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除
2020年,讓所有人銘記的一年
如果有時空穿梭機
你會選擇穿越時空,修改歷史
還是
負重前行,心存希望找光明
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能輕易忘掉的一年。從新冠肺炎到香港暴亂,那些災難類題材的電影中的情節,好像真的在現實世界開始一步步上演。人們加入到對抗災難的陣營中,堅定的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讓一切回歸到正軌。在這些努力的背後、在哭與笑的背後,人們一邊為已經找到了「出路」而歡心振奮,一邊為已經發生的不幸而嘆息:如果能重來,能重啟這一年,多好。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過去的時間可以重啟,當我們選擇回到過去阻止未來災難的發生,災難就真的不會發生嗎?歷史總是有強大的自我糾正能力,如果我們選擇重回過去去改變歷史,那未來會變成怎樣?我們還會付出什麼代價,又有什麼新的未知和風險會發生?
在很多的災難題材電影中,人類宿命往往是其關注的焦點,而主題也與拯救有關:利用時間穿梭和平行時空來修改歷史、避免災難。在這些故事中,一部分作品停留於自然律層面的一次想像力和視覺上的衝擊感,而另一部分作品除了講述劇情,同時指向人性和事物本質的內核,引發對時間、人性、命運、自私慾等深層次的思考。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部美劇,《12 Monkeys》,從劇情、人物間的衝突、諷刺性結局等方面,探討一下災難之下的命運抉擇和人性。
《12 Monkeys》這部美劇,故事內容與1995年的電影《十二隻猴子》大致相同,都是講述了病毒爆發後全球毀滅,存活下來的一小部分倖存者試圖通過穿越時空阻止病毒發生從而拯救人類的故事。
故事起始於2035年,病毒的爆發讓全球70億人喪命,世界陷入無秩序的末日狀態。存活下來的人們分成了不同的陣營和派別,為短缺的生存物資而廝殺。在這之中,以女科學家Jones(瓊斯)為代表的一群人,試圖通過研製時間機器,將現在的人送回到病毒爆發前,通過阻止病毒產生而改變歷史,拯救人類。
在這樣的一個計劃下,倖存者 Cole(科爾)和他的生死之交Ramse(拉姆斯)被Jones選中,而Cole作為最合適穿越的人選,成為這部劇的主人公和拯救人類的希望。通過一次次的時空穿越,男主Cole穿越回到2015、2017年、1987年等時間節點,找到了疾控中心的Railly( 萊利 )博士,和她一起,試圖通過查找出病毒產生的源頭,從而阻止世界災難的來臨。
至此,這部劇的所有劇情,都是圍繞男主角Cole的一次次時間穿越和對歷史的改變而展開。
在男主Cole的一次次時空穿越中,病毒產生的根源一步步被解開,而因為時空穿越對過去歷史的改變,也對2035年存活下的人們產生了影響。在改變歷史、末日生存、如何救世等問題的糾纏下,男主Cole的時空穿越逐步引出了更多的紛爭和衝突。在這些衝突下,劇情被推動,同時關於時間、命運抉擇、倫理等問題的討論和思考,也隨著劇情的推進而步入觀眾的視野。
從劇情題材的角度,這部劇和其他時空穿越類型的電影一樣,都是講述利用如何時空來改變歷史,拯救人類。不同的是,這部美劇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利用主要人物間的自我掙扎、相互衝突、複雜錯亂的時間穿梭,來引發關於災難、人性、自我拯救等內容的更深層次的思考。
是相信宿命把握當下,還是重啟歷史打破時空?是救活著的人,還是救已經死去的人? 諸多問題的對立面在災難發生的那一刻,被激發出來,成為比災難更可怕更需要直面的現實。
1. 人物衝突一:女科學家Jones和統治者Jonassen間關於拯救人類方式的衝突
在劇中,有兩隊倖存者在為拯救世界尋找出路。
一隊是以女科學家Jones為領導的團隊,希望利用時光機器回到過去,找到病毒爆發的原因並阻止一切的發生;另一隊是以將軍Jonassen為領導者的倖存者團隊,他們則是依靠強大的計算機矩陣研製對抗病毒的解藥,希望通過努力找出應對病毒的解藥,來拯救世界。原本二者是不衝突的,都是在尋找拯救人類的「出路」。可是,當物質資源匱乏、能量資源緊缺時,兩種出路,只能二選一。
這時,衝突出現。是選擇何種方式拯救人類,是重寫歷史,還是負重前行找出路?
