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萬達員工的圓夢之旅:從鐵西到北京,如今走進平遙電影節

2020-10-16 星娛資訊站

今年8月,王磊收到了來自平遙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消息,由他導演的紀錄片《我們四重奏》入圍了主競賽單元。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王磊正站在貴州黔東南丹寨萬達小鎮的一片茶園裡,拍一部產業扶貧宣傳片。當時他的腦子裡只有四個字:不敢相信。

因為,平遙電影節是中國五大國際電影節之一,由著名導演賈樟柯於2017年發起。電影節分為多個競賽單元,而《我們四重奏》入圍的是其中的藏龍單元,與《我們四重奏》站在一起的,也多是曾經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等國際知名電影節上的獲獎或入圍影片。對於一位新晉的青年導演來說,這確實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王磊的作品首映結束後,著名導演謝飛給出了四星評價,並稱讚其是「國產紀錄片中的佳作」;著名電影博主「木易movie」評論說,「《我們四重奏》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作品。我還是容易被這類反映真實生活的作品所打動,太多細節讓人感嘆生活的豐富性與複雜性。」;而資深電影策展人、影評人沙丹的評價則更加言簡意賅,他認為這是「平遙影展迄今國片最佳。」

得到眾多業內資深人士高度評價的同時,導演王磊也引發了大眾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人拍出了這部優秀影片?

親切感與鐵西區

王磊,35歲,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的一名員工。

他出生於遼寧瀋陽的鐵西區,那是一個曾經被稱為「東方魯爾」的重工業區,他的父母、親戚都是國企工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中,鐵西區遭遇了時代困境。王磊的家人親戚們經歷了下崗潮、停薪留職等種種波折,但他們卻通過做各種小買賣,努力生活,盡所能對生活保持樂觀。

這樣的成長經歷,讓王磊走進北京朝陽區最東端的這片土地的時候,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感」。這裡有數萬人口,但本地居民卻只有不到兩千,餘下的都是外地務工人員,以及來自城區的外溢人口。與大都市的繁華形成對比的,是昏暗的燈光和晚歸者的背影,這些外來打工者是北京的另一面。

王磊說,從這裡的那些年輕人身上,他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三好街與碟片

那麼,當年的王磊是怎樣的?大概要從王磊起源於兒時幾部碟片的電影執著開始說起。

16歲那年,王磊得到了一臺VCD機。從那時起,他便把零花錢都用在了租碟片上,也是從那時起,他發現了新大陸——三好街。

當年的三好街可是淘碟聖地。每到周末,手裡攢了一周的零花錢,王磊就跑去三好街淘碟,物美價廉,特別是一些國外電影,讓他有一種「與世界接軌」的感覺。便是在此境況下,電影為這個鐵西少年打開了一扇窗,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後來大學時,王磊先是選擇了市場營銷和計算機應用專業,但最終卻又轉修了攝影。畢業之後,王磊來到北京,加入了當時著名的都市報《京華時報》。2011年,王磊的攝影作品《森林裡的人》,入圍「荷賽的多媒體評選」前三甲。

轉年,他離開媒體,來到了北京朝陽區建國路93號。

夢想與實踐

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93號,是萬達集團總部所在地。

來到這裡後,王磊任職於企業文化中心,主要負責集團層面影像內容的製作宣傳。用他的話說,在萬達的生活就是「一刻也未遠離夢想」。

2017年,王磊開始了自己的拍攝之旅。最初,他只是想拍一個5分鐘的短片;拍了一周後,他想拍一個10分鐘的;半年之後,他隱約覺得這可能將成為一個90分鐘的長片。從那時起,王磊便開始了白天上班,晚上拍攝的生活。為此,他每天要在拍攝地和市區之間往返十幾公裡。

或許是巧合,也正是在2017年,萬達影視推出了「菁英+」五年戰略,旨在挖掘和培養影視行業各專業人才,全力支持新導演項目,王磊入選了此計劃。後來,他在當地租了個房子,每個月租金800塊錢,既能有個歇腳的地方,也更貼近當地和當地人群的生活。

再往後,王磊便與此處熟至可以隨時加入這裡的人們的酒局。

他們與我們

王磊說,他最喜歡的導演是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這位墨西哥導演曾憑藉《鳥人》和《荒野獵人》兩奪奧斯卡。

在拍攝《荒野獵人》時,亞歷桑德羅不惜耗時九個多月,輾轉全美洲多地拍攝,只為還原19世紀下的原始荒野。而為了拍攝《我們四重奏》,王磊也同樣在「城中村」待了三年,拍攝了數百個小時的素材。

