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佩】揭籍著名藝術家劉佑局獲得米開朗基羅獎

2020-11-18 網易新聞

2020-11-16 11:19:42 來源: 揭陽日報社

舉報

  

  米開朗基羅,是偉大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作為文藝復興的巨匠,以他超越時空的宏偉大作,在生前和後世都造成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他與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而以米開朗基羅的名字命名的米開朗基羅獎,在歐洲已延續百年,有著很高的學術地位。

  日前,記者獲悉:揭籍著名藝術家、幻象主義繪畫創始人劉佑局獲得了米開朗基羅獎,這是中國在繪畫藝術領域,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藝術家。這位從揭西大山中走出的世界級藝術泰鬥,將幻象主義繪畫帶入西方主流文化視野,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讓中國藝術走向世界。

  

  劉佑局成為中國在繪畫藝術領域首位獲米開朗基羅獎的藝術家。 通訊員 攝

  獲得歐洲最高藝術獎項

  這是劉佑局繼去年7月被佛羅倫斯美術學院聘為終身名譽院士(受聘儀式原定於2020年7月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舉行,因疫情推遲)後,再次從該院獲得的一個重量級獎項。義大利當代藝術家協會主席、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名譽院士安娜·巴爾扎妮表示,米開朗基羅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先鋒人物,也是佛羅倫斯美術學院首任名譽院長。為此,他逝世以後,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米開朗基羅獎,這個獎已經有逾百年歷史了。最早是頒給學校有藝術貢獻的教授,後來延伸到給全世界藝術家,在某一歷史階段有重要貢獻的藝術家。獎項範圍主要是繪畫藝術、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美術史論等。這個獎的學術地位很高,在美術教育領域,是歐洲最高藝術獎項。

  劉佑局作為幻象主義繪畫創始人,多年來專注於幻想主義繪畫創作,作品以意象奇幻、筆墨飛揚和色彩斑斕見長,曾先後在法國巴黎羅浮宮裝飾藝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佛羅倫斯美第奇宮、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中心等多家世界頂級藝術殿堂舉行個人畫展。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大師俱樂部和蓬皮杜國家藝術中心曾先後為他舉行個人作品研討會。他的作品《穿越千年》《乾坤育化》《秋色》等分別被英國國會、大英博物館和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永久收藏。劉佑局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世界第四位(前三位是亨利·摩爾、雷納託·古圖索、曼祖)、亞洲第一位在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大師俱樂部召開個人作品研討會的中國藝術家,並打破了中國數百年來,從未有藝術家在這裡舉辦個人畫展的歷史,他也被歐洲媒體譽為「重要藝術事件」的「院外」藝術家。2018年創辦當代國際藝術沙龍,並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中法首屆藝術論壇」。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的南粵園內5個匾額、4副楹聯題字均出自劉佑局之手。今年疫情期間,劉佑局也創作了多幅繪畫和書法作品,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文藝工作者的擔當與責任。其中,作品《裂變》入選全國抗疫作品展,展現了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而中國人以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疫情。受邀參加火神山線上美術館大展的《浴火重生》則代表著中國乃至全世界遭遇巨大打擊後,開啟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時代,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劉佑局 作

  2

  繼續把中國藝術推向世界

  對於獲得米開朗基羅獎,劉佑局形容自己並不覺得太意外,因為近幾年來他在歐洲的重要藝術館舉辦過許多個人畫展,歐洲的重要藝術獎幾乎都是獎給在藝術上「有準備的人」。他認為「這次獲這個獎可以說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又添了一把薪」,作為中國第一個在繪畫領域得到這個獎的藝術家,他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加強中外藝術的交流,帶動更多的中國藝術家走向世界。據院方透露,受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10月份舉行的劉佑局個人畫展及米開朗基羅獎授獎儀式,將推遲至明年3月舉行。

  劉佑局的畫作內容一向都十分樂觀積極,經常抒寫社會和生活的大美。他表示,我的畫不僅僅表現大美,它更多表現一種藝術精神的延伸,濃縮了當代最先進藝術潮流的表現形式。國際知名藝評家、蓬皮杜資深策展人伊夫科布利曾如此評價劉佑局:他的藝術表達很自我,可以說,他的繪畫代表了當代最前沿的藝術氣息。談及未來的創作及計劃,劉佑局表示,追求藝術創新不是他的終極目的,他希望能在全新的視覺面前去尋找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他計劃明年到美國知名的美術館開展覽,繼續把中國的藝術推向世界。