從宿命認同的角度:
對於科學家Jones,利用時光機器,是將未來與過去倒置對災難進行事前阻止的歷史和時空的重置,可以讓已經失去的一切失而復得,可以讓世界的文明重現,也可以讓摯愛親友再生;對於將軍Jonassen,利用一切資源尋找治療病毒的真正解藥,是對歷史的承認,是將目光關注於現在和未來,將希望寄託於災難發生後的行為。
可以看出,Jones和Jonassen對於宿命的認知是矛盾衝突的,Jonassen認為接受命運,將目光關注於當下才是人所能及的;但是Jones則認為,人可逆天改命,宿命只是時空的一個結果,是可以利用物理方式來重寫的。
不同的宿命觀,引發出了不同的救世方式,也引發出了更多的矛盾衝突。
從人性的角度:
末日中,一切的資源都掌握在主要的幾個個體手中,就像劇中的倖存者,分幫結派,大家各自為戰,但最核心的資源卻都掌握在了女科學家Jones和將軍Jonassen等少數派的手中,其餘的倖存者,只能聽命行事。在這樣的背景下,人性的貪婪、險惡、私慾被無限放大。
對於科學家Jones,她選擇重寫歷史的拯救方式,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她的女兒漢娜死於末世病毒,她改變歷史的目的就是想要阻止病毒發生,挽救女兒的性命。Jones明知Jonassen的研究已經初見成果,解藥已經出現,但卻編造謊言否定這一切,並用強硬手段將對方趕盡殺絕,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惜犧牲其他無辜者。
對於將軍Jonassen,他選擇直面災難研製解藥,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親眼目睹了自己妻子因病毒去世,他無法再回到過去去面對妻子。同時,災難的發生讓他成為「新世界」的新的統治者,這種權力的掌握和至高無上的欲望,讓他無法接受Jones的重寫歷史。一旦Jones的辦法成功,他所擁有的都將不復存在。因此,在權力和妻子重生二者間,Jonassen選擇了前者,也就意味著他選擇了研究解藥這條拯救人類的路子。
科學家Jones和將軍Jonassen,其實都知道對方的研究已經有所結果,可以幫助倖存者慢慢走出災難,但是在人性、命運觀的複雜作用下,二者沒有共同為人類的拯救努力,而是走到了尖銳的對立面。這兩個人物的衝突,不僅僅是對拯救人類方式的選擇性衝突,還是末日下人性間的衝突,宿命觀的衝突。
兩種截然相反的拯救人類方式,儘管其目的是一致的,但其反射出的,卻是災難之下,人們對宿命的認同意識間的衝突,和人性中貪婪。
2. 人物衝突二:男主Cole和生死之交Ramse間關於命運抉擇的衝突
在劇中,另外的一個人物衝突,發生在男主Cole和他的生死之交Ramse之間。
是選擇一個人的性命還是整個人類的性命,成為兩兄弟衝突的原點。
男主Cole作為時空穿越的主體,利用時光機器穿越回過去,找到病毒爆發的原因並阻止它,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拯救人類的途徑。但是,Cole的時空穿越,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他穿越後對過去所做的一切,都會對未來產生影響,甚至會導致一些人的消失。
Ramse原本是支持Cole的,作為Cole的過命之交,Ramse本是他的堅強的後盾。但是,當Ramse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了自己的愛妻,並得知自己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時,他的內心發生了巨變。他知道,如果好兄弟Cole利用時光機器改變了歷史,那現在的一切都不會發生,他也就不會有兒子,他的兒子只會成為一個幻影。
就這樣,原本親如兄弟的Cole和Ramse,因為到底是救活著的人還是挽救過去而產生分歧,因為重啟世界還是活在當下而產生衝突,二人漸行漸遠。
可以看出,男主Cole和Ramse之間的衝突,同樣逃不過宿命的認同和人性的衝突。
從宿命認同的角度:
很明顯,男主Cole對宿命的認知,是與科學家Jones一致的,對於男主,他認為回到過去重寫歷史是阻止一切悲劇發生的唯一方式,也是人類逆天改命的最好途徑,他不信宿命,他選擇犧牲少數人來拯救世界。但對於Ramse,他其實對宿命本是沒有什麼認知的,或者說帶有一點功利色彩的,他只在意當下,只在乎如何活下去,在意自己擁有的東西不再失去。