細究下來,這份堅持的動力,應是來源於王磊所信奉的「真實感」。他堅信:「故事中呈現的貼近感和帶給別人的相信感,是成正比的,越貼近,越真實,越真實,越相信。」

也許正是這份真誠的「真實性」擊中了觀眾,首映後,影評人沙丹稱王磊為「未來最值得關注的青年紀錄者」。他還評論說:「《我們四重奏》有著比很多故事片都傑出的喜劇手筆,它為北京這個城市的銀幕形象補充了不為人知的一塊。」

顯然,從北京建國路93號到山西平遙,王磊這個萬達員工實現了自己的電影夢。追夢過程中,他最希望看到的,則是觀眾的「共鳴」。因為,「追夢人太多了,《我們四重奏》也許是在看『他們』的故事,其實也是在看『我們』自己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從北京建國路93號到山西平遙:一個萬達員工的電影夢
    8月27這天,收到平遙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確認自己導演的《我們四重奏》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消息時,王磊正站在貴州黔東南丹寨萬達小鎮的一片茶園裡,拍一部產業扶貧宣傳片。對他而言,這原本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出差工作日。王磊的身份,是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的一名員工。
  • 從北京建國路93號到山西平遙:一個萬達員工的電影夢
    8月27這天,收到平遙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確認自己導演的《我們四重奏》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消息時,王磊正站在貴州黔東南丹寨萬達小鎮的一片茶園裡,拍一部產業扶貧宣傳片。對他而言,這原本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出差工作日。王磊的身份,是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的一名員工。
  • 拍紀錄片的萬達員工,除了夢想,支撐他站上國際影展的還有什麼?
    從北京建國路93號的萬達集團總部出發,去到山西平遙的平遙國際電影節,要花多長時間?在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工作的王磊會告訴你:三年。王磊耗時三年,用微單相機拍攝的反映北京外來務工人員生活題材的紀錄片《我們四重奏》,在中國五大國際電影節之一的平遙電影節全球首映,隨即引發網友熱議。
  • 萬達"老員工"王磊的電影之路
    電影《我們四重奏》在平遙電影節全球首映,導演王磊在左腕纏了一串念珠壓抑心中的激動。在他印象裡,以企業員工身份走上導演之路的名人,好像只有大導馮小剛和叫獸易小星。據說,叫獸易小星辭去橋梁監理來北京闖蕩是2011年。
  • 記錄平凡與真實,這部萬達員工拍攝的紀錄片憑何入圍平遙電影節?
    近幾日,隨著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揭開帷幕,唯一入圍紀錄片《我們四重奏》以黑馬之姿驚豔亮相,獲得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特別是在13日晚首映結束後,其微博話題閱讀量短時間內便達到了7.4萬,引發所有觀影人的討論與共鳴。究其原因,或可用該片導演王磊的話來解釋,"追夢人太多了,《我們四重奏》也許是在看'他們'的故事,其實也是在看'我們'自己的故事。
  • 就算被刪減40分鐘,它也是我的平遙最佳
    8月27這天,收到平遙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確認自己導演的《我們四重奏》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消息時,王磊正站在貴州黔東南丹寨萬達小鎮的一片茶園裡,拍一部產業扶貧宣傳片。對他而言,這原本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出差工作日。
  • 一個萬達員工的跨界電影夢
    當收到平遙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確認自己導演的《我們四重奏》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消息時,萬達集團企業文化中心的王磊,正在貴州丹寨萬達小鎮的一片茶園裡,聚精會神地拍攝一部產業扶貧宣傳片。而他萬萬沒有想到,夢想來敲門的這一刻,如此猝不及防,這份幸福來得有些突然。
  • 平遙不說再見.辭職一年,跑遍全國電影節是什麼體驗?
    一位影迷作者辭掉工作,花了一年時間跑遍了平遙、香港、北京、上海、臺北、西寧、海南、長春,八個華語電影節。任何一位影迷都會羨慕他的這一年。讓我們再看看那個純粹的平遙,感受千年古城的秋天,願平遙不說再見。如果你也想參與這些華語電影節,不妨收藏這篇「指南」。跑電影節的意義是什麼?
  • 賈樟柯與平遙電影節「分手」,「獨立電影節」成不了下一個坎城?
    從商業贊助到業內人脈、國際資源,賈樟柯的個人號召力和帶來的資源使得平遙電影節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成長為國內最被認可的獨立影展之一,這兩個名字曾經長期捆綁在一起,如今又驟然斬斷聯繫。賈樟柯為何與「親手養大」、烙下諸多個人印記的平遙電影節分手?「電影+文旅」又為平遙古城帶來了什麼呢?
  • 「十年如一,圓夢奮進」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籤約成果再
