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疏文詳解|法事中為什麼要「升疏」,填寫疏文有什麼禁忌?

2020-12-23 道教文摘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一、什麼是疏文

參加過法會的信眾們想必會對法師在壇場上念誦疏文的場景印象深刻,常常也有信眾表示,字都認識,但究竟寫的是個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釋一下,何為道教的」疏文「。

疏文也稱為表文、文疏,是凡人祈求於神仙的文函,相當於我們發給神仙的信件,一般會用表筒盛裝,上面寫有所求者姓名生日、所求事由、神仙宮闕、名號等,以祈求神仙保佑。

從廣義來講,凡是敬奉神仙、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屬於疏文,是溝通天地、仙凡、陰陽之間的媒介。疏文在焚化後由四值功曹、飛雲捧送天尊等送達天庭,架起仙凡之間的橋梁,就好比人神溝通傳遞信息的「快遞員」。

二、疏文的起源

這種升疏文祈福的方式,最早可追溯至祖天師時期的《三官手書》。

《三官手書》中要求在上元節(正月十五),將祈願之事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意存上天到天官那裡,以求天官賜福。

在中元節(七月十五),將消罪之事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埋於山上,存想到達地官宮殿處,以赦其一切罪業。

在下元節(十月十五),將釋冤之事寫成文函,再經過焚化投於水中,以求水官除一切災難厄劫。

因為,天、地、水三官主宰人間、陰間之禍福,故將疏文呈遞三官的宮殿「三元妙緯宮」與「三元都會府」。

道教承襲了這種用文函表達的方法,不論個人所求還是國家大事,都可以通過這種形式來將心願通會神靈,以求祈願。

三、疏文的分類

所求之事不同,疏文內容格式也不同。疏文類型依據陽事與陰事道場,一般分兩大類:

一是祈福消災、增福轉運、去病解厄、升學求職、營業修建等以吉祥疏類;一般通過貢天、朝鬥或專朝來升文。二是為了祈願超薦先亡、解冤拔罪,離苦得樂,超生人天,亡人獲慶,在生得福的陰事類文疏;一般通過救苦、十王、豐都及施食或專朝來升文。

應該說,疏文所能傳達的事意函蓋了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道經云:經功浩力不思議,以此虔誠懇願,再加上祈願者回心向道、靜思悔過,積德行善,從而擺脫苦難,消除魔障,自然會天人感應,祈福福至,禳禍禍消而廣得善緣。

四、疏文的書寫要求和禁忌

疏文的書寫格式、文字編排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畢竟是給神仙的信函,內容語言要嚴謹,更要注意寫清神仙的宮闕與其聖號,必須相稱。

道教疏文要求和禁忌很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宮闕、不同的神靈寫法都不一樣。主要分表文、疏問、符文、官文等格式,要做到文詞樸實簡練,誠可感天地,動鬼神,恭恭敬敬地書寫,以免褻瀆神靈。

寫文奏表,須用軟綿的黃表,紙要潔淨,有殘破或者油汙的紙張不能使用。同時,「書寫不得令外人觀視及雞犬等入室;不得與外人語言,勿使筆畫分裂,遺漏脫誤。紙張規格寬1.2尺,上讓八分,下通蟻走。」意思是說,表文上留8分邊距,約2.9釐米,下邊距僅容螞蟻通過,這就是疏文的天地格式。

還要注意的是:「祖師(天尊)聖號不能落腳;第子,稱臣者不居頭,鬼字不居首,也不得懸生露死,抽破人姓名。至於字的大小,要求為二或二分半,最後的年月向左空三格、四格都行,當然『牒文』的文字大一些,為三分半至四分,如若任意大小不成款式」。

給祖師上表,寫天尊聖號,必須落在黃道之格,從「今據」開始,按黃道日青龍,明堂,天刑,朱雀……。為記憶方便,可用:「道遠幾時,通達路遙,何日還鄉」十二字,偏旁為「走」者為黃道,如:道,遠。餘者為黑道。如果神號落在無走字者,可寫「中謝」二字,直到聖號落於下格黃道格。

《靈寶文檢》說:

