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會影響生活嗎?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2020-12-27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很多孕媽媽懼怕順產的疼痛和側切,選擇剖宮產。順產的側切,需要在會陰剪上一刀,而剖宮產,則是在肚子上開一刀。雖然同為一刀,但是順產的側切並不是必須的。

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參考媽媽分娩過程中的具體情情形,判斷是否需要會陰側切。現在無撕裂無側切的辣媽非常多,孕期如何練習,可以實現順產無側切呢?

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閨蜜小顏非常愛美,擔心懷孕生娃會影響自己的顏值,孕期每天堅持運動,飲食上也非常注意,每一頓餐食都把卡路裡算得死死的。

瘦瘦的小顏整個孕期只增重了16斤,孕期39周終於進了產房,生下一個6斤半的小寶寶。「只要聽醫生的話去呼吸、用力,真的不用側切哎!」小顏興奮地向閨蜜們分享。

生娃剪臍帶

過去很多醫生會進行常規側切,不論產婦狀態如何,都會「例行公事」般地剪一刀,保證產婦和寶寶的安全。

現在技術進步了,更多的醫生會根據產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如果產婦和寶寶條件允許,很多媽媽分娩時是可以無側切、無撕裂的。

會陰撕裂是咋回事

分娩過程中,寶寶直徑將近10cm的小腦袋,需要成功通過產道才行。媽媽產道最內部的結構,就是由宮頸、會陰組成的軟產道。

在分娩前夕,子宮頸和會陰的肌肉,開始變得柔軟有彈性,為了順利娩出寶寶做好準備。會陰畢竟是非常狹窄的,一下子要容納直徑10cm的球,多少有些困難。

新生寶寶

導致會陰撕裂的原因,主要有會陰彈性不好、寶寶抬頭過大、產程過快等原因。

1~2度的撕裂,屬於輕度撕裂,產後很快恢復,不會影響媽媽生活,屬於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撕裂情況可以達到3~4度,可能會導致產後大便失禁等問題,需要進行人工幹預。側切可以有效防止會陰重度撕裂。「咔嚓」一刀是必須經歷的嗎

會陰撕裂的位置是無法預測的,若撕裂位置偏後,且產婦媽媽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就比較容易造成嚴重後遺症。而側切可以引導傷口的走向,保護好菊花免受牽連。

寶寶出生啦

必須經歷側切的情況:

產婦媽媽會陰有炎症、會陰到肛門的距離較短,或者是妊娠期高血壓等併發症抬頭相對過大,難以娩出,產程時間太長,導致寶寶宮內窘迫孕期如何做可以避免側切

「咔嚓」一刀又痛又怕,孕期做好這幾點,可以有效避免側切。想要實現順產無側切、無撕裂,需要媽媽們孕期努力做好準備。

坐著也可以練習

◆ 盆底肌訓練

孕媽媽坐著、站著、躺著,任何生活中常見的姿勢,都可以進行盆底肌訓練。

全身放鬆,保持正常的呼吸節奏,想像憋尿的動作,將盆底肌肉向上收縮收縮時間5s左右,慢慢放鬆5~10s,再重複收縮動作,每天練習10~15分鐘訓練時需要注意,如果手摸腹部感到緊繃,說明動作不正確,全身放鬆,只有盆底肌處於緊張狀態才是對的比較簡單實用的盆底肌訓練,媽媽們可以在工作時、上下班坐車時、在家裡看電視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肌肉訓練。

◆ 控制飲食

孕期的飲食,需要注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保證寶寶的體重穩定有序地增長。減少澱粉、糖類食物的攝入,避免媽媽和寶寶增重過快。

注意飲食結構

孕中晚期每天的能量攝入,建議控制在1900kcal。如果準媽媽血糖較高,或體重增長速度過快,可以再減少10%。

◆ 配合醫生

分娩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聽醫生的指令。第一產程開宮口,媽媽們儘量不要大喊大叫,保存體力,在宮縮間隙還可以抽空吃點麵包補充能量。

保存體力

到分娩的第二產程,在醫生指導下用力。用力不當很容易導致會陰撕裂,醫生會盡力保護好媽媽和寶寶,媽媽們一定要聽話才行。

會陰側切的護理注意

側切是在萬般無奈情況下,對媽媽和寶寶實施最好的保護。經歷側切的媽媽,做好護理依然可以很快癒合。

傷口始終保持清潔乾燥,排便後用清水從前往後清洗、擦乾,穿著棉質柔軟的內褲。

排便過程中切忌用力,避免傷口再次撕裂。媽媽們孕期一定要多吃粗糧纖維。當心產後便秘哦。

【孕育島寄語】

生娃不易,媽媽們一定要愛護身體。

【今日話題】

如果橫豎都是一刀,側切與撕裂,你更願意接受哪個?

