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館 漫畫界的始祖——北齋漫畫

2021-02-18 符號

更多全球圖書資訊,登陸spbooks.cn


三冊共收錄約4000多幅葛飾北齋作品!特別包含以自然描寫為主題的小型特輯。


  十九世紀東洋風潮流席捲歐洲,其中蔚為風尚的正是從江戶末期到明治時期的葛飾北齋畫作。《北齋漫畫》畫本包含他各種主題的畫作,在當時也是學畫的範本教材,不僅在日本大受好評,無意間也風靡歐洲,影響波及印象派畫家莫奈、梵谷、高更。據說日本1930年代向歐洲輸出陶器、磁器時,商人在貨箱中塞入《北齋漫畫》與浮世繪的紙團緩衝撞擊,也無意間將畫作流傳到歐洲。

 

  青幻社文庫版《北齋漫畫》共分成15篇,三冊總頁數970頁,收錄約四千幅圖畫,是收藏北齋畫作相當實惠的選擇!


《北斎漫畫<全三巻> 第一巻「江戸百態」

北齋漫畫(全三卷)第一卷:江戶百態》

出版社:Seigensha 青幻社

書號:9784861522802



《北斎漫畫<全三巻> 第二巻「森羅萬象」

北齋漫畫(全三卷)第二卷:森羅萬象》

出版社:Seigensha 青幻社

書號:9784861522871




《北斎漫畫<全三巻> 第三巻「奇想天外」

北齋漫畫(全三卷)第三卷:奇想天外》

出版社:Seigensha 青幻社

書號:9784861522888



  收錄橫尾忠則、浦上滿、永田生慈講評!


  繼「江戶百態」、「森羅萬象」,青幻社《北齋漫畫》推出第三輯「奇想天外」,以日本、中國的故事、傳說、戲劇的場景與宗教主題、幽靈、妖怪等幻想世界為中心,分成「狂態百出」、「故事拾遺」、「百鬼圖會」、「神佛風姿」四部分。從傳奇、童話、古典故事的題材為首,延伸到神佛、聖人、僧侶甚至天狗與河童。

  從畫題不僅展現出北齋淵博的知識,也能看出他過人的造型與描繪能力,及令人驚嘆的想像世界。

  書中並收錄三冊《北齋漫畫》的總索引,柳亭種彥、式亭三馬撰寫的序文,以及永田生慈解說,橫尾忠則、浦上滿訪談,內容豐富詳實!

【小知識】

  葛飾北齋( 日語: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 Katsushika Hokusai 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本名中島時太郎,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是日本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日本化政文化的代表人物。他14歲學雕版印刷,18歲便和另一位浮世繪師勝川春章學畫,開始了自己漫長且多產的畫畫生涯——但葛飾卻是等到了60歲以後才開始出名的。1826年,為了配合當時的日本內地旅遊業的發展(多半也因為個人對富士山的情有獨鍾),北齋以富士山不同角度的樣貌為題,創作了《富嶽三十六景》一系列的風景畫,因而遠近馳名,其中以《赤富士》和《神奈川沖浪裏》最為知名。

 

  北齋漫畫(日語:北斎漫畫/ほくさいまんが Hokusai Manga)是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師葛飾北齋的繪本畫集,全15篇,約4千幅圖,彩色折繪本(日語:折絵本),由三種顏色(黑色、灰色、肉色)印刷。文化11年(1814年),北齋54歲(畫號為戴鬥)時首版。作為學習繪畫的典範教材,在當時大受好評。其中包括市井百態、山水鳥獸、神佛妖怪等,甚至是西方遠近法都有涉及。


喜歡的朋友可以直接

在本文章底部「寫留言」區留言詢問

我們會有專人回復,謝謝!

