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愛情裡的三種顏色

2020-08-22 桃花公子

海上花》這部電影翻來覆去看了至少二十遍,還是看不夠,每一次都能看出新的體會,經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愛情這個古老命題,古往今來多少男女在這個課題上不斷給出自己的答案。

侯導的這部海上花更為特別,全程吳語對白,只有內景沒有外景,每個場景都是一鏡到底,對演員的表演走位整體的調度要求非常高。

晚清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由戀愛一說。少了曖昧和怦然心動的過程,直奔主題總是讓人覺得少了趣味。所以性是不成問題,男女之間的愛情才是神秘而刺激的吸引。

長三書院的一等妓女被稱為「先生」,接客以唱京戲侑酒為主,性比較為罕見,白日宣淫更被視為無禮。客人與倌人在往來中很容易產生感情,所以真正的戀愛在長三書寓這樣的社交場所裡更容易得到。

海上花裡三個女子用三種顏色,詮釋了女子在情愛關係中的三種狀態。

熱烈的紅色,理智的藍色,通透的白色

熱烈的紅色


被紅色緊緊圍繞的男女

沈小紅所在的場景,一出場就是滿目的紅色。如同她名字裡帶的那個紅字,熱情,潑辣,濃烈。

沈小紅上海十裡洋場的紅倌人,行事完全跟著自己的性子來,客人在她面前,要討好迎合才能換得她一個笑臉。

她在原著中被描述為一個漂亮又兇悍的倌人,電影一開場就是她聽說自己的客人包養了另外一個倌人,她帶人直接上門把人打了。

潑辣兇悍的紅色把愛情中嫉妒和佔有的情緒一下子表現出來。

整部戲裡,她穿的紅色最多,最濃烈。

沈小紅周身穿著的服裝是紅色,還繡有蝴蝶的圖案,凸顯她性格裡的熱烈,天真又強烈的控制欲。房間的雕花木門是紅色,家具也是清一色的紅色。

她用熱烈的愛情,爛漫的個性作為武器,將王連生牢牢掌握在自己的身邊。王連生深愛沈小紅,他在沈小紅身邊一直都是討好,迎合。


兩個人就如同一對痴男怨女,愛的濃烈,王連生痴心的愛著沈小紅,要娶她。

沈小紅左右推脫,因為她並不愛王連生,真正愛的另有其人,與王連生的關係就是一場愛情的遊戲。

最後王連生終於夢醒,借著去廣東當差的機會離開了上海,離開他愛而不得的沈小紅。

理智的藍色


周雙珠這個在整部電影裡,疏離恬淡又冷靜的女子,讓人十分喜歡。她如同身上的藍色裙褂,冷靜理智,一副紅塵之中千帆過盡,片葉不沾身的超脫。

周雙珠是書院老鴇的女兒,從小就看慣了風月場所裡的男女之事,練就出一身世情通達的本事,痴男怨女也罷,兒女情長也罷,對她來說不外如是。

書院裡倌人之間有矛盾,都會找周雙珠來調停,她幾句話把雙玉安撫下來,排解了內部矛盾,不得不說導演的選角厲害。現實中的劉嘉玲也何嘗不是這樣的行事作風,左右逢緣,處世老辣還不失個性。

周雙珠的房間,布置得一如她的性格,顏色選用厚重的色彩,大面積的棕色讓人感到沉穩,綴以白色輔助,墨綠色的琉璃燈點照在房間裡,顯得清雅恬淡。房間裡裝飾的蘭花,隱喻這個房間主人的品格。


雖然是在歡場裡迎來送往的倌人,卻有一副仁厚心腸,行事低調,作風正派,頗有君子之風。

通透的白色


黃翠鳳的出場真正是精彩,一個倌人把自己的媽媽數落半天,媽媽還不敢還嘴,不得不說李嘉欣演這樣一個角色,真有些人戲不分的感覺。

她把黃翠鳳的顧盼神採,精明厲害,演繹的入木三分,分不清她是演出來還是本來她就是這樣的個性。美豔的外表加上圓滑老道的手腕,在長三書院裡遊刃有餘,也是唯一一個為自己贖身的倌人。

黃翠鳳出場時身上穿的是一身白色襯以黑色花邊的衣裙,白色就是她那顆看淡風塵裡人情世故的心,對客人半分真情也不會付出,對媽媽也是例行公事的應付,她心裡只有自己的算盤,黑色如同她精明利落,為了達到自己目的而下的厚黑手段。

黃翠鳳的房間是最多西洋物件的房間,彩色的玻璃窗,西洋化妝鏡,西式的窗簾布,來表現這個女子不一樣的地方。

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要依靠男人,她是有著西方獨立思想的女性,一切都以愛自己,讓自己有利為前提。

她的房間裡有著中式的傳統,又有著西式的現代摩登。

黃翠鳳代表的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不會幻想從男人身上得到終身依靠,而是通過與男人之間的關係,實現給自己贖身,掌握自己命運的目的。

侯孝賢導演的飯桌戲特別耐看

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冷靜同時具有一種疏離感。海上花整部電影沒有外景,就如導演所說的那樣:「就是要把他們都困在裡面。」

羽田美智子的角色本來定的是張曼玉,因為全程吳語對白嚇跑了她,最後不得不把梁朝偉的角色改為從廣東來的買辦。

羽田美智子飾演的沈小紅,配音是由陳寶蓮完成。當時她的精神狀態已經出了問題,但是她只用很短的時間就很好地完成工作。現在想想,陳寶蓮一生追愛的經歷何嘗不是與沈小紅的一個契合呢?

