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眩·北齋之女:天真的人能夠愛,這是他們的秘密

2021-01-18 瞬間收集

喜歡的作家赫爾曼·黑塞寫過一句話,「天真的人能夠愛,這是他們的秘密。」起初我的理解極為淺顯,以為天真就是不諳世故,易於相信。直到我看到電影《眩:北齋之女》,忽然間就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海報

電影《眩:北齋之女》講述了18世紀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三女兒阿榮,一生追隨父親,不斷精進畫技的故事。

先說說葛飾北齋是誰,你可能不一定記得住這個名字,卻肯定在無數個場合看到這張圖——《神奈川沖浪裏》,出自他手。被譽為日本浮世繪巨匠,梵谷都深受其影響。

阿榮,筆名葛飾應為。阿榮二字,在日文中就是「喂,餵」的意思。在女性取名如此隨意的年代,阿榮卻在繪畫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我當然知道,能獲得如此成就,天賦、努力和父親的指導,缺一不可。然而,通過影片,我卻堅定地認為阿榮最不可或缺的特質是,天真。並且,這一特質也貫穿了她的藝術追逐和感情經歷。

即便放在現今的年代,阿榮也稱得上是特立獨行。因為丈夫畫畫不夠好就主動結束三年的婚姻,乾脆回到娘家當父親的幫手,終日不修邊幅,和一群男學生一起埋頭作畫。

對阿榮而言,繪畫不是維生,也非打發時間,而是真正的痴迷。她不懂化妝、家務,卻對石頭、顏料很在行;家對岸發生火災,別人擔心火情,她卻驚嘆火的顏色絢爛;就連父親北齋中風臥床,她擔心之餘又免不了嘀咕,是不是該拿起畫筆了。天真地對待藝術,才能毫無保留地投入。

對待感情亦然。

觀看火災時,她認識了善次郎。也是父親北齋的學生,頗有造詣,擅長春宮圖。阿榮始終對筆下的美人圖不滿的時候,善可以拽著她出門去妓院。走過櫻花飄散的大街,兩人百無聊賴地走著,阿榮的心事也落了一地。也正是在妓院,阿榮領會到光與影的相互關係。

而真正打動阿榮的是,善懂她。一幅畫,善可以看出哪裡是阿榮畫的,哪裡是北齋畫的。對於一生都在追趕父親的阿榮而言,了解,是多麼溫柔的一件事。

即便心意相通,二人卻並未走到一起。善和歌舞伎阿瀧住在了一起,從此和阿榮保持著情人關係。這是阿榮的天真,不在乎世俗,不關心未來,她需要的是被了解,即便是毒藥也要一飲而盡。

感情弔詭之處在於,我們欣賞的卻不一定會選擇為伴。善和阿榮終究不是一路人,繪畫是阿榮一生的使命。而善呢,繪畫對他而言不過是騙女人睡覺的。於是,善才可以說出,阿榮也是他的光。或許,在善縱情聲色時,某個霎那間,內心也會掠過一絲懊惱吧,將才華碾碎灑進俗世的心有不甘。

在阿榮心中,父親是光。在父親北齋掙扎著完成《富士越龍》畫作的靈魂——龍之後,他感嘆,「若在給我十年,不,哪怕五年,我將成為真正的畫家!」這句話直戳人心,讓人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專業與業餘的區別。即便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但專業畫家在眼中,求索之路永無終點,始終是掙扎著向前走啊。

在追趕父親的過程中,阿榮也悄無聲息變成了他人眼中的光。她逐步脫離了父親,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吉原格子裡之圖》就是阿榮回憶和善一起逛歌舞伎的感受而創作,透過格子,阿榮看到裡面藝妓忽明忽暗的面孔,外面窺探之人波濤暗湧的欲望。阿榮將自己的名字「應為」巧妙地留在了燈籠上,似乎在寓意著光影的製造者。

父親去世後,阿榮的生活依然照舊,繪畫佔據了全部。在67歲時離開了弟弟家,從此下落不明。

看到最後,我記得的是扮演阿榮的演員宮崎葵的眼神,透著浸潤塵世的人所不具備的天真。那股天真,曾落在父親的畫筆上,落在情人的臉上,落在自己的美人圖上。而今,它依然隨時落在世間萬物上,最終抵達的是內心永不可及的目標上。

