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定:美國十大「中國通」——有人堅守學術,有人開始「反華」

2020-12-24 觀察者網

導讀

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這位精通中文和日文的美國學者,一生致力於東亞和中國研究,被冠以「中國通」稱號。

在美國,像傅高義這樣了解中國、研究中國的學者還有很多,而隨著中美關係轉向低谷,有關中國的研究也不再那麼「純粹」,或許「中國通」傅高義的離去,正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本文作者、澳門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定定,2015年時以學術、政策和媒體影響力三大指標,評定了他心目中的美國智庫十大「中國通」,這其中有些人甚至已經轉向,有關中國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為政治服務。

觀察者網刊發此文,供讀者參考。

【文/ 陳定定】

我排名的主要指標是學術、政策和媒體影響力。根據這三個指標,我心目中的前十大「中國通」分別是:李侃如(Ken Lieberthal)、蘭普頓(David Lampton)、柯慶生(Tom Christensen)、江憶恩(Iain Johnston)、卜睿哲(Richard Bush)、謝淑麗(Susan Shirk)、傅泰林(Taylor Fravel)、巴裡•諾頓(Barry Naughton)、沈大偉(David Shambaugh)、麥艾文(Evan Medeiros)。

這十位裡面,有些是中國研究的泰鬥級人物,有的是知名智庫領軍人,有的是現今學術界的中堅力量,有的是美國對華政策參與制定者,但共同的一點是都發表過有影響力的學術書籍和文章。

這也是我個人評價「中國通」的一個最重要標準,那就是影響力必需建立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不然的話一些職業外交官可能在政策上更加有影響力。另外,這個名單也涵蓋了「中國通」的老中青三代人,既有傳承,也有創新,展望未來的意味。

第一名:李侃如(Ken Lieberthal)

依我看,李侃如可以當之無愧的排在美國「中國通」的第一名。

首先,他著作等身,自1980年代起就是中國政治研究的領頭羊。他的那本著作《治理中國》(Governing China)現今仍然是很多美國大學中國政治學課程的必讀書目。他在密西根教書研究幾十年,也培養了一大批現今活躍在中美兩國的中國研究一流學者,其中包括上述名單裡面的江憶恩和沈大偉。

除了學術影響力,李侃如的政策影響力同樣很大。他曾經出任柯林頓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局資深主任,對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做出貢獻。2009年他從密西根大學退休後轉到布魯金斯學會繼續發光發熱,擔任過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2012年同北京大學王緝思教授合寫了一篇關於中美互不信任的報告,幾乎所有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在個人論著中都會引用。總之,李侃如是那種他一開口說話,你必定會認真傾聽領會的學者。

代表著作:Governing China: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圖:李侃如

第二名:蘭普頓(David Lampton)

蘭普頓教授同樣是一位中國研究的泰鬥人物。和李侃如教授一樣,蘭普頓也是著作等身,同時在政府和智庫都有巨大的影響力。歐巴馬當年競選的時候就特意挑選他做中國政策的顧問。蘭普頓教授被普遍認為是研究中美關係最理性的學者,他既不親華,也不反華;總是能從一個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中美關係取得的成績和面臨的挑戰。

他最近發表一個被廣泛關注的論點是,「中美關係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他建議美國應該重新考慮是否一定要堅持在亞洲維持統治地位,同時也建議中國謹慎認識自己的實力。我覺得這是目前關於中美關係最精闢的論斷。

代表著作: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Might,Money,and Minds.

圖:蘭普頓

第三名:柯慶生(Tom Christensen)

柯慶生教授是美國「中國通」裡面中生代的傑出代表。柯慶生現在是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的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普林斯頓——哈佛中國與世界項目主任。

柯慶生教授曾於2006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美國東亞暨太平洋地區事務副助理國務卿,屬於那種政學兩界都如魚得水的人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柯慶生和江憶恩共同創辦了普林斯頓——哈佛中國與世界項目,這主要是一個博士後項目,從2004年建立至今已經培養了幾十位研究中國外交的青年一代人才,被戲稱為中國外交研究界的「黃埔軍校」。

此外,柯慶生教授最新出版的關於聯盟政治和亞洲安全的著作,對理解現在的熱點問題都非常有啟發。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研究中國外交,但影響力超越了中國外交這個狹小的領域的學者之一。

代表著作:Useful Adversaries:Grand Strategy,Domestic Mobilization,and Sino-American Conflict,1947-1958.

