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進出榮國府何止三次

2021-02-23 珍愛紅樓夢

文/食指蓮心

常讀《紅樓夢》者都知曉,整個故事的充分敘述,從第1回至第5回,是其宏大小說作品的奠基性鋪墊。自第6回始,方才直接切入正題,從而娓娓說道起故事因緣際合來由。

 

為此,作者將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乞求於富貴豪門救濟,實至名曰「連宗」,也暗含了《紅樓夢》整個故事的結構聯繫和接續意義。

 

整個宏大故事中串連了第39回至第42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屬出於知恩圖報之意,深入結緣於賈母和鳳姐等榮府的重要人物,獲得了她們的高度信任且滿載而歸。

 

後又經過第113回,王熙鳳病危奄奄一息,將女兒巧姐託孤與劉姥姥,真心誠意拜託於巧姐之乾娘,囑其女兒將來的婚姻大事可由劉姥姥做媒作主、擇婿嫁人。

 

直到迎來《紅樓夢》故事大結局時,劉姥姥在關乎賈璉鳳姐之後代的人生命運重大轉折緊要關頭之時,劉姥姥又出現在最後第119回和第120回中,最終成為榮府的座上賓和大恩人。

 

由此可見,劉姥姥不僅是賈府由盛到衰再興的旁觀者和見證人,卻又是賈府家族歷史沉浮中的參與者和救苦救難之恩人。

 

文本事實表明,劉姥姥實際是縱貫全程故事脈絡的極為重要之關鍵人物。

 

但是,我們平時常會看到或聽聞,在不勝枚舉的眾多評《紅》文書中,以及在網際網路上面,都能看到言及「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以至形成了一個普遍的固定認識和慣性思維。

 

我們現在只要在「百度百科」上可搜索到: 「劉姥姥是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紅樓夢》裡的人物,王板兒的姥姥。她曾三進榮國府,給沉悶沒生氣的朱門帶來些許的歡聲笑語。……  這個老太太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近日,筆者閱讀一冊紅學大家所著,全書近50萬字,於2017年出版的《<紅樓夢>人物論》第463頁上寫道: 「村嫗劉姥姥是《紅樓夢》中一個貫穿首尾的特殊人物,她性格複雜、神採獨具。她的三進榮國府,見證著榮府貴族由末世繁榮走向最後敗落的歷程,是作者精心設計小說總體架構的一部分」。

 

繼而可見,凡是認為「劉姥姥三進榮國府」,一般都將其「三進」限定歸納於第6回為「一進」,回目就已確定,第39回至第42回為「二進」(劉姥姥住了幾天),第113回為「三進」。通常僅議論此「三進」榮國府而已,是否憑此就可說明認定劉姥姥則是貫穿《紅樓夢》故事首尾的特殊人物呢?

 

然而,根據《紅樓夢》120回整部文本的實際故事內容,描寫劉姥姥前後進出於榮國府共有六次。出於尊重《紅樓夢》作者和文本內容考慮,事實上應當歸納稱之為「劉姥姥六進榮國府」,這「六進」的故事內容,發生在前八十回只有二次進出榮國府,另有四次進出榮國府是發生於後四十回中。

 

劉姥姥經過這「六進榮國府」,與榮國府的關係逐漸加深而顯現其親密無間。她在榮國府眾多人物心目中的位置,每一次進出榮國府都有不同程度的層層遞進和上升。

 

所以說,劉姥姥的社會地位在持續不斷地得到提高。這一位來自皇城根邊京城郊外,既老又窮還不識字的普通村婦老嫗,一次又一次進出於榮國府,直到最終上位到榮國府的座上賓和榮府人們永生難忘的大恩人。

 

然而,令我們不能理解的是,《紅樓夢》120回故事內容中明明白白有目可共睹,作者細緻刻畫了「劉姥姥六進榮國府」之故事情節。為何偏有很多的人,都會異口同聲認定劉姥姥是「三進榮國府」呢?難道是很多人沒有看到白紙黑字的故事內容嗎?難不成他們壓根兒就沒有認真讀完整部《紅樓夢》一書,便去侃侃而談論起劉姥姥的人生經歷和生動故事嗎?就憑「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能否全面正確地去評論劉姥姥整體人物形象和人生價值所在呢?

