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上映 不負愛與自由的《小婦人》告訴我們:幸福永遠不止一種

2020-09-03 鍾江影評

鍾江影評

影片簡介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馬奇先生遠赴戰場做了隨軍牧師,四個女兒和母親在家裡過著清苦卻堅強樂觀的生活。

大姐梅格是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女孩子,她端莊優雅、漂亮溫柔、善理家務。梅格不屑於上流社會的虛偽,為了追求真愛而選擇清貧的生活;儘管婚後生活拮据,她仍然意識到「貧窮不是壞事」,因為貧窮賦予丈夫開創事業的勇氣,從而使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情感上的自強。

排行第二的喬,充當著四姐妹的領導者,時時都表現出堅強樂觀、自強自立的個性;她熱愛寫作,一方面因為寫作給她帶來快樂,另一方面,寫作是她保持自立的一種方式,讓她「能不向別人要一分錢而為自己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三妹貝思,她和喬的關係最好,不過性格卻和喬迥然不同,她天性害羞,總是躲在自己的世界裡。比起姐姐妹妹們,她沒有太多的抱怨,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她不求回報地愛著自己的家人,窮人和弱者。得了重病以後,在死亡面前,貝思坦然接受,毫不畏懼,因為她相信死亡是與自然的融合,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道德上的自強。

最小的妹妹是艾米,艾米是個美人,皮膚雪白,雙眼湛藍,有著皇室公主一般的美貌,她金黃色的捲髮與白皙的皮膚,一直都是她的驕傲,她想成為一位淑女。,雖然有點嬌氣,她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藝術家,並為此不懈努力,即使受到挫折、嘲笑也毫不懷疑自己的能力。

四姐妹性格迥異,都有著各自的夢想和追求,雖然生活總是未必盡如人意,但她們在互相幫助和勉勵之中逐漸成長,克服人性的缺點,不斷自我完善,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和未來,最終她們也都擁有了各自的美好人生。

《小婦人》是由格蕾塔·葛韋格自編自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佛羅倫斯·珀、伊萊扎·斯坎倫、蘿拉·鄧恩、提莫西·查拉梅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因新冠疫情影響《小婦人》在國內撤出原定的2月14日情人節檔期,2020年8月6日,《小婦人》正式宣布中國內地重新定檔8月25日七夕節當天上映。《小婦人》被《時代周刊》和《衛報》評為2019年度十佳影片,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包括最佳影片等六項提名的《小婦人》最終摘得最佳服裝設計獎項。

《小婦人》改編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868年出版的同名長篇小說。原作作者露易莎·梅·奧爾科特1832年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一個貧寒家庭。父親A·布朗生·奧爾科特是一個不得志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立志辦學,但缺乏支持者,以失敗告終。同劇中的馬奇先生一樣,他成天耽在書齋裡,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家庭逐漸陷入貧困的境地;生活的重擔落到能幹的母親身上,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為了分擔家累,很早就出外做工,當過家庭教師、小學教師、醫院護士,還曾做過保姆,負責看護一貴婦人,並隨同週遊歐洲。她為了幫助家庭、愛好自由,故終身不嫁,劇中的主角喬,即以她本人為藍本。

露易莎·梅·奧爾科特

《小婦人》出版後成為公認的美國名著,100多年以來,一直受到熱烈的歡迎,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評為世界最暢銷的優秀作品之一、美國最優秀的家庭小說之一。美國圖書協會、美國教育協會兩會代表選入100種鄉村小學的必備書,其中精選25種,《小婦人》列居25種的榜首。

《小婦人》故事情節簡單真實,卻感人至深,問世一百多年以來,被改編成多部百老匯戲劇、一部音樂劇、一部芭蕾劇、一部歌劇,更是多次被搬上銀幕,是繼莎士比亞的作品之後被改編成電影次數最多的小說之一。除了1958年版電視劇,最著名的改編作品是1933年凱薩琳·赫本主演的電影、1949年瓊·阿利森主演的電影(伊莉莎白·泰勒飾演艾米)和1994年薇諾娜·瑞德主演的電影。此次由格蕾塔·葛韋格改編的版本,是《小婦人》第六次被搬上大銀幕。

