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需要什麼條件?穿越者能在古代實現人工降雨嗎?

2020-12-19 短視頻劇本鋪子

有雨必先有雲,但有雲不一定有雨。在自然界中,過冷雲降雨(或雪)是由於雲中除小水滴外,還有足夠的冰晶。過冷雲中水滴會不斷蒸發並凝華到冰晶上,冰晶不斷長大以致下落為雪,如果雲下氣溫高於0℃,它們就會融化成雨。

相反,自然界這種雲霧中缺少足夠的冰晶,由於雲中水滴十分細小,就能夠長期穩定在空氣中而降不下來,這樣也不形成了有雲無雨的現象。

人工降雨的有什麼目的?解決乾旱問題。人工降水已從初期的試驗研究,逐步轉為有嚴格設計、多種探測手段及作業技術現代化與通訊等相結合的試驗應用技術,成為目前我國及不少國家的抗旱減災的措施之一。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

過去,人們將人工增雨叫作人工降雨,是人們在深入了解降雨的成因之後,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對積雨雲、濃積雲、雨層雲、層積雲進行作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雨或增加降雨量。

人類要想人工降雨就要有充分的條件。一般來講,自然降水不僅需要一定的宏觀天氣條件,還需要滿足雲中的微物理條件,比如:0℃以上的暖雲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雲中要有冰晶,沒有這個條件,天氣形勢再好,雲層條件再好,也不會下雨。

人工增雨分為曖雲增雨與冷雲增雨:

曖雲增雨:要使曖雲(溫度高於0℃的雲)降水或增雨,要在雲中播撒鹽粉、尿素等吸溼性粒子,促使大雲滴生成導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冷雲增雨:若要冷雲(溫度低於0℃的雲)降水,就要用飛機等播撒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從而產生大量冰晶,使冷雲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根據操作情況,人工降雨又可分為地面造雨與空中造雨2種方法:

1、地面造雨法:利用地面造雨器燃燒碘化銀溶液,使碘化銀煙粒隨熱氣飄升達高空以充當冰晶核。當碘化銀煙粒上達雲內過冷水滴層,可使過冷水滴凝固為冰晶,經由冰晶成長過程,終至掉落成雨。

2、空中造雨法:利用飛機在雲中撒播碘化銀或乾冰雲種,由於撒播之雲種可精確被送達足夠低溫之雲中,故一般造雨效果比地面造雨法為佳。

人工降雨成功的關鍵?

1、人工降雨作業只有在一定的自然雲的條件下才能獲取所需的增加水量的結果,目前的技術條件還無法做到人工造雨。

2、對於不同條件的雲進行同樣的催化作用,可能會得出正、反兩種不相同的結果。所以為了獲得增雨效果,必須對自然雲條件和降水過程進行更深入的探測研究。

3、自然降水量的變率很大,而人工增雨量又往往比較小,在一次降水過程中,很難把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區分開來。因此,評價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檢驗方法仍然是人工影響天氣科學主攻目標。

那麼,人類可以藉助以下條件向雲中播撒乾冰核,從而使雲中產生凝結或凝華的冰水轉化過程,在此藉助水滴的自然碰並過程,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這樣一來,人工降雨也就可能實現了。但是,如果沒有充分的條件,即使人工再催化也不會降水的。

