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比賽中,經常聽到「跑崩了」是什麼意思呢?

2021-01-16 小方愛跑步

馬拉松從實行全民參與以來,每年的報名人數簡直就是翻倍增長,2018年的上海國際馬拉松報名人數達到了137965人,而參賽規模只有30000人,這樣的數字背後也反映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熱愛跑步而加入到馬拉松大軍中來,但是很多的業餘跑者因為平時的訓練量不夠,肌肉力量跟不上,尤其是沒有跑步經驗的新人,會在比賽後半段出現精疲力盡,體力透支的情況。

這種情況我們在跑圈裡一般就會被稱為「跑崩了」,或者說叫「撞牆」,也算是跑圈裡的一種黑話吧,就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一些跑步術語一樣,什麼「PB」、「LSD」等等這些術語。

跑崩了其實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好處,這種感覺會很痛苦,只有你自己親自體會可才會明白,真正意義上來說比出現「撞牆」還要痛苦,當然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小編第一次跑崩的時候就是感覺兩條腿抽筋只能走,實屬難受啊。

什麼原因最容易導致「跑崩」呢?

1、天氣原因

氣溫過高,跑者們就很容易出現脫水、抽筋的症狀,就比如2018年的廈門馬拉松很多的高手都出現跑崩了,一般跑馬拉松最好的溫度6度到10度,是最便於跑者出成績的。

2、環境原因

有些馬拉松賽道可謂上下坡太多,讓選手們沒辦法及時的控制好自己的配速,這種情況跑到後半段最容易消耗力氣,導致跑崩掉。

3、身體原因

正常來說,跑崩了是因為你平時的訓練太少了,肌肉力量更不上,導致抽筋。還有的就是速度沒有控制好,前半程跑得太猛,後半場自然就沒力氣了。建議跑馬拉松之前做個訓練計劃,最好跑前一周拉個LSD。

如何防止「跑崩」呢?

1、賽前一定要加強訓練,要有計劃,有準備的去參賽。一般來說,全馬比賽的備賽期是6個月左右,雖然周期有點長,但是至少你要在前半個月進行訓練了,萬萬不可啥也不準備就去跑全馬,月跑量至少要達到200公裡左右,跑量的累積才是跑全馬後半程的一個紮實基礎。

2、賽前的補水和沿途的補給一定要及時,如果感覺嘴比較幹了,就意味著你現在已經出現脫水了,在補給站補水時切記不要喝太多功能飲料或者含糖性的飲料,白水就可以了。

3、跑步過程中儘量前半程不要過於太快,按照自己的心率區間去控制自己的配速,一旦出現心率上升的時候,記得要立馬降低你的速度了。還有就是跑步的裝備,根據當天賽事的天氣選擇合適的跑步裝備,比如遮陽帽、壓縮腿套等等。

如果你在賽道上真的跑崩了,出現抽筋一些現象,也不要害怕,跑崩是馬拉松的常見現象,及時的調節和補給是至關因素,前提是賽前你一定要有充足的準備,這樣才會防止跑崩狀況的發生。

那對於「跑崩」呢,每個人理解也不一樣,還有的跑者認為跑崩就是降速,還有的說就是岔氣了,所以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出現的跑崩情況也不一樣。你有沒有「跑崩」過呢?歡迎評論區分享討論哦。

愛跑步,愛生活。歡迎關注小方愛跑步,為您分享更多跑步資訊!