「章表奏申關牒符撽,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無施而不可也。」

寫好的「疏文」最後要蓋上印,以水(酒)用印,忌諱用油印。文疏宣讀完畢,入爐焚化時也不可沾染油汙,更不能用油燭焚化。

五、進表上疏吉日

據東晉許真君《玉匣記》說,上疏吉日:「宜天月德,天月德合,月空,聖心,母倉,解神,定成日」,均為天開黃道,或吉神值日。

如天德擇吉日口訣:「正丁二坤(申)宮,三壬四辛同,五幹(亥)六甲上,七癸八艮(寅)逢;九丙十居乙,子巽(巳)醜庚中」。

天德合擇吉日:天德正月在丁(丁巳,丁未),與壬相合,凡正月見壬,既是天德合。(按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分別與己庚辛壬癸相合;凡正月這一月遇見壬子,壬寅……壬戌皆為天德合吉日)其他二月……十二(醜)月依此類推。

凡做道場法事活動,開壇必須選擇吉日,避丙寅、丁卯、丙申、丁酉、戊戌、戊辰及受死龍虎兇敗日。

為什麼要注意呢?據呂樸庵《定製集》中《玄都律》云:

「上章表切忌戊戌,戊辰。為何?芽辰為天門,戌為地戶,辰將龍,戌將狗,其日,太上丈人詣太上老君,九氣丈人詣九老仙都君,對效天下男女各應生,應死之籍。並且天帝對效男女罪過,故天門不開。齋醮開壇時須避雷霆『庭』,白虎大煞;如果白虎入中宮,其日忌正廳動用鐘鼓法樂,犯則大兇,並且不得為十惡五逆之人上章,大風大雨不得上章,身有六疾不得為善士上章。設立齋醮三會,八節,五臘,小會,四始,本命日許願,奏章,懺悔,設醮則存亡兩利。」

道教在齋醮方面一般逢「戊」不朝聖,特殊情況,祖師聖誕,或三天,或七天以上法會者,如逢「戊子」日,就須避過「子」時,除大型法會的特殊性,一般地說「戊不朝真」更不能上章奏表。

