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北齋之女

2021-03-01 artag

說起關於海浪的美術作品,首先想到的便是葛飾北齋的木版畫《神奈川沖浪裏》,該畫以富士山為背景,描繪了巨浪掀卷著神奈川的漁船,船工們為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景象。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1831年

《富嶽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大師,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日本人,影響力波及世界,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印象派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雖然葛飾北齋盛名在外,但他同為浮世繪畫家的女兒卻鮮為人知,她便是葛飾北齋的三女兒——葛飾應為。之所以會取「應為」(おうい)為名號,有一說法是因為北齋常直接喚她「餵、餵」(オーイ、オーイ),其中「應為」與「餵」在日語裡的讀音相似,又呼應了北齋曾經的畫號「為一」。

動畫電影《百日紅》截圖

葛飾應為和妹妹阿猶乘船於父親所繪的海浪之上

葛飾應為本名「阿榮」,她雖然一輩子籠罩在父親的光環之下,但並不甘心只當父親的助手,一直想要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心懷夢想,乘風破浪。北齋就像是太陽,而阿榮是月亮,月光雖不及陽光耀眼,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美。與父親影響西方畫家相反,阿榮受西方繪畫影響比較大,擅用明暗對比等方式來表現繪畫的立體感,被譽為「江戶倫勃朗」「光之浮世繪」

葛飾應為,《吉原格子先之図》,浮世絵太田記念美術館

被認為是葛飾應為光影運用最成熟的作品

葛飾應為目前的傳世作品只有10件,留下的生平資料也少得可憐,只能通過影視劇對她多一點點了解。杉浦日向子在漫畫《百日紅》中以葛飾北齋及阿榮的生活為原點,表現了江戶時代日本的社會風貌和市井人情,2015年被改編為同名動畫。HNK在2017年推出了由宮崎葵主演的《眩:北齋之女》,講述了阿榮一生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雖然兩部影片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實,但不妨作為一個了解阿榮的途徑,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哦。

左:百日紅 百日紅 ~Miss HOKUSAI~ (2015)

右:眩:北齋之女 眩~北斎の娘~ (2017)

阿榮沒有美麗的外表,因為有著突出的下巴,人送外號「下巴」(アゴ),就連父親北齋也曾這麼叫她。

露木為一,《北斎仮宅之図》,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

描繪了北齋父女進行繪畫創作的場景

不光先天外形不漂亮,後天也不注重打扮,不化妝,頭髮亂糟糟,身為未出閣的女孩子卻連畫春宮圖都不害臊,性格和父親北齋一般豪放不羈,不同的是阿榮有抽菸喝酒的習慣,她曾因誤讓菸草弄壞了北齋的畫作而一度嘗試戒菸,然不久後又恢復舊習。

任性的阿榮一點女孩子的樣子都沒有,可讓母親愁壞了,好不容易說了門親事,把阿榮嫁給了繪師第三代堤等琳的門人南澤等明,但還不到三年,夫妻就分道揚鑣,離婚的原因竟然是阿榮嘲笑自己丈夫的畫難看,美術造詣不如自己,離婚後阿榮回到父親的畫室幫忙。

葛飾應為,《関羽割臂図》,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其傳世作品中最大的一幅,畫上有北齋的印章,被認為是在北齋的指導下完成

阿榮和父親一樣都是畫痴,她不關心塗脂抹粉,只關心怎樣才能畫出滿意的作品。在《百日紅》中,未經人事的阿榮畫春宮圖沒有靈魂,被萬字堂退稿,不服輸的阿榮居然立即跑到風俗店找小哥哥吉彌實踐體驗。

阿榮大多數時候都是作為父親的助手工作,為父親的畫上色,幫父親畫一些次要部分,她為自己無法追趕上父親而苦惱不已。當自己的畫作被評價為「技巧跟不上想法」後,阿榮一度消沉,對自己的畫技感到生氣,苦惱自己怎麼會對畫畫如此著迷,明明只會痛苦而已。父親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導女兒,原來就連葛飾北齋這樣的大師也從未對自己感到滿意,總想著要畫得更好、更精、更美,但思緒那端的靈感總如曇花一現難以捕捉。

是啊,一個追求完美的藝術家怎麼會對自己滿意呢?或許正是這份不滿足成為了藝術家不斷前行的動力。阿榮在父親的開導下豁然開朗,決心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

