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具體是怎麼回事?當事人已報警

2020-12-22 騰訊網

江夏生活

記錄江夏吃喝玩樂行

近期一段時間,頭盔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因為從六月份開始,騎摩託車必須要帶頭盔。頭盔從以前的30元一個,也上漲到90元一個。也有人花大價錢買頭盔,這不貴州一男子花30萬買頭盔卻買到了1800個安全帽,那具體是怎麼回事?事件始末詳情介紹如下:

一、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具體是怎麼回事?

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不料喬先生的客戶卻收到了1800個安全帽,梁某也無法聯繫,目前喬先生已報警。

二、事件始末詳情介紹

喬先生是做小百貨生意的,最近他也非常關注頭盔的事情,所以他覺得現在多訂購一些頭盔,將來的市場一定會非常好,畢竟這是公安部直接下發的命令,所以在6月1日之後,騎車的人肯定都會帶上頭盔,想到這些之後,喬先生就聯繫了和他同樣是做小百貨生意的梁某。

喬先生是去年和這個梁某認識的,但是見面的次數也並不是很多,只是雙方有微信,所以想到頭盔的市場可能會比較好之後,喬先生就找到了梁某,然後梁某表示他那邊有一萬多個頭盔,然後就讓喬先生把錢先給他打過去,然後他再把頭盔給喬先生發過來。

除了收到的這1800個工地安全帽之外,還有9000個是在路上,而現在喬先生也不能確定那9000個是頭盔還是工地安全帽,並且還有幾百個還沒有發貨,在得知收到的是工地安全帽之後,喬先生馬上就聯繫了梁某,然而梁某告訴喬先生說不要慌不要急,可能是物流給調包了,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原因。

在梁某對喬先生說話的語氣中可以得知,他是不知道頭盔變成了工地安全帽這件事的,所以他就告訴喬先生說他要去問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是真的,他就會給喬先生退或者是換,然後就讓喬先生等待他的電話,可是喬先生這一等待,這個梁某竟然消失了,電話打不通微信也不回,目前喬先生已經報警。

三、頭盔怎麼突然火了?

因為一盔一帶安全守護活動的開展,加上公安部決定從6月1日開始對騎摩託車不戴頭盔的人進行處罰,所以一時之間頭盔成為了大家瘋搶的物品,並且這兩天頭盔的價格也都在上漲。

如何正確選頭盔

「從安全性角度來說,當頭盔受到強烈衝擊時,頭盔內部柔軟的泡沫隔套可以使衝擊不傷及人的頭部。」歐軍飛說,市民在購買時,要選用碳纖維作為原材料製成的頭盔,雖然價格貴一些,但安全性較高。而PC材質的頭盔,安全性較差。

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院長滕業方介紹,只有所購頭盔滿足各項安全保護性能要求,一旦在意外發生時,方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電動車駕駛人的安全。

因此,購買頭盔,不能僅看外觀和色澤漂亮,更要注意看頭盔的安全標誌(3C標誌),把頭盔的前、後和兩側分別用力向內按壓,看看是否容易變形,如果易變形或發軟,則保護作用較差。同時,要試戴,不宜太松或太緊,以及對通風孔、帽帶、護鏡等也要進行檢查。