    8月28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籤約儀式在北京廣播電視臺舉行,共有21個重點項目、46家企業在現場籤約,110個項目在北京市場籤約發布,總金額達到330.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7%,再次突破紀錄。
  • 平遙影展落幕,海水仍未變藍
    視界研究所 · 作者|美齡10月19日,2020平遙國際電影節日程中的最後一天。兩天前,電影節最重要的兩個獎項「費穆榮譽」和「羅西裡尼榮譽」頒獎已經結束,今天是賈樟柯和馬克·穆勒為電影節揭曉「觀影團之選·最受觀眾歡迎影片」的日子,也是平遙影展的最後一場公開活動。
  • 平遙影展,賈樟柯的人情鄉
    政府與賈樟柯團隊籤署了四年的合作,這其中,便包括佔地兩萬多平米、位於古城內的平遙電影宮;同時,給予影展一定的資金支持。今年影展的開幕儀式上,毛阿敏演唱了山西旅發大會主題曲《現在就出發》;現場播放了有關山西文旅的短片《山西,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而在部分影片展映、活動中,還安排了許多領導講話。
  • 武林會盟之夜--群星演唱會唯一指定酒店:五星酒店平遙會館
    --群星演唱會唯一指定酒店:五星酒店平遙會館平遙新會館簡介 平遙新會館是平遙會館的北關連鎖店,距古城北門250米。賓館前廳設在古城北關大型停車場內,停車極為方便。建築風格為晉商大型四合院,雕梁畫棟,氣派奢華,是商旅聚會休閒之絕佳場所!
  • 離開了賈樟柯的平遙電影節,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平遙電影宮 圖源:平遙國際電影展官網如果你不認識賈樟柯,沒聽過平遙,也不關注平遙國際電影展,不會體會到這個新聞帶來的震撼。賈樟柯在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群訪中宣布,可能今年是自己團隊做的最後一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我們已經把這個品牌打造好了。我們沒有花政府一分錢,全部是社會的資本。」從第五屆開始,平遙國際電影展將交給平遙政府運營管理。
  • 賈樟柯退出平遙影展,留下的不止是一地雞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這幾天,賈樟柯憑藉一己之力把「平遙國際電影展」送上了國內電影圈的焦點位置另外還力邀馬可·穆勒來擔任平遙影展的藝術總監,馬可·穆勒是國際著名的製片人,擔任過多個電影節的主席,也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推手。雖然現在的平遙影展處於蓬勃發展期,但賈樟柯團隊抽離後,它還能如何吸引國際頂級電影人,優秀電影和國內青年導演來參加影展?雖然平遙影展姓「平」,但從實際操作來看,它還是姓「賈」。
  • 《不止不休》提名平遙電影節,從王大錘到韓東,白客經歷了什麼?
    之所以能提名威尼斯電影節的地平線單元,並與《亞特蘭蒂斯》一起競爭「最佳影片」,與電影的題材和演員們的表現分不開。正在古城平遙舉辦的「平遙電影節」,我們再次看到了《不止不休》的身影,這部電影也入圍此次國際電影展的「藏龍」單元,將與《野馬分鬃》等影片一起競逐這個單元最受歡迎影片。
  • 平遙電影展在慕尼黑| 3部2018平遙WIP影片亮相慕尼黑電影節
    7月2日,慕尼黑電影節還特別舉辦了學術論壇「Best of Pingyao-賈樟柯電影展的男孩們」,向德國觀眾介紹平遙國際電影展,三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導演則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過程,以及作品從被平遙電影展發掘到入選慕尼黑電影節的經歷。
  • 賈樟柯「告別」平遙電影節:「2020」與「第一次」
    原創 毒Sir Sir電影從廣州到平遙。在地圖上,是一條1800公裡,由南向北的直線。其實,還挺曲折的……10月9號清晨,Sir從廣州出發,一路經地鐵、飛機、高鐵、汽車,各式交通工具換乘。
  • 【期待】北京國際電影節之日本電影周開幕在即 你準備好了麼?
    2016年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即將於4月16日拉開帷幕。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雖然並無日本影片入圍天壇獎的角逐,但卻不乏日本元素。「2016北京·日本電影周」由日中電影節實行委員會舉辦,是2016年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格瓦拉+微票兒·北京展映」下設單元。電影周開幕影片是已故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名作《亂》的4K數字修復版。
  • 《我們四重奏》入圍平遙電影展主競賽單元 萬達積極關注現實題材
    近日,備受期待的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揭開面紗,公布本屆電影展主題為「電影,從來不是孤城」,緊緊圍繞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電影行業現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片單也一同揭曉。由萬達影視出品的新導演作品《我們四重奏》入圍本屆平遙電影展主競賽藏龍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