 

種種疑問令我們抑制不住而由然產生,且常常縈繞於我們的腦際心底。孰不知,若要議論《紅樓夢》中「劉姥姥六進榮國府」,每一次進出榮國府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真不該人為地將這「六進」割裂成為彼「三進」非重要可忽略,此「三進」特重要須關注。若是如此片面化對待之,對於劉姥姥的人物形象和人生價值來講,將會是極不完整和殘缺不全的。

 

下面我們將《紅樓夢》中「劉姥姥六進榮國府」,作一簡要梳理,以正細讀《紅樓夢》。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故事發生在第6回,回目則是「賈寶玉初試雲雨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在本回故事裡,作者描寫了劉姥姥初次進出榮國府,是因為家境生活窘迫,劉姥姥被女婿王狗兒「接來一處過活」,於是她「就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日益艱辛,難以維繼。劉姥姥不管怎麼說,作為長輩,「可憐天下父母心」。雖說年老已無甚謀生能力,她亦欲將家庭生活重擔,盡力而為扛點起來。試圖「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  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劉姥姥何以要去京城裡的榮國府,正是因為女婿狗兒的祖上曾經在二十年前,與王夫人的長兄,也就是王熙鳳的父親,因同姓王氏而「連過宗的」。

 

所謂「連宗」,亦作聯宗,即同姓不同宗,而認作本家。這是舊時古人一種拉關係的人際交往方式。

 

這回初進榮國府,本打算要直接找王夫人,乞求於她能否幫助救濟一下家庭困境。但事不湊巧,並未見到王夫人,卻見到了其侄女,榮國府的當家之人王熙鳳。經雙方溝通摸底,終於聯繫接續上早已不曾走動的連宗關係。同時也為往後「二進」  「三進」…… 乃至「六進」榮國府,奠定了良好的堅實基礎。

 

初進榮國府,已使劉姥姥大開眼界,見識到了一輩子都不曾見過的蹊蹺事物,真是應了她所說過的「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此行最後是得到了鳳姐贈予的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另外再給了一吊錢,讓劉姥姥祖孫倆回家路上僱車之用。這對於劉姥姥來講,真是始料未及喜出望外的極大好運和收穫。

 

雖說是二十兩銀子和一吊車馬錢,並非是巨大數目,只能給小孩兒做件過冬棉衣,然而對於豪門榮府來說,不過是「拔根寒毛」而已,但對於處在貧困的劉姥姥一家五口子來講,著實夠這一家子生活開銷一整年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

其故事內容是串連在第39回至第42回中。這一次再進榮府,劉姥姥因被賈母鳳姐盛情款待和真摯挽留,就在榮國府多住了幾天,所以就串連起四個章回的故事內容,也是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著力描寫的重點內容,其他故事人物還未曾見作者有如此地厚待。

 

這一次劉姥姥再進榮國府,主要是去「還情」的,有知恩圖報的實際意義。她帶去了好多鄉下的優質綠色農產品,「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

 

在做客榮府幾天中,進一步確立並加深了劉姥姥與榮府且同宗的親戚關係,以及替鳳姐的女兒取名為「巧姐」,並榮任當上了巧姐的乾娘。這是作者「千裡伏線」,為後來鳳姐將女兒託孤於劉姥姥,由她搭救巧姐免遭被惡人拐賣,並為巧姐做媒擇婿嫁人深埋下了長遠的伏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由於賈母和鳳姐一再挽留她而多住了幾天。在此短暫曰程中,劉姥姥既扮演了主角而出盡了風頭,同時也扮演了丑角並出盡了洋相。「雖住了兩三天,日子卻不多,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的,都經驗了」。