相關焦點

  • 四十二枚炮彈:今天菏澤的人工降雨是這樣做的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11日訊 (見習記者 陳新雨) 6月11日,菏澤市氣象局根據全市抗旱和蓄水等保障需要,決定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據統計,目前為止,全市共發射42枚增雨火箭彈,單縣、曹縣、成武天氣情況不適合人工降雨,未參加此次人工作業行動。據悉,6月12日凌晨五點左右,菏澤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將根據最新降雨雲系情況在單縣、曹縣、成武進行第一輪的人工降雨作業。其他縣區將視具體雲層數據陸續進行下一步的人工降雨作業。
  • 四川遭受多年不遇的乾旱,為什麼不使勁地打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
    面對如此嚴重的乾旱,有人就納悶了,既然這麼幹旱,為什麼不使勁地往天上打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呢?到底什麼是人工降雨?隨隨便便的往天上打幾顆火箭彈就能降雨嗎?其實人工降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聊一聊:人工降雨又叫人工降水、人工增雨等,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最終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 【學點科學】探秘人工降雨的奧妙
    雨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與凝結核,在低溫與大氣運動的助推下,彼此碰撞形成冰晶並不斷變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冰晶的漂浮時,它們就會落下,最終因受熱而逐漸變成雨滴。什麼是人工降雨技術?現在的人工降雨技術主要是根據云層厚度、氣流強弱、含水量的大小,給它播撒一定量的催化劑,造成降溫或氣流運動來形成降雨,一般分為冷雲催化劑和暖雲催化劑。在冷雲催化劑中,可以運用乾冰、液氮等超低溫製冷劑快速降低雲層溫度,形成冰晶。也可以直接投射碘化銀等品形、晶格常數與冰晶相近的物質,增加冰晶數量。
  • 世界首款人工幹預降雨無人機首飛!軍用無人機化身龍王造福民生
    他搖身一變,成為了能給人們帶來雨雪的「龍王」。據新華社消息,1月6日,在翼龍-II型無人機的基礎上進行改裝的「甘霖-I」號在甘肅省金昌市的金川機場進行試飛,實驗結果顯示,新型無人機的防除冰、催化劑播撒、大氣探測等功能都正常,性能優異系統穩定,能夠滿足要求。在試飛45分鐘之後,「甘霖-I」型無人機平穩著陸,首次試飛圓滿成功。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人工增雨是怎樣實現的?發射一枚降雨彈花費多少錢?科學家來揭秘
    既然天公不作美,也就只能讓人力勞動力來想辦法了,這便被稱為了人工降雨。和自然降雨的形成原理自然是極為相似的,只不過要從中多增加一些催化劑而已。自然降雨也是雲層中的水滴凝結到了一起,相互之間發生碰撞才形成了雨水,落到了地面上。而人工降雨卻是需要利用飛機,火箭來發射一些催化劑,促使雲層中的水能夠儘快的凝結到一起。
  • 【關注】準格爾旗「火箭彈降雨」,你見識過嗎?
    【關注】準格爾旗「火箭彈降雨」,你見識過嗎?6月8日,我旗出現降雨天氣,具備人工增雨作業條件,旗氣象局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於當天上午10時在薛家灣移動火箭作業點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
  • 中國人工降雨影響全球?印抱怨這一能力成武器,前線士兵苦不堪言
    所謂控制天氣,就是使用碘化銀在雲中噴灑,最終達到降雨的效果。不過,印度一些專家卻不斷鼓吹我國人工降雨會影響全球氣候,而且印度軍方還抱怨稱,「天氣武器」的威力很大,這種武器可以通過改變自然環境,讓敵方前線士兵苦不堪言。不久之前,印度海軍馬科斯特種部隊抵達列城地區,按照計劃他們將被部署在班公湖。
  • 除了製冷、滅火、人工降雨,乾冰還會幫公交車「洗澡」?
    圖說:乾冰清洗無塵車間內,工人手持噴射槍,噴出粉末狀乾冰,對車輛清洗除塵 巴士二公司供圖乾冰,可以製冷、滅火或人工降雨,你也許不知道,它還會幫公交車「洗澡」。在久事公交集團巴士二公司,有一間「乾冰清洗無塵車間」。
  • 菏澤發射42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場面震撼難得一見
    6月11日,山東菏澤市氣象局根據全市抗旱和蓄水等保障需要,決定抓住有利天氣,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
  • 軍用無人機褪下戰袍,變身降雨龍王,甘霖灑滿祁連山脈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報導:1月6日,「甘霖-Ⅰ」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省金昌市首飛。「甘霖-Ⅰ」主要用於執行祁連山人工增雨(雪)任務,投入使用後,以每年50個架次作業測算,祁連山區域年增水將達6-8億立方米。這款無人機有什麼過人之處?高海拔山區作業有哪些難點?它的投入使用對祁連山區域有何生態意義?
  • 滾動|人工增雨火箭已發射!我們能等來一場大雨嗎
