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很多熱鬧而有意義的節日也成為詩人們抒情達意的重要題材。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寒食節」。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晉國的賢臣介子推的。它一般在清明節前一二日。到了這一天,人們要禁菸火,吃冷食。
後來,隨著封建禮制的逐漸發展,「寒食節」又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在歷史上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在寒食節的這些風俗中,打鞦韆無疑是最受人們喜歡的一種風俗活動了。
因此,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就有了很多關於打鞦韆的詩句。年輕的女子坐在鞦韆上推引,這秋天與佳人便有了天然的聯繫。
就連後世那慣唱「大江東去」的蘇東坡都要感嘆「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在晚唐詩壇,就有這樣一首與打鞦韆有關的美豔七絕,它就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寒食夜》整首詩一開篇就驚豔世人,全詩更是美的令人心醉。讓我們走近它: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佳人蕩著秋天,美麗的裙裙在和風麗日中嫋嫋飄動,映襯著佳人的如花笑顏,蕩漾著銀鈴般悅耳的笑聲。整首詩猶如一幅流動而明豔的圖畫,讓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春心蕩漾的多情男子和一個春心躁動的美麗季節!
詩作開篇「側側輕寒翦翦風"驚豔至極,溫馨中透著絲絲寒意。詩人深情地回憶起日間鞦韆架下與佳人款款相對的情景,心中倍覺惆悵與迷離。
此時,夜已深人已靜,晚風帶著些許涼意吹來,詩人心中湧起了莫名的孤獨。
「杏花飄雪小桃紅」,這真是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啊,杏花如雪,小桃綻紅,春光如此,明媚豔麗,就連空氣中都漂浮著沁人心脾的芳香,真是一個美豔明麗的季節。這樣的季節,如果能與佳人相依相伴,那將是一件多麼美好的的事情啊!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夜深人靜,詩人還不肯睡去,而是在那空蕩蕩的鞦韆架邊流連。他輕輕倚靠著鞦韆索,仿佛在感受佳人縴手握住繩索時留下的餘溫。
此時此刻,煙雨悽迷,詩人的綿綿情思,也隨著春風蕩漾,飄向那煙雨之中變得朦朧的樓閣。
這首詩是韓偓早期作品《香奩集》中的一首代表作,就像一部言情片中的一個長鏡頭:春色濃麗而悽迷的一個夜晚,多情的男主角靜靜地立在微寒之中,任憑微風吹拂他的頭髮,任憑細雨沾溼他的衣衫。
他深情而略帶幽怨地凝望著遠處,一座煙雨朦朧的樓閣。
這樣的意境,想想都讓人心醉,真是唯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