新浪微博:@善本圖書

天貓或京東:搜索「善本圖書專營店」

淘寶:搜索「臺品生活」


更多全球圖書資訊,登陸www.spbooks.cn

相關焦點

  • 《北齋漫畫》——日本漫畫的起源
    作為浮世繪歷史上咖位最重的畫師,北齋一生中有兩個裡程碑式的系列作品:一個是包含「巨浪」的風景畫系列作品《富嶽三十六景》,另一個就是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充滿著奇思妙想並且幽默風趣的《北齋漫畫》。因其獨特的想像與高超的設計水平,在被歐洲藝術界發掘後,印象派畫家們把《北齋漫畫》的內容稱為「Hokusai Design」(北齋設計),將它視為繪畫設計的教科書。
  • 北齋漫畫: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
    一次偶然的機會,法國銅版畫家費利克斯·布拉克蒙看到了《北齋漫畫》中的作品,被這來自遙遠東方的繪畫技法所震撼,他驚嘆於《北齋漫畫》裡所描繪的豐富世界。而創作《北齋漫畫》的便是日本浮世繪天才畫師——葛飾北齋。你或許不知道他是誰,但你一定見過他的這幅畫作。    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1760~1849)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北齋漫畫】摘選 一
    1778年,不滿20歲的北齋拜在勝川春章門下正式習畫,翌年以「春朗」的畫號開始發表作品。起初多以「役者繪」為主題,後來學習了狩野派、土佐派、琳派等各名家的畫風,並借鑑了中國畫、西洋畫的技法。作為浮世繪的集大成者,北齋在浮世繪版畫、讀本插圖、繪畫範本、肉筆畫等多個領域開闢了自己獨特的畫風。曾用的名號有「宗理」「北齋」「戴鬥」「為一」「卍」「畫狂老人」等。
  • 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待狂歌繪本及其後流行的清一色水墨的讀本繪本風潮過後,文化九年(1812),江戶土生土長的北齋首次出行,行腳關西一帶,沿途遊歷東海道名所,寫生無數。        在名古屋,住在門人牧墨遷家裡,持續數月,創作了約300幅表現市井人物的各種表情和動植物寫生的版下繪。後由當地的出版家永樂屋東四郎,結集為小開本的《北齋漫畫》出版,獲得極好的反饋。
  • 畫家電影推薦 《眩:北齋之女》
    後來,北齋常稱自己是五十歲才降生的,可能就是這個緣故吧。北齋早期所描繪的作品,主要以風俗畫和美人畫為主,而此時則開始逐漸轉向風景畫。其實關於浮世繪中的風景畫創作,北齋並不是第一人。奧村政信、歌川豐春、司馬江漢等人都創作過風景畫,而北齋則結合以前諸位大師的創作經驗和西方的繪畫技巧,為浮世繪風景畫的創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 北影節備忘錄: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待狂歌繪本及其後流行的清一色水墨的讀本繪本風潮過後,文化九年(1812),江戶土生土長的北齋首次出行,行腳關西一帶,沿途遊歷東海道名所,寫生無數。在名古屋,住在門人牧墨遷家裡,持續數月,創作了約300幅表現市井人物的各種表情和動植物寫生的版下繪。後由當地的出版家永樂屋東四郎,結集為小開本的《北齋漫畫》出版,獲得極好的反饋。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浮世繪的體裁種類眾多,從人物畫、風景畫、歷史畫,到漫畫、春畫,妖怪畫等。要說在所有這些視覺藝術分野中,都留下開創性和範式性作品的巨匠,大概就只有葛飾北齋一人了。北齋的繪畫不僅給日本後世藝術帶來了深遠影響,對後來的歐洲畫壇也影響巨大。在平均壽命只有45歲的江戶時代,北齋活了88歲。
  • 看了這麼多年日本漫畫,你真知道誰是漫畫之神?
    等,已包含了現代漫畫要素,到江戶時代則在浮世繪中出現了「漫畫」一詞。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出現並盛行浮世繪,它先是手繪後為木板印刷,有單片的有多幅連續的,初為黑白兩色,逐漸發展成多彩的「錦繪」。在數百名浮世繪大家中最值得一舉的是浮世繪後期的葛飾北齋(1760-1849年),其代表作是《富嶽三十六景》和《北齋漫畫》。
  • 60年代香港少女漫畫始祖因病離世,月底出殯
    在香港的漫畫界,如果說王澤的《老夫子》是男性漫畫、香港市井漫畫的代表作。那麼李惠珍的《13點》絕對是純女性的作品,能夠完全的展現細緻的少女心。香港少女漫畫始祖,李惠珍絕對是當之無愧。李惠珍在香港出生,至學生時代起,他已經開始畫漫畫。大專時期修讀國畫,經過教授介紹,找到一份幫漫畫報紙畫圖賺外快的工作。從此便投身漫畫行業。
  • 葛飾北齋,他才是日本漫畫的鼻祖!這該死的魅力啊!
    北齋漫畫真正讓「漫畫」一詞聲名大噪的,還是北齋1814年開始發行的系列作品——《北齋漫畫》。北齋漫畫(ほくさいまんが)是一部繪本畫集,全15篇,約4千幅圖,北齋54歲時首版。其中包括了市井百態、山水鳥獸、神佛妖怪等等。