在愛情裡沒有誰能夠愛就會有所得,愛而不得才是常態!

張愛玲在《憶胡適之》中曾這樣談及《海上花》:暗寫、白描,又都輕描淡寫不落痕跡,織成了一般人的生活質地,粗疏、灰撲撲的,許多事「當時渾不覺」。

這種暗寫、白描之間組成的人間煙火氣息,也許是吸引導演的原因吧。二十二年過去了,如今回頭再看,《海上花》還是那一個最特別的存在!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海上花》愛情裡的三種顏色
    《海上花》這部電影翻來覆去看了至少二十遍,還是看不夠,每一次都能看出新的體會,經典就是有這樣的魅力。海上花日本版海報愛情這個古老命題,古往今來多少男女在這個課題上不斷給出自己的答案。侯導的這部海上花更為特別,全程吳語對白,只有內景沒有外景,每個場景都是一鏡到底,對演員的表演走位整體的調度要求非常高。晚清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由戀愛一說。少了曖昧和怦然心動的過程,直奔主題總是讓人覺得少了趣味。所以性是不成問題,男女之間的愛情才是神秘而刺激的吸引。
  • 推薦電影:《海上花》
    ★★★☆☆中國臺灣電影《海上花》,1998年出品。
  • 三種顏色的貓最吉利
    聽人們說身上是三種顏色的小貓咪是一種比較吉利的小貓咪。身上有三種顏色的小貓咪,許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貓咪,身上能有三種顏色,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身上有三種顏色的小貓咪是什麼貓咪。其實這種小貓咪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只是大多數人不認識它的名字而已。這種貓咪顧名思義,三種顏色的毛色,所以就叫三花貓了。
  • 電影《海上花》(一)
    侯孝賢要拍出老上海高級妓院裡唯美的日常,他做到了,他拍出了這種日常,只不過是被簡化和美化過的日常。《海上花》電影講述的是妓院裡的愛情故事,編劇朱天文承襲張愛玲的觀點,認為在那個婚姻不自由的時代,唯有高級妓院為愛情留下了一線生機。
  • 張愛玲誕辰百年|細讀《海上花》③:《傾城之戀》裡有愛情嗎
    關於祖師奶奶的人生,她在自己的作品裡寫了很多回;她的很多小說,也被翻拍了很多遍。在這個9月,我們要細讀的,則是她晚年的一部特殊作品——《海上花》,本文為該系列的第三講。細讀張愛玲《海上花》3上一講中,我們關注了張愛玲小說中一種典型的男性形象——封建沒落貴族家的少爺,所謂的遺少式的人物。
  • 這種花有三種顏色,開放在整個冬季,美麗而寧靜,堅毅又溫馨
    花壇、花圃裡已經開始綠化,當年春天植瓜葉菊,夏天植馬齒莧,秋天植一串紅,冬天植為花包菜。花包菜,學名羽衣甘藍,是卷心大白菜的園藝變種,雖然彩葉邊緣有翠綠、深綠、灰綠、黃綠等色彩,菜心有純白、淡黃、肉色、玫瑰紅、紫紅等色彩。但到底不是花朵,有些單調,觀賞效果不佳。
  • 三種顏色交織的三花貓,性別卻多為母貓,到底是什麼原因
    有一種貓咪,擁有結合了黑、紅、白三種顏色的毛髮,因此被稱作「三花貓」。三花貓分布在世界各地,也備受人們的喜愛。三花貓如此受人們的喜愛,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三花貓到底和別的貓咪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海上花》:海上花開花落,滬上燈明燈滅
    《海上花》裡滿是古董,滿是嫖客和妓女,古董愛說話,人卻愛沉悶,他們都像是畫裡的舊時風物,講述著19世紀末上海的風月場的故事。
  • 《海上花列傳》與城市生存
    可以這樣形容,一個人在船上看著風光,一個人停靠了碼頭(贖身),一個人卻還蕩在水裡,這不就是在海上嗎?在紀錄片《海上傳奇》中潘是受訪人之一,她在另一部時間更早、由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拍攝於電影《海上花列傳》中飾演了一個鴇母的角色。而侯孝賢,同樣也是《海上傳奇》的受訪人。      《海上花列傳》作者韓邦慶,清末人。屢次考舉不第,雖做過幕僚,終因性格不合遠離官場。少年時即染上鴉片癮,又耽迷女色,出入滬上青樓,遂寫下了這部被稱作「清之狎邪小說壓卷之作」(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語)的作品。
  • 電影《海上花》(二)
