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經網
近期,公安部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帶」是指安全帶,「一盔」是指安全頭盔。行動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的行為。頭盔市場由此迎來了「春天」,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線上、線下銷售異常火爆。
但市場的火熱也讓個別不法分子從中窺得「商機」——以預付購物款、繳納定金為由實施詐騙,甚至偷梁換柱,以工地安全帽替換頭盔騙取錢財。
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據梨視頻,近日,貴州貴陽的喬先生認為「一盔一帶」使頭盔有很大市場,所以向之前認識的梁某訂購了一萬餘個騎行頭盔,共支付了30餘萬元。不料喬先生的客戶卻收到了1800個安全帽,梁某也無法聯繫,目前喬先生已報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案件涉案金額還不算太大。日前,據平安潮州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楓溪警方偵破一宗以銷售頭盔為幌子的巨額網絡詐騙案,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額125萬元。2020年5月20日16時30分左右,楓溪派出所接到事主朱先生報警稱:其在網上認識一好友,對方以推銷摩託車頭盔為幌子對其實施詐騙,自己先後通過網上轉帳共損失人民幣125萬元。接報後,針對此類新型詐騙案件,市局要求楓溪警方全力快速進行偵破,在加強證據收集、鞏固等方面做好做實工作。楓溪派出所在市局、分局刑偵部門的配合下迅速組織警力對案件開展偵查工作。
經進一步了解,2020年5月16日晚上,事主在朋友圈上發布急購一批摩託車頭盔的信息,後微信好友佘某哲向事主推銷摩託車頭盔,並通過微信提供相關相片和廠家品牌。事主覺得該產品價格便宜,雙方便達成口頭買賣協議。事主先後多次向佘某哲提供的帳號轉帳,但佘某哲一直未在約定的時間內發貨,後經查詢發現佘某哲所提供的廠家合同系偽造的,事主才發現自己被騙了。辦案民警根據事主提供線索,迅速摸清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落腳點,在潮州市楓溪區銀槐路抓獲犯罪嫌疑人佘某哲。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佘某哲(男,27歲,潮州市楓溪區人)如實交代了其因沉迷賭博,為籌賭資,於2020年5月16日晚,在微信上虛構其有大批量摩託車頭盔貨源出售的事實,並偽造合同,先後多次騙取被害人朱先生合計人民幣125萬元訂貨款並用於網上賭博的犯罪事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浙江女子欲囤貨吃差價反被詐騙
5月22日,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
據寧波晚報,近日寧波已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夏女士愛看時事新聞,近日也關注到各地相繼出臺關於電動車管理的政策,感覺嗅到了商機。正好,朋友圈裡有人發布售賣頭盔的廣告,夏女士認為頭盔價格會隨著需求量的增長而水漲船高,趁著目前價格還不貴,便想提前屯貨賺差價。
於是,夏女士加了對方微信好友,對方稱可以每頂30元的價格賣給夏女士。一番討價還價後,雙方商量好以每頂28元的價格交易20000頂頭盔,夏女士要先向對方預付56000元定金,到貨後再支付尾款。但夏女士付完錢後,遲遲未收到對方發過來頭盔,微信也被對方拉黑,這才發現被騙,於是報警。據市反詐中心民警介紹,頭盔詐騙與此前的口罩詐騙幾乎如出一轍。同一套圖片,圈兒裡好幾個微商同時轉發,連文案都是前段時間賣口罩的套路:什麼「一手貨源」「在工廠盯貨」「今天發貨」「明天漲價」之類。
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利用市民急於購買價格低廉的頭盔或商家急於批發採購頭盔從而獲利的心理,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發送售賣或批發頭盔的廣告信息,吸引消費者和商家主動購買,隨後以預付款和定金鎖貨等為由詐騙錢財。
「頭盔是拿來戴的,不是拿來炒的!」反詐民警提醒說,在網購頭盔時要提高警惕,尤其是一些自以為尋得商機欲大賺一把的商家。如有需要,請在正規平臺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交易時一定要多方核實對方身份,切勿輕易相信陌生人,不加任何防範就向對方匯款。如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