阿榮特別擅長美人畫,北齋曾這麼評價,「在畫美人畫方面我比不過應為。她的畫法很巧妙,很適合畫這種類型」。

葛飾應為,《月下砧打美人図》,東京國立博物館

早期個人風格尚未形成,收藏者甚至還削去了右下角的部分印章,打算偽造北齋的印蓋上去出售,不過後來放棄了

葛飾應為被認為是第一個在浮世繪中使用西方繪畫光影技巧的畫師,增加了繪畫的明暗對比和透視感,擺脫了傳統浮世繪的平面感,在當時的畫壇獨樹一幟。

《夜桜美人図》又名《春夜美人図》,描繪了元祿時代著名女歌人秋色女作詩的場景。石燈的光照在美人的臉上,與漆黑的四周形成鮮明對比,顯得美人的臉龐更加潔白。

《眩:北齋之女》中一個叫西博爾德的外國人向葛飾北齋訂購一批蘭畫,影片藉此表現了西方繪畫對阿榮的影響,阿榮為繪蘭畫而研究西方繪畫,最終領悟了西方繪畫中的光影處理手法,將之運用於浮世繪中,呼應了片名「眩」。

西博爾德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全名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年-1866年),他在1823年被東印度總督派往日本的荷蘭商館,負責收集日本社會、政治及貿易等情報。彼時日本正值鎖國時代,荷蘭人是幕府對西方貿易的唯一對象,貿易地點限制在長崎,於是荷蘭人成為了日本了解世界的唯一媒介,有很多日本學者痴迷於研究荷蘭帶來的西方文化,這些學問被稱為「蘭學」「蘭畫」則是指江戶時代荷蘭人傳入的西方繪畫。

日本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持續了二百多年,日本的浮世繪遠銷歐洲,影響了一批西方藝術家,而西方繪畫也影響了日本藝術,誕生了著名的長崎派,將西方繪畫和日本繪畫相融合。

石崎融思,《唐館図蘭館図絵巻》(局部)

長崎派作品,描繪了商船靠近出島港口的景象

在西博爾德離開日本前,他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日本植物標本、地圖和書畫作品,他和荷蘭船長德施圖勒在1826年委託北齋繪製一批蘭畫,紙張、畫筆、顏料等均由西博爾德提供。電影中提到的普魯士藍便是荷蘭人帶來的顏料,北齋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就是用這種藍色繪製,普魯士藍也被西方人帶到了中國,被廣泛運用於瓷器和繪畫中。西博爾德的訂單可謂是官方外交任務,所以北齋及其門人都十分重視,為了畫出日本最高水準的蘭畫而絞盡腦汁。這批繪畫目前有40多幅分別收藏於荷蘭萊頓國家民族博物館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

嘉永二年(1849年),葛飾北齋去世,享年90歲。此後阿榮皈依佛門,與擔任加賀藩支配勘定(主管測量方面事務的官員)的弟弟崎十郎(過繼給加瀨氏作為養子)在加賀藩的金澤(現在的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同住了一段時間。安政4年(1857年),已過花甲之年的葛飾應為離開了家,從此杳無音訊。而在《浮世繪師便覽》中的說法是,葛飾應為一直活到了慶應年間,據說在慶應四年(1868年,當年的公曆10月改元「明治」)去世,享年68歲。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風俗畫,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通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被稱為肉筆浮世繪。在江戶時代,湧現了一大批傑出的浮世繪大師,他們就像盛開的百日紅一般花朵繁茂,顏色豔麗。然而在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軍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籤訂《日美親善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強行打開了日本的鎖國政策,史稱「黑船來航」。此後大量西洋畫和照相術傳入日本,浮世繪走向衰落,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至此落幕。

參考資料

【眩:北齋之女】黑船臨前:江戶百景的流光一瞥

https://www.bigfun.cn/post/196447

本公眾號內容皆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轉載或合作請聯繫artag_0909@163.com

