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變成安全帽 法官說法講防範

2020-12-26 澎湃新聞

頭盔變成安全帽 法官說法講防範

2020-07-24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不久,小蘆批發了一批頭盔,誰知頭盔變成了安全帽。近日,西安市新城區法院韓森寨法庭審理了這樣一起買賣合同案。

  新疆烏魯木齊的小蘆通過微信結識了西安的小蔣,兩人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都在做生意。微信中,兩人交談甚歡,小蘆告訴小蔣,烏魯木齊要求開摩託車戴頭盔,市場需求比較大。於是,小蔣就在網上找了一家南方的工廠,對方報價一頂頭盔30元,是鐵騎士品牌的,並給小蔣發了頭盔的照片和視頻。

  小蔣把視頻和照片轉發給小蘆,報價35元一頂。小蘆收到小蔣信息後感覺這生意能做,便當即找到了買家,報價48元一頂。

  隨後,小蘆在收到買家定金後,向小蔣下了訂單,訂購1000頂頭盔,並通過微信向小蔣轉帳支付貨款和運費共計37800元。小蔣收到貨款,扣除自己的利潤後將餘款發給南方的廠家,讓廠家直接將頭盔按照小蘆的地址發貨。

  小蘆收到了廠家寄來的兩大包蛇皮袋包裝的貨物,急忙打開包裹,一大堆藍色的安全帽呈現在眼前。頭盔怎麼變成了安全帽?質量連建築工地的標準都不夠啊,怎麼交貨?

  小蘆通過微信多次聯繫小蔣要求退貨退款,小蔣一聽也有些不解,立馬和南方的廠家聯繫退貨。廠家說,退貨可以,錢一分不退,最後還把小蔣的微信拉黑了。小蔣給小蘆說廠家不退錢,自己也沒錢退給小蘆。

  無奈之下,小蘆通過網上立案,將小蔣起訴到西安市新城區法院。

  新城區法院法官收到案件後,適用小額訴訟程序開庭進行了審理,通過法庭調查、證據核實,查明了基本事實。法官告知小蔣,首先買賣合同應當遵守雙方約定,作為賣方首先要向買方提供合格的產品,頭盔作為摩託車駕駛人的安全裝備,應當由正規的生產廠家提供檢驗報告、合格證、必要的包裝;其次應向買家交付符合雙方買賣合同約定的產品,小蘆和小蔣通過微信聊天、視頻、照片約定了鐵騎士品牌頭盔,小蔣交付的是藍色塑料安全帽,已經構成了違約,小蘆可以要求退款退貨並賠償損失;第三,小蔣可以向南方的廠家追索賠償,但應當先向小蘆承擔責任,小蔣和廠家的糾紛不影響小蘆起訴小蔣。

  通過法官耐心釋法,小蘆表示同情小蔣的遭遇,表示放棄要求小蔣承擔保管費等損失,並願意幫助小蔣起訴廠家。雙方當場達成和解協議:小蔣在3個月內將貨款返還給小蘆,小蘆將安全帽直接退回發貨方。

  法官提示:

  其一,交易時,身份確認很重要。法院在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因當事人大多是小額、多次交易,加微信多、索要身份證等信息少,造成起訴困難、認證困難,法官難以確認對方身份。