來源:梨視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貴陽一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貴陽一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2020-05-26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聯商網消息:隨著公安部「一盔一帶」新政發布,6月1日起處罰騎乘摩託車不戴頭盔。這讓頭盔成了熱銷商品。根據梨視頻消息,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
  • 炒頭盔反被騙!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據梨視頻,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不料喬先生的客戶卻收到了1800個安全帽,梁某也無法聯繫,目前喬先生已報警。
  • 熱門頭盔淪為詐騙「幌子」: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有...
    但市場的火熱也讓個別不法分子從中窺得「商機」——以預付購物款、繳納定金為由實施詐騙,甚至偷梁換柱,以工地安全帽替換頭盔騙取錢財。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據梨視頻,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不料喬先生的客戶卻收到了1800個安全帽,梁某也無法聯繫,目前喬先生已報警。
  • 貴陽一男子花30多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近日,貴陽花溪區楠苑小區的喬先生在網上花了30萬訂購了一萬多個頭盔。沒想到卻受到了1800個安全帽,還有9000個正在路上,目前喬先生已報警處理。最近受電動車騎行政策影響,頭盔成了熱銷品供不應求,喬先生的客戶也經常問他頭盔的貨源。5月中旬喬先生翻看朋友圈的時候,看到義烏的梁某在發頭盔的貨源信息,隨後喬先生向梁某訂購騎行頭盔。5月19日至5月20日,喬先生共訂購了7單,頭盔總數約11000個,因為喬先生之前和梁某見過幾次,所以喬先生直接向梁某轉帳,前後一共支付貨款36萬元。
  • 貴陽一男子花30多萬訂購頭盔,卻收到1800個工地安全帽
    喬先生說,2019年他在義烏認識梁偉,之後兩人還出來吃了一頓飯,出於這樣的關係,他才決定和梁偉購買騎行頭盔。5月19日至20日,喬先生共訂購了7單,頭盔總數約1.1萬餘個,前後共支付了36餘萬元貨款。21日上午,第一個收到梁偉貨物的客戶傻眼了,寄來的並非是騎行頭盔,而是工地上的安全帽。本以為對方發錯貨了,但緊接著,喬先生的其他客戶也陸續收到了安全帽。喬先生立即給梁偉致電詢問情況,梁偉安慰他別急,他馬上查看是否物流搞錯了,讓喬先生等他的消息。「這一等,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 訂購20多萬元的頭盔變安全帽,對方玩失聯報警無果——來看「頭盔...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攝影 吳國強 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文明確,6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不處罰。不過,市民對於「戴頭盔」「買頭盔」等還是議論紛紛,甚至有人付出錢財「打水漂」的代價。鄭州一商戶通過微信訂購29萬餘元的電動車頭盔,轉帳後賣方說只有工地安全帽,要求退款無果,對方進而玩起了失聯。
  • 男子花16萬訂頭盔,卻收到一堆「安全帽」?廠家:我只負責發貨!
    #社會#前半年買口罩後半年買安全帽,今年的市場仿佛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前段時間關於假口罩的新聞數不勝數,也很多人在買口罩這件事情上吃了大虧,花昂貴的價格在買了一堆劣質的口罩。這不就是一位商戶楊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最近通過朋友圈向一家廠家訂購了5000頂頭盔,總價值約16萬元。但等他收貨時才發現,原本說好的摩託車頭盔竟然全部都變成了「安全帽」。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楊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售賣頭盔,微信與對方聯繫後,對方表示頭盔全部都是有著3C認證的好貨。楊先生聽了對方的介紹後非常動心,立刻以每頂33元的價錢,向對方訂購了5000頂頭盔。
  • 買的是頭盔 收到的卻是安全帽
    自今年6月起,騎乘摩託車不戴頭盔開始面臨處罰,一時間頭盔成了搶手貨。7月14日,記者獲悉,新城區法院和未央區法院日前均開庭審理了因買賣頭盔引發的合同糾紛。商家要購買的鐵騎士頭盔和電動車頭盔,最終收到的卻是一堆塑料安全帽。
