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的一首清平樂,開篇就引人入勝,結尾二句更令人叫絕

2021-02-08 雲水心語

古代經常將佳麗稱作「蛾眉」,因為蛾兒細長輕佻的觸鬚裡,含有女子靈巧嬌媚的意緒。溫庭筠曾有名句,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描繪出怨婦閨中曉起的慵懶狀態。


張祜也有佳作,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表達了虢國夫人自恃美豔,不施脂粉的輕佻,更見唐玄宗的昏庸。


 

這些經典的古詩詞,將綺年玉貌的女子深情在睫、孤意在眉的種種神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久而久之,「蛾眉」二字的背後,便隱伏下一系列可供意會、而難於言傳的豐贍含義。


溫柔明慧、纖巧雅致、以及青春活力等等,只用娥眉二字,便寄寓無窮。晚唐的一位才子也在其作品裡採用類似手法,下面介紹韋莊的一首清平樂,開篇就引人入勝,結尾二句更令人叫絕。


 

清平樂·鶯啼殘月

唐代:韋莊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

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


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

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韋莊,字端己,晚唐著名詩人,曾任五代時前蜀宰相。韋莊的詩歌情致深婉、包蘊豐厚;他的詞作風格清麗、耐人尋味,是晚唐時期花間派的代表作家。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更能顯示出韋莊不著力於運詞堆飾,而重在寫景抒情。詞人回憶起少年時的一段情事,意象豐富,氣氛悽涼,充分刻畫出悲痛的離情別緒。


 

上闕先寫離別時的場景,拂曉時分,早鶯初啼、殘月西沉,繡閣裡的燈火才剛剛熄滅。郎君即將遠行,分手的時刻也就在眼前。


作者用早鶯、殘月交代了清秋的早晨;「香燈滅」三字,也含蓄地表達了情侶間有訴說不盡的情思,以致於整夜無眠,燈火也在天明時刻才慢慢熄滅。


 

閨婦心中還有千言萬語需要交代,她甚至恨不得與情郎一起奔波。可是門外馬嘶郎欲別,還要無情地將這對鴛鴦拆散。佳人心中的怨恨無法言說,作者也不加議論,卻化用杜甫的名句,用「正是落花時節」,表達了一份愁怨和無奈。


落花無情、離人有意、此去經年、相會無期。繁華凋謝,暗喻著佳人也會有容顏衰老的那一刻,詞人更藉此發出人生無常的感慨。


 

下闕抒寫女主人公別後的情態,妝成不畫蛾眉,也與溫庭筠的寫作手法相似,展現了女子花開成海、思念成災的孤寂之感;而含愁獨倚金扉,也表達了她滿含愁怨、獨倚金扉,思念情郎、既恨又悲。


佳人此時不畫蛾眉,其實也說明她原先非常在意自己的容顏和裝扮。如今情郎不在身邊,她留此殘妝,既表達了其對愛情的忠貞,又希望郎君早日回歸,可以儘快恢復當初的美好記憶。


 

最後兩句簡直就是痴情到了可愛,郎君離開時,曾經在路上落下香塵,她卻怕掃去這些遺蹟後,他就會久久不歸。


讀者一定會感到好笑,即使她不掃,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時間長了必然蹤跡全無。其實結尾正顯示出作者構思精巧,無理而妙,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


 

縱覽韋莊的這首清平樂,開篇寫景生動、引人入勝,人物心理也刻畫得惟妙惟肖。而結尾更是精彩,語言通俗、未加雕琢,更體現了女主人公的焦慮與痴絕的心情。


作者先用「鶯啼、殘月,燈滅、落花」等意象,烘託出一種悽清幽冷的氛圍,分別時的離情別緒也就充滿了憂愁和悲楚。而後面的「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香塵莫掃」,構思精巧、令人叫絕,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一位深情、而又忠貞的閨婦形象,更讓讀者印象深刻。