 

在此共四回故事中,劉姥姥順水推舟,極盡所能,充分表演,極致發揮出了自己的公關本領。在第39回中,編講出生動的民間故事給主要人物賈母、王夫人和寶玉聽。講了一個財主家小姐死後變成了精,大雪天來到她原住屋旁草垛抽柴草的故事。講者雖無意,聽者卻有心。這故事引起了寶玉的濃厚興趣,死盯著劉姥姥追根究底糾纏不休。還真給了忠誠小廝茗煙錢兩,叫他往劉姥姥所講的東北方向先去燒香布施。

 

之後,劉姥姥一而再地為討取賈母的歡心,講了一個九十歲的老太太吃齋念佛,感動觀音菩薩的段子,一席話,倒是迎合著意了賈母和王夫人的心中秘事。

 

在第40回中,劉姥姥極盡裝瘋賣傻,故作糊塗,但她心裡亮堂卻很明白,既會主動演好主角,又能見機扮演丑角。儘管有鳳姐和鴛鴦的故意作弄,劉姥姥則甘做女「蔑片」,非常情願賣笑湊趣助大家高興。

 

如在本回上桌吃飯時,「 賈母這邊說 ' 請 ',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 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 '。自己卻鼓著腮不語 」。引逗得在場所有的人哄堂大笑,不同人物的笑相被曹雪芹刻畫的淋漓盡致,噴飯的、岔氣的、叫揉一揉腸子的……,生動之極的笑聲也使我們讀者所忍俊不禁。

 

劉姥姥也出了些洋相,她被賈母帶領著遊大觀園時,「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聲跌倒,眾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來」,倒是賈母同為老年人十分體恤,笑罵道:  「小蹄子們,還不攙起來」,並問劉姥姥,「可扭了腰不曾?叫丫頭們捶一捶」。體現出賈母與劉姥姥同年老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在飯桌上,劉姥姥欲吃鴿子蛋時,她 「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說道:  ' 這叉爬子比俺那裡鐵鍁還沉,那裡犟的過他 '。」   「 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那裡夾得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好的,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  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 」,這在榮國府自然出盡了洋相,致使眾人己沒了心思吃飯,都看著她表演而發笑。

 

在第41回中,劉姥姥在酒桌上,與眾姑娘對酒令,驢唇不對馬嘴,傻乎乎地賣萌,招致屢屢被罰酒,以致大醉了一場。這位閱歷豐富又不乏機智的老村婦,賣盡了自己的俏皮和傻樣,也吃夠了聞所未聞的好東西,最後喝醉了大洩一場而轟然醉倒,居然又躺臥在寶玉的大床上,房內臭氣燻人,幸好被襲人早發現及時作了妥善處理,才不致於引起不良後果。

 

劉姥姥臨走前的一天,即在第42回中,她用自己的土辦法治好了鳳姐女兒大姐兒的毛病,又因為知道了大姐兒生日是農曆七月初七 「七巧節」,於是替大姐兒取名為 「巧姐」,從此這好聽的名字就自然被人叫開了,劉姥姥還十分榮幸地當起了巧姐兒的寄名乾娘。

 

經過這兩次進出榮國府,貴府中尤其是鳳姐,對劉姥姥則是刮目相看,從此以後就再也忘不了劉姥姥,在她一生中落難之時,會巧事連連得到了劉姥姥的鼎力相助而遇難呈祥。

 