相關焦點

  • 如何避免馬拉松後程總是掉速跑崩?
    對於很多跑過馬拉松的跑友來說,都曾經歷過在比賽中後程跑不動的現象。所謂跑不動,不是心肺跟不上,而是腿腳似乎不太聽使喚,邁不動腿,有心無力的感覺,就是人們俗稱的「撞牆」。全馬比賽一般發生在30-35公裡左右,半馬比賽一般發生在15-18公裡左右。
  • 馬拉松中的「撞牆」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應對?
    很多跑友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聽到一個詞,叫「撞牆」。那麼什麼是馬拉松「撞牆」呢?撞牆:一般指馬拉松比賽中,在後半段30公裡左右會出現的肌肉抽筋、僵硬、體能下降、呼吸急促的現象。相信很多跑過馬拉松的跑友都親身體驗過,就是那種一步也跑不動了,實在不想跑了的感覺,甚至腿腳都不聽自己使喚了,腦海裡反覆出現想要退賽的念頭。為什麼會出現「撞牆」呢?目前科學上還沒有根本性的判定,但一般情況下無非下面幾種情況。
  • 2019南京馬拉松,後半程跑崩,這就是我的教訓
    22公裡處在玄武湖看見跑崩了兩位黑人,坐在路邊拉伸按摩小腿,一臉痛苦狀,看來是跑快了。這抽筋也太早了吧,趕緊從腰包裡摸出鹽丸,吃了一顆。大部隊還在後面,前面沒什麼人,可以放心地跑。出玄武門拐上中央路,再到模範馬路就是28公裡了。其實28/29公裡處也是一個跑馬拉松的小極點,主要是心理上的。
  • 當我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跑什麼?
    當我們在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跑什麼?幾年來,中國各地城市爭相擁抱馬拉松,北京、杭州、南昌、合肥……跑馬也成為了一種運動時尚。而網際網路、運動APP等平臺的出現則使群眾健身變得具有了社交屬性,跑者們除了享受運動快樂之外,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分享、加入跑群等,讓跑步更有趣。馬拉松賽是一項長跑比賽項目,其距離為42.193公裡。
  • 《風犬少年的天空》11:彭昱暢完成屠夫心願,馬拉松比賽奪第一
    文/嗯哼哼崩恰恰娛樂《風犬少年的天空》11:彭昱暢完成屠夫心願,馬拉松比賽奪第一這集的劇情中,老狗(彭昱暢飾)聽到市場攤販訴說屠夫買鞋的經歷,想起屠夫出事前送給自己的鞋子,他趕忙跑回家中查看,在鞋盒中看到屠夫寫的話「一定要贏」,為完成屠夫心願,他一定要參加馬拉松比賽,在比賽開始前一刻,他終於趕上了,最終和隊友贏得了冠軍!
  • 日本馬拉松跑友分享|名古屋女子馬拉松2017
    Jane坐標上海,跑齡:4年跑過的馬拉松:日本輕井澤半馬2016/京都馬拉松2017/名古屋女子馬拉松2017小編:親!小編:現場有什麼讓你留下特別印象的事情或人嗎?Jane:Nagoya的路邊市民加油很給力,給跑者很大鼓勵!!小編:選擇參加名古屋馬拉松的理由是?Jane:選擇Nagoya 就是因為Tiffany!
  • 臺灣|聖誕節跑臺灣紅豆馬拉松,體驗紅豆補給最豐富的比賽
    在寶島臺灣,有這麼一場紅豆主題的馬拉松,它的補給是紅豆粥、紅豆餅、紅豆冰棒、紅豆火腿、紅豆……它的完賽獎牌是玫瑰金紅豆項鍊,它為cosplay跑者特設獎金,它用牛車做收容車,它的比賽日期是12月24日,恰逢聖誕節!小夥伴們還沒想好聖誕去哪玩兒嗎?
  • 做你的「私兔」,「跑崩」了也不在乎!今天的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來...
    記者 史俊傑通訊員 祝水軍 沈利軍繼2017、2018、2019年之後,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第四度在錢塘江畔開跑:12月6日,來自全國各地的5000名女性跑友齊聚杭州錢塘新區,盡情奔跑,展現「美力」。最終,唐曉芳以1小時17分54秒的成績,奪得了2020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第一名。
  • 跑步 | 馬拉松跑者不可錯過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拍攝橫跨四大洲,記錄了一批業餘馬拉松選手的精彩人生。其中包括六個獨特的故事,每個故事主人公都在為芝加哥馬拉松大賽做準備,並且最終在大賽中接受挑戰。之後,媽媽為了減少病症對孩子的影響,投入大量心血,請了教練訓練兒子跑步,希望他能在真正的馬拉松賽比賽中跑玩全程。隨著時光的推移,楚元長成了20歲的小夥子,但是智力仍停留在5歲孩子的水平上。他會把弟弟當成老師般尊敬,一聽見音樂就不分場合、地點地手舞足蹈,但這一切並沒有影響他的目標,在良母恩師的支持鼓勵下,他朝著馬拉松比賽的冠軍不斷奔跑。
  • 如何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撞牆的 6 個技巧!
    不要太快 長距離比賽中最大的新秀失誤之一是比賽開始時跑得太快。大多數跑步者至少有一個關於比賽的故事,他們在最初幾英裡時感覺很棒,跑在了前面,只是在最後幾英裡時撞車撞牆。 雖然快速出去似乎是件好事,但通常適得其反。
  • 為什麼男士跑馬拉松要戴乳貼?有什麼用呢?
