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童話博物館
開封有很多香燦的小吃,這些小吃中,鍋貼就是其中之一。有名的有邢家鍋貼、稻香居鍋貼、第一樓、大板牙、老胡挺好等,他們的名字一年四季在開封人的牙縫裡呲呲流轉,如果你在開封街頭遇到一個人,看到他嘴上有油,十有八九是剛剛吃了鍋貼。
關於鍋貼的傳說很多,我覺得最樸實最貼近生活的最有生活的,要數這一個。
很久很久以前,開封城牆下住著一位美麗可愛仙氣飄飄多才多藝溫婉妖嬈愛吃愛喝,又,又十分愛老公孩子的女人。她一生最愛兩個事,吃,穿。
如果僅僅愛吃,那也罷了,關鍵的是,她還愛做,愛開車的司機們看仔細了,不是做愛,是愛做。有人也許會笑話我,林老師,我們沒有那麼想啊,是你那麼想才那麼寫的,那麼我說,同學們,即使我的思想拐了那麼一個彎,我也是乾淨人,也可以自由切換,只有一個純粹的人才可以將情愛說得如此坦蕩啊。
這一個小女子每天變著花樣給老公做飯,她讓每一絲面都有故事,讓每粒米都懷著感情。如果她初一做的菜有山的味道,初二必是海的味道,初三必是天的味道,初四也就是地的味道,初五是雨後森林的味道,初六是天高天淡的味道,初七是彩霞滿天的味道,初八……啊初八做什麼呢?她要不斷發明菜才可以滿足心中小獸一樣的美食慾,她又陷入了提著菜刀在院子裡左右躑躅徘徊的境況。
這時候她想發明一種美食,她還沒有想好名字,這種美食要能包天包地,這種美食要有太陽的金黃,還要有月光的綿軟,這個美食要熱騰騰有熱戀的味道,還要端裝大方,這個美食要樸素,還要當牙齒切開後驚訝喜悅。
她先選了一個餃子的外形,她覺得餃子好,什麼都能包。餃子還非常合她和愛人的口型,一想到愛人一口塞進嘴裡再添添筷子的天真樣,她的七情六慾瞬間充滿心頭(注,添筷子這個鏡頭來自北京的責編劉一一)。
她開始在家裡把餃子煎炸炒……
這是一個浪漫又勞煩的工作,當她把面揉的纏綿悱惻,把菜切的活色生香,把餃子包出一心一意的褶裙,這才僅僅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她要用心,但又不知道往哪裡用。就像一頭水牛,一身力氣,但身上並沒有轅,它跑著跑著,忽然,掉井裡了。
為了這個偉大的發明,小女子真是使勁了渾身解數,她試驗了各種油,又用油試驗各種面,又用各種面試驗各種菜,又用各種菜試驗各種火,又用各種火試驗各種油……但是,她總覺得差點火候,不是軟了,就是硬了,不是香膩,就是寡淡,不是氣短,就是情長,她心中要的是那種用一妙鍾愛上她的菜用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是那種恰到好處的愛和戀戀在舍,可每做一次都是失之毫釐差之千裡,她快氣瘋了,櫻桃小嘴快變成雞屁股了。
這天她又在煎餃子,由於長時間的勞累,她昏昏欲睡,這時她的兒子醒了。兒子因為她這半個月天天忙於發明,飢一頓飽一頓,病了好幾天了。她聽到兒子哭,趕緊跑過去,剛要哄孩子才想到忘了關火了,她抱著孩子又跑到了廚房,連褲子也沒顧上給孩子穿,跑到廚房她鼻子一伸刺探到一絲糊味,她趕緊拿起鍋鏟去翻,忽然,嗞喇一聲,一股黃色的激流從孩子的屁股上呲到鍋裡,女子蓋上蓋鍋,把孩子抱到院子裡,給孩子衝洗,等到她回來,屋裡香菸繚繞,香菸繚繞,香菸繚繞,她忍不住拿起鍋蓋,見餃子金黃,上面一層薄薄的蟬翼展翅欲飛,她看也不是,丟也不是,正在這時,門口吱地一聲,大踏步走進一個人來,不用問,是她的丈夫,他尋著香味徑直衝到了屋裡。
見媳婦拿著鍋蓋似笑非笑地神態,他知道,飯做好了,他拿起筷子,夾一個就往嘴裡送,剛入口,大喊:好吃好吃!
丈夫問她這是做的什麼這麼好吃,她看到餃子貼在鍋上,隨口說:鍋貼!
真好吃,丈夫說。
從此後,鍋鐵這種美食就發明了。當然她沒有辦法再讓孩子拉鍋裡,她是多麼聰明的人啊,她可以撒水代替呀,屎不就是麵糊糊嗎,往水裡勾點芡不就是嗎?於是,當鍋貼將熟的時候,女人就舀碗水,勾點芡,倒到正煎的餃子上。
於是,鍋貼就這樣發明了。
世界童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