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良商家將安全帽充當頭盔賣?暴利之下消費者如何區別選擇!

2020-12-23 我是小美工號131466

近期,由於交管部門發布新政策「一盔一帶」,導致各地區頭盔市場異常火爆,商家紛紛哄抬價格。市面上一夜之間出現了很多三無產品,甚至還有無良商家將安全帽冒充頭盔賣,平時我們30就可以買到的頭盔,現在來看下價格被哄抬到多少了呢?

基本現在市面上正規的頭盔價格都在百來塊,基本都是翻倍的價格在賣,我想我們的市場監管部門是時候可以出動了,保證老闆姓的消費權益。但是政策從6.1開始不戴頭盔又不能上路,不買也得買啊,那麼消費者面對混亂的市場該如何挑選頭盔,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呢?

首先,我們要選擇帶有3C認證的頭盔,也就是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電動車頭盔,切勿貪圖便宜購買三無產品,生命不可貪便宜。有部分不良商家把安全帽當頭盔去賣給消費者,我們來看下頭盔與安全帽的區別在哪裡?

首先,必須說明:安全帽絕對不可以替代頭盔!!!

頭盔大致分為四種:全盔,3/4盔,半盔和夏盔,按道理來講全盔是最好保護頭部的,但是問題是夏天戴真的非常熱,得悶出痱子吧。所以夏天買半封閉的小半盔的比較多,保證通風性。

專家指出,除了頭盔造型以外,製造頭盔所選用的材質直接影響頭盔的強度和安全性,市場上常見的頭盔多用ABS塑料製造,高端的有玻璃鋼和碳纖維材料,一些假冒偽劣的頭盔在質量上根本起不到防護作用!還有些無良廠家使用回收的塑料,性能更加大大折扣,我們還是要選擇原廠出產的有資質的正規頭盔。#undefined#

還有一些用一些聚丙烯 PP 做的頭盔基本上根本沒有安全性可言,只能作為一些玩具類產品!消費者還是要選擇正規的專賣店或者有資質的網店,要看是否有國家的3C認證標誌,沒有認證的千萬不要去購買。消費者是有權利向商家索要正規的產品進貨渠道信息。

針對有些商家把安全帽當頭盔來賣,真的是太把生命當兒戲!安全帽的構造成分是由帽殼,帽襯和下頜帶構成,而頭盔是由緩衝層,護墊,佩帶以及護目鏡組成,這是與安全帽有本質區別的!安全帽的設計主要考慮應對垂直墜落物的衝擊,而安全頭盔則更強調全方位的防護,安全帽只要是工人在施工過程中,防止高空拋物,保護頭頂,頭盔在騎行過程中,對頭部是360度的保護,整個頭包括臉部,左右前後。

對於現在頭盔價格的混亂,市場監管部門近期將會展開專項整治行動,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打擊非法經營維護市場秩序。

