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坐落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之巔,泰山天街東側,原名昭真祠,始建於宋代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後期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更改為碧霞靈佑宮,到了清代以後,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更改為碧霞祠,一直沿用至今。
碧霞祠主祀神靈為「碧霞元君」,又稱泰山奶奶、泰山娘娘、泰山聖母,宋真宗時敕封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 據道經中記載,碧霞元君原為鬥姆元君的化身,為證仙道,受玉帝之命鎮守泰山,察民間之善惡,體凡間之民情,從而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之倒懸,從古至今碧霞祠香火鼎盛,每年不止百萬香客前來進香祈佑。
碧霞祠除主殿之外還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供奉眼光娘娘,傳說能治百病,護佑人們眼光常亮,身體健康。
西配殿供奉祀子娘娘,又稱送子娘娘,專管人間男女生兒育女之事,據說相當靈驗,遊人與香客會在此用紅布包一個石膏娃娃,回家之後放在床上,以祈求娘娘賜子,此法被稱為「拴娃娃」
1983年碧霞祠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21處重點保護宮觀之一,同時1985年這座千年古觀也重新交由道教組織管理,並作為宗教場所對外開放。
碧霞祠以其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馳名海內外,也是遊人與香客遊泰山的必到之處,碧霞祠是道教全真派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