影片上映後好評如潮、口碑爆棚,爛番茄新鮮度95%,MTC評分91,IMDb8.1,豆瓣8.3分,最嚴苛的MTC影評人評分裡,它得到22個媒體的滿分評價,成績僅次於《婚姻生活》和《寄生蟲》。


甚至在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開獎前,《小婦人》竟然獲得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迪士尼公司CEO鮑勃·艾格爾的盛讚:

「我通常在推特上只宣傳自己公司電影的上映消息,但當我看完《小婦人》後,我覺得必須要感謝和讚揚一下導演和她整個團隊,製作出如此精美、令人愉快的電影!從任何意義上說這都是一部大師傑作!」

相比與原著和前作電影,此次《小婦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大膽運用了非線性剪輯與非線性敘事,打破了原著按照時間發展講述故事的線性敘事手法。本版的敘事則非常「現代」,電影伊始,就將一個殘酷冷冽的成人世界展現出來:喬孤身一人寫作養家,梅格生活窘迫撫養兒女,艾米遠在他鄉孤身學藝,貝思陷入重病……

當觀眾剛剛適應情緒低落的冷色調成人社會後,電影通過閃回將觀眾一下帶到了7年前,一切開始的時候,四姐妹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從這個角度再看這歡樂、溫馨、霜糖一般甜蜜的童年時,卻猶如深處囹圄的在觀察一個精緻的水晶球,所有的歡樂仿佛都那麼不真實,仿佛被籠罩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悲劇色彩,用回望和緬懷祭奠殘酷的現實和既定的悲劇宿命。

眾人皆會夢想自己的無限可能,以為友誼、家庭的溫馨永遠不會消散。但是轉眼間,一切綺麗的夢想早已化為泡影:曾經的青梅竹馬變成一個頹廢昏暗的背影,手足骨肉甚至無法再次相聚…這樣的雙重時空的交錯戲劇感,放大了所謂「人生如戲」的矛盾清晰,卻規避了諸如原著按照時間順序敘事的當下的情感與快樂,更加體現了《小婦人》故事內核之中的「成長」主題。

文字和好的劇集改編是個很默契的東西,可以擁有穿越時空的力量,把那個時代發生的那些事情活化在這個時代的這個時刻。本片以喬的視角講述,將不完美的現實與充滿美好的往昔進行著充分的對比,讓觀眾可以感受著喬的感受、經歷著喬的經歷。

喬,是一個可以讓別人摯愛的女子、一個聰慧、美麗、平凡、卑微的女子。出生在貧寒的家庭;成長在富足的精神世界裡。

喬的心中有一匹野馬,時刻瞪著善良、清澈高遠如清泉般的眸子在心深處低吼。野馬有的只是對自由的嚮往。她不喜歡瑣碎的繁文縟節,不喜歡裝腔作勢,不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她註定是個假小子,一個留著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的假小子。這一頭長髮是她的驕傲,是在尋求淑女認同的目光中她唯一的擋箭牌。

喬是個情感從不外露的傢伙。愛看書,書便成了她的慰藉,帶上蘋果,在沒人注意的地方,盡情地沉溺下去,淚水、喜笑沒人看見。愛家,愛爸爸,愛貝斯,愛勞裡,愛得深沉,但是沒有言語。

為了救治病重的爸爸,喬不動聲色地出門賣掉了自己的頭髮。不動聲色的背後人,讓觀眾感受到這個故作堅強的喬內心狂風暴雨般的淚水宣洩。不舍,但是為了摯愛,值!這是喬的特色,這是喬的執著。
喬就是這樣一個為愛而生的英雄。雖然平凡、渺小,但是可以義無反顧、轟轟烈烈地擺上自己全部的愛。愛這個家,在這個沒有男人的家裡面,她說我是這個家庭的男人,我來承擔責任;她愛貝思,愛這個善良到極致,溫馨可愛到極致,善解人意到極致的天使妹妹,為了照顧她,為了呵護她隨時會如水晶般易碎的生命,在貝思病重的那段日子,喬簡直是在溶化自己,拼命地釋放能量。在每一次喬擁抱貝思,每一次喬注視貝思,每一次喬呼喚貝思的動作後面,我們都能聽得到她心底那陣陣聲嘶力竭的咆哮:貝思,我愛你,不要離開我!