掃描二維碼關注我


微信號 : artag

新浪微博:@artag醬

相關焦點

  • 眩~北齋之女
    前一陣剛剛看了2017年上映的NHK拍攝的紀錄片電影《眩~北齋之女~》,現在再說這部電影有點晚,但看完之後一股情緒縈繞在心中,不得不說。《眩:北齋之女》豆瓣評分:8.3 分73分鐘 / 劇情 / 歷史 / 加藤拓(
  • 《眩:北齋之女》——光影間追求術業極致的求道者
    以有限追逐無限,必定會迎來失敗;如同逐火之蛾,追求那極大的炫目之光,最終只能以身消魂散而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追求知識就是無用的。人生於世,若不持續地自我學習、完善、精進,則於走獸無異;以有涯逐無涯,並非是為求窮盡,某種意義上是為了不因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眩:北齋之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乃至一個群像的故事。
  • 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但葛飾北齋作為藝號,當與此無關。北齋門徒中,也有襲北齋姓者,如葛飾北岱、葛飾北雲等。       北齋生於江戶平民之家,本姓川村,幼時名時太郎,後改稱鐵藏。明和元年(1764),過繼給叔父中島伊勢做養子,中島是幕府御用的磨鏡師。北齋幼少期的資料匱乏,後人只能根據畫家本人的一些自傳性材料和後人的研究(如浮世繪研究的先驅飯島虛心的《北齋傳》等)來勾勒其生平的大致輪廓。
  • 「影」眩·北齋之女:天真的人能夠愛,這是他們的秘密
    直到我看到電影《眩:北齋之女》,忽然間就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海報電影《眩:北齋之女》講述了18世紀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三女兒阿榮,一生追隨父親,不斷精進畫技的故事。先說說葛飾北齋是誰,你可能不一定記得住這個名字,卻肯定在無數個場合看到這張圖——《神奈川沖浪裏》,出自他手。被譽為日本浮世繪巨匠,梵谷都深受其影響。阿榮,筆名葛飾應為。
  • 《北齋漫畫》——日本漫畫的起源
    作為浮世繪歷史上咖位最重的畫師,北齋一生中有兩個裡程碑式的系列作品:一個是包含「巨浪」的風景畫系列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另一個就是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充滿著奇思妙想並且幽默風趣的《北齋漫畫》。▲卷二-人們的日常生活
  • 北影節備忘錄: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北齋的姓氏「葛飾」(Katsushika),即取自該地名。葛飾這個姓氏,至今仍存在,在日本姓氏中排名第64300位,據說尚有五戶。但葛飾北齋作為藝號,當與此無關。北齋門徒中,也有襲北齋姓者,如葛飾北岱、葛飾北雲等。北齋生於江戶平民之家,本姓川村,幼時名時太郎,後改稱鐵藏。明和元年(1764),過繼給叔父中島伊勢做養子,中島是幕府御用的磨鏡師。
  • 【北齋漫畫】摘選 一
    1778年,不滿20歲的北齋拜在勝川春章門下正式習畫,翌年以「春朗」的畫號開始發表作品。起初多以「役者繪」為主題,後來學習了狩野派、土佐派、琳派等各名家的畫風,並借鑑了中國畫、西洋畫的技法。作為浮世繪的集大成者,北齋在浮世繪版畫、讀本插圖、繪畫範本、肉筆畫等多個領域開闢了自己獨特的畫風。曾用的名號有「宗理」「北齋」「戴鬥」「為一」「卍」「畫狂老人」等。
  • 北齋漫畫: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
    他自幼有「寫物形狀之癖」,十幾歲時拜入木版印刷雕刻師門下,19歲入浮世繪師之門。北齋曾在護國寺庭院—百二十疊敷的紙上畫了一個大達摩,在一粒米上畫兩隻小麻雀,因此而轟動江戶。1817年,北齋在西掛所(西本願寺名古屋別院)的院內廣場上,將一千八百八十張紙拼合,在人山人海中,來了一場「Live Painting(現場作畫)」。據說,他只用了數分鐘,就完成了巨幅達摩像。
  • 北齋曾記否,往事終成煙?
    北齋開始拆了!」他停頓了一下,「這些人終於動手了。不管我們怎麼呼籲,怎麼努力,全是白費的。最後的勝利者總是他們。」他後面的話我聽不太清楚了。只剩下一片寒冷——窗外的光線正逐漸暗淡,家家戶戶的窗,都散射出慘白的燈光。遠處那幢大樓上的霓虹燈,驀地亮了起來。天空頓時變成橘紅色。寂靜中傳來城市的夜聲。「什麼時候的事?」我喃喃地問。腦子裡長時間一片空虛。一種浩茫之感從四面襲來。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北齋門徒中,也有襲北齋姓者,如葛飾北岱、葛飾北雲等。北齋生於江戶平民之家,本姓川村,幼時名時太郎,後改稱鐵藏。明和元年(1764),過繼給叔父中島伊勢做養子,中島是幕府的御用磨鏡師。北齋幼少期的資料匱乏,後人只能根據畫家本人的一些自傳性材料和後人的研究(如浮世繪研究的先驅飯島虛心的《北齋傳》等)來勾勒其生平的大致輪廓。