圖:柯慶生

第四名:江憶恩(Iain Johnston)

我把江憶恩教授排在這個位置可能很多人會有不同意見,因為江憶恩教授既沒有加入知名智庫,更不經常為媒體發表看法。可以說他是有意躲避媒體的學者(從照片也能看出來),那麼他的影響力從何而來呢?來自於他的理論功力。

他以建構理論的方式來影響美國政策圈對華政策辯論方式。可以不誇張的說,江憶恩教授是目前研究中國外交的理論第一人,而且這點是很多學者公認的。

江憶恩的成名之作是他在密西根博士論文基礎上改編出版的《文化現實主義》(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並在中國研究圈引起極大反響,據稱改變了很多人對中國歷史傳統的看法。他後來陸續出版的幾本著作,我私下認為,本本都是經典,都值得精讀細讀。而且,他的每一篇論文我都會建議學生認真對待,因為沒有一篇不是頂尖水平的。

代表著作: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

圖:江憶恩

第五名:卜睿哲(Richard Bush)

卜睿哲現在是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資深研究員,同時也將在桑頓中國中心兼任資深研究員。他可能是這個名單裡面在美國政府裡面任職歷史最悠久的學者,曾經在美國國會,國防部和國務院都擔任重要職務。

同時他也不僅僅是中國問題專家,他也精通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地區事務,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亞洲通。聽卜睿哲討論亞洲問題,你才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想要了解美國的亞洲政策,你第一個應該閱讀的就是卜睿哲。

代表著作:The Perils of Proximity: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圖:卜睿哲