  其二,欠條內容要細看。有些欠條確實打了,但對方很可能用自己的假名字或者故意寫錯關鍵內容,造成訴訟被動。

  其三,產品信息要明確。以本案為例,如果沒有小蔣給小蘆的產品視頻照片,法官就很難確定雙方約定的產品用途和質量。  其四,原告要寫明司法文書送達地址,以便法院及時傳喚被告。(來源:西部法制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買的是頭盔 收到的卻是安全帽
    自今年6月起,騎乘摩託車不戴頭盔開始面臨處罰,一時間頭盔成了搶手貨。7月14日,記者獲悉,新城區法院和未央區法院日前均開庭審理了因買賣頭盔引發的合同糾紛。商家要購買的鐵騎士頭盔和電動車頭盔,最終收到的卻是一堆塑料安全帽。
  • 男子在老鄉處購買1200個頭盔 萬萬沒想到收貨時變成安全帽
    近日,西安未央法院民二庭韓霞審判團隊開庭審理了一起返還頭盔貨款的買賣合同糾紛案。  黃某甲訴稱,2020年5月19日晚,黃某乙在微信朋友圈宣傳售賣頭盔,正好黃某甲的朋友尋找貨源,黃某甲便和黃某乙微信溝通聯繫,黃某乙稱頭盔是現貨,可以通過微信下單後立刻發貨。
  • 安全帽不等於安全頭盔
    自開展「暢安2020」2號行動以來全市摩託車、電動車騎乘人員戴安全頭盔的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在日常執勤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一些人戴的是安全帽而不是安全頭盔針對這一現象晉城交警三大隊深入轄區山西晉煤集團>晉聖坡底煤業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安全帽「不等於安全頭盔」生動的交通安全課民警就安全帽與安全頭盔的不同性能分為四點為企業人員進行講解一、結構組成區別,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後箍等組成,安全頭盔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
  • 安全帽能替代安全頭盔嗎?
    那麼 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 它的安全性能又是怎樣的? 這是很多市民朋友存在的疑問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實驗 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
  • 4萬採購頭盔卻收「魔改」貨 買家訴苦:就是安全帽
    因為6月1號將在全國開展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前一陣子,頭盔一下成了市場上的爆款。山東省惠民縣的陳大哥這些年一直做摩託車電動車維修行業,這次他瞅準了商機,想著也去哪兒採購那麼一批。陳大哥說,由於自己沒有渠道,他通過朋友小孫聯繫上了青島賣家小王,花40500塊錢買了1500個頭盔。到現在,頭盔已經寄來了一個多星期,這十幾箱貨,至今一直放在距惠民縣五十公裡遠的一個物流中心裡。陳大哥說,他們壓根就沒打算往回提,因為他們看了一下,這些「頭盔」恐怕成為不了「爆款」,戴上只會讓人看了爆笑。
  • 安全帽能否替代頭盔?多大的頭盔適合你?
    焦點問題二:如何正確佩戴頭盔?應選擇比自己頭圍大2cm左右的頭盔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工作人員說,規範地佩戴頭盔才能更好地保護駕駛人。首先,駕駛人應該選擇比自己頭圍大2cm左右的頭盔,戴上頭盔後可適當左右轉動頭盔,頭部又不會出現疼痛感,就是合適的頭盔,如果頭盔能夠輕易地晃動,就過大了。
  • 社會觀察丨「狸貓換太子」 網上買「頭盔」卻收到「安全帽」
    隨著一盔一帶政策的出臺,近期頭盔又成了緊俏的貨物了,不少商戶也是嗅到了商機。這不,在微山的一位胡女士是做微商的,因為有不少朋友諮詢她那裡有沒有頭盔賣,所以她通過朋友介紹花了四萬七千元訂了2000個頭盔,可是沒想到東西寄到之後,讓他大吃一驚!
  • 炒頭盔反被騙!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頭盔市場由此迎來了「春天」,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
  • 「摔不破」的安全帽當頭盔,真的安全嗎?
    原標題:「摔不破」的安全帽當頭盔 真的安全嗎?  交警提醒:請勿將安全帽作為行車和運動頭盔使用  安全帽可以代替安全頭盔嗎?這不,就有摩託車駕駛人戴著安全帽上了路。對此,交警部門提醒,雖然都有「安全」兩字,可兩者的作用卻大不相同。
  • 熱門頭盔淪為詐騙「幌子」: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有...
    「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頭盔市場由此迎來了「春天」,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
  • 宿遷店主低價購進500件頭盔 收貨發現是安全帽