    導語:為什麼男士跑馬拉松要戴乳貼?有什麼用呢?對於跑馬拉松這件事情,在現在的這一時代,已經是有很多人都開始注重樣養生了,所以說也是比較在意運動的這一個方式了,畢竟能夠擁有一個比較健康的身體是大家都希望的,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是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想要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自己的身體不健康了,那麼在這時候想要做什麼事情都是比較難的了,所以說大家還是比較希望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王俊禮:去南極跑了一場馬拉松
    當年4月底,王俊禮參加黃巖區首屆永寧江綠道半程馬拉松賽,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參加半程馬拉松。因為緊張,比賽前半小時他跑了七次洗手間。之後,王俊禮抽空就會去跑跑步,5公裡、10公裡再到半程馬拉松,最後再到全程馬拉松。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個人要連續跑42公裡左右。當年10月,王俊禮去寧波挑戰了全程馬拉松,結果前半程沒有控制好節奏,體能消耗太快,腿抽筋了。
  • 除了港馬,香港還有什麼比賽值得跑!?
    香港是什麼?對於跑者而言,是山海相間的麥理浩徑? 是大帽山、大嶼山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是三橋三隧的魔鬼賽道?比賽同樣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田總)主辦,而由運動品牌美津濃提供贊助。該賽事備受精英跑手的歡迎和支持,香港的路跑高手都會參加!比賽時間正值年末,如果你打算去香港辭舊迎新,參加這樣的一場比賽就再好不過了!比賽僅設半程項目,關門時間2小時15分,點擊下圖小程序即可了解詳情並報名。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特別為大陸跑友延長了報名時間,12月7日報名截止。
  • 馬拉松比賽衝線就完事? 跑後的恢復不可輕視
    網易體育2月4日報導:為了一場馬拉松比賽,跑者們往往會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和比賽策略,但對於跑後的恢復計劃卻容易忽略。如果對跑馬之後的恢復不重視,勢必會影響到以後的訓練和比賽。
  • 馬拉松比賽中最常見的帽子有哪幾種
    馬拉松作為強身健體的一項跑步運動,專業選手可以爭奪榮譽,普通人也可以以此休閒娛樂,所以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帽子也是許多馬拉松選手必備的裝備之一,那麼在馬拉松比賽中最常見的帽子有哪幾種呢。在本人所就職的帽子廠家當中,有同事也熱衷於參加馬拉松比賽,在賽前,他也記錄了許多選手戴著各種帽子參加馬拉松的圖片。
  • 半程馬拉松跑2小時還有意義嗎?
    我們撇開成績另說,先確認跑馬拉松的三個基本問題:跑馬的訴求,跑馬拉松是為健康,想通過鍛鍊增強體質;或是為挑戰自我,感受長跑過程中對意志力的磨練;亦或是為了舒緩生活壓力,在跑馬中釋放自我;還是僅僅為了跟風而跑馬,結果費力又不討好。你的訴求是什麼,最後帶給你的感受和結果也會不一樣。
  • 福州馬拉鬆開跑!結果揭曉!
    20000人一起跑是個什麼概念?看看跑道上有多熱鬧,你就明白了! 瞧直播裡的航拍畫面是不是再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萬人空巷呢?
  • 影響馬拉松比賽成績的最大因素?
    對於42.195公裡的全程馬拉松來說,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平,不僅僅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訓練水平,還需要具備解決比賽過程中各種困難的應變能力等。 決定一場馬拉松比賽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接下來和大家聊聊影響一場馬拉松比賽成績好壞的五大關鍵因素。
  • 都是算計 首跑馬拉松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短短十天時間內,天津國際馬拉松、北京國際馬拉松已經落下帷幕,一年中的跑馬旺季到來了。對於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跑友來說,如何才能順利完成自己的第一個全馬比賽,這中間要做的功課可真不少。網上關於首馬賽前訓練、飲食、裝備的經驗文章有很多,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說說首馬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
  • 《馬拉松》誰來陪他們跑人生的馬拉松
    在空無一人的工廠房間,楚原站在電風扇前,迎著風,默默的,閉上眼睛,一點一點打開雙臂,手指在空氣中微妙的顫動,慢慢的,慢慢的,開始奔跑。咧開嘴,草原笑著,臉上有單純的快樂。因為快樂所以奔跑。   所以楚原一個人出發了,一個人去參加馬拉松比賽。就像去趕赴一場盛大的宴會。面對媽媽的第一次阻攔,他只是重複的問那一句:「楚原的腿是甚麼?」   ——「楚原的腿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