相關焦點

  • 反華教授布萊迪要被大學開除了嗎?
    (下稱「坎大」)收到了學者們對她學術不端的投訴,於是坎大對她過去對中國的研究內容展開了學術調查(見文末附文)。這件事說明紐西蘭學界已經開始對布萊迪過去對中國的「研究」產生了質疑與反感,若她的謊言被戳破和公開,將會顛覆她過去的反華宣傳成果,而華社形象會就此翻身。 被布萊迪教授惹怒的除了她所在的坎特伯雷大學外,還包括梅西大學、奧克蘭大學和維多利亞大學等。
  • 【深度】揭露靠抹黑中國「成名」的鄭國恩:徹頭徹尾的學術騙子...
    自2016年底開始,此人在推特帳號上不僅頻頻發表和轉發涉疆言論,大肆歪曲污衊中國政府治疆政策,還從2018年至今相繼編造《「墨玉名單」:關於中國在新疆拘留行動的剖析》(簡稱《墨玉名單》)《絕育、強迫墮胎和強制性節育——中共鎮壓新疆維吾爾族出生的運動》(簡稱《強制節育》)等十餘篇反華涉疆報告文章,拋出「百萬維吾爾人被非法拘禁」「新疆對少數民族實行強迫勞動」「新疆對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採取強制性計劃生育政策
  • 「反華鏈條」曝光!澳媒「點名羞辱」華裔
    導讀:今年八月,一篇關於中國的不實報導在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上被發表。文章聲稱,在澳高校參與研學的中國與華裔專家和學者有向中國軍方提供澳相關研究成果和機密。當然,澳大利亞媒體中也是有人懷有一顆媒體人的赤誠之心。12月14日,APAC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其矛頭直指ASPI。文章稱ASPI關於中國及華裔學者的「指控」完全是子虛烏有,它在毫無切實證據的情況下,「點名」了32位學者,直接公開了他們包括姓名、照片、從事或所研究的行業在內的個人消息。
  •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揭露美國「反華陰謀論」炮製套路:官方「放...
    我沒去過中國,我應當去武漢看看,與醫生交談,與當地人交談。在美國,沒有任何一個標榜自己為中國問題專家的人能做到這一點。他們中的許多人有理由升級與中國的摩擦,有人受到軍火商資助,有人由國務院直接資助,一些人思想上是反共的,想擊敗中國共產黨。還有一些人對中國不滿,認為美國的許多工作機會轉移到了中國。我個人也認為美國應在本土製造產品,如果我們製造自己的口罩,美國也許在抗擊疫情方面會表現得比現在好。
  • 捷能通方振豐:有一種情懷叫堅守
    有人說,情懷就像夢想  很美好、很純粹  並且令你願意去追尋;  也有人說,情懷就是一種憧憬,  它虛無縹緲、不切實際。從此用責任與擔當,堅守在「捷能通」的許多崗位上,哪裡需要去哪裡,為公司的發展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最終,他用自己的努力與實力,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贏得公司上下一致的信服與尊重。
  • 美國「反華急先鋒」突然「叛變」,亂港分子措手不及
    該法案是對中國內政的嚴重幹涉,但儘管如此,依然於12月7日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上獲得了通過。但是在參議院會上,該法案卻被泰德·克魯茲否決,理由是懷疑民主黨人試圖利用該法案改變美國現今的移民政策,甚至還杞人憂天,害怕中國會利用該法案的漏洞向美方派出間諜。
  • 「新八國聯軍」處心積慮反華 媒體:只不過是些跳梁小丑!
    一些西方媒體近日瘋狂炒作「中共黨員滲透論」,並聲稱有195萬中共黨員的個人信息已洩露給了境外反華組織。最近一直上演反華蹩腳戲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再次作為幕後黑手在世人面前示眾。IPAC這個反華「草臺班子」成立於今年6月,旨在抗衡他們所謂的「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對全球貿易、安全構成的威脅」。
  • 繼受到中國制裁後,兩張照片——引發美國網友對該反華議員的抨擊
    導語近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針對於某些西方政客三番兩次的詆毀中國,宣揚虛假言論的行徑做出回應,將決定對美國共和黨的四名人員進行制裁。然而這個消息還沒過去,這四名參議員中的其中一人克魯茲(反華議員)因為一張照片被送上了熱門,並遭到廣大網友抨擊,照片中顯示克魯茲在飛機上,但是沒有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加上美國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克魯茲的行為瞬間引發了輿論的熱議。
  • 【中國那些事兒】史蒂芬·羅奇:美國 「反華四人幫」完全不理解美...
    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4日刊發美國耶魯大學知名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的評論文章稱,在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川普政府四名高級官員組成的「反華四人幫」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經過精心策劃的激烈演說,這些演說只會抨擊共產主義
  • 人大智庫專家說,部分中國人攻擊美國「政治正確」,其實助長了反華派
    美國黑人領袖是中國的貴賓——杜波伊斯,他甚至被邀請在中國國慶慶典上與中國領導人一起站在講臺上。 隨著美國反華仇外心理和反華族主義的抬頭,反種族主義和反歧視運動與中國的關係正變得更加直接——這股反華風潮與川普試圖將新冠貼上「中國病毒」的標籤直接相關,從而導致美國針對華裔或中國公民的人身攻擊和言語攻擊事件不斷增加,美國的反華情緒也愈演愈烈。 這種反華仇外心理,反過來又導致美國國內出現反對這種反華趨勢的新動向。美國大眾傳媒一向偏愛攻擊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或華裔。