劉姥姥將要離別榮府回鄉下了,幾天下來與榮府眾人之間相互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她盡力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同樣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臨走前,賈母、王夫人、鳳姐、寶玉等主子,就連平兒、鴛鴦等下人,全都贈與她不同的禮品衣物和銀兩。這是最真誠的富人幫窮人,而不像「一進」榮府時的打發敷衍了事,榮府眾人都想讓劉姥姥家儘快擺脫貧困,徹底告別窮苦之人生。劉姥姥則是以自己的純樸和善良贏得了榮府眾人的格外尊重。在不久的將來,當榮國府破敗落難時,劉姥姥同樣也會挺身而出,伸出援手給予極大地幫襯和救助。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  其故事發生在第113回,這一次是因為劉姥姥在田間地頭聽說賈母去世了,正在地裡打豆子,她一聽到這悲痛消息,連豆子也拿不動,當場就狠狠地大哭了一場,回到家裡連女兒女婿都哭了一回。她也顧不得什麼,不管是真是假,堅持要進城去探望。

 

劉姥姥 「三進」 榮府,與前二次完全不同,並非是來「打秋豐」的,而是真心誠意來探望以前救助過她,現在都落了難的恩人。看到鳳姐的病狀讓她流淚,她很想為鳳姐做點什麼,而鳳姐此時對別人都不信,唯獨同劉姥姥倒能講幾句真心話,還篤信劉姥姥的求神拜佛能夠保佑她消災延壽。劉姥姥仍同當年一樣,口無遮攔說了句往後替巧姐做媒,她竟然想不到鳳姐卻是真有此意,由此她也就成為鳳姐唯一信得過的可靠託孤之人。人們不禁感嘆,在人事沉浮中,劉姥姥與鳳姐之間的定位身份居然會反轉過來!

 

這一回的動人之處則是鳳姐與劉姥姥的會面交心。最讓我們吃驚的是,她將女兒巧姐託付給了劉姥姥,先是說:  「 不然你就帶了他去罷」,鳳姐可不是玩笑話;  之後劉姥姥說給村上一財主家提親,鳳姐說 「 你說去,我願意就給」,這令我們大為意外;  劉姥姥臨走,鳳姐道 「 姥姥,我的命交給你了,我的巧姐兒也是千災百病的,也交給你了」。此時此刻,我們方才相信,鳳姐真的是非常認真鄭重其事的。

 

上述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就是很多人的固有認識和既成框框。往後劉姥姥復而再次 「 三進 」 榮國府,無見有人談論起,實在是令人遺憾。

 

下面我們再來簡述 「 劉姥姥四進、五進、六進榮國府 」。

 

「 劉姥姥四進榮國府 」。  故事發生在第119回上半回裡。

 

作者描寫到外藩王要買幾個使喚的女人,賈環、賈芸和巧姐的舅舅王仁,勾結在一起,要在三日之內騙婚於巧姐將她賣掉,邢夫人(巧姐奶奶)因與王夫人常有矛盾,也昏了頭允諾賈環等人的做法。

 

就在巧姐面臨人生重大轉折之時,「有個婆子進來,回說:  '後門上的人說,那個劉姥姥又來了」,…… 巧姐兒提起他母親時,越發大哭起來」。

 

當巧姐處於危急關頭,平兒接待劉姥姥並一起想方設法,「平兒趕忙問道:  ' 你有什麼辦法兒快說吧 '。劉姥姥道:  ' 這有什麼難的呢,一個人也不叫他們知道,扔崩一走,就完了事了 '。」  最終將巧姐喬裝打扮送往劉姥姥家中躲藏起來,巧姐在此避難期間,劉姥姥正經做起了媒人,給村莊上 「 家財巨萬,良田千頃 」 的周姓財主家提親,這周家公子倒也不賴,勤奮讀書,十分爭氣,十四歲就新考了秀才,劉姥姥欲將巧姐嫁給周家公子。

 

「 劉姥姥五進榮國府 」。 故事發生在第119回下半回裡。

 

劉姥姥人在鄉下叫外孫板兒進城打聽到了好消息,寧榮兩府賈赦、賈珍赦免罪責,官復原職且又晉升,賞還被抄的家產。賈府自此重又恢復了元氣,東山再起而開始漸漸振興起來。之後賈璉知道了巧姐的一切遭遇,非常感激劉姥姥一家人的救苦救難之行為,寫信叫人趕快把姑娘巧姐送回榮國府。