  • 花30多萬網購騎行頭盔,打開箱子他傻眼了:一堆安全帽
    原來,喬先生在微信上跟一男子訂購1萬餘個騎行頭盔,結果對方卻給他寄來工地上的安全帽。更讓他氣憤的是,當他準備找對方解決此事時,對方卻選擇了「消失」。為此,喬先生擔心自己給對方支付的30餘萬元打了「水漂」。目前,喬先生已經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 男子花十幾萬買頭盔,收到貨卻是安全帽?賣家:我也不知道啊
    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的李先生在網絡上花了十幾萬買頭盔,但沒想到收到貨後,頭盔竟然變成了安全帽。網上買頭盔,到貨變成安全帽前段時間,李先生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位賣頭盔的商家,之後兩人互加微信開始聊天。李先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頭盔的需求量大大增多,價格也被炒的非常高,於是就從中嗅到了一些商機。李先生想著既然需求量這麼高,那麼自己可以開一家電瓶車實體店,然後進一些頭盔,賣電瓶車送頭盔吸引客戶。在雙方的聊天中,李先生得知對方賣的頭盔是現貨,可以馬上發貨。之後對方還通過微信主動將頭盔的顏色款式和各類證書發給李先生看。
  • 「工地安全帽」也能保護頭,為什麼不能替代「電動車頭盔」用?
    5月18日,有一鄭州網友龐先生反饋:說自己在朋友圈預定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按照30元/個的單價,一次性拿貨了1000個,但是收到貨的時候,發現此頭盔非彼頭盔。龐先生詳述:「我花了3萬塊錢,訂了1000個頭盔,結果收到一堆安全帽。近日看到朋友圈有人賣頭盔,我這邊正好繼續頭盔貨源,看著價格還可以,就以30元一個價格談妥,預定了1000個數量。
  • 4萬採購頭盔卻收「魔改」貨 買家訴苦:就是安全帽
    因為6月1號將在全國開展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前一陣子,頭盔一下成了市場上的爆款。山東省惠民縣的陳大哥這些年一直做摩託車電動車維修行業,這次他瞅準了商機,想著也去哪兒採購那麼一批。陳大哥說,由於自己沒有渠道,他通過朋友小孫聯繫上了青島賣家小王,花40500塊錢買了1500個頭盔。到現在,頭盔已經寄來了一個多星期,這十幾箱貨,至今一直放在距惠民縣五十公裡遠的一個物流中心裡。陳大哥說,他們壓根就沒打算往回提,因為他們看了一下,這些「頭盔」恐怕成為不了「爆款」,戴上只會讓人看了爆笑。
  • 頭盔變成安全帽 法官說法講防範
    >   前不久,小蘆批發了一批頭盔,誰知頭盔變成了安全帽。
  • 安全帽能否替代頭盔?多大的頭盔適合你?
    在挑選頭盔及使用時,尤其要注意使用期限,當頭盔超過使用期限時,防護能力就會下降。一般來說,製造日期4-6年後的頭盔不要選。為此一定要確認製造日期,避免被店家欺騙,或買到已超過保存期限的頭盔。此外,使用頭盔2-3年後就要更換,重摔或出過車禍的頭盔不要使用。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5問5答 這樣買頭盔才不踩坑
    頭盔賣斷貨了,有人動起了壞心思。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
  • 270萬買新房,回家要戴「安全帽」?
    威海的郝先生花270萬買了套新房,不過現在他每天回家,都要頂著個安全帽。回家戴安全帽?這是什麼操作?頭戴安全帽,好先生是一肚子苦水。郝先生家住威海華發九龍灣小區三期,他說回家路上掉石子,不戴頭盔根本不敢走。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掉落的牆皮砸到腦袋,實際上已經有業主被砸到過。
  • 無良商家將安全帽充當頭盔賣?暴利之下消費者如何區別選擇!
    近期,由於交管部門發布新政策「一盔一帶」,導致各地區頭盔市場異常火爆,商家紛紛哄抬價格。市面上一夜之間出現了很多三無產品,甚至還有無良商家將安全帽冒充頭盔賣,平時我們30就可以買到的頭盔,現在來看下價格被哄抬到多少了呢?
  • 宿遷店主低價購進500件頭盔 收貨發現是安全帽
    各地交通部門開始嚴查「一盔一帶」後,頭盔一夜之間成為熱銷品。為了搶抓商機,不少商家也四處尋求低價貨源,希望從中大掙一筆,可這往往心有所想未必都能如願。宿遷市區的陳先生就因此「翻了車」。陳先生在宿遷市區開了一家電動車店鋪,因為前段時間頭盔需求量大,店裡的頭盔很快賣完了,於是,陳先生便託人四處打聽低價貨源。陳先生的朋友稱,自己的微信裡有個朋友就是銷售頭盔的,而且對方發來的圖片也確實是頭盔。於是陳先生花費1萬8千元,請朋友幫他訂購了500個頭盔。
  • 社會觀察丨「狸貓換太子」 網上買「頭盔」卻收到「安全帽」
    隨著一盔一帶政策的出臺,近期頭盔又成了緊俏的貨物了,不少商戶也是嗅到了商機。這不,在微山的一位胡女士是做微商的,因為有不少朋友諮詢她那裡有沒有頭盔賣,所以她通過朋友介紹花了四萬七千元訂了2000個頭盔,可是沒想到東西寄到之後,讓他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