  1955年出生於揭西的他,對故鄉一直保留著一顆赤子之心,始終關注著家鄉的文化事業發展,為揭西縣文學中心的建成默默奔走,為揭西縣文聯、圖書館及揭西多處風景區題字,為《揭陽書畫作品集》《揭西旅遊》《揭西旅遊民間故事》等書籍題籤。他表示,揭陽是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資源的粵東重鎮,揭陽這幾年的綜合發展也是舉目可見。他希望政府層面能提升「文化向心力」,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多扶掖一下文化事業,特別對文化人才的關注、支持和培養。他表示,揭陽作為一個年輕的城市,有新的活力。「比如我在繪畫方面就是從『新』字入手,假如我也與其他畫人一樣『沉浸於舊模式』,那麼創造藝術走向世界,就只是『一紙空談』!」他寄語揭陽書畫界的同仁在「重舊」的同時,還是要更多地融入「納新」當代藝術行列。

  

  動彩流紗。劉佑局 作

  來源:揭陽日報

  記者:蔡燁華

  編輯:小靜

  版權聲明

  版權歸揭陽日報社所有,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揭陽日報》記者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劉佑局:一個藝術異行者的心聲
    他是一個學者型的藝術家,長期踐行藝術創新,厚積薄發,他對幻想主義繪畫作品的探索,引發了人們對當代藝術的深思。There was an independent freelance artist who was born into a very particular social order in China.
  • 中英文化交流日漸頻繁 我國藝術家赴大英博物館舉行個展
    作為中英文化交流黃金年的重要項目,英國國會華人事務委員會聯合大英博物館委員會,決定邀請中國著名藝術家劉佑局在大英博物館舉行個人畫展,此次畫展,被譽為中英文化交流的「黃金十月」。此次畫展是繼吳冠中畫展之後的第二位中國畫家在大英博物館舉行個人展,畫展結束後,大英博物館接受了劉佑局贈送的《乾坤育化》畫作,並作為該館的永久收藏作品。
  • 米開朗基羅的《痛苦與狂喜》 | 「義大利電影之月」活動預告
    本次「義大利電影之月」,除了能欣賞到四部經典影片以外,我們還邀請了著名影評人王樽蒞臨現場,從電影的角度對義大利進行專題解讀。本片獲第4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第24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24屆坎城電影節 25周年紀念獎。
  • 《名人傳》 | 米開朗基羅:在兩種教派中的艱難選擇與掙扎
    幼年時候的米開朗基羅,是寄養在賽迪涅阿諾的一個石匠家裡長大的。後來,他曾開玩笑說,他想成為雕塑家的志向是源於石匠妻子的乳汁。進入學校的米開朗基羅只對素描感興趣,因為這個,他經常招致家人的白眼,並且還經常挨打。整個家族都十分討厭藝術家這個職業,認為家裡若出了一個藝術家,那是巨大的恥辱。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
    學院美術館因偉大的米開朗基羅的偉大作品《大衛》而出名,這個走廊也無數次出現在電視畫面中。大衛雕像,米開朗基羅26歲時用了將近3年時間(1501-1504)完成的大作,石材是一位佛羅倫斯著名雕刻家四十多年前認為報廢的大理石。
  • 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巨匠你喜歡誰
    但相比兩位驚才絕豔、個性鮮明的師叔,小拉斐爾的存在感就比較低了,很少有人了解這位畫家的個性,對他作品的認識也遠不如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一、"神的偷竊者"為什麼他能夠跟這兩位藝術大師並駕齊驅了幾百年?他又憑什麼能讓歐洲畫壇近四百年都在模仿自己?總結起來,他與王羲之一樣,都是那種能夠博取百家長的藝術家。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繪畫,你可能不知道的6件事
    這些雕塑由年輕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創作,至今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之一,每年都有500萬遊客伸長脖子凝視著雕塑的美麗。 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著名的天花板和畫家的6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儘管如此,米開朗基羅還是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委託,手裡拿著畫筆,在腳手架上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四年。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斷斷續續地回到朱利葉斯的大理石墓前工作。2.與普遍的看法相反,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作品是站立著畫的大多數人認為米開朗基羅是躺著畫天花板的。
  • 米開朗基羅,被稱作少年英雄的讚歌的人,漲知識了
    這兩位藝術家之間高手過招的故事,在16世紀的佛羅倫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同達·文西一樣,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年)也成長於一個缺乏藝術氛圍的家庭。1475年,米開朗基羅出生在佛羅倫斯附近的山城小鎮卡普萊斯,他的父親是一個失敗的銀行家,母親在他六歲時就去世了,之後他被寄養在保姆的家裡。
  • 米開朗基羅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卑孤僻、脾氣差愛攀比的石匠
    在這幅畫快要畫完的時候,拉斐爾正在他隔壁畫那幅著名的《雅典學院》。《雅典學院》是個古希臘題材的畫,拉斐爾把各個時代的牛人都畫進了畫裡,大家在一起討論學問。因為米開朗基羅在《創世紀》這幅畫還沒完成的時候誰都不讓看,包括僱傭他的教皇也不準看,但是拉斐爾實在好奇得不行,有一天就偷偷溜進教堂,躺在天花板下看了整整一夜,最後回去把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也畫進了《雅典學院》裡,他承認米開朗基羅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從這些事情上看出,米開朗基羅就是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只要經過他手上的事,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會極力做到最好,他永遠都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 米開朗基羅: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肉體遺給塵土
