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成功為心跳異常生命垂危嬰兒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廈門成功為心跳異常生命垂危嬰兒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

2020-03-19 19:57: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醫護人員做緊張有序的術前準備。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中新網廈門3月19日電 (楊伏山 石青青)出生僅75天的患兒,心臟如同20歲成人,心跳異常危在旦夕。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成功為其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9日介紹說,由該院心內科為這名房撲房顫嬰兒施行的手術難度極高,在業界比較少見,國內未見報導。

  患兒出生福建龍巖,母親懷孕40周時,做心臟超聲檢查發現胎兒心律不正常。孩子出生後,在當地醫院做了心臟方面的檢查,出現頻發的房早、短暫的房速,但心臟大小結構正常。經過當地醫院的治療後就出院了。

多學科聯手為患兒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手術非常成功。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出院兩個月再次複查心電圖和持續心電監測,發現患兒心跳完全不正常了,變成持續的房撲房顫,正常的竇性心律完全消失了,心臟極度的擴大,佔了整個胸腔的一大半以上,相當於一個20歲左右成人心臟的大小,還伴隨著心功能減退。

  當地醫院醫生用了多種的藥物治療,未見效果,遂建議家長轉診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做射頻消融。患兒家長慕名找到中山醫院心內科黃衛斌博士診治,他曾成功為出生僅56天的患兒(心臟B型預激症候群)做過射頻消融手術。

  接診的黃衛斌博士介紹說,這麼小的嬰兒,出現這麼嚴重的持續房撲房顫是比較罕見的。對嬰兒心臟問題原則上3歲以下不主張介入治療幹預,但如果是病情危重或持續的引起心臟結構的改變,就需要手術幹預。

  鑑於嘗試靜脈應用多種抗心律失常藥物,患兒心律沒有轉復,手術可能是唯一的治療方案,家屬願意嘗試射頻消融治療。

  該院心內科黃衛斌手術團隊聯合麻醉科馬保新主任、兒科的田維敏主任、新生兒病區陳凌副主任和陳舜妹護士長和專門護理小組,在進行充分準備後,多學科協作,於3月11日上午開始手術,持續近1個半小時,終於完成「刀尖上的舞蹈」,手上取得成功。3月18日,患兒小天的心臟功能改善,順利出院。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稱,黃衛斌博士較早在福建省內開展小兒射頻消融術,對小兒心律失常診治有著豐富經驗,是閩省開展射頻消融、起搏器植入及風心二尖瓣球囊擴張術最多術者之一,個人累計手術例數8000餘例,做的射頻消融最大年齡104歲;在小兒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治療(最小56天)及起搏器植入(8個月)方面具有很高造詣,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麼小的嬰幼兒出現這麼嚴重的房撲房顫,這在全世界比較罕見,成功為兩個多月嬰兒施行心臟射頻消融術,在國內尚未見報導。」黃衛斌博士向記者表示,此次心內科又突破了一項技術瓶頸,這項新技術將挽救更多的心律失常患兒,同時也推動了心內科的學科發展,提升了區域醫療診治水平。(完)