相關焦點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望天門山》是李白初次出蜀途徑天門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白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在這首詩中,你既能看到天門山雄奇壯觀的景色,也能體會到江水浩蕩向東奔流的磅礴氣勢。尤其是開篇7字便具有了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歷代以來均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韋莊寫給女兒的一首詩,滿滿的都是父愛,通篇寫得很是感人!
    另外他的一些作品往往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同樣的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他即使是在描寫一些極為細小的事情,也是能夠寫出新意來,例如他的這首《與小女》,便是一首很接地氣的作品,通篇都是滿滿的父愛,寫得很感人,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與小女》唐代:韋莊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一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
  • 《清平樂》,開篇的失真令人不爽,拖累了精良畫面,實在令人惋惜
    這一點正是我們在該劇開篇看到的最遺憾的地方。細節上過於隨意,臺詞也不夠講究,缺乏足夠的推敲和打磨,甚至個別細節有膚淺失真的嫌疑。重大史實細節上的失真然而緊接著,《清平樂》在一個重大史實細節上的失真,同樣是令人難以接受的。都知道北宋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繁華最富庶的朝代。
  • 唐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美到令人心碎!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是柳永因相思而孤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含山店夢覺作》,所表達的則是因羈旅而孤獨。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韋莊之手,是韋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所謂羈旅,便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長時間作客他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仕進」之路。古代絕大多數文人,都認為功業無成,就決不輕易回家,寧願孤獨一人羈旅天涯。
  • 龔自珍的一首絕句,開篇就飽含哲理,後兩句更令人回味
    一首好詩,總是凝聚著作者辛勤的汗水,以及不俗的才情。詩人有時登高遠眺,心裡湧起不盡的遐思;有時凝思默想,腦海中構思著傳世的篇章。春暖花開時,李白吟詠燕草秦桑,感懷春風何事入羅幃;夏木陰陰處,王安石抒寫暖風幽草,詩人居茅屋觀流水,自得其樂。
  • 楊萬裡夜宿山寺寫下一首詩,初看平平淡淡,細讀卻令人叫絕
    《宿靈鷲禪寺》是楊萬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楊萬裡於淳熙六年(1179年),自常州西歸故鄉吉水途中,投宿於永豐靈鷲禪寺時所作。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色,便是借事寓意,以物比人。看似描寫夜宿山寺時,所聽到的山泉,實際上是藉此諷刺了當朝的一些官員,可謂入木三分。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楊萬裡的這首《宿靈鷲禪寺》: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終夜鳴。流到前溪無半語,在山做得許多聲。
  • 韋莊 臺城
    韋莊 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韋莊(約836-910),字端已,長安人,唐昭宗乾寧元年(894)中進士。少時生活無度,後為西川節度使王建掌書記。王建稱前蜀皇帝後,拜他為相。韋莊工於詩詞,編有《浣花集》。
  • 範仲淹的一首七律,開篇就閒適恬淡,尾聯更令人嘖嘖稱讚
    北宋一位文學家也同樣遭遇了很多坎坷,卻寫下一首詩表達他的豁達胸襟。下面介紹範仲淹的一首七律,開篇就閒適恬淡,尾聯更令人嘖嘖稱讚。郡齋即事宋代: 範仲淹三出專城鬢如絲,齋中瀟灑勝禪師。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雲山賴有詩。半雨黃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 吳文英的一首詞,開篇妙語雙關,涉筆成趣,全篇更如信手拈來
    一首好詩經常富有深意,而且很有趣味。嚴羽就曾在《滄浪詩話》中提出,詩有別趣,主要在於含蓄雋永,令人味之生趣,而又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比如劉禹錫的竹枝詞,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一語雙關的用法,讀之很有巧趣。再如李商隱的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其中的一個絲字就與思諧音,可謂鍊字精準。
  • 他是和李白蘇軾比肩的大才子,七步成詩,短短六句令人叫絕
    關於曹植,流傳最廣的當屬他的那首《七步詩》,全文如下:這首詩一共有四個版本,教科書中學的是簡化版的四句,我們這裡還是引用「六句版」的,更能突出當時曹植被逼迫的心境。曹植是曹操和夫人卞氏的第三個兒子,自小才思敏捷,頗受寵愛。