  • 造訪【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體驗漫畫文化
    京都擁有歷史悠久的街道及神社寺院,深受旅客歡迎這次要介紹的是「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如同其名,這是一座集結日本漫畫文化的博物館。或許有人會以為這裡就像「大型漫畫咖啡廳」,實際上並非如此。在這裡可以讀、看、聽、做、買,集結了所有有關漫畫的樂趣於此,是處能徹底享受漫畫文化的綜合設施!請看下方的宣傳影片,便能想像到漫畫博物館的樂趣和魅力。
  • 60年代香港少女漫畫始祖李惠珍因病離世,月底出殯
    Alan稱,在二十幾年前認識李惠珍,和她一起去法國的一個漫畫展,她非常有活力,完全沒有代溝。在香港的漫畫界,如果說王澤的《老夫子》是男性漫畫、香港市井漫畫的代表作。那麼李惠珍的《13點》絕對是純女性的作品,能夠完全地展現細緻的少女心。香港少女漫畫始祖,李惠珍絕對是當之無愧。
  • 最強看漫畫軟體推薦,漫畫界的扛把子
    >今天少豬給大家推薦一款超強的免費看漫畫軟體神器。--如今看漫畫的手機app由於各大平臺版權買斷等原因,你是否經常出現部分漫畫看不了,手機上需要下載三四個漫畫app才能滿足自已所有想看的漫畫都看上的情況。今天,少豬給你安排一款宇宙第一最強的漫畫軟體吧!
  • 日本漫畫進入博物館,是二次元文化還是歷史迭代?
    這些迷人的怪物是大英博物館進入日本漫畫之旅的亮點。河鍋曉齋也被譽為漫畫界的波洛克,他將東京歌舞伎劇場的演員變成了畫中神秘而又非常真實的生物,他自由繪製的超自然場景展示了19世紀後期歐洲藝術家緣何向日本尋求靈感的原因。
  • 他是日本漫畫的鼻祖,印象派的大師父,梵谷、高更都很迷他!
    1914年刊出的《北齋漫畫》被譽為日本現代漫畫創作的鼻祖,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北齋漫畫,瞎子頭像漫畫中既有尋常人的喜怒哀樂,也有鳥獸蟲魚、山川草木,可以稱的上是一部繪畫版「肖像百科全書」。Hokusai shashin gafu 1814此後幾年間,他出版了一些指導繪畫的範本書,例如《略畫早指南》,《北齋漫畫》,《略畫早學》,《三體畫譜》等,用以指導門人學習繪畫,其中以《北齋漫畫》最為有名。
  • 乘風破浪的北齋之女
    之所以會取「應為」(おうい)為名號,有一說法是因為北齋常直接喚她「餵、餵」(オーイ、オーイ),其中「應為」與「餵」在日語裡的讀音相似,又呼應了北齋曾經的畫號「為一」。杉浦日向子在漫畫《百日紅》中以葛飾北齋及阿榮的生活為原點,表現了江戶時代日本的社會風貌和市井人情,2015年被改編為同名動畫。HNK在2017年推出了由宮崎葵主演的《眩:北齋之女》,講述了阿榮一生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雖然兩部影片的內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史實,但不妨作為一個了解阿榮的途徑,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哦。
  • 葛飾 · 活得太久了所以什麼都能畫到 · 北齋
    ,給了門人琳齋宗二) 北齋成了自由藝術家,他不再只是如在勝川門下,批量流水線的畫畫肖像和風景,然後雕版出售,讓江戶時代的日本人買回家當掛曆看。畫狂老人北齋四十五歲到五十歲間,他的名字一度是「畫狂老人北齋」,然後,終於變成了「葛飾北齋」。這時候,他確實已經為畫著狂:浮世繪和捲軸,他還在繼續,但你看得見他靈感太多,浮世繪承載不下,必須在繪本與插畫上傾瀉出來。他畫一切題材,一切人物,他畫日本的《古事記》,也畫《水滸傳》、《西遊記》。他對黑墨白紙的喜愛,在這個年代達於巔峰。
  • 博物談:島國漫畫界的巨星——永井豪
    因為他的兄弟曾經將「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作品介紹給他,他很早便立志成為一名漫畫家。十九歲的時候,他身患重病,幾乎死去。因為生病時感到了「什麼也沒做、就這樣死去」的恐怖,他開始了漫畫創作。  漫畫中除了充滿了直觀的暴力血腥場面,同時整部作品透射出的那種黑暗、叛逆的世界觀以及屬於人類自身內心最深處的陰暗面與恐怖等極端思想及筆調都是在當時相當前衛的,與同時代的漫畫較之則更顯突兀。 《惡魔人》內包涵極豐富的哲學思想,甚至涉及極其敏感的政治話題,也開創了許多漫畫敘事至今沿用的高超手段。
  • 鄭問—華人漫畫界的鬼才「亞洲至寶」
    發稿當日下午才得知,一代漫畫大師鄭問先生仙逝的消息。想起少年時第一次看到大師作品,那種心靈的震撼,至今還記憶猶新。
  • 《封神演義》外傳漫畫:始祖神農登場 太公望玩穿越(附咖啡代購
    via動漫星空今年3月,藤崎龍老師宣布推出《封神演義》短期集中新連載外傳漫畫,目前第1話圖透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