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7:30分,2019南京馬國際馬拉松賽在南京奧體中心開跑。作為一名馬拉松大眾精英選手,我被分在A區出發。由於不在最佳狀態,賽前制定的計劃是以3小時10分的成績完賽,平均配速4′30″。
當天南京的天氣很好,氣溫也不高。由於有了前一周高淳馬拉松的前車之鑑,這次南馬前半程一直沒有補水,一路飽覽古都金陵山水城林的城市風貌,不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腳步越發地輕鬆。
到達半程時很順利,用時1小時33分,平均配速4′24″,比預計到達時間快了兩分鐘,而且感覺很輕鬆。此時已經翻過了令許多跑友膽戰心驚的龍脖子大坡,前面就是一馬平川了,照這樣跑下去能進3小時零5分,因為我一般都是後半程快一些。
22公裡處在玄武湖看見跑崩了兩位黑人,坐在路邊拉伸按摩小腿,一臉痛苦狀,看來是跑快了。這抽筋也太早了吧,趕緊從腰包裡摸出鹽丸,吃了一顆。
大部隊還在後面,前面沒什麼人,可以放心地跑。出玄武門拐上中央路,再到模範馬路就是28公裡了。其實28/29公裡處也是一個跑馬拉松的小極點,主要是心理上的。因為快到30公裡了,在心理作用下會不知不覺的提速,一下就把體內所剩無幾的能量消耗掉了,從而造成跑崩現象的發生。果不其然,29公裡處又看見一位黑人選手上了擔架。
跑到30公裡處時抬手一看表用時2小時13分,照這樣算平均配速是4′25″,有點掉速了。為了預防抽筋,就補充了一支能量膠,兩顆鹽丸。然後提速到4′20″向前趕去。
用4′20″的配速跑到33公裡處時,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跑著跑著,左小腿肚肌肉冷不丁地抖了一下,抽筋的前兆來了。只得降速,降到4′50″,暗暗祈禱能這樣維持到終點不會抽筋。
很遺憾,過了36公裡左小腿還是不可避免地抽筋了,疼得齜牙咧嘴,只得坐下來處理。跑馬拉松最怕停下來,停下來就很難再跑起來了。果然,起來後只能跑跑走走了。
好不容易捱到38公裡處時,左右小腿同時抽上了。再次停下來坐在花壇邊按摩、拍打、拉伸小腿。期間很多後面上來的跑友停下腳步要來幫忙,真的很感動,天下跑友是一家啊!休息了幾分鐘,待抽筋有所好轉才慢慢扶著花壇邊的小樹枝站起來,走了幾百米才慢慢地跑起來。
之後也不敢提速了,以慢跑的方式跑完這最後的幾公裡,在終點觀眾們的加油聲中跑過了南馬終點處的拱門。
最後的完賽成績定格在3小時24分43秒。
大愛!2019南馬精緻的獎牌!
留個影吧。
儘管有所準備,但是南馬最終還是跑崩了,馬拉松的殘酷性又一次體現在我的身上。總結一下經驗教訓,與大家共勉:
背靠背跑全馬,身體還沒完全恢復。看似身體沒問題,其實是有隱患的,身體不能接受這樣高強度的比賽,跑到了後半程就會更快地疲勞,引起「撞牆」,直至跑崩。30公裡後不能隨意提速。保持勻速,保持節奏就可以了。電解質補充晚了。在身體狀態不好的情況下,提前補充電解質無疑是最明智的。沒有休息好。比賽前一晚11:00才睡覺,第二天一早4:00就起床,睡眠少也是一個因素。2019南馬最終還是跑崩了,馬拉松就是這樣充滿了各種不可預知性,但這也是馬拉松的魅力所在。明年一定好好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認真跑一場南京馬拉松,爭取再次實現主場PB。
希望明年你可以看見那個風一樣的我高舉雙臂衝過南馬終點處的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