且實惠,被譽為「重慶小橫店」
    說起重慶,我想許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這座位於西南地區的超級大都市,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被親切地稱為「山城」。獨特的城市布局和立體交通使得這座城市是那樣的不同,它也因此有著8D魔幻城市的美譽。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到來,無數的人通過網絡認識到了這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他們無不被山城璀璨的夜景和誘人的美食小吃吸引,於是許多遊客不遠千裡而來,只為看一眼自己心中的那座「山城」。超高的人氣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很多,不僅直接帶動著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更使得旅遊這一產業成為了重慶最為熱門的產業之一,在促進就業、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一九四二》的中國饑荒史
    因為王朔和劉震雲這兩位文學大師的介入,馮小剛的電影水準明顯要高出中國大多數導演,甚至使單打獨鬥的張藝謀也越來越顯出思想藝術上的落後。作為一個成功的娛樂片導演,中年以後的馮小剛令人驚奇地多了一些思考和批判,開始對電影產生了一種嚴肅的抱負和敬意,人性的追問逐漸出現在他的電影中。
  • 馮小剛的《1942》本是一部神作,卻因一個失誤,票房折戟沉沙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馮小剛的《1942》。《1942》是劉震雲於1993年發表的一部小說,然後馮小剛就找到劉震雲說想拍這麼一部電影。但當時連劉震雲自己都覺得:沒有人要看這麼一個悲慘的故事吧,而且《1942》甚至連一個故事都算不上。
  • 馮小剛電影公社上半年虧損4千萬 景區商家寄希望於國慶檔
    走進馮小剛公社:上半年虧損4千萬 商家寄希望於國慶檔文|李詩韻「疫情對我們肯定是有影響的,接下來就是國慶節了,生意應該會好起來了」,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下稱「馮小剛電影公社」)景區內某商家員工感嘆到。「馮小剛電影公社」位於觀瀾湖海口國際高爾夫度假區,佔地1400畝。
  • 準備18年,虧錢也要拍,馮小剛拍《一九四二》到底圖個啥?
    2011年,張國立接到了馮小剛的邀請,讓他來演電影《一九四二》,當時張國立一拿到劇本,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是當時《一九四二》的編劇是劉震雲,他也不好說什麼。只是饒是張國立等人,為了這部戲花了這麼多心思,最後這部《一九四二》上映,票房還是慘敗了。當年的觀眾之所以反感這部戲,有各種說法,有人說這部戲太平淡了,沒有高潮。還有人說這部戲是馮小剛在賣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