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

2021-02-13 經典語文園地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意思是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大家知道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典故嗎?下面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東周時期,鄭國君王鄭武公有兩個兒子,一個稱「莊公」,一個稱「共叔段」。

鄭武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鄭莊公繼位。可是莊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偏愛他的母親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擴充自己的封地,積極進行奪取王位的準備工作。

     鄭莊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後,力勸莊公,說:「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勢力已經很強了,再這樣下去,您的王位會被他篡取的!」

      莊公聽了,卻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指:一個人若不仁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著吧!

      果真,共叔段的勢力在不斷擴大,將鄭國的西、北部邊境招於自己門下,直至廩延。同時,他在不停地修築城池、屯田積兵,並讓其母親姜氏裡應外合,攻下鄭都。

       莊公早有防備,趁共叔段進軍鄭都時,出奇兵攻其窩穴。長久受共叔段壓迫的農民們也參與戰鬥,使共叔段兵敗,逃亡他處,而莊公出軍追殺,最後使共叔段走投無路,被逼自殺。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解釋

[釋義] 壞事幹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語出] 先秦·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近義] 作繭自縛、作法自斃、自食其果

擴展《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左氏傳》中的名篇,由左丘明所作。

春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之間開始了互相兼併的戰爭,各國內部統治者之間爭奪權勢的鬥爭也加劇起來。為了爭奪王位,骨肉至親成為殊死仇敵。

本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鄭莊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姜,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莊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於潁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潁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

       到莊公即位的時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請求分封到制邑去。莊公說:「制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裡,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武姜便請求封給太叔京邑,莊公答應了,讓他住在那裡,稱他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城牆超過三百方丈長,那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規定,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牆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許,恐怕對您有所不利。」莊公說:「姜氏想要這樣,我怎能躲開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不能剷除乾淨,何況是您受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己垮臺,你姑且等著瞧吧。

      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於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背叛歸為自己。公子呂說:「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您打算怎麼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麼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給,那麼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莊公說:「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將要遭到災禍的。」太叔又把兩屬的邊邑改為自己統轄的地方,一直擴展到廩延。公子呂說:「可以行動了!土地擴大了,他將得到老百姓的擁護。」莊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大了,他也會垮臺的。」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準備好兵馬戰車,將要偷襲鄭國。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莊公打聽到公叔段偷襲的時候,說:「可以出擊了!」命令子封率領車二百乘,去討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於是逃到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城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國。

《春秋》記載道:「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共叔段是出於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莊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潁,並且發誓說:「不到黃泉(不到死後埋在地下),不再見面!」過了些時候,莊公又後悔了。有個叫潁考叔的,是潁谷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就把貢品獻給鄭莊公。莊公賜給他飯食。潁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麼這樣。潁考叔答道:「小人有個老娘,我吃的東西她都嘗過,只是從未嘗過君王的肉羹,請讓我帶回去送給她吃。」莊公說:「你有個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獨我就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這是什麼意思?」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他後悔的心情。潁考叔答道:「您有什麼擔心的!只要挖一條地道,挖出了泉水,從地道中相見,誰還說您違背了誓言呢?」莊公依了他的話。莊公走進地道去見武姜,賦道:「大隧之中相見啊,多麼和樂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賦詩道:「大隧之外相見啊,多麼舒暢快樂啊!」從此,他們恢復了從前的母子關係。

       君子說:「潁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僅孝順自己的母親,而且把這種孝心推廣到鄭伯身上。《詩經·大雅·既醉》篇說:『孝子不斷地推行孝道,永遠能感化你的同類。』大概就是對潁考叔這類純孝而說的吧?」