相關焦點

  • ...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
    魯網11月5日訊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 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 哈醫大四院心臟電生理一病區射頻消融術一次解決心力衰竭與心房...
    經過肖醫生詳細的診查發現崔先生的主要病因是「持續性心房顫動伴快速的心室率」,但崔先生藥物控制心室率不理想,才發展為心動過速性心肌病,最終導致了心力衰竭。所以患者只有把「快速的心房顫動」治好了,才能有望改善心衰。於是肖模超為崔先生做了心房顫動射頻消融手術,手術順利,術後崔先生的心衰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 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 8個月大寶寶每分鐘心跳250次
    □記者林輝    蘭考一名8個月大男寶寶,心跳竟高達每分鐘250次。昨天,記者從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獲悉,專家採用射頻導管,成功為孩子實施了射頻消融術。經過手術,孩子的室上速徹底消失,恢復到正常的心跳,已康復出院。
  • 出生15天大的嬰兒心跳高達每分鐘250次 是成人的三倍
    「心臟砰砰地,跟密集的鼓點一樣,跳得很快,最高時,每分鐘達250次!」7月70日下午,海寧一名15天大的嬰兒在住院時,突發心動過速.....這是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常務副主任吉亞軍從醫21年來,第一次搶救年齡這麼小的孩子。
  • 健康細節|心臟突然咯噔一下是啥情況?
    一下、一下、停、停 ————這就是所謂的早搏在醫學上,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醫學術語叫「期前收縮」。說人話:就是原來整齊的心跳節律被突然提前出現的一跳給打亂了。就像是平穩演奏中的樂章被一個不熟練的樂手突然提前打下了一個鼓點,破壞了樂曲的節奏。早搏有什麼症狀?早搏的症狀多種多樣,最典型的症狀是「漏跳感」,心跳感覺「停了一下」,如果自己搭脈時會發現脈搏有停跳。
  • 阿伯有顆「大心臟」!醫生用無水酒精為他解除心病
    今年55歲的饒叔三年前出現活動後心悸、胸悶症狀,在當地醫院檢查並診斷為「持續性心房顫動」(簡稱房顫),心率最快有140次/分,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該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謝雙倫教授率領的心律失常團隊妙用無水酒精,為饒叔解決了 「心病」。
  • 長期高血壓心臟變大,大叔多年持續性房顫,專家用酒精解「心病」
    經過朋友介紹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在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教授指導下,以謝雙倫教授為核心的心律失常團隊經過精心準備,完成了該院首例持續性心房顫動射頻消融+Marshall靜脈酒精消融術,總算解決了患者的「心病」。
  • 瑞金醫術(九)| 複雜心臟疾病的綜合治療
    瑞金醫院心臟中心由心臟內科、心臟外科以及高血壓科共同組成,趙強副院長擔任心臟中心的負責人,各個學科融合發展,對複雜的心臟疾病施行綜合全面的治療,使得不少在其他醫院無法治療的心臟疾病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治療。01.
  • 眼前發黑、暈厥,衰老的心臟怎樣才能「煥發新生」?
    > 給衰老心臟裝上起搏器讓心臟不斷電生命有安全80歲韓奶奶(化名)經常出現眼前發黑的情況,由於發作時間短暫,韓奶奶就沒有放在心上。經檢查診斷,韓奶奶患有「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臟突然跳動過緩甚至一過性停跳,使腦供血不足或中斷導致突然暈厥。動態心電圖顯示,韓奶奶心臟最長停搏時間達5秒以上,病情十分危重,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完善術前檢查後,心血管內科主任陳利昌為韓奶奶進行了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這也是南部院區的第一例。
  • 孕媽媽孕期突患心律失常 「零射線」消融術幫其轉危為安
    接診的鄭大一附院鄭東院區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陳英偉表示,快速心律失常的持續存在,不單單會影響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而會影響胎兒發育,嚴重的會導致流產、心力衰竭等。如果不手術,只能會越來越危及母子生命,但臨床上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又都是孕期禁忌藥品,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射頻消融治療。 陳英偉團隊迅速制定了手術方案,為小美採用了「零放射線」射頻消融治療。
  • 美國60歲先天性心臟病男子,30年靠人工心臟活命,垂危時成功換心
    但在韋森30歲的時候,醫生檢查出他的心跳非常緩慢,可能在睡眠中隨時死亡。所以醫生決定給韋森安裝心臟起搏器。好在手術後的效果非常好,韋森也繼續開始了曼哈頓(Manhattan)的工作。2018年真正的麻煩來了。韋森回憶說:「有一天下班回家後我感覺到不太舒服,所以第二天我請假去了醫院。結果被查出我的血液裡有葡萄球菌感染。醫生告訴我,只有50%的機率可以活下去。」
  • 嬰兒心跳正常值是多少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人的心跳速率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年齡就是影響心跳速率的因素之一,也就是不同年齡的人心跳速率是不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長會關心嬰兒心跳正常值,那麼,嬰兒心跳正常值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心跳加速」,「小鹿亂撞」?你邂逅的可能不是愛情,而是這種致命...
    心臟跳動過快會導致其不能在收縮之前充盈血液,這會減少向全身供應的血量。 ·室性心動過速。這是指起源於心臟下腔室的快速心跳。當這些腔室內的電信號發射錯誤時,就會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同樣,這種心臟跳動過快也會導致其不能充盈血液,並向全身泵送血液。 ·竇性心動過速。
  • 28周孕婦突遇「血管炸彈」,廈門兩醫院緊急「拆彈」,男寶驚險誕生!
    家人迅速將她送往附近的安溪縣醫院,經檢查確診她為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通俗地講,就是連接心臟的一條人體最粗大的血管撕開了條口子,在高速血流衝擊下,病人隨時有破裂大出血致死的危險。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不治療的話死亡率高達90%以上。
  • 安醫大二附院為一名超低齡患兒施行心臟手術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日前,安醫大二附院心臟大血管外科聯合多科室經過精心準備對一名低齡低體重患兒成功實施心臟手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經過近1個月的監護觀察,患兒順利康復出院。
  • 53歲大姐每分鐘心跳200次,一個月家裡救護車來了三趟,醫生說:你的...
    厲害的時候,實在受不了,打120電話,送到當地醫院,心電圖顯示,心跳200次/分,醫生簡單處理一下,兩三分鐘就好了,後面又去過幾次,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手術治療,吳大姐總是笑著說,家裡有小孩,沒事的,推了針,好了就回家了。
  • 昆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為「巴掌嬰兒」架起生命之橋
    掌上春城訊9月14日,昆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成功為一名出生一個月零一天、體重僅970克的袖珍新生嬰兒實施動脈結紮心臟外科手術。手術從上午10點22分開始到10點44分鐘宣布手術成功僅用時22分鐘。據了解,國內還沒有單病種新生兒體重1000克以下動脈結紮手術用時22分鐘的報導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