相關焦點

  • 這些道教常用疏文,你都知道嗎?
    在法事過程中,主壇法師將懇禱者所求的事由,通過叩拜存思天神恩佑,用筆墨於紙,徹於琅函,焚化後由神職司(年月日時)四值功曹,飛雲捧送天尊,上達天庭,架起仙凡之間的橋梁,從而溝通人神,實現懇願。疏文最早應用淵源於古代「天子祭天地,或五嶽四瀆」,東漢祖天師《三官手書》已經成形。後來,齋醮、章表、疏文經過北魏寇謙之、南北朝的陸修靜等高道的整理,道教齋醮、科儀體系已是非常謹嚴而且分門別類,直到五代時,號「廣成先生」的杜光庭進行匯集。在清代,編篡成《靈寶文檢》與《廣成集要》。
  • 聊聊道教科儀法事中的「上表」
    常到廟觀中的信眾或遊客一定會發現,道長們每每在做完科儀法事前都要焚化一個四四方方的紙筒,裡面還好像裝了一張寫滿了字的紙,紙筒焚化後,香菸繚繞,焰燼冉起,仿佛徑達九霄之上。實際上,這個過程,也就是道教科儀法事中常見的「上表」。
  • 道教舉行法事的具體步驟,每一步都有特殊含義
    道教舉行法事程序主要有:早課、開壇、請水、蕩穢、祀灶、請聖、揚幡、祝壽、慶賀、真武祖師大表、誦三官經、誦祖師經、禮鬥、回向、超度、落幡、送神。說明香是人神溝通的中間媒介,因此有「茲歲朝奏,必假香傳」之說。希望三島神仙臨法會,十洲諸真到瑤壇。 高功法師還要宣讀請神關文,仰煩值日功曹,上詣三界總聖官司呈關。疏文上達以後,恩命下頒,仙真下臨,可謂不可思議功德。「揚幡」是為了請聖做準備工作的,通過寶幡高舉掛長杆,靈風鼓舞,上則迎真降聖,貽集神仙,下則福園康民,可以消災愆於已往,可以集福慶於未來。
  • 道教法事,你了解多少?
    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教法事。 道場——是指道教宮觀中道士設壇作法、上章奏表的一種宗教法事活動儀式,也是道教教義文化活動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道場有兩種含義:(一)凡是修宮建廟,設壇演道渡人的道教活動場所都可以稱之為道場,是廣義的一種。
  • 道教文疏的寫法結構
    道歷 4713年丙申猴年 十二月初十日大 宜:祭祀 祈福  納採 嫁娶 動土忌:入宅 開倉 開市 立券今日衝合:與肖鼠相衝,肖馬相自刑,與肖牛相害,與肖兔相破,與肖羊相合,與肖虎肖狗三合,與肖羊六合 道教疏文要求和禁忌很多
  • 解厄符和朝鬥章:《北鬥經》中提到的奏章懇願,是不是隨便寫張疏表章牒就行呢?
    我們今天聊聊朝鬥時奏章懇願的章表都怎樣書寫:在疏文上達與恩命下頒的過程專輯中,我們討論了有關道教章表的定義以及去留、滿願等部分內容。今天的內容我們簡單分析,有興趣的道友可以查看歷史文章。因內容經常被舉報不能添加專輯,還望理解。慈悲。
  • 領道師弟子辦事打表上疏文
    比如你要給弟子辦理領道接手續,那就需要打表文去天庭那裡提出申請,等天庭相關機構審批後,仙師再親自去把手續接下來。如果是要辦理佛堂方面的事,則需要打表文給西方佛祖。如果想求得婚姻美滿,則需要向月老打表文。欲求子嗣的話則需要向泰山老奶奶打表文等等。打表文的書寫格式和我們日常申請報告寫法是差不多的。
  • 道教法事簡介
    在齋醮儀式中,各有一定稱謂和職守的道士,統稱為執事,即醮壇執事。 執事主要有:      高功:位居各執事之首。擔任者必須「道德內充,威儀外備,天人歸向,鬼神具瞻」;在儀式中要「躡景飛晨,承顏宣德,惠周三界,禮越眾官」。      監齋:位僅次於高功。
  • 《北鬥經》中提到的奏章懇願,是不是隨便寫張疏表章牒就行呢?
    我們今天聊聊朝鬥時奏章懇願的章表都怎樣書寫:在疏文上達與恩命下頒的過程專輯中,我們討論了有關道教章表的定義以及去留、滿願等部分內容。今天的內容我們簡單分析,有興趣的道友可以查看歷史文章。因內容經常被舉報不能添加專輯,還望理解。慈悲。投詞進章是道教徒與香雲達信地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 什麼是「道法自然」? 為什麼說「我命在我不在天」!
    法事公告:二月二龍抬頭法事目錄      本壇將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之日,本壇將舉行:開財庫、補財庫、求財旺財、和合利市疏文、還受生債、拜太歲、北鬥轉運、三官寶懺、求姻緣,婚姻和合、延生表、求學開慧、招貴人、斬小人、平安表、啟奏土地尊神表、祈城隍庇佑表文、求子表文、天醫表文、求子表文,求事業關文。每項法金200元一道表文。
  • 道教法事
    道教法事分為(陽事道場)——就是為活著的生人消災解難、祈福延壽等所作的道場。(陰事道場)——是相對陽事道場而言。所謂的陰事道場就是為拔度久處陰司的亡魂,如冤親債主,墮胎嬰靈,歷代宗親等等,通過高功法師的秘密作用進行煉化,使其脫化人天,超升仙界。
  • 天天有人發太歲,太歲到底是什麼?
    太歲的說法和影響,起源於道教。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是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一同興衰的宗教,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道教中能找到很多的影子和痕跡。近年來,佛教也為了迎合信眾的需求,也或者認識到了太歲的嚴重性,也開始辦起了「化太歲」的法事。
  • 道教法事有哪些
    很多人都知道這些神秘的儀式就是道教法事,卻不理解法事到底是什麼,今天在此做一些簡單的闡述供大家參考。道教法事又稱為齋醮科儀,俗稱「道場」,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其思想淵源和信仰形式是對黃老學說和傳統的敬天、祭祖習俗的繼承。今天我們所稱的「法事道場」即是在這種信仰基礎上演繹發展而成的宗教活動,一般由修行持道的法師來舉行,通過儀式與神靈相交感,借神力、通鬼神。
  • 姻緣宮【「七夕情人節」法事預告】祈福月老 求賜良緣
    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
  • 2018年拜太歲詳解
    誠心地祈福許願後,將拜太歲疏文與元寶紙錢一起焚化,注意疏文要從文首開始焚化,最後焚化結尾部分,拜太歲儀軌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拜太歲疏文要將自己的名字、性別、住址及出生時間寫在疏文裡面,以知會太歲應保佑之人。而香、燭、元寶紙錢等,則與日常祭祖所用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