    電影《海上花》主要有三組故事線,重頭的是王蓮生、沈小紅、張惠貞的愛情糾葛;其次是黃翠鳳、羅子富和黃二姐,主要講了黃翠鳳贖身;最後是周雙玉因朱淑人背信棄義引發的殉情鬧劇。周雙珠和洪善卿在劇中主要是起一個串場和側面交代情節發展的作用,沈小紅拳打張惠貞、朱淑人贈玉周雙玉、朱淑人定親、張惠貞婚後偷情等等重要情節都是通過他們之間的對話交代出來的。電影一開場就是洪善卿在周雙珠家擺酒。
  • 海上花
    聽說,這是最文藝的音樂電臺 【晚安音樂】舊年華電臺旗下音樂欄目每晚10點 · 伴你入眠晚安音樂     蔡琴·《海上花》蔡琴·《海上花》更多:小娟&山谷裡的居民:是這般柔情的你   給我一個夢想徜徉在起伏的波浪中盈盈的蕩漾
  • 什麼花的花語是愛情,十種花語代表愛情的花
    我們在愛情中會發生很多美好的事情,每每回想起都沒很甜蜜,如收到喜歡的人親自送的花。但有時也有送錯花引起的誤會和尷尬,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花語網小編來幫你們解決,到底什麼花的花語是愛情。什麼花的花語是愛情1、玫瑰
  • 《海上花》那麼受歡迎,《海上花列傳》卻命運多舛
    電影《海上花》脫胎於章回體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與電影《海上花》的命運不同,《海上花列傳》自問世百餘年間,經歷了被目為青樓文學到被奉為清末文學經典的變化
  • 一朵《海上花》,兩段紅塵絕戀
    張愛玲是《海上花》迷——小說《海上花列傳》,人稱最著名的吳語小說,松江府人韓邦慶所著,全書用文言和蘇白寫成,對白全是蘇州方言。張愛玲到了晚年,一是研究《紅樓夢》,二是翻譯《海上花列傳》。影片上映的當年,這首《海上花》囊括了港臺地區所有音樂大獎,成為羅大佑和甄妮各自的代表作。影片在香港和臺灣上映時,片中出現的都是甄妮演唱的國語版。但其實,這首歌有粵語和國語兩個版本——甄妮同時也錄製了粵語版。但她在公開和私下裡都說,這首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演唱,自己都更愛國語版。
  • 張愛玲:海上花
    張愛玲:海上花《海上花列傳》共六十四回,又名《青樓寶鑑》、《海上青樓 奇緣》、《海上花》,原題「雲間花也憐儂著」,實為清末韓邦慶所作。韓邦慶(1856—1894),字子云,號太仙,江蘇松江 (今屬上海市)人。其父韓宗文曾任刑部主事,素負文譽。
  • 《海上花》:海上花開花落,滬上燈明燈滅
    而在眾多導演中,侯孝賢又是我的偶像,他所執導的文藝片,雖然很多都是老片子,畫面效果並沒有那些最新的電影好,但是電影裡所表達的那種深意會經常讓我回味很久。而這部並不是由張愛玲所寫的小說,而是由她翻譯的《海上花列傳》,被侯導拍成了電影《海上花》。或許侯導也是張愛玲的粉絲吧!我當然不會錯過。
  • 《海上花》花開上海
    但其實,我又相當能理解《海上花》重映的一票難求。因為從審美角度來說,這部侯孝賢改編張愛玲的經典實在是太適合在大銀幕上觀看了。侯孝賢善用的長鏡頭,把清末上海十裡歡場都不動聲色地鋪平在一間間由燈燭螢亮的小小樓閣裡。
  • 【文】為什麼說《海上花》是一部經典的東方美學人情世故電影?
    但不可否認電影《海上花》值得一看,它比較完美的再現了小說《海上花列傳》那個時代裡的特色和人物情感的軌跡。法國《解放報》對《海上花》上的評價非常高,說:導演自第一個鏡頭開始,便以一條神奇的線將我們帶到十九世紀末上海英租界區的十裡洋場,在我們面前展開一個人性的迷魂陣在此片裡發揮到極致,如同牽引著細看慢品的一隻手。
  • 山茶花有哪些花語,代表著奮鬥,不同顏色不一樣的花語!
    原標題:山茶花有哪些花語,代表著奮鬥,不同顏色不一樣的花語!摘要:山茶花有哪些花語,而且山茶花不同的顏色,它代表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花語自然就是不一樣,身上發現在是非常美麗的,而且它的花朵非常的大,如果你看到了它你也會喜歡上的它,它的花語代表著奮鬥。
  • 《海上花列傳》| 海派文學的迷人與風情
    小說開篇,作者便以「花以憐儂」的口吻,記錄了自己的創作意圖。《海上花》劇照但和《海上繁華夢》等專門揭露妓院黑幕的「嫖界指南」相比,《海上花列傳》不僅對話皆用蘇白,被胡適稱為「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在作品質量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