相關焦點

  • 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我們很熟悉,那麼這句話究竟出自哪裡,本來的語言環境是如何的呢,壞事幹多了的壞人真的會自己滅亡嗎?這句話出自《左轉鄭伯克段於鄢》,話說在春秋時期,今天的新鄭附近,有個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公主武姜為妻。
  • 【學海無涯】「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原意已漸漸被世人遺忘,但是後來的故事依然流傳至今
  • 《左傳》多行不義必自斃 中國古人千年警句 古今中外屢屢應驗
    「多行不義必自斃」語出《左傳》名篇——《鄭伯克段於鄢》。此語一出,便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心理,「行不義」,人所共憤,但多數時候對於「行不義」者又無可奈何,更可恨的是行不義者往往不知收斂,一而再,再而三,變本加厲,愈加放肆,正在人們心恨牙癢苦於無措之時,終於天怒人怨,自取滅亡。
  • 《護理師》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理循環,分毫不差
    絕對是本片的點睛之筆,護理師的下場就是受盡折磨而死,多行不義必自斃,天理循環,分毫不差。不過護理師對妻子是真的非常愛,害怕失去,從來沒有下狠手要加害的意思,唯一的錯就是看得太緊,反而把妻子逼入了別人懷抱。
  •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
    啥叫多行不義必自斃?就是你開課做生意啥的,可以,大家都做生意。但是你教人到處跑去蹭粉,惹的各位大V煩不勝煩,統統得罪了一個遍。評論區完全不能看,徹底的烏煙瘴氣。這就不可以。本來咱也沒得罪誰,井水不犯河水。你非要宣揚什麼蹭粉,什麼評論,什麼方法,導致各個大V的評論區全是垃圾留言。這基本就是社區公敵了。不是我一個人罵,好幾個大V跟著一塊罵了。
  • 史家嘆:多行不義必自斃
    鄭武公的兩個兒子為冤家對頭母親要立老二為太子,武公堅持按兄弟順序。京城大叔」的甲陣「京城大叔」是越來越離譜,把不少邊邑之地,都劃歸名下。公子呂告莊公說「您繼承君位太后本不樂意,現在,萬一裡應外合,發生變故就晚了。您不會忘了周公誅殺管、蔡叔的三監之亂吧?該斷不斷,必成後患啊」莊工說「這事關係到我母后,我沒辦法呀?再說了,現在他也沒捅出什麼大亂子。我就沒把柄收拾他。哎,老話,由他去吧。」
  • 電影《盲井》影評:多行不義必自斃
    導演挑選的幾位主演人物是非常成功的,他們雖然名氣不大但演技是非常高超的,以至於完全看不出是表演的痕跡,感覺就是本色出演這就和影片之前的片段接上了,他們在謀害上一個人之後拿到了撫恤金去招妓尋開心的時候,宋金明說了一句:「這一百塊花的冤,這錢留給孩子多好」。可見他是一位有孩子的父親。當他看到還是個孩子的元鳳鳴將要成為「獵物」時,在他內心深處的良心在慢慢發芽。
  • 電影《盲井》影評:多行不義必自斃
    導演挑選的幾位主演人物是非常成功的,他們雖然名氣不大但演技是非常高超的,以至於完全看不出是表演的痕跡,感覺就是本色出演。王雙寶飾演的唐朝陽在集市上看到找工作的元鳳鳴(王寶強飾)傻乎乎地,一下子就鎖定了這位「獵物」。通過元鳳鳴渴望掙錢的心理,唐朝陽很容易就得手了。而他的同夥宋金明(李易祥飾)看到元鳳鳴還是個孩子時有點猶豫。
  • 「多行不義,必自斃」原來出自這篇古文中!終於知道了!
    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
  • 多行不義必自斃,韋小寶的結局,比你知道的要悽慘多了!
    其實,多行不義必自斃,韋小寶的真正結局,比你所熟知的要悽慘多了!金庸先生曾構思過韋小寶未來的生活,在後續的情節中,韋小寶因為碰上了賭術高手而散盡了家財,七個老婆也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後他落得了一無所有的境地,重新成為了一個江湖混混。
  • 跑題春秋十三:多行不義必自斃——領導的釣魚執法
    在上一節說過,鄭莊公的母親武姜不喜歡他而偏愛小兒子共叔段,在鄭莊公即位之初,武姜就請求將制邑封給她的小兒子共叔段,制邑就是後來的虎牢關,三國時期三英戰呂布的地方,以地勢險要著稱,制邑原本是虢國的城邑,在虢國被鄭國吞併後就變成了鄭國領土。
  • 多行不義,必自斃,中英百年博弈的痛點