    文 | 高偉川(偶溪1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世界著名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曾如此說:「米開朗基羅一生的願望即是:從時間中超脫。他一生追尋這目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從駭怕的暴風雨中轉入甘美平和的靜寂」,達到其一生的目標,其遺囑寫著: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上帝,把自己的肉體遺給塵土。「安息於神」的終局,是一生勞碌於創作的米開朗基羅的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歸宿。人人都了解他的作品,也喜歡他的作品。
  • 著名藝術家杜雨露病逝,影視角色堪稱經典,最後作品仍在央視熱播
    2月22日晚,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在微博發布了一則消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度、令人尊敬的杜雨露老師於2020年2月21日的凌晨5點由於肺癌在哈爾濱的家中去世,享年79歲。並且靠《突出重圍》中的軍區副司令方英達,獲得了第20屆的飛天獎最佳男演員獎。杜雨露老師還是中國劇協的會員,哈爾濱話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曾經主演了許多部話劇和舞臺劇。杜雨露老師形象很端正,常常在一些主旋律影視劇中有演出,飾演了許多官員的形象,比如戰區司令員、蔣委員長、皇太極和曾國藩等,不管是古代形象還是現代造型,他都能拿捏得恰到好處。
  • 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美學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建築設計,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建築設計的創新性經典作品。米開朗基羅善用雕塑的手法來處理建築,對空間的理解也獨具眼光。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一樣,不僅是後世關注的藝術家身份,同時也是設計家、建築家,綜合性的創意素質和美學品味,使其成為幾個世紀以來藝術與設計導向的開創者。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1496 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等。23 歲的米開朗基羅受法國紅衣主教委託,為聖彼得教堂製作《哀悼基督》雕像。哀悼基督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雕塑時年僅24歲,這也是他唯一籤名的作品。
  • 名作賞析 | 雕塑篇:米開朗基羅,天降人間的大師!
    米開朗基羅出生於義大利卡森蒂諾的卡普雷賽,13歲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畫室學習,顯出驚人的繪畫天賦。一年後師從貝爾託爾多·第·喬凡尼(多納泰羅的學生)學習雕塑,之後進入美第奇繪畫學院繼續深造,其超群的藝術才華得以施展。37歲就被世人尊稱為「神聖的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他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其風格影響了近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 雕塑鑑賞: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
    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由大理石雕刻而成,創作完成於1498 年,現收藏在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這件作品是米開朗基羅23歲時開始創作的,卻令他一舉成名,在世界雕塑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在咱們想來一個23歲的小夥,大學剛剛畢業的年紀,還懵懂著呢,為什麼米開朗基羅卻有這麼大的能力與才華呢?
  • 米開朗基羅——我要雕刻的是一個時代
    上一期我們講了達文西,文藝復興後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與達文西一樣也是後三傑之一,但他們又有很多不同,比如米開朗基羅很長壽,而達文西有點短壽。作為活得很久的頂級藝術家,就會有一種孤獨感。就像那些武林高手一樣,功夫越高,他們就越孤獨,沒有對手,無敵是多麼寂寞。
  • 名人傳 | 米開朗基羅:一生為教皇服務,創作生涯動蕩不安
    昨天我們了解了米開朗基羅最初學習雕塑時的成功,還有他在不同宗教文化中的艱難選擇、掙扎,以及他所創作的著名雕像《大衛》,由於無法得到民眾的理解所引發的事件。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米開朗基羅的故事。在經歷了最初的成功與宗教思想上的巨大磨難,還有創作不被理解後,米開朗基羅的人生又將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 米開朗基羅技能效果一覽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米開朗基羅雖然品質是稀有但是他可以召喚並且還能讓召喚物自爆,造成真實傷害,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嗲來的就是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技能詳情,一起來看看吧!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
  • 趙本山近照清瘦滄桑,令人擔憂,然而他取得的藝術成就令人敬佩
    趙本山是著名小品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東北二人轉藝術的傳承人,本山傳媒集團董事長。2016年1月25日在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趙本山被推選為第八屆曲藝家協會主席團副主席。趙本山1990年第一次上春晚,就獲得了戲劇曲藝類的第一名,以後他就連續獲獎。只有1995年到1998年的小品是二等獎,其他年份都獲得了小品類節目一等獎。
  • 米開朗基羅傳世經典傑作(高清全集)
    與前人表現戰鬥結束後情景的習慣不同,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塑造的是人物產生激情之前的瞬間,使作品在藝術上顯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態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軀體姿態表現出某種緊張的情緒,使人有強烈的「靜中有動」的感覺。雕像是用整塊的石料雕刻而成,為使雕像在基座上顯得更加雄偉壯觀,藝術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頭部和兩個胳膊,使的大衛在觀眾的視角中顯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滿了巨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