 

「 正說著,彩雲等回道: ' 巧姐進來了 ',見了王夫人,雖然別不多時,想起這樣逃難的景況,不免落下淚來,巧姐兒也便大哭,賈璉謝了劉姥姥」。

 

「 劉姥姥六進榮國府 」。 是發生在最後第120回中。

 

劉姥姥第六次來到榮國府,是因為賈璉特別邀請她來榮府,主要是為了女兒巧姐的婚姻大事,必須請大媒人劉姥姥來府上,商談巧姐擇親出嫁之婚姻喜事。賈璉當面滿口答應了劉姥姥,讓她去向村莊上周姓家提親,完全同意將巧姐嫁給十四歲新科秀才周家公子。

 

由此可見劉姥姥也能在人生晚年80多歲時,當了回成全良緣成人之美的月下老人,至此,她自然也就成為了榮國府的座上賓客、救苦救難之大恩人。

 

以上,我們已將 「 劉姥姥六進榮國府 」,簡要梳理了一遍,僅供細讀《紅樓夢》時倍加關注和思考。

 

當我們閱讀到《紅樓夢》最後一回結束之時,再回望第六回 「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還有一件極易讓我們忽略的一件事情。若將此事聯繫在一起予以考慮,或許可說成是 「 劉姥姥七進榮國府 」,此話怎講呢?

 

在第六回中可以看到:  「 劉姥姥道:  ' 這倒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 '。」  接著王狗兒聽她妻子劉氏一番死要面子的話語後,也順勢面對劉姥姥 「便笑接道: ' 姥姥既如此說,況且當年你又見過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試試風頭再說 '。」

 

由此表明,劉姥姥曾於很早二十年前帶著女兒劉氏去過一趟榮國府。是否可以成為 「 劉姥姥七進榮國府 」呢?筆者以為,這事不可勉強,因為作者將此二十年前的事情,聊以一筆表過而已,並無具體故事情節內容。又因作者已將第六回回目確定為 「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所以說,這二十年前劉姥姥同女兒曾去過一趟榮國府,權當作為 「 劉姥姥六進榮國府 」 的引子吧,不能將此事勉強確認為 「 劉姥姥七進榮國府 」。而 「 劉姥姥六進榮國府 」 故事情節內容,實實在在有血有肉,我們完全可以勿庸置疑。

 

通過以上梳理,使我們認識到,細讀《紅樓夢》後,若要議論到 「 劉姥姥六進榮國府 」,她每一次進出榮國府都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否則,劉姥姥之人物形象和人生價值將是殘缺不全極不完整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對於劉姥姥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村婦,似乎還有不少人自然覺得,在她身上並無亮麗的色彩,乃至還覺得充滿著灰色。事實表明,在劉姥姥身上,雖然比不上姑娘小姐們的年青亮麗,在她一生中卻始終閃發出純美樸素的人性之光輝。並在《紅樓夢》整體宏大情節結構上,起到了前後照應和極其重要的關鍵作用。

 

正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六回開頭所講: 「 …… 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正尋思從那一件事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裡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個頭緒 」。

(全文完)     2020年5月18日

 