  • 晏殊寫法獨特的一首《清平樂》,是他最優秀的詞作之一,流傳千古
    《清平樂·紅箋小字》是晏殊的一首懷人名作,千古佳作之一,而且寫法特別,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然後再細細分析一下。原文如下:清平樂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在魚水,惆悵此情難寄。下片首二句開始寫景,「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這是主人公的活動畫面,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只有主人公自己面對悽冷的景象。因為上片已經寫出了深情,所以再補寫「斜陽」、「獨倚」等孤獨的意象,便更顯得悽清孤寂,更何況遠處的山峰,層層疊疊,遮蓋了相思之人的視線,更加令人惆悵難遣。
  • 八大名著詩詞巧開篇,神結尾
    開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結尾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開篇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七雄繞繞亂春秋。見成名無數,圖形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
  • 「花間派」詞人韋莊經典詩詞8首,篇篇精彩,值得收藏!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1、《思帝鄉·雲髻墜》唐代:韋莊雲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 蘇軾的一首蝶戀花,開篇就勾人心弦,尾句更寓意深遠
    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蝶戀花,開篇就勾人心弦,尾句更寓意深遠。蝶戀花·密州上元宋代:蘇軾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錢塘是杭州的代稱,首句就勾人心弦,元宵節燈火輝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而明月如霜,則點出良辰美景,引得男女老少都競相出門賞燈遊玩,全城上下熱鬧非凡,不愧為「照見人如畫」。街市上遊人如織,官宦人家更是「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公子王孫觥籌交錯、紅粉佳人笙歌樂舞,富貴人家極盡奢侈和排場,帳底吹出陣陣的麝香,馬蹄聲聲,卻無半點塵土。
  • 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
    下面介紹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答客誚作者:魯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作者沒有鋪敘事情的原委,但開篇就富有哲理。詩人說,對子女沒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傑;憐愛孩子,怎見得就不是大丈夫呢?作者有力地回擊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和「無情」的論客,自噓的人並不就是英雄;攻擊別人憐子、顯示自己無情,更是卑鄙可笑。後兩句採用比喻手法,更加生動形象,「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 紅樓夢的開篇結尾詩,句句是經典,你更喜歡哪一個
    備受關注的四大名著,在開篇結尾都用了詩,這些詩和以往的古詩又有區別,因為它與整部小說的內涵以及主要內容相關,給人的感悟更多一些。筆者最喜歡紅樓夢,紅樓夢的開篇詩和結尾詩,你更喜歡哪一個紅樓夢在開篇的時候,作者有一段關於這部書的來歷的介紹,先是無才補天的頑石人世一遊,將其所見所聞刻於石頭上。
  • 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
    《李白》劇照杜甫的一首詩,寫得深沉悲切,令人動容,其中二句流傳千古成名句小學時,我們學過一首李白寫的詩,叫《贈汪倫隨便抽一首,全是滿滿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們共同來分享杜甫寫的《夢李白二首·其二》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 贈你36句冷門詩詞,意境美,韻味足,美到了心裡
    隱娘贈你36句冷門卻驚豔的詩句,總有一句,美到你的心裡。1.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楊廣《野望》2.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韋莊《菩薩蠻》16.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納蘭性德《琵琶仙·中秋》17.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 電視劇《清平樂》刷屏多日,來讀讀晏殊、晏幾道、黃庭堅這幾首經典
    《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始興於唐代,流行於宋代,為宋詞常用詞牌。《花庵詞選》中又名《清平樂令》;因張輯詞有「憶著故山蘿月」句,又名《憶蘿月》;因張翥詞有「明朝來醉東風」句,又名《醉東風》。《宋史·樂志》載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清平樂》正體,雙調四十六字,八句,上片四仄韻,下片三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