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 以價值投資方法分享時代紅利
□本報記者 徐金忠
「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回歸股票的本質,即企業所有權的代表。從長期盈利現金流的折現價值去考量企業價值,股票投資的回報最終來源於企業盈利的持續增長。通俗地說,你認可股票的價值,並以合理的價格買入,等待企業成長和時間帶來最終的回報,這就是價值投資。當然,如何發現一隻股票,如何去給它定價,考驗的是一整套投研體系。」永贏消費主題基金經理常遠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說。
在常遠的投資方法論中,以價值投資理念為指導,以正確的方法分享A股市場的時代紅利,是其中的核心。「巴菲特講過,伯克希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美國順風』的產物,我們的投資一樣應該搭乘『中國順風車』,分享屬於A股市場的時代紅利。而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時代,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時代紅利層出不窮。在機會面前,大家的投資方法多種多樣,但於我而言,價值投資是前行方向的指引。」常遠表示。
價值投資為指導
回顧常遠的投研經歷,確實豐富多彩。常遠此前在周期行業、製造業、電子行業、消費行業等都有過專題研究和投資實操。在研究和投資的一線經驗積累之中,常遠確立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論:以價值投資的視角發掘底部的行業和個股投資機會,打造中觀行業比較和資產配置能力。
這其中,價值投資是精髓。「我認為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回歸股票的本質,即企業所有權的代表。買股票就是買企業,成為企業的股東。那麼,以長期盈利現金流的折現價值去考量企業價值,股票投資的回報最終來源於企業盈利的持續增長,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常遠表示。
「比如,你認為一隻股票值100元,然後用50元的價格買入,等待企業成長和時間帶來最終的回報,這就是價值投資。如果用110元的價格買入,然後希望通過炒作,以150元的價格賣出,這便遠離了價值投資。當然,如何發現這隻股票,如何去給它定價,以實現價值投資,考驗的是一整套投研體系。」常遠補充道。
在常遠看來,價值投資理念給予了自己一系列的啟示,即投資重要的是尋找一個長長的「山坡」;研究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力,發現具有護城河的企業;注重安全邊際,買得便宜是保證本金安全和追求複利增長的前提;追求確定性,有原則地取捨和打造能力圈。
基於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構建投資要素,結合中觀行業比較,常遠藉此形成自己穩定的選股模式。而後便是投資的進一步聚焦:專注於模式和成長階段的選擇。集中研究優質公司,在好公司中選擇好股票。「這其中,我可能會錯失一些機會,但是降低投資者風險、追求長期複合回報率,是我的核心訴求。作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整個投資過程可控、投資結果可預期,是非常重要的秉性。」常遠表示。
搭乘「順風車」
一個專業投資者的成就,需要時代給予的機遇。「美國股票市場的長期向上是建立在經濟的長期繁榮基礎上的。巴菲特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也表示,伯克希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被稱為『美國順風』的產物。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這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長期上漲奠定了基礎,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投資機會就是搭上『中國順風車』。」常遠認為。
時代提供的歷史機遇,細化到具體的投資上,便是以正確的方法分享A股市場的時代紅利。
投資的方向至關重要。「美國市場長期行業市值分布的變化昭示著產業發展的規律和變遷,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其中明顯的是19世紀70年代到2000年,傳統製造業萎縮,但是龍頭地位提升,消費、醫療和信息技術佔比顯著提高;2000年以後,尤其是2009年以後則是信息產業的佔比進一步提升。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現代化造就了不同產業的發展進度參差不齊,既有美國的產業升級機會,也有類似美國新世紀以來科技浪潮的機會。一方面,消費、醫藥和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仍在加速。這就需要從產業投資角度尋找機會。」常遠在介紹永贏消費主題基金的投資方向時表示。
正確的投資方法就是以價值投資視角發掘真成長的投資機會。「以價值投資的標準衡量成長的『真假』,以價值投資者的原則去分享成長的紅利,避免在狂熱與博弈中損失本金。」常遠表示。
「投資聚焦在大消費領域,包括醫藥健康、必選/可選消費、非物質消費、商業零售等。這些行業有鮮明特點,一是能夠支撐中國長期發展的產業,二是受益於這個國家長期發展的產業。具體到投資方法上,即通過商業模式、行業發展、公司競爭力和盈利能力與質量等篩選標的,通過估值、周期、資金、政策等維度進行進一步聚焦,投資組合上則動態調整組合持倉。」常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