相關焦點

  • 順產時,撕裂和側切產後生活有什麼區別?選擇不同,結果就不同
    胎兒和產婦的各項條件都符合順產的條件,相信很多孕媽還是願意選擇順產的.但是在順產的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想像中的一樣特別的順利,沒有側切和撕裂.相反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沒有側切和撕裂,其實是有秘訣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經歷側切或者是撕裂的情況.
  • 順產想要避免側切情況發生,孕媽媽孕期怎樣做呢
    一位孕媽媽在網上留言說,她準備順產,但是聽說順產很多人都要側切,她很想知道,避免側切撕裂這些情況發生,孕期要怎樣做?無側切無撕裂真是每個順產媽媽的共同願望,畢竟誰都不想挨那麼一剪子!如果胎頭較大,或產婦的會陰過於狹小、彈力較差,或會陰因水腫而彈性減弱,或胎頭娩出過快,或恥骨弓過低,胎兒在通過狹小的會陰時,就容易造成會陰撕裂。為了避免這種會陰的損傷,醫生在接生時會採取會陰側切的方法,使會陰形成整齊的傷口,便於縫合,也便於癒合,從而將分娩帶給母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 順產時「撕裂」和「側切」有三大區別,醫生不說,孕婦也要多了解
    聽姐姐的這番經驗,玲玲更加不安了,晚上輾轉難眠,第二天早上早早起來掛了號讓老公送她去醫院,目的只是為了向醫生搞清楚「撕裂」與「側切」有啥區別,什麼時候該側切,會不會真的影響兩個人的生活。Q2何為「側切」,什麼時候需要側切順產時,為了縮短分娩時間或降低風險並確保母嬰的安全而進行的一個小手術。如果會yin延展性較差,或者其阻力太強胎兒無法將胎頭推出,又或者在分娩過程中胎兒的肩膀被卡住出不來,因某種特殊情況需要減輕胎兒的頭部壓力的時候,則需要進行側切。
  • 順產側切傷口多久癒合 側切傷口如何好得快
    什麼是順產側切側切不是順產的常規操作,並不是每個準媽媽順產都要側切的,順產時如果出現不順利的情況是有必要進行側切術的,是產科醫生充分考慮母嬰健康而做出的決定。順產側切也就是會陰側切,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現在順產很多都會側切。
  • 順產到底選「側切」還是「撕裂」?哪種更可怕?區別太明顯了
    從最初的羊水破裂,宮縮陣痛,到後來的開十指開宮口,再到最後的胎頭和身子娩出,每一步,都讓產婦陷入十分煎熬的疼痛當中,尷尬甚至壓抑。尤其是很多產婦在生產時,還很有可能伴隨「側切和撕裂」的風險,讓人難以招架。 而一些還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對於分娩時的側切和撕裂還不太了解,那麼接下來我們具體看一下,側切和撕裂分別是指什麼?
  • 會陰側切和自然撕裂哪個方式恢復的更快,看看過來人怎麼選擇
    在孕期考慮過順產的孕媽應該都聽說過「側切」,側切是在孕媽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因為胎頭過大,會陰較緊等異常情況而採取的一種分娩方式,可以幫助寶寶更快地娩出。側切手術會在會陰處做一個斜形傷口,產後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和護理,傷口才能癒合。有些媽媽可能就要問了:反正都要有傷口,我可以不側切嗎?
  • 生孩子為什麼要側切?會影響「辦事」嗎?看完就明白了
    現在國家已經開放二胎,很多年輕的媽媽想繼續生二胎,因為生了二胎之後,會讓整個家庭環境氛圍非常融洽。但是很多準備順產的媽媽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順產的時候醫院會進行側切?如果不選擇這種方式會帶來什麼影響?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 「側切」手術有危害嗎?提醒:只有在這幾種情況時,醫生才會使用
    她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生產」,特別是在聽取「過來人」的經驗之後,對順產更是充滿了擔心。順產的確會產生一定的疼痛感,同時還可能會面臨陰道撕裂、側切等問題。因為順產是胎兒從產道內出生的過程,小小的產道和會陰要迎接寶寶出生,而寶寶頭部的直徑約是10釐米左右,過度被撐開的產道,就可能會面臨撕裂問題,在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會撕裂至肛門,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醫生會通過「側切」的小手術幫助胎兒出生。
  • 無痛分娩,無側切順產技巧,用對力很重要!
    23分鐘無側切 輕微撕裂生下寶寶 孕期堅持凱格爾運動 無痛掛上後真的一點也不痛了 當時胎位不是最佳順產胎位,但是醫生說可以試試,回家之後努力做功課。
  • 順產,側切,撕裂,宮頸撕裂沒有麻藥,縫一個小時疼死了