相關焦點

  • 眩~北齋之女
    前一陣剛剛看了2017年上映的NHK拍攝的紀錄片電影《眩~北齋之女~》,現在再說這部電影有點晚,但看完之後一股情緒縈繞在心中,不得不說。《眩:北齋之女》豆瓣評分:8.3 分73分鐘 / 劇情 / 歷史 / 加藤拓(
  • 《眩:北齋之女》——光影間追求術業極致的求道者
    以有限追逐無限,必定會迎來失敗;如同逐火之蛾,追求那極大的炫目之光,最終只能以身消魂散而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追求知識就是無用的。人生於世,若不持續地自我學習、完善、精進,則於走獸無異;以有涯逐無涯,並非是為求窮盡,某種意義上是為了不因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眩:北齋之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乃至一個群像的故事。
  • 乘風破浪的北齋之女
    HNK在2017年推出了由宮崎葵主演的《眩:北齋之女》,講述了阿榮一生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雖然兩部影片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實,但不妨作為一個了解阿榮的途徑,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哦。左:百日紅 百日紅 ~Miss HOKUSAI~ (2015)右:眩:北齋之女 眩~北斎の娘~ (2017)阿榮沒有美麗的外表,因為有著突出的下巴,人送外號「下巴」(アゴ),就連父親北齋也曾這麼叫她。
  • 日文館 漫畫界的始祖——北齋漫畫
    《北齋漫畫》畫本包含他各種主題的畫作,在當時也是學畫的範本教材,不僅在日本大受好評,無意間也風靡歐洲,影響波及印象派畫家莫奈、梵谷、高更。據說日本1930年代向歐洲輸出陶器、磁器時,商人在貨箱中塞入《北齋漫畫》與浮世繪的紙團緩衝撞擊,也無意間將畫作流傳到歐洲。   青幻社文庫版《北齋漫畫》共分成15篇,三冊總頁數970頁,收錄約四千幅圖畫,是收藏北齋畫作相當實惠的選擇!
  • 東京電視劇大獎2018:石原裡美、米津玄師、田中圭等人出席領獎
    《Unnatural》成最大贏家,《大叔的愛》也收穫頗豐。以下是完整獲獎名單:大獎:朝日 《大叔的愛》優秀獎:NHK《雛鳥》優秀獎:NTV《過保護的加穗子》優秀獎:TBS《UNNATURAL》優秀獎:富士《行騙天下JP》優秀獎:WOWOW《礫石》SP劇部門 作品獎大獎:NHK《眩:北齋之女》優秀獎:TBS《兄妹》優秀獎:東京《琥珀
  • 「法外製裁者」10月動畫化 情報公開追加CV齋賀光希等
    「法外製裁者」10月動畫化 情報公開追加CV齋賀光希等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06-19 11:19:22
  • 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不懈探索之事為:何以在方寸片紙之間,演盡物象。        差不多與此同時(虛齡七歲),胞妹的夭折,給畫家的生涯注入了一種無常元素。至今能在北齋的菩提寺(家廟)——淺草誓教寺中保存的北齋過去帳中,明和三年(1766)二月二十二日項下,查到時太郎之妹春嚴童女的戒名。這種人世無常的體悟,對江戶時代的畫家來說,並非可有可無,而是頗重要的元素。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藝號中二字均源自師號,北齋之備受青睞可想而知。自此十五年間,北齋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浮世繪版畫和黃表紙插繪本。春朗期剛好是北齋人到中年之前的藝術積累上升期,也是江戶時代後期各種藝術流派精彩紛呈,與包括洋畫在內的新派思潮開始交換能量的時期。
  • 「恐怕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 ——葛飾北齋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羅傑·凱斯(Roger Keyes)語]的確,這幅作品使創作者葛飾北齋躋身全球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列。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魯迅先生也曾評價道:「然而依我看,恐伯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眼光。」那麼,葛飾北齋是誰?畫家究竟又與中國有著怎樣一段緣分?
  • 淺析「影之詩」的評價如此之低的原因!
    淺析「影之詩」的評價如此之低的原因! 這主要是因為「影之詩」的評價並不好,目前「影之詩」共更新了12話,在B站擁有3.5的「高分」,估計只有「超人高中生們即使在異世界也能從容生活」和出現辱華事件後的「我的英雄學院」能夠媲美了。