相關焦點

  • 惠民一商家進貨賣頭盔,收到後發現竟是安全帽!
    前段期間,「一盔一帶」讓頭盔突然熱賣,惠民的商家陳先生通過朋友介紹花4萬塊錢進貨一批頭盔,但是到貨發現是一堆安全帽改裝的,同時,新規的出現也讓頭盔市場瞬間又遇冷了,陳先生急了!他要找貨源退貨!但貨源方表示,陳先生之前就知道是安全帽所以以低價格進貨的,而陳先生說是按頭盔進的!雙方觀點不一樣,孰是孰非呢?也許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了。那麼,安全帽改裝的「頭盔」能起到真頭盔的作用嗎?
  • 「工地安全帽」也能保護頭,為什麼不能替代「電動車頭盔」用?
    繼口罩漲價斷貨熱潮過後,又掀起一陣「頭盔」漲價熱潮。當初口罩缺貨漲價盛行的時候,有人發難財,賣「假口罩」,這次頭盔也不例外。因電動車新規,頭盔一天一個價,正因如此,同樣也有黑商家賣「假頭盔」。然後我就拒收然後給賣家打電話,結果對方關係,這才知道被騙了,沒辦法之下我就報警處理了,真是什麼人都有……當別人是傻子,沒戴過頭盔,還沒見過頭盔嗎?太過分了!」不過幸運的是,在龐先生報警後,經過多方交涉,終於在18日的中午,龐先生收到了賣家退回的3萬元「頭盔」預定貨款。
  • 巨額詐騙,頭盔變成安全帽!商家37元進貨,最後10元都難賣!
    近日,安徽亳州某商家給電動車觀察員平臺留言,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賣頭盔,37元/個,隨後訂貨2000隻,但是到貨後發現全部是工地安全帽。該批貨是浙江永康發來的,發貨人電話15622XX0330,收款方電話13399XX7289,請大家謹防上當。
  • 買的是頭盔 收到的卻是安全帽
    自今年6月起,騎乘摩託車不戴頭盔開始面臨處罰,一時間頭盔成了搶手貨。7月14日,記者獲悉,新城區法院和未央區法院日前均開庭審理了因買賣頭盔引發的合同糾紛。商家要購買的鐵騎士頭盔和電動車頭盔,最終收到的卻是一堆塑料安全帽。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5問5答 這樣買頭盔才不踩坑
    頭盔賣斷貨了,有人動起了壞心思。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
  • 安全帽能否替代頭盔?多大的頭盔適合你?
    同時在意外撞擊發生過程中,頭部會因慣性撞到車把手、地面或對方車體上,頭盔外硬內軟,降低了頭部骨折的概率。由於頭盔具備一定硬度,能承受一定的輾軋傷害,增加佩戴者生還的機率。焦點問題一:如何選到合適的頭盔?
  • 炒頭盔反被騙!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
  • 安全帽不等於安全頭盔
    自開展「暢安2020」2號行動以來全市摩託車、電動車騎乘人員戴安全頭盔的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在日常執勤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一些人戴的是安全帽而不是安全頭盔針對這一現象晉城交警三大隊深入轄區山西晉煤集團>晉聖坡底煤業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安全帽「不等於安全頭盔」生動的交通安全課民警就安全帽與安全頭盔的不同性能分為四點為企業人員進行講解一、結構組成區別,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後箍等組成,安全頭盔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
  • 「安全頭盔」該有個國家標準 有人甚至拿安全帽當頭盔
    常州交警相關負責人介紹,1日起,常州加強對電動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其中駕乘電動自行車未佩戴安全頭盔的,7月15日以前首次違法並及時糾正的,將予以警告教育並記錄信息,再次違法的將予以罰款,7月15日以後一律罰款處罰;營運性電動車(外賣)一律罰款處罰。同日,南京市共開出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未佩戴頭盔罰單700餘張。
  • 熱門頭盔淪為詐騙「幌子」: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有...
    文/每經網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頭盔市場由此迎來了「春天」,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但市場的火熱也讓個別不法分子從中窺得「商機」——以預付購物款、繳納定金為由實施詐騙,甚至偷梁換柱,以工地安全帽替換頭盔騙取錢財。
  • 男子花十幾萬買頭盔,收到貨卻是安全帽?賣家:我也不知道啊