喜歡喬的英雄主義,時刻準備著站在世界的中心,義無反顧地擺上自己全部的愛,在瞬間膨脹,釋放出無窮能量,溫暖生命中的摯愛。

喜歡喬心中的那匹野馬,我行我素、永不回頭,驕傲地馳騁在自己鍾情的原野上,一路上至高無上地放肆…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小婦人》裡四姐妹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和精彩事件:在女兒、伴侶、妻子的家庭身份外,又有分別代表她們獨立意識和價值完整的愛好,作家、畫師、鋼琴演奏者、表演發燒友。

電影雖然以喬的視角推進敘事,但更為均勻地描繪了梅格、貝思和艾米的內心情況,由強調個體發散至女性群像

你可以虛榮,也可以安守清貧,嫁給無財卻深情的家庭教師;
你可以安靜地待在家,享受著小鎮的安詳和鋼琴聲的輕快;
你也可以努力躋身上流,也可以尊重真實自我,嫁給真正愛你的勞裡;
或單身或成婚,或成為圍繞俗世煙火的家庭主婦,或成為揮灑筆墨、崇尚自由的文藝青年,都只關乎自己的心意。

影片消除了二元對立的觀念偏見,包容地呈現了多樣的理念,鼓舞女性在成長過程中,順從自己的內心意願,成為最想做的自己。

正如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不管是四姐妹還是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該懂得: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電影中出版社主編對喬說:如果主角是女孩,要確保她在故事結尾時結婚了。 其實這就是《小婦人》原作者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真實經歷。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終身未嫁,她也不希望書中的喬被婚姻束縛。 遺憾的是在那個年代,人們會被迫寫他不認可、不喜歡的作品。 在出版社的要求下,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寫了一個違背自己初衷的結局: 喬還是遇到了白馬王子,還是選擇了結婚生子。

露易莎·梅·奧爾科特曾經寫道:人們總是問她喬和誰結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標與終點。 直到此次《小婦人》的改編,喬終於走了另一條人生路,彌補了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遺憾:劇中的喬是獨身主義,憑自己的力量走向了成功。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改動,足足過了150年才實現。它代表的重要意義是:女性不應該被婚姻定義,婚姻也並不是女性唯一的歸宿。

在《小婦人》中,女性角色是真正有血有肉的獨立個體,它沒有過分誇大女性的力量,塑造「超級女英雄」,也沒有喊著空洞的價值觀口號,卻尊重不同的心思與理想,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角色,都可以自由地成長、自由地選擇人生。在女權泛濫甚至被物質化、汙名化,傾向言之無物的時代,更需要《小婦人》這種用本真、善良鼓舞人心的力量。鼓勵每一種美的可能、追求幸福的可能,用真正熱愛生活的姿態去歌頌生活。

每一個時代,都需要一種細膩的力量。在認清現實後,仍然熱愛生活的是真正的英雄主義,在《小婦人》中這群善良、熱情、朝氣蓬勃的溫暖女孩們,在任何時代都會像火焰一樣閃耀,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真正熱愛生活、擁抱生活。

精神世界的天地是更加廣闊的,其中的富足與美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用一生去追尋的。願我們永遠會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也願我們每個人都會成功。