  • 「冰與火之歌」到底是原著好還是影集好?
    圖/摘自HBO轟動全球的第一夯劇HBO「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7季完結篇在美再創收視新紀錄,堪稱電視史上的奇蹟,然而下一次它回來,就是最後一季,觀眾看一集就少一集,不免令人又期待又黯然。雖然影集風靡全世界,仍有廣大的原著粉絲,對於改編的情節非常不滿意,無奈作者喬治馬汀還未把書給寫完,使他們陷入「先看影集滿足對劇情的好奇心」,還是「堅持等馬汀把書完成」的兩難。
  • 眼淚背後的表演秘密 | 溫影析影系列展映《少年的你》
    正值少年的他們,總有著不願褪去的天真。小北這個人物複雜的地方恰恰在於,他還是一個少年,但卻不得不裝的像大人一樣。表現堅定的眼神對一個演員來說或許並不困難,難得的是在演員們的表演中,還帶有著少年的天真和溫柔。
  • 北齋漫畫: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
    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國銅版畫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看到了《北齋漫畫》中的作品,被這來自遙遠東方的繪畫技法所震撼,他驚嘆於《北齋漫畫》裡所描繪的豐富世界。而創作《北齋漫畫》的便是日本浮世繪天才畫師——葛飾北齋。你或許不知道他是誰,但你一定見過他的這幅畫作。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1760~1849)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北影節備忘錄: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乃至北齋成名後,不斷有人山寨,贗品充斥坊間,但惟題款,是人所不能仿者。經過對插繪的苦學臨摹和字雕的磨練,十九歲上,鐵藏入大繪師勝川春章門下。春章時年五十有三,是江戶公認的役者(歌舞伎名角)繪大家,弟子如雲。鐵藏被師匠賜號為勝川春朗,朗取自春章自己的別號旭朗井。藝號中二字均源自師號,北齋之備受青睞可想而知。自此十五年間,北齋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浮世繪版畫和黃表紙插繪本。
  • 美漫「終極宇宙」的「快銀」和「緋紅女巫」有過一段禁忌之戀
    「快銀」和「緋紅女巫」之設定。在「終極宇宙」的十幾年前,一位叫做Magda Lensherr 的秘密特工接受任務,奉命去調查「萬磁王」,結果兩人產生感情而生下「快銀」和「緋紅女巫」這對雙胞胎,但當「萬磁王」得知女方真面目時,就私自帶孩子們離開,不過因Magda Lensherr 有著「女巫」(The Witch)的綽號,所以她的魔法資質遺傳到女兒身上,使得「緋紅女巫」改變現實的能力增強許多。
  • 秘密影院:愛電影,不如親身「浸入」電影
    >……他們都曾作為觀眾參與過 「秘密影院」體驗,而且大呼過癮。能置身於電影之中,這對很多影迷來說已經足夠興奮;倘若這部電影恰好是最愛的影片……影迷們怕是要尖叫了!還原經典 IP 故事,這是「秘密影院」的一大魅力。
  • 讀電影|《綠洲》:天真的人們能夠愛
    於是,在這樣一次不合時宜的探訪中,洪忠都遇見了被拋棄在搬家後空蕩的房子裡的韓恭淑——另一個同樣天真的人。她出場的鏡頭十分夢幻,雖然面容因殘疾而扭曲,雖然每一個動作都顫顫巍巍,但她卻執著於擺弄一面鏡子,使它在天花板上反射陽光。追隨她的視線,我們看見一隻雪白髮光的鴿子在空中展翅飛翔。一瞬間,殘破、混亂的現實空間飛升至不可思議的純潔之境:身體被困,精神卻能夠在想像中自由飛翔。
  • 北齋曾記否,往事終成煙?
    北齋開始拆了!」他停頓了一下,「這些人終於動手了。不管我們怎麼呼籲,怎麼努力,全是白費的。最後的勝利者總是他們。」他後面的話我聽不太清楚了。只剩下一片寒冷——窗外的光線正逐漸暗淡,家家戶戶的窗,都散射出慘白的燈光。遠處那幢大樓上的霓虹燈,驀地亮了起來。天空頓時變成橘紅色。寂靜中傳來城市的夜聲。「什麼時候的事?」我喃喃地問。腦子裡長時間一片空虛。一種浩茫之感從四面襲來。
  • 浮世繪之光——葛飾應為
    介紹電影之前,先了解一下影片中除女主阿榮之外的幾個主要人物。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阿榮之父,本名中島時太郎,後改名鐵藏。《百日紅》裡,阿榮叫父親鐵藏。他一生中的兩個最大成就,一個是《北齋漫畫》,另一個便是《富嶽三十六景》。《北齋漫畫》有點像中國的《芥子園畫譜》,感覺北齋畫了所有他看到的東西。以下這幾幅在《百日紅》中出現過,是北齋惡搞善次郎畫的,比較好玩。
  • 《北齋漫畫》——日本漫畫的起源
    Sharon在北京浮世繪講座所展示的《北齋漫畫》周邊    很多人談到葛飾北齋,會馬上想到《神奈川沖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