相關焦點

  •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熙鳳為何另給她1吊錢?原因王熙鳳沒臉說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熙鳳為何另給她1吊錢?原因王熙鳳沒臉說出口文/詩綠鳳周瑞家的聽了,便已猜著幾分來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爭買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兒之力,今見劉姥姥如此而來,心中難卻其意,二則也要顯弄自己的體面。聽如此說,便笑說道:「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教你見個真佛去的呢?
  • 紅樓曉夢—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周瑞家的為何如此賣力相助?
    對紅樓略有了解的都知道劉姥姥這號人物,雖只是一個鄉野村婦,卻有情有義,最後賈府滿門覆滅的時候還救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曹公也不吝對其著墨,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章是紅樓夢中少有的歡樂篇章,給這個處處守著規矩不敢行差踏錯一步的侯門貴府帶來了一絲生動活潑。
  • 一貧一富兩老嫗——劉姥姥與賈母
    她們二人的共同之處是:不僅壽命長,而且都是年紀輕輕便守了寡;二人雖然性格不同,但卻都說話幽默風趣,令人發笑;相比而言,也都心地比較善良。當然,二人的不同之處,似乎遠遠多於相同之處。賈母福壽雙全,富貴壽考,兒孫成群;劉姥姥卻有壽無福,生活貧窮,沒有兒孫,跟著女兒女婿過活。她們的家庭出身、身份地位,都有著天壤之別。正如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對賈母所說的那樣,「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
  • 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個小人物的自帶光芒
    在《紅樓夢》一書中,劉姥姥曾經三進榮國府。她是一位來自鄉下貧農家的老婆婆,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甚至就連賈府裡的丫鬟僕人都比劉姥姥的地位高。但她在賈府,並沒有遭到過於刻薄的待遇,反而博得到了眾人的一片笑聲和歡喜。而且,到最後臨走時,她獲得了賈府的一些銀兩和舊物衣衫,這些物質,雖然不多,但對於一個身處極度貧苦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至少可以讓他們避免了饑寒,脫離了困境。
  • 林黛玉進榮國府時,說了錯話,王夫人給林黛玉下馬威從此討厭她
    賈母心中卻不十分稱意,想來攔阻亦必不聽,兒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況且他是親父主張,何必出頭多事,為此只說「知道了」三字,除不多及。賈政又深惡孫家,雖是世交,當年不過是彼祖希慕榮寧之勢,有不能了結之事才拜在門下的,並非詩禮名族之齋,因此到勸諫過兩次,無奈賈赦不聽,也只得罷了。可見,在古代子女的婚姻是由父母決定,其他人不得幹涉的。
  • 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何被賈母看中?你看劉姥姥一進賈府時幹了什麼
    細按《紅樓夢》前80回,劉姥姥一共進過賈府兩次,第一次正值寒冬臘月,劉姥姥家中光景艱難,無錢過年,前來榮國府拜訪王夫人,實則是為了「打秋風」要錢,結果此時榮國府的管家換成了王熙鳳,於是王熙鳳接待了劉姥姥,臨走時還給了她二十兩銀子,這可讓劉姥姥高興壞了,因為在《紅樓夢》背景年代,二十兩銀子足夠普通農戶一年的花費了。
  • 2021新春特輯|王希玲 豫劇《劉姥姥》劉姥姥騎毛驢眉開眼笑​ 選段
    以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的架構,讓人見識到她的平凡與不凡。天性樂觀的劉姥姥,勇於面對來自生活任何艱困的挑戰,堅強的生命力,讓她受得了橫逆,頂得住風雨,扛得起重擔,還能抽空自娛娛人,-起參予他人對自己的調笑戲虐,這份胸襟與見識,將她看似鄙俗的言行舉止,升華美化,令人又愛又敬又喜又驚!