    雖然一旁的小山坡上空飄著一片厚厚的灰色雲朵,但根據觀察觀測情況,工作人員還是說,從目前來看,作業點一帶的天空,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廣東研判29號颱風「巴蓬」 將依條件人工增雨
    中新網廣州12月27日電 (王堅 粵應宣)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27日組織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廣東省氣象局、廣東省水文局等部門舉行降雨防禦、蓄水保水會商會研判,預計今年29號颱風「巴蓬」將於28日前後在南海中部海域逐漸減弱消失,廣東將在粵北、粵西和粵東將依據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昨日杭州誰在翻雲覆雨 記者兵分多路直擊人工增雨
    8月25日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12點58分,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太湖無錫水域「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點有5處
    作為人工改善太湖水質的重要手段,除了低空小範圍人工降雨,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是發射增雨火箭彈。據悉,自2003年起無錫開始實施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目前大市範圍共有9處人工增雨作業點。「在有利氣象條件下,實施人工增雨可以起到改善水質、減輕空氣汙染、緩解乾旱或高溫等作用。」無錫市氣象局服務與社會管理處相關人員說。據悉,2019年無錫共實施8次人工增雨,7次在湖邊,每次發射4枚火箭彈,影響範圍20平方公裡左右,可在自然雨量的基礎上增加20%的雨量,可使「小雨變中雨,中雨變大雨。」
  • 河北:實時監測災情採集信息 助力降雨評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娜 司麗麗 孫玉龍報導 8月4日至7日,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出現強降雨天氣,其中14個站點降雨量超過200毫米。在此次強降雨天氣的應對過程中,省氣象災害防禦中心利用「氣象災情監測與綜合數據管理平臺」,有效調動網際網路、社會化資源,實時監測氣象災情變化,收集有效災情信息350餘條,為此次強降雨過程的影響評估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悉,近年省氣象災害防禦中心不斷夯實氣象災害防禦基礎能力,逐步構建並完善氣象災情監測收集體系。
  • 河南降雪被疑是「假雪」 氣象部門:人工增雪如假包換
    當地氣象部門回應稱,這場雪是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雪共同作用的結果。那麼,有了人工參與的降雪,降下的還是真雪花嗎?人工能「無中生有」嗎?如果沒有人工影響,這場雪還會下嗎?人工如何影響天氣?哪些雲需要人工來幫它們一把?河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副主任黃毅梅介紹,人工增雨、雪需要能達到一定條件才能作業,比如,雲層溫度低於零度,有一點厚度,雲中含水量較大,雲系處於發展階段,並有持續水汽輸送。另外,還需要雲中有過冷水(有水汽),冰晶濃度較低等。有了這些就算通過了「審核」,被認定具備增雨、雪潛力。
  • 12月10日至12月18日,臨海啟動火箭人工增雨
    為增加山塘水庫和河道蓄水,臨海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決定,根據天氣條件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意外情況與臨海市人影辦聯繫市公安局聯繫電話:110市人影辦聯繫電話:85286291地址:臨海大道(中)323號氣象局一樓臨海市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20年12月8日小知識很多市民會疑惑:「為什麼天氣乾燥不用人工降雨的方式降雨
  • 氣象局「人工增雨」忙一宿 發射增雨火箭84枚
    根據市氣象臺預報,我市16日夜間開始出現一次降雨天氣過程。當前正值我市森林防火關鍵期,市氣象局高度重視此次降雨天氣過程,市人影辦專門對各區縣的增雨作業準備情況和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了抽查,並對縣區的作業人員進行了現場指導。
  •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人工受精一次能成功嗎?
    昆明人工授精醫院介紹,人工受精一次能成功嗎? 時間:2020-12-21 09:19 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 人工受精多少次成功?一次人工受精能否成功?作為一種輔助生殖技術,人工授精作為一種試管嬰兒技術,已為眾多不孕不育家庭實現了求子之夢,因而受到更多人群的關注。所以一次人工授精可以成功嗎?對於這個問題,小編做了相關的解答,下面我們來看看。人工受精一次能成功嗎?人工受精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助孕方法,其目的是將經清洗處理過的精液通過導管注入宮腔,使精卵順利結合,從而實現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