  • CNN的這篇報導,讓反華分子心態崩了
    從今天開始,中國人將迎來自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控制以來的首個國慶黃金假期。從各地紛紛上報的高速路大堵車和高鐵機場的人潮來看,在疫情期間憋壞了的國人勢必將在此次黃金周把過去近一年失去的出遊時光都補回來。與此同時,中國這熱熱鬧鬧的黃金周也吸引了還在嚴重的疫情中掙扎的美國人的關注。
  • 拉夫羅夫表態:支持印度反華的是美國
    而在12月14日,作為同時與中印雙方交好的俄羅斯突然發聲——俄外長拉夫羅夫公開表示:是美國在背後支持印度的反華運動。 而至少從目前美國在相關衝突中的種種表現來看,拉夫羅夫並非無中生有: 在印度開始單方面挑起邊境衝突的5月份,川普就對此表示了極大的興趣,並早早表態自己站在印度這一邊; 6月15日的流血衝突之後,共和黨參議員丹·沙利文就向美國國會建議,美國應該儘快與印度在印度洋舉行一場「額外」的聯合演習,以此幫助印度提高自身的「防禦能力」;
  • 有理兒有面:反華到癲狂的「班農」被捕,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即便是被保釋,班農被捕事件也猶如一顆核彈,在美國政壇引起軒然大波。而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對此事的關注度一點也不亞於美國,各大媒體和專家學者紛紛報導解讀,一時間眾說紛紜。誠然,作為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對於班農的被捕是鼓掌叫好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班農這老小子是個極端到癲狂的反華頭子。那麼,班農被捕事件的本質是什麼?是否和中國有關?他對中國都做過些什麼?
  • 中國將對等反制美國媒體;蓬佩奧還沒到,斯裡蘭卡先發聲:對抗中國,我們不跟;魔幻!這家反華外媒在臺灣遭封殺丨每日大新聞
    問:上周,美國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增加列管為「外國使團」,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將做出正當、必要的反應。請問中方將如何反應?答: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和人員的正常新聞報導活動無端設限,無理刁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歧視和政治打壓。
  • 美政客糾集一幫跳梁小丑,成立「反華草臺班子」
    而最近一直上演蹩腳「反華」鬧劇的「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也再次作為幕後黑手,出現在世人面前。 萬萬沒想到,如此荒謬的言論也能成為一個「反華草臺班子 」成立的理由。
  • 澳反華議員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難道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
    據觀察者網12月30日報導,澳自由黨籍參議員、前陸軍少將吉姆·莫蘭在採訪中宣稱,中國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所以澳政府應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準備和中國開戰。除莫蘭外,臭名昭著的反華智庫澳戰略研究所在近期煽動「對華開戰」。
  • 美國再發報告意圖指責中國「隱瞞疫情」,外交部:反華勢力的又一...
    有記者問,美國國會眾院外委會首席成員、共和黨「中國行動小組」主席麥考爾日前發布報告,以時間線列舉2019年12月底以來涉新冠肺炎疫情重要事件,意圖說明中國「隱瞞疫情信息」及世衛組織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呼籲對中國早期「隱瞞疫情」展開國際調查,並要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辭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站隊中國!俄羅斯拒絕美邀請,向所有「反華」聯盟說不
    安東諾夫指出,俄羅斯絕對不會加入任何「反華」組織,俄羅斯將會用實際行動體現出對於中國的絕對支持與維護。在全世界範圍內,俄羅斯的這一極力維護對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眾所周知,美國煽動世界各國「反華」勢力反對中國的發展,但是這並沒有因此而完全瓦解中國與一些國際重要夥伴的堅定情誼,俄羅斯的力挺是中國的發展動力。俄羅斯力挺中國!
  • 外交部回應美國務院涉華文件:反華謊言集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近日發布一份文件,列出了美國需要完成的10項任務,以應對中國挑戰。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資料圖  趙立堅表示,這份文件是美國國務院的一些「冷戰活化石」炮製的又一反華謊言集。
  • 德國追隨美國反華是假,在中美兩大國中間撈好處才是真
    作者:刺客相對於美國盟友而言,川普在選舉中失利即將下臺,對他們就是一種解脫。畢竟,拜登延續歐巴馬時代重視盟友關係的對外政策,讓盟友可能不用在中美中間選邊站。所以,德國的決策者開始尋思如何利用中美矛盾,從中撈取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