  •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1個細節暗示:巧姐落難,劉姥姥定會來救她!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1個細節暗示:巧姐落難,劉姥姥一定會來救她!文/詩綠鳳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為打秋風而來,女婿王狗兒家快過年了置辦不起年貨,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悽悽慘慘,怎一個愁字了得,在這種背景,劉姥姥決定自己挺身而出闖豪門。
  • 《紅樓夢》:劉姥姥醉臥怡紅院,是巧合,還是曹雪芹有意為之?
    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並不仍為打抽豐來,而是送些倭瓜野菜給姑奶奶、姑娘們嘗嘗鮮兒。倒不曾想,受到賈母款待,在比那畫兒還強十倍的大觀園裡逛了一遭。期間,劉姥姥鬼使神差地來至怡紅院,由於醉意朦朧,睡在了賈寶玉的床上。那麼,曹公何以如此安排,是隨性寫至,還是有意為之?我將從五個角度進行解讀。
  • 劉姥姥叫她「老壽星」,她立馬回應三個字
    一進榮國府,王熙鳳贈送了劉姥姥20兩銀子,緩解了劉姥姥一家的燃眉之急。而劉姥姥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家中生計略有好轉,她就把自家地裡現摘的新鮮蔬菜專程送到賈府,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這一次,賈母聽說恰好來了個年紀相仿的老人,非常想找個同齡的伴兒說說話。劉姥姥無意中對了賈母的胃口。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劉姥姥第一次見賈母。
  • 《紅樓夢》劉姥姥:鄉野村婦的「偽裝」下,是洞悉世相的智慧
    狗兒被劉姥姥這番勸罵交加的話一激,便反駁道:「你老只會炕頭兒上混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女婿狗兒的這番話,能夠看出他的思維帶寬狹窄,愛抬槓,一說到遍地是機會和財富,腦子裡首先浮現的就是要通過犯罪手段——去偷去搶——才能有錢。劉姥姥道:「誰叫你偷去呢。也到底想法兒大家裁度,不然那銀子錢自己跑到咱家來不成?」
  • 關於解讀「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幾個問題
    人教社的統編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選入《紅樓夢》的「劉姥姥進大觀園」。[i]這一片段,是從小說第四十回中截取下來,相對完整地寫了劉姥姥在大觀園用餐時,鴛鴦和王熙鳳合計讓劉姥姥主演了一出裝瘋賣傻似的笑劇,引得賈母等眾人恣意大笑,成為《紅樓夢》中最有感染力的篇章之一。怎麼理解和賞析這一片段?雖然相關的論述可謂汗牛充棟,但能結合中學語文教學要求而分析得靠譜的,還是少見。
  • 張黎明:黛玉為何會譏諷劉姥姥?
    中非郵票《劉姥姥進大觀園》「食量大似牛」的順口溜,大約是劉姥姥現場即興編的,但劉姥姥這樣表演,卻是鳳姐和鴛鴦策劃、授意和導演的。電視劇《劉姥姥外傳》如果黛玉到此為止也就罷了,讀者可以看為是她的個性使然,不會去在意其中有什麼深層次的問題,但之後她又進一步將劉姥姥稱為「母蝗蟲」,這就不能不令人詫異和深究了。
  • 劉姥姥為啥要胡編亂造?
    榮國府的奶奶丫頭們在議論螃蟹的時候,劉姥姥還大發感慨,這樣的螃蟹再加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的了。上次來,劉姥姥沒有見到賈母,這次來,她也見到了賈母,賈母最是恤老憐貧,憐憫劉姥姥大老遠地從鄉下趕來,真的不容易,就把劉姥姥和板兒留下了。劉姥姥在大觀園裡又是吃,又是喝,又是玩,簡直不亦樂乎。
  • 5歲演板兒,李玥20年後漂洋過海與劉姥姥重逢,卻在29歲逝去
    2008年的一天,歐陽奮強突然接到很多媒體打來的電話,他們都在詢問一個共同的問題:飾演劉姥姥孫子板兒的李玥是不是出車禍過世了?那一年,飾演劉姥姥的沙玉華老師已經年過七旬,參加一次綜藝節目並不那麼方便。當時,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見到自己的「孫子」板兒。
  • 林黛玉初入榮國府,還不到八歲,為什麼就能成熟得像個大人?
    主要有三點問題。一,林如海剛剛考中探花,政治生涯才剛開始。可他與女兒話別卻仿佛遺言一般,存了死意,不久後他果然也死了。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林家絕嗣林如海卻渾然不顧,也不符合那個時代的人性倫理。三,最關鍵林黛玉進京,根本沒必要讓賈雨村護送,林如海卻鄭重其事「託付」,不免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