    多行不義,必自斃。06 敬酒不吃,吃罰酒2013年,大陸新領導人上臺。李首富敏銳的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開始了撤出大陸的動作。與此同時,香港的佔中運動也開始了策劃。經過一年多的計劃,時機到了。暴亂份子就是港地caitu們養的賊寇,需要的時候放出來搞搞暴亂,這就是養寇自重。
  • 蕭亞軒發文悼念去世粉絲,蔡依林粉絲刷屏「多行不義必自斃」慶祝
    隨後在回覆中,其他蔡依林粉絲爭相留言慶賀,直言這「是喜事啊,下水道生物打包去世不值得可憐」。也有網友直接表示「孽力回饋」。其他的蔡依林粉絲,大多數回復除了「多行不義必自斃」之外,就是「活該」兩個字。還有網友對蕭亞軒本人冷嘲熱諷,認為她「不爭氣」,甚至還有網友稱「不如先慶祝能在一起」,似乎在暗示期待蕭亞軒也能歲粉絲而去。
  • 挑起盧溝橋事變的四名日寇下場,正應了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在18日的晚上,一木支隊在瓜島登陸,並發起爭奪島上亨德森機場的戰鬥,戰鬥的損失極為慘重,一木清直多處負傷。最後不得已之下,他命令自己的通信隊向他的上級發出電報:支隊全軍覆沒。後記:在盧溝橋事變中的這主要的幾位戰犯,最後都沒有落到好下場,這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的軍隊發動不義的戰爭,自古以來就沒有好的結局。
  • 1018《多行不義必自斃》
    49:9  摘葡萄的若來到他那裡,豈不剩下些葡萄呢?盜賊若夜間而來,豈不毀壞直到夠了呢?49:10  我卻使以掃赤露,顯出他的隱密處,他不能自藏。他的後裔、弟兄、鄰舍盡都滅絕,他也歸於無有。49:11  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們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49:12  耶和華如此說:「原不該喝那杯的一定要喝。你能盡免刑罰嗎?
  • 法不容情 多行不義必自斃
    任何人,不管職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只要觸犯了法律,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央掃黑除惡的英明決定,讓躲藏於陰暗處的罪惡無處遁形,不管背後「保護傘」有多強,不管「能耐」有多高,不管隱藏有多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惡貫滿盈的雲南孫小果、心狠手辣的新晃杜少平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杜少平之死,罪有應得。
  • 多行不義必自斃:法術對善良的人起作用嗎?
    司機下車一看,人到沒事,車給撞壞了,司機看到是個老頭,立馬開口大罵「死老頭,你是想碰瓷是吧,也不看看這是誰的車,撞死你也不怕,還不快滾」。老人家上車坐定,對著老闆說:「您是不是最近身體不太利索,哪裡感到不舒服」,明白無故,一個素昧平生的老頭怎麼一上車就對老闆說這個話呢,還說的挺準,老闆心裡也是一驚,「老人家,你何以說我身體不好呢」,「小老兒,之前你扶我的時候,我按了一下您的掌心,發現有與常人不同之處,拿我們行話來說,魂魄有些不太利索,所以才問您是不是身體哪裡不舒服」老闆一聽,這是碰到了行家了,馬上就將自己病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 計中計: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下)
    繼續《計中計: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還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上)》。
  • 陰兵過境-多行不義必自斃
    然後又娶了一房,生了孩子徐象哥哥徐龍為人忠厚淳樸,兄弟徐象卻心眼極多,滿腦袋都是小聰明。徐泰其實喜歡老大,想培養大兒子做接班人;但老婆是徐象的親娘,自然偏向徐象。為此,徐泰很頭疼。反正時間還夠,他讓兩個孩子到北方的分店裡去學習,想過一段時間再說。
  • 《排球女將》評論劇中片段 多行不義必自斃
    按理說,這樣一支球隊,好好訓練認真參賽,在東京乃至於日本全國的高中女排大賽上名列前茅是不成問題的。可是這支隊伍有個毛病,那就是過於爭強好勝,把勝負看得太重。太地教練尤其突出。他的座右銘是:我要的是勝利,不成功就是恥辱。有其父必有其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