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過去,造就了她的魔性?是什麼樣的幻影,操縱著他的靈魂?」
《幻夜》被讀者視為「極惡之書」——《白夜行》的姊妹篇,2004年入圍第131屆直木獎,被譽為「絕望之書」。有人稱《幻夜》是《白夜行》的續,但是作者本人卻否定,並不希望《幻夜》成為《白夜行》的續集,反而渴望其成為一個新的獨立的故事。
作者東野圭吾是日本當代最著名的推理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主題主要是揭露社會並慰藉飽受死亡威脅的心靈。創作前期以校園本格推理為主,偏重設謎解謎和邏輯推理;中期開始涉及社會問題;後期開創了「寫實本格派」。東野延續了傳統推理小說偏好描寫「惡女」形象的傳統,筆下的許多刑警都帶有強烈的感性,而罪犯是矛盾的結合體,以至於讀者無法完全肯定或否定他。
《幻夜》被媒體和讀者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多線演進、暗藏伏筆、絲絲入扣的寫實技巧在本書中愈加純熟,以筆為刀,直刺人性最深處的無邊之惡,將人為活下去而不擇手段的絕望,書寫得血流成河……
東野在《幻夜》中對美冬的惡女形象的塑造比《白夜行》的雪穗更深刻。這些看似荒唐虛幻的惡女形象實則完美闡釋了人性的黑暗和現實的殘酷,這種強烈的現實性和神秘性是最讓讀者感到無力和絕望的地方。美冬身上的優秀女性特徵使得這種惡女形象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她用蘊含魔力的身體作為武器,並且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聰明頭腦、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準的判斷力,以及超強的行動力,她的行為舉止和語言談吐都適當得體,自律冷靜,成熟至極。美冬對於人生有著獨到而又冷酷的犀利觀點,她為了達到目的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和資源,對任何人都毫不留情,且擁有自己堅定的意志,堅不可摧,無法撼動。
塑造這種冷血刻薄的惡女形象主要是為了揭露泡沫經濟時代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問題。社會遺留的女性歧視和家庭的壓力在經濟蕭條和自然災害的環境下產生了掠奪式生存方法,後來經濟發展又帶來空虛感和不現實感,促進了人工美學的發展。
這種令人膽戰心驚的角色使得人們對主題的認知會更加深刻。而且《幻夜》整篇作品較為直白的展現情節易於理解,但是案件聯繫並不簡單,用較少的人物刻畫出了紛繁複雜的故事情節。此書安排的每個出場人物對男女主角的側面刻畫和襯託都是充分且必要的,用豐滿的形象將「絕望」表現到了極端。
相較於《幻夜》,大多數讀者認為《白夜行》更勝一籌。大眾認為《幻夜》的暗線伏筆淺顯直白,太容易推測劇情發展,而《白夜行》則更為隱晦。《白夜行》中,女主西本雪穗刻畫的更鮮活,更有靈魂,她的欲望,她所追尋的東西更像一種救贖和一種信仰,她追求的是歲月靜好的人生。而男主桐原亮司也更有思想,他更主動。他們仿佛是明暗兩條線,貌離神合,是彼此的光,各自在黑暗中努力給予彼此光和溫暖,兩人之間是有真摯感情的。男主最後自盡,為了照亮雪穗的世界燃盡了自己,讓人覺得非常溫暖。而《幻夜》中,女主新海美冬想要的東西都偏向庸俗化,金錢、地位和美貌一類的,她用盡殘忍的手段卻只是為了這些世俗的東西,就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男主水原雅也仿佛只是一個被利用而傻傻不自知的傻帽,他活在女主給她營造的黑暗中,其實他的處境沒有那麼糟,完全是女主把他往下拉的。後面他就算知道真相後也完全不願反抗,雖然他愛美冬,但是這種感情是不對等的,女主對他只有利用。
但是在我看來,《幻夜》的一些缺點往往才是它的優點。《白夜行》和《幻夜》從本質上已經脫離了本格推理範圍,不能把它們當作尋常推理小說來看。所以《幻夜》淺顯直白的伏筆完全不妨礙此書的情節和人物都描寫的非常吸引人,並不亞於《白夜行》。從劇情的代入感來說,《白夜行》人物塑造豐富繁多,反而感覺觀感角度太雜亂。《幻夜》中新海美冬和水原雅也是絕對的主角,人物塑造較少但都較為豐滿,角度就比較穩定,容易代入劇情。這也是讀者覺得《幻夜》較為直白的一個主要原因。
《白夜行》從寫作技巧上來看確實高超,但是過於片段化、零散化,這種劇情上的場景交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甚至有些人看完整本書後依舊是迷茫,不利於作品主題的宣傳。而《幻夜》的淺顯直白可以讓看不懂《白夜行》的人看懂,又可以讓推理理解能力高的人推斷不情節的發展,使讀者被精彩的故事吸引,這才是這本小說真正的高超之處。而且這兩部小說從本質上來說更偏向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社會黑暗和人性黑暗且對主題表達更為深刻的作品才更勝一籌,而《白夜行》很顯然無法讓更多的人理解,反而是《幻夜》帶來的宣傳範圍可能更廣。《白夜行》是以作品深度暢銷,而《幻夜》是以受眾廣度獲獎,因此《幻夜》的影響作用更大。
至於造成大家對雪穗鮮活、有靈魂,而美冬庸俗、殘忍這種認知的原因,是因為雪穗一開始並不是惡女,她是經歷了精神與肉體的折磨後才變成惡女。而美冬從出場開始所有的行為和觀念便都是惡女形象,作品中給美冬出場之前的申時和經歷是留了一段空白的。可是在現實社會,尤其是泡沫經濟時代,我們會拋開雪穗的惡女行為,只因她的經歷同情她,認為她是情有可原的嗎?因此,雪穗的人物塑造反而因為不夠極端或是略顯造作而不如美冬現實、自然,只是像一些綜藝節目的節目效果一樣賣讀者的同情心。反而美冬這樣庸俗化的追求才更加符合我們的追求,結果我們還無法接受她的形象。
雪穗的想法實踐過程大多數都是亮司謀劃甚至主導的,然後還是亮司實施。而美冬則不然,全是一手主導謀劃,雅也只是起到實施和輔助作用。所以雪穗的惡女形象不夠完美,相較於美冬缺少了一些內在魅力和危險程度。
雖說雪穗和亮司之間的感情依賴更令人舒緩,但是雅也這種被美冬操縱的感情才能將絕望真正刻畫出來。亮司是雪穗的唯一太陽,亮司為了保護雪穗而了結自己後,雪穗雖頭都沒回,但我們依舊能讀出她對亮司是有感情的。相反的是,雅也為美冬和加藤同歸於盡,美冬得到的是超脫與解脫,雅也明知被美冬利用,卻甘願捨命為她鋪路的情節使得美冬的惡女形象更加深刻。雪穗作為一個惡女還不夠成熟,而美冬毫無漏洞,是東野筆下最為完美的惡女形象。
因此,我才認為《幻夜》比《白夜行》更加精彩巧妙。美冬那毫無破綻的、令人絕望的形象比雪穗有感情牽絆的、變成極惡的形象更加可怕。
「我們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如白晝,那也僅是假象。就算與你共度的每個夜晚都是幻夜,我也願為你化身為影,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