    我生女兒的時候太快了,導致撕裂嚴重,大夫用那種鉤針縫傷口,太疼了,大夏天的我渾身都嗒溼了,結果孩子剛剛出月子,家婆就說過年就要二胎,女兒是6月份生的,說什麼我第一個生得快,第二個更快,看到了吧,女人再怎麼拼命,到頭來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
  • 龍鳳胎媽媽2小時「超速」順產,無側切、無撕裂!
    2020年7月3日在瑪麗亞(天府院區)22歲的陶女士經兩小時順產平安生下龍鳳胎姐弟無側切、無撕裂「在去往產房的路上我十分緊張,一是擔心寶寶是否會有危險,二就是糾結我到底能不能順產?」陶女士說,因為老大就是順產的,即使知道這一胎是雙胞胎,她還是想試試能不能順產。「距離陶女士2018年1月生產第一胎,不到2年的時間就懷上第二胎而且還是雙胞胎,這種情況是非常高危的,早產、胎兒發育不良各種問題都有可能出現。」
  • 分娩時候大多數準媽媽,都會側切或者會撕裂,哪個更可怕呢?
    其實,在分娩時,醫生都會用手掌控制著胎頭娩出的速度,等待著陰道口的慢慢的擴張,實際上,這在醫學上稱為保護會陰。如果說,產婦的產道、會陰的彈性比較的好,這樣經過充分的擴張往往就不會撕裂,或者是有時候在寶寶胎頭娩出時會被撕裂一點,但是也並不太嚴重,一般情況下,是1---2度的撕裂傷,這種狀態不一定需要縫合,但是如果是3度以上的撕裂傷的話,那就有可能需要進行縫合了。
  • 分娩「挨一刀」不只有剖宮和側切,還有一種方式,外國人普遍愛用
    不論是側切還是直切,都是一種保護產婦媽媽的方法,避免撕裂損傷盆底肌,導致產後漏尿等問題。採用直切的產婦如果撕裂嚴重,依然會導致肛門撕裂,安全程度遠遠不及側切,這也是國內不推薦直切的原因。有些人總覺得國外的技術一定是最好的,其實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保持平和的心態,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才能把事情看得更立體。分娩為什麼幾乎都要側切?
  • 10個順產,8個陰道撕裂!減輕裂傷的方法,想順產必看!
    「我順產的時候會陰撕裂,縫了11針,我太難了!」「『嗞啦』一聲,一塊肉活生生被撕扯開......」想想都起一身的雞皮疙瘩!還沒經歷生育的準媽媽們,嚇得連呼:「太可怕了!我不要順產!」分娩時的「陰道撕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呢?
  • 側切刀口、剖腹產刀口,產後應該注意什麼?聽聽過來人的真實經歷
    順產被說是先苦後甜,生產過程很痛苦,但是產後恢復很快。可是即使順產,不少寶媽都得挨那麼一刀側切,也不能說一點都沒動刀,而且這個刀口也很折磨人,翻身痛、尿尿都痛,癒合的時候你癢還沒法抓,那種感覺也不好受。今天就來講講,這兩種傷口,你產後要注意什麼。
  • 同樣是被「劃一刀」,側切和剖腹產這7個方面區別大,你很難想到
    女性懷胎十月之後,通常有兩種生產方式可以選擇,一個是順產,另一個是剖腹產。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先建議順產,遇到一些問題,如胎兒過大、胎位不正、孕婦自身能力有限等,才會建議選擇剖腹產。很多人都知道「剖腹產」手術一定要切「一刀」,但是一些人並不知道順產的時候,或許也會被切「一刀」,這個一般被稱作是「側切」。
  • 提前了解這幾種分娩工具,讓順產更順利
    分娩無非兩種方式:順產和剖腹產。很多孕媽都會偏向於選擇順產,因為術後恢復更快,對寶寶也有好處,還能避免肚子上「挨一刀」,留下難看的疤痕。但是,雖說順產過程中用」利器「的時候比較少,但也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
  • 順產時,可能需要用到這些手術工具,過程其實並不比剖腹產輕鬆
    有的手術工具要徵求本人的同意才能使用,所以孕媽們應該提前了解這幾種手術工具,才能更快地做出選擇。側切剪會陰側切術在順產中是很常見的小手術,有很多順產的媽媽都做過會陰側切。會陰側切是用側切剪將產婦的會陰側方剪開,使Y道口變得更大,這是為了能更快地分娩出寶寶,避免出現難產的情況,還能防止孕媽的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不受到傷害。孕媽順產時是否需要進行會陰側切術,得看醫生的判斷。
  • 順產撕裂恢復圖:順產生寶寶,也不簡單,產婦不容易
    提到側切,這個詞以前很陌生,但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產婦,有生寶寶側切的情況。從醫生的角度來說,醫生會告訴產婦,這是為了保護你,防止生寶寶過程中撕裂。但也有專家認為,生寶寶需要側切的情況,只是少數,而不是基本上都側切。但現在看來,產婦普遍有側切的情況,讓人煩惱。
  • 躲過了內檢和側切,卻躲不過殘留體內的針頭,剖腹產沒那麼簡單
    隨著現代社會的日益進步,很多年輕孕媽媽的思想也在很快發生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普",很多人認為剖腹產足可以取代順產。有很多人認為剖腹產少了很多順產必須承受的尷尬和疼痛,所以在分娩時都會主動要求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