欲知更多引人入勝之電影評論和最新電影推薦,請關注微信號:zhongjiangyingping。原創文章,未經作者同意,嚴禁轉載!(小編:自由的射手座)。

相關焦點

  • 【正在熱映】《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七夕上映!
    《小婦人》重新定檔8月25日,並發布「情定七夕」版海報預告。
  • 【影片推薦】奧斯卡佳片《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七夕上映
    《小婦人》重新定檔8月25日,並發布「情定七夕」版海報預告。如此高甜風令網友把《小婦人》列為七夕觀影首選,一句「擇你所愛」的宣傳語有力地傳遞出影片情感內核:選擇自己所愛的人,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高口碑席捲頒獎季實力認證 這個七夕不可錯過的愛情佳片  電影《小婦人》由奧斯卡提名導演格蕾塔·葛韋格(《伯德小姐》)擔當編劇和導演,將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經典小說再度搬上銀幕
  • 預售已開|《奧斯卡佳片《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七夕上映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七夕甜蜜影片《小婦人》《小婦人》
  • 《小婦人》:選擇自己的人生,不負愛與自由
    看了因疫情原因從情人節推遲到七夕才上映的電影《小婦人》,忍不住又買了原著來看。喬:自由的個性,不羈的靈魂「討厭有人說女人只適合去愛,我受夠了。」即使知道勞裡愛的是姐姐喬,對她的感情不是那麼純粹,艾米還是聽從自己的心願選擇了自己愛的人,也要承擔這個婚姻的風險。所以,艾米才會說:我是個失敗者,我不可能像喬一樣,對我來說,婚姻就是一道經濟命題。這次的翻拍,艾米不再是被放在喬的對立面,沒有之前版本裡的不討喜,對這個形象有了更多的解讀。
  • 甜茶,艾瑪·沃特森主演電影《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
    小婦人女孩的生活,女孩的自由。千百年來的不變傳統,女孩長大了就得嫁人,最好結果就是嫁給一個富有的家庭,當貴婦人。但是喬不這麼想,她有自己的夢想,她喜歡寫作,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小婦人》喬愛與被愛。勞裡和喬求婚,但是喬卻拒絕了勞裡的求婚。喬是真的不喜歡勞裡嗎?
  • 《小婦人》:豆瓣8.4,人生多困頓,不負愛與自由
    「人生多困頓,故我盡力書寫歡樂」在影片的片頭閃現了這樣一行字,為整部劇的展開奠定了感情基調,這個時代很艱難,但請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做一個有趣的靈魂,終將不負愛與自由。2019版電影保留了原著的經典,影片中獨立女性不再是女權抗爭的符號,而是代表了內心對自由的渴望,不管是事業還是愛情,都要追尋內心,勇敢逐夢。
  • 《小婦人》勇敢追愛,不負愛與自由!
    《小婦人》重新定檔8月25日,並發布「情定七夕」版海報預告。
  • 提名奧斯卡的《小婦人》:願你溫暖坦蕩,不負愛與自由
    「有一部屬於每個女孩兒的電影,一個不負愛與自由的故事,笑中帶淚看完。」不論是《小婦人》原著還是同名電影,喬都是最具性格魅力的人。她天真爛漫,敢愛敢恨,永遠堅持自己的想法,是一個十足的酷女孩。她追求自我價值的狀態,也激勵無數女性。從年少開始,喬便愛上了寫作。她喜歡沉浸在自己編織的故事裡,也渴望自己的文字有更多的人看到。雖然寫作一開始並沒有給她帶來豐厚的收入,可這樣的經歷,卻在無形中提高了她對於自我價值的認知。
  • 《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
    這期的「看電影學英語」專欄推薦給大家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小婦人》(Little Women),七夕節剛剛在國內上映。
  • 不負愛與自由——致敬值得永恆的《小婦人》
    我想起魯迅先生那篇討論「娜拉走後會怎樣」的文章——成功反抗後的娜拉,以其自由意志應該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雖然將這個比較放在這裡不太合適,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在激越的情緒平復下來之後,想想後來的生活怎麼過。反抗總是容易,後續的人生之路才難。
  • 《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