    各地交通部門開始嚴查「一盔一帶」後,頭盔一夜之間成為熱銷品。為了搶抓商機,不少商家也四處尋求低價貨源,希望從中大掙一筆,可這往往心有所想未必都能如願。宿遷市區的陳先生就因此「翻了車」。陳先生在宿遷市區開了一家電動車店鋪,因為前段時間頭盔需求量大,店裡的頭盔很快賣完了,於是,陳先生便託人四處打聽低價貨源。陳先生的朋友稱,自己的微信裡有個朋友就是銷售頭盔的,而且對方發來的圖片也確實是頭盔。於是陳先生花費1萬8千元,請朋友幫他訂購了500個頭盔。
  • 「安全頭盔」該有個國家標準 有人甚至拿安全帽當頭盔
    當天,南京、常州等地交管部門開始對騎乘電動自行車不佩戴頭盔的違法行為進行現場處罰。處罰動真格了1日8點12分,常州交警驍龍鐵騎隊交警謝凱巡邏途經清涼西路晉陵路路口時,發現一名外賣送餐員未戴頭盔,隨即對其進行罰款20元的處罰。這是常州市開出首單騎乘電動自行車不戴頭盔處罰。
  • 男子花十幾萬買頭盔,收到貨卻是安全帽?賣家:我也不知道啊
    全文800字,閱讀約需2分鐘導讀:現在交通部門要求摩託車上路一定要帶上頭盔,所以突然之間頭盔變得非常搶手,於是有許多人就從中發現了商機。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的李先生在網絡上花了十幾萬買頭盔,但沒想到收到貨後,頭盔竟然變成了安全帽。網上買頭盔,到貨變成安全帽前段時間,李先生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位賣頭盔的商家,之後兩人互加微信開始聊天。
  • 「一盔一帶」安全帽能替代安全頭盔嗎?
    那麼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它的安全性能又是怎樣的?這是很多市民朋友存在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實驗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安全頭盔一般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在結構上就與安全帽有很大差別,安全頭盔對頭部的上面、正面、側面都有保護功能。
  • ...近5萬元經微商買了2000個頭盔 到貨後竟然是轉了六手的工地安全帽
    近日,濟寧微山的一位胡女士是做微商的,因為有不少朋友諮詢她那裡有沒有頭盔賣,所以她通過朋友介紹,花了47000元訂購了2000個頭盔,可是沒想到這頭盔到貨後卻變成了安全帽。胡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做微商四五年了,前不久有朋友想要買頭盔,於是自己就聯繫到了一位名叫張軍的淄博微商。
  • 一盔一帶丨安全帽不是安全頭盔!
    一盔一帶丨安全帽不是安全頭盔!10月15日,在大同公安交警支隊三大隊轄區魏都大道武定路路段,摩託車駕駛人李某佩戴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塑料安全帽」上路行駛,並且闖紅燈,與駕駛機動車的張某相撞。
  • 「工地安全帽」也能保護頭,為什麼不能替代「電動車頭盔」用?
    龐先生詳述:「我花了3萬塊錢,訂了1000個頭盔,結果收到一堆安全帽。近日看到朋友圈有人賣頭盔,我這邊正好繼續頭盔貨源,看著價格還可以,就以30元一個價格談妥,預定了1000個數量。頭盔漲價熱潮起來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質問:「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應廣大網友提出的這些問題,鄭州交警三大隊持續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其中一中隊中隊長就頭盔問題進行了相關詳細的專業解答。
  • 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具體是怎麼回事?當事人已報警
    江夏生活記錄江夏吃喝玩樂行近期一段時間,頭盔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因為從六月份開始,騎摩託車必須要帶頭盔。頭盔從以前的30元一個,也上漲到90元一個。也有人花大價錢買頭盔,這不貴州一男子花30萬買頭盔卻買到了1800個安全帽,那具體是怎麼回事?
  • 惠民一商家進貨賣頭盔,收到後發現竟是安全帽!
    前段期間,「一盔一帶」讓頭盔突然熱賣,惠民的商家陳先生通過朋友介紹花4萬塊錢進貨一批頭盔,但是到貨發現是一堆安全帽改裝的,同時,新規的出現也讓頭盔市場瞬間又遇冷了,陳先生急了!他要找貨源退貨!但貨源方表示,陳先生之前就知道是安全帽所以以低價格進貨的,而陳先生說是按頭盔進的!雙方觀點不一樣,孰是孰非呢?也許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了。那麼,安全帽改裝的「頭盔」能起到真頭盔的作用嗎?
  • 巨額詐騙,頭盔變成安全帽!商家37元進貨,最後10元都難賣!
    近日,安徽亳州某商家給電動車觀察員平臺留言,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賣頭盔,37元/個,隨後訂貨2000隻,但是到貨後發現全部是工地安全帽。該批貨是浙江永康發來的,發貨人電話15622XX0330,收款方電話13399XX7289,請大家謹防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