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這部電影翻來覆去看了至少二十遍,還是看不夠,每一次都能看出新的體會,經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愛情這個古老命題,古往今來多少男女在這個課題上不斷給出自己的答案。
侯導的這部海上花更為特別,全程吳語對白,只有內景沒有外景,每個場景都是一鏡到底,對演員的表演走位整體的調度要求非常高。
晚清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由戀愛一說。少了曖昧和怦然心動的過程,直奔主題總是讓人覺得少了趣味。所以性是不成問題,男女之間的愛情才是神秘而刺激的吸引。
長三書院的一等妓女被稱為「先生」,接客以唱京戲侑酒為主,性比較為罕見,白日宣淫更被視為無禮。客人與倌人在往來中很容易產生感情,所以真正的戀愛在長三書寓這樣的社交場所裡更容易得到。
海上花裡三個女子用三種顏色,詮釋了女子在情愛關係中的三種狀態。
熱烈的紅色,理智的藍色,通透的白色
被紅色緊緊圍繞的男女
沈小紅所在的場景,一出場就是滿目的紅色。如同她名字裡帶的那個紅字,熱情,潑辣,濃烈。
沈小紅上海十裡洋場的紅倌人,行事完全跟著自己的性子來,客人在她面前,要討好迎合才能換得她一個笑臉。
她在原著中被描述為一個漂亮又兇悍的倌人,電影一開場就是她聽說自己的客人包養了另外一個倌人,她帶人直接上門把人打了。
潑辣兇悍的紅色把愛情中嫉妒和佔有的情緒一下子表現出來。
整部戲裡,她穿的紅色最多,最濃烈。
沈小紅周身穿著的服裝是紅色,還繡有蝴蝶的圖案,凸顯她性格裡的熱烈,天真又強烈的控制欲。房間的雕花木門是紅色,家具也是清一色的紅色。
她用熱烈的愛情,爛漫的個性作為武器,將王連生牢牢掌握在自己的身邊。王連生深愛沈小紅,他在沈小紅身邊一直都是討好,迎合。
兩個人就如同一對痴男怨女,愛的濃烈,王連生痴心的愛著沈小紅,要娶她。
沈小紅左右推脫,因為她並不愛王連生,真正愛的另有其人,與王連生的關係就是一場愛情的遊戲。
最後王連生終於夢醒,借著去廣東當差的機會離開了上海,離開他愛而不得的沈小紅。
周雙珠這個在整部電影裡,疏離恬淡又冷靜的女子,讓人十分喜歡。她如同身上的藍色裙褂,冷靜理智,一副紅塵之中千帆過盡,片葉不沾身的超脫。
周雙珠是書院老鴇的女兒,從小就看慣了風月場所裡的男女之事,練就出一身世情通達的本事,痴男怨女也罷,兒女情長也罷,對她來說不外如是。
書院裡倌人之間有矛盾,都會找周雙珠來調停,她幾句話把雙玉安撫下來,排解了內部矛盾,不得不說導演的選角厲害。現實中的劉嘉玲也何嘗不是這樣的行事作風,左右逢緣,處世老辣還不失個性。
周雙珠的房間,布置得一如她的性格,顏色選用厚重的色彩,大面積的棕色讓人感到沉穩,綴以白色輔助,墨綠色的琉璃燈點照在房間裡,顯得清雅恬淡。房間裡裝飾的蘭花,隱喻這個房間主人的品格。
雖然是在歡場裡迎來送往的倌人,卻有一副仁厚心腸,行事低調,作風正派,頗有君子之風。
黃翠鳳的出場真正是精彩,一個倌人把自己的媽媽數落半天,媽媽還不敢還嘴,不得不說李嘉欣演這樣一個角色,真有些人戲不分的感覺。
她把黃翠鳳的顧盼神採,精明厲害,演繹的入木三分,分不清她是演出來還是本來她就是這樣的個性。美豔的外表加上圓滑老道的手腕,在長三書院裡遊刃有餘,也是唯一一個為自己贖身的倌人。
黃翠鳳出場時身上穿的是一身白色襯以黑色花邊的衣裙,白色就是她那顆看淡風塵裡人情世故的心,對客人半分真情也不會付出,對媽媽也是例行公事的應付,她心裡只有自己的算盤,黑色如同她精明利落,為了達到自己目的而下的厚黑手段。
黃翠鳳的房間是最多西洋物件的房間,彩色的玻璃窗,西洋化妝鏡,西式的窗簾布,來表現這個女子不一樣的地方。
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要依靠男人,她是有著西方獨立思想的女性,一切都以愛自己,讓自己有利為前提。
她的房間裡有著中式的傳統,又有著西式的現代摩登。
黃翠鳳代表的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不會幻想從男人身上得到終身依靠,而是通過與男人之間的關係,實現給自己贖身,掌握自己命運的目的。
侯孝賢導演的飯桌戲特別耐看
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冷靜同時具有一種疏離感。海上花整部電影沒有外景,就如導演所說的那樣:「就是要把他們都困在裡面。」
羽田美智子的角色本來定的是張曼玉,因為全程吳語對白嚇跑了她,最後不得不把梁朝偉的角色改為從廣東來的買辦。
羽田美智子飾演的沈小紅,配音是由陳寶蓮完成。當時她的精神狀態已經出了問題,但是她只用很短的時間就很好地完成工作。現在想想,陳寶蓮一生追愛的經歷何嘗不是與沈小紅的一個契合呢?
在愛情裡沒有誰能夠愛就會有所得,愛而不得才是常態!
張愛玲在《憶胡適之》中曾這樣談及《海上花》:暗寫、白描,又都輕描淡寫不落痕跡,織成了一般人的生活質地,粗疏、灰撲撲的,許多事「當時渾不覺」。
這種暗寫、白描之間組成的人間煙火氣息,也許是吸引導演的原因吧。二十二年過去了,如今回頭再看,《海上花》還是那一個最特別的存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