  • 日文館 漫畫界的始祖——北齋漫畫
    《北齋漫畫》畫本包含他各種主題的畫作,在當時也是學畫的範本教材,不僅在日本大受好評,無意間也風靡歐洲,影響波及印象派畫家莫奈、梵谷、高更。據說日本1930年代向歐洲輸出陶器、磁器時,商人在貨箱中塞入《北齋漫畫》與浮世繪的紙團緩衝撞擊,也無意間將畫作流傳到歐洲。   青幻社文庫版《北齋漫畫》共分成15篇,三冊總頁數970頁,收錄約四千幅圖畫,是收藏北齋畫作相當實惠的選擇!
  • 美食治癒日劇《只要有北齋和飯》
    根據日本漫畫家鈴木小波原作漫畫改編的同名真人日劇《只要有北齋和飯就好》,講述大學美術系新生山田文子性格非常非常內向,有社交障礙,在搬入東京下町北千住後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震撼了法國印象派的浮世繪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令世界嘆為觀止的《富嶽三十六景》是如何誕生的?
  • 「恐怕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 ——葛飾北齋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人生最後幾年,北齋重返富士山,因為他深信能從中獲得延續生命的力量。北齋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1843年,《北齋漫畫》被巴黎國立圖書館印刷館收藏;1860年,大英博物館購藏了第一件北齋版畫;1866年左右,法國藝術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德模仿《北齋漫畫》圖樣,為「盧梭」晚宴餐具設計裝飾紋樣;1867年,巴黎舉辦的世界工業藝術博覽會上,幕府派遣參展的60件展品中,北齋的《北齋漫畫》和《繪本武藏鐙》受極大好評;1900年,北齋主題的大型展覽首次在東京舉行,至此
  • 《fgo》泳裝北齋屬性介紹 靈基突破所需材料一覽
    導 讀 fgo中,泳裝北齋是新增加的活動英靈,有著華麗的卡面與寶具,那麼遊戲中泳裝北齋靈基突破需要什麼材料,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葛飾 · 活得太久了所以什麼都能畫到 · 北齋
    ,給了門人琳齋宗二) 北齋成了自由藝術家,他不再只是如在勝川門下,批量流水線的畫畫肖像和風景,然後雕版出售,讓江戶時代的日本人買回家當掛曆看。畫狂老人北齋四十五歲到五十歲間,他的名字一度是「畫狂老人北齋」,然後,終於變成了「葛飾北齋」。這時候,他確實已經為畫著狂:浮世繪和捲軸,他還在繼續,但你看得見他靈感太多,浮世繪承載不下,必須在繪本與插畫上傾瀉出來。他畫一切題材,一切人物,他畫日本的《古事記》,也畫《水滸傳》、《西遊記》。他對黑墨白紙的喜愛,在這個年代達於巔峰。
  • 普洱沈煉,白茶北齋 看《繡春刀》人設演繹茶界江湖!
    我們在光與影、動與靜呈現出的亂世之中:體會了刀劍無情之下,沈煉如熟普一般對待北齋的鐵骨柔情;體會了陸文昭為酬壯志,而不得已忍辱負重如紅茶一般的包容性;體會了裴綸對於殷澄那「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物角色:沈煉性格特徵:故事的男主角沈煉,北鎮撫司的錦衣衛。沈煉實在是一個矛盾的人物,當面對殷澄的死時,一面表現出十足的理智與狠辣;在對待自己暗生情愫的對象北齋時,又表現出十二分的溫和與柔情。
  • FGO泳裝北齋埋下的外神伏筆,可能還有外神衛星尚未落地
    近期在重新對克系從者的討論中,Reddit用戶Shinichameleon表示原來後面大部分實裝的克系從者,和泳裝北齋身上的裝飾有很大聯繫。直到現在梵谷正式落地,回過頭來尋找,才發現北齋身上並不只有梵谷的暗示,除了原本北齋和阿比的代表圖案之外,櫻花圖案代表同期實裝的奈亞BB,暗紫色藍紋的布料表示的是楊貴妃旗袍上的盤扣,暗紫色貓咪圖案表示的是泳裝阿比的貓貓,後面這兩個布料所代表的從者都是在劍北齋實裝之後才實裝的,表示在這個時候黑星紅白就已經知道後面實裝的克系從者了(畢竟大部分都是他畫的)。
  • 《北齋》《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日本新片展」九部新片...
    「日本新片展」期間,將展映《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線》、《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 電影版》和《由宇子的天平》9部日本新片。此次片單上,既有在各大電影節斬獲獎項的文藝片,根據熱門日劇改編、全明星陣容的爆款商業片,也有頗具日本特色、看完心裡暖融融的治癒系影片。
  • 泳裝北齋造型全是彩蛋,一張圖信息量真的大
    作為第二位到達迦勒底的降臨者職階的從者,FGO葛飾北齋在上線之初就收穫到了無數的廚力。雖然降臨者職階的從者除了梵谷之外,其他似乎有些羸弱。但是FGO玩家們絲毫沒有在意強度的問題,北齋依舊是最有價值的限定從者之一。這間接影響到官方,在四期泳裝活動中設計出劍階北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