    在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閱讀《小婦人》。班裡也有其他同學在讀,於是,我們會相互詢問:「你喜歡四姐妹中的哪一個呀?」有人喜歡天使一般瑩潔的貝絲,有人欣賞擁有獨立氣質和灼眼才華的喬,而我,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偏愛野心勃勃,裝腔作勢的艾米。時隔多年,當我觀看《小婦人》電影時,我忽然無法做出判斷。梅格溫婉,貝絲善良。
  • 《小婦人》:成為自己,才不負愛與自由
    影片通過現在和過去兩條時間線,回憶和現實交織,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完整的故事畫面。時間交錯中,人物的命運也在不斷更迭,在那個時代,獨立女性本就少見,更不要說有夢想、並且追逐夢想的女性,而馬奇一家四姐妹,全都是夢想踐行者,她們心中有愛,懷揣夢想,最終成為自己,不負愛與自由,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從這幾位女性的成長中,能得到什麼現實指導意義。
  • 《小婦人》發布「擇你所愛」短片 七夕浪漫上映
    《小婦人》發布「擇你所愛」短片 七夕浪漫上映 《小婦人》發布「擇你所愛」短片 時長:02:49 來源:電影網
  • 《小婦人》:愛與自由皆不可辜負,3集根本不夠看!
    這部萬眾期待的電影版《小婦人》8月25日在七夕定檔上映啦!  「不負愛與自由」,這真的是一句很吸引人的話啊! 片子最初的定檔是2月14日情人節,但因為疫情的緣故而延遲了上映,但好片子不怕等了,錯過了情人節,七夕安排!
  • 願有歲月可回首,不負愛與自由
    婚姻究竟只關乎愛,還是一個經濟問題?假如不被愛,是否能擁有受人尊敬的人生?這些150多年前打動無數女性讀者的問題,在今天仍有再思考的意義。導演: 格蕾塔·葛韋格編劇: 格蕾塔·葛韋格 /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主演: 西爾莎·羅南 / 艾瑪·沃森 / 弗洛倫斯·皮尤 / 伊萊扎·斯坎倫 / 蘿拉·鄧恩 ······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
  • 《小婦人》:愛與自由皆不可辜負,這BBC英劇3集根本不夠看
    作者:蘇蘇 這部萬眾期待的電影版《小婦人》8月25日在七夕定檔上映啦! 「不負愛與自由 片子最初的定檔是2月14日情人節,但因為疫情的緣故而延遲了上映,但好片子不怕等了,錯過了情人節,七夕安排!,讓她們家如此清貧,女兒想穿好看的衣服都沒辦法滿足,也沒有直接批評女兒的愛慕虛榮,而是語重心長的告訴梅格,女性的美並不是裝飾品,如果一直執著於外在的美,很有可能我們的價值就真的成了裝飾品。
  • 《小婦人》:愛與自由皆不可辜負,這BBC英劇3集根本不夠看
    作者:蘇蘇這部萬眾期待的電影版《小婦人》8月25日在七夕定檔上映啦!「不負愛與自由」,這真的是一句很吸引人的話啊!片子最初的定檔是2月14日情人節,但因為疫情的緣故而延遲了上映,但好片子不怕等了,錯過了情人節,七夕安排!超經典原著小說,2位影后,三部經典作品的演員,(目前)唯五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的女性導演,以及還未上映(國內)就攬獲的6項大獎,這架勢想低調都不行啊!
  • 七夕佳片"小婦人"曝"愛情金句"劇照
    女主喬·馬奇(西爾莎·羅南 飾)領銜七大主角全部亮相,「想要被愛與愛一個人是不同的」「從認識你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愛上了你」等愛情金句頻出,或發人深省,或深情滿滿,從不同角度詮釋愛的真諦,令人對影片中的愛情更為期待。  上周末《小婦人》剛剛宣布定檔七夕8月25日,消息一出瞬間引發全民歡呼,「小婦人定檔」話題持續霸屏微博熱搜榜,一路飆升至第七位。
  • 撒糖七夕 電影《小婦人》發布「甜茶求婚」片段
    據悉,《小婦人》將於七夕節在國內上映。>此前勞裡表白喬的金句釋出,就有觀眾稱被精準直擊到了心底,更被觀眾鎖定為今年七夕必看愛情佳作。電影《小婦人》從不同角度將愛與被愛展現得淋漓盡致,片中傳遞的那份面對愛情的真誠與勇敢,更像是承載了疫情後觀眾最應該擁有的果敢勇氣,喚醒徘徊不定的自己,趁時間和美好同在,大膽告白。或許勇敢並不能帶來最圓滿的結局,可至少努力過才會不留任何遺憾。
  • 七夕首選《小婦人》曝「愛情金句」劇照 神仙陣容詮釋愛的真諦
    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七夕必看佳片《小婦人》曝光一組「愛情金句」劇照。女主喬·馬奇(西爾莎·羅南 飾)領銜七大主角全部亮相,「想要被愛與愛一個人是不同的」「從認識你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愛上了你」等愛情金句頻出,或發人深省,或深情滿滿,從不同角度詮釋愛的真諦,令人對影片中的愛情更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