    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的李先生在網絡上花了十幾萬買頭盔,但沒想到收到貨後,頭盔竟然變成了安全帽。網上買頭盔,到貨變成安全帽前段時間,李先生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位賣頭盔的商家,之後兩人互加微信開始聊天。李先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頭盔的需求量大大增多,價格也被炒的非常高,於是就從中嗅到了一些商機。李先生想著既然需求量這麼高,那麼自己可以開一家電瓶車實體店,然後進一些頭盔,賣電瓶車送頭盔吸引客戶。在雙方的聊天中,李先生得知對方賣的頭盔是現貨,可以馬上發貨。之後對方還通過微信主動將頭盔的顏色款式和各類證書發給李先生看。
  • 安全帽能替代安全頭盔嗎?
    那麼 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 它的安全性能又是怎樣的? 這是很多市民朋友存在的疑問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實驗 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 張國立遭無良商家利用,發文怒斥其太猖獗,消費者不要上當了
    近幾年,有關侵權的消息層出不窮,許多商家看中了知名藝人的知名度,於是便冒用名人的名義給自家產品打廣告,這種商家的無良行為,擾亂了市場的秩序,最近,張國立也飽受此類問題的困擾。央視,但是他並不是該品牌的代言人,希望消費者可以擦亮眼睛,不要上當。
  • 繼口罩後頭盔又火了,當心最新騙局也來了
    年初賣口罩,現在賣頭盔,賣口罩的人已改行,開始賣頭盔了。口罩詐騙沒被抓的也開始轉向頭盔詐騙,但是,他們這次可不一定能跑得掉,畢竟咱們警察也不是吃素的,常在河邊走總是要溼鞋的。據警方調查發現,騙子主要採取微信、QQ的方式進行售賣,低價賣給一些商家,因為商家們要的多,基本上都是批量購買,要的量多,商家付款後騙子剛好可以藉機說沒有那麼多貨,然後一直不發貨,最後把商家刪除拉黑,不接電話,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些騙子們能夠騙到那麼多人,主要是抓住了某些人掙錢急切,想要大賺一筆的心理,他們更容易上當受騙。
  • 「摔不破」的安全帽當頭盔,真的安全嗎?
    原標題:「摔不破」的安全帽當頭盔 真的安全嗎?  交警提醒:請勿將安全帽作為行車和運動頭盔使用  安全帽可以代替安全頭盔嗎?這不,就有摩託車駕駛人戴著安全帽上了路。對此,交警部門提醒,雖然都有「安全」兩字,可兩者的作用卻大不相同。
  • 「一盔一帶」安全帽能替代安全頭盔嗎?
    那麼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它的安全性能又是怎樣的?這是很多市民朋友存在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實驗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安全頭盔一般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在結構上就與安全帽有很大差別,安全頭盔對頭部的上面、正面、側面都有保護功能。
  • 訂購20多萬元的頭盔變安全帽,對方玩失聯報警無果——來看「頭盔...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攝影 吳國強 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文明確,6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不處罰。不過,市民對於「戴頭盔」「買頭盔」等還是議論紛紛,甚至有人付出錢財「打水漂」的代價。鄭州一商戶通過微信訂購29萬餘元的電動車頭盔,轉帳後賣方說只有工地安全帽,要求退款無果,對方進而玩起了失聯。
  • 頭盔變成安全帽 法官說法講防範
    >   前不久,小蘆批發了一批頭盔,誰知頭盔變成了安全帽。
  • 無良商家太猖獗!張國立罕見發怒:告誡消費者不要上當
    10月11日,飾演「皇帝專業戶」的知名演員張國立罕見發怒,在某社交平臺發文怒斥不良商家冒用他的個人形象為其產品打廣告,並配文告誡:「請各位消費者不要上當!」或許是張國立當時的仁慈助長了無良商家的猖獗之氣?
  • 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頭盔?購買的頭盔有什麼標準?來看
    5月18日,市民馬某報警稱:他在快手上搜索購買頭盔的消息,之後有商家將馬某拉入一個微信群,進群之後,馬某看到一個自稱是廠家的群友發布自己有頭盔現貨,26元一個。馬某便添加對方微信好友商談好購買頭盔的數量、金額、以及發貨方式等事情,隨後,通過微信轉帳方式給對方轉帳6590元,2天之後,馬某詢問頭盔是否發貨等事情,並跟對方微信聯繫,一直得不到回復,打電話對方已將其拉黑,此時發現被騙,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