很多人說Ramse這個角色有著一種搖擺不定、性格過於反覆的感覺,其實觀眾的這種感覺,多數是來源於這個角色本身對於宿命的不完全認同和活在當下這種觀念。當男主Cole穿越回過去,Ramse在機器旁坐立難安,他擔心的不是Cole能否成功拯救人類,他擔心的是Cole的安危;當基地被其他倖存者攻擊,Ramse選擇衝鋒陷陣,不是因為他相信科學家Jones的時光穿越能夠拯救人類,是因為他要保護他現在的棲身之所。
不同的宿命觀,引發出兄弟二人不同的行為舉措,也引發出人物間的衝突。
從人性的角度:
男主Cole堅定的跟隨了科學家Jones,試圖從一次次的時空穿越中改寫歷史,除了他自我意識中對宿命的認知,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對存在於過去時光中的美好事物的嚮往以及對女主萊利的愛慕。劇中有一個鏡頭,當Cole穿越回2015年,他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和渴望,甚至是對Railly給他買的一個漢堡包和一份炸雞,都充滿了喜愛。
而對於Ramse,他從最初的支持Cole時空穿越重啟世界,到之後的極力阻礙,一個原因是他本身具有的一絲功利主義意識,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對失去兒子的懼怕。Ramse的轉變或者說黑化,轉折點是發生在他兒子的出現。對於他來說,兒子是他的全部,從人性的角度,他不在乎那已經死去的70億人是否可以復活,也不在意世界是否回到最初美好的狀態,他在意的是他最寶貴的東西是否完好無損。
男主Cole和Ramse之間的衝突,勾出了人性中功利和自我的一面。
人物的衝突往往是一部影片劇情發展的原動力,而人物的衝突,除了拉動劇情,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將觀眾帶入影片所構建的故事場景中,共情共鳴。在這部劇中,圍繞著時間穿越、重啟世界、空間悖論等,每個人物都存在著自我的衝突和與他人的衝突。可以說,除了複雜的時間線、燒腦的劇情,圍繞宿命觀和人性而出現的人物間的衝突成為這部劇在劇情之外,更具有思考意義的地方。
災難之下,信命?不信命?重啟歷史還是尋找新出路?權利、財富、親情愛情?沒有人能逃過災難的洗禮,更逃不過宿命、人性和現實的衝突作用。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中最為知名的一個實驗。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拉杆?
—— 菲利帕.福特
這一實驗最早由哲學家菲利帕.福特提出,其目的是對倫理哲學中的功利主義進行討論和批判。
對於功利主義者,拉拉杆,拯救五個人只殺死一個人是首選。但是對於功利主義的批判者來說,拉拉杆代表著你將成為不道德行為的同謀,你也是一個「殺人犯」,因為你剝奪了另外一條軌道上的人活下去的權利。
所以,面對現實世界中的很多現實問題,沒有完全道德的做法和完全功利的做法,每個人採取行動時,並不僅僅是從道德的角度來抉擇,人性、利益、觀念、現實狀態等等因素都會成為最終行動的推動因素。
回到《12 Monkeys》,讓我們用「電車難題」再來看看劇中人物間的衝突和劇情的發展。
這部劇的設定,就像一個「電車難題」,是犧牲一部分人換取全人類的復生,還是選擇接受現實,倖存下的小部分人在逆境中尋找出路。
對於選擇跟隨科學家Jones的人來說,為了阻止災難的發生,他們選擇犧牲一部分人換取世界的復原。劇中的男主,在一次次的時間穿梭中尋找真相以及阻止災難發生的方法,為了找到真相併阻止災難發生,他不惜殺掉了「人畜無害」的黑人醫生,也忽略了兄弟Ramse對兒子的感情,更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而另外的倖存者,他們並不在意世界能否恢復到昔日的模樣,他們希望自己的親人死而復生,但面對災難,他們選擇活在當下,找活下去的方法。劇中的那些倖存者,有的為了地盤和食物相互廝殺,為的是活命;有的則是像將軍Jonassen,構建一個自己的「帝國」,帶領人們重建家園;還有的則像Ramse,為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而活著而鬥爭。
選擇少數人的性命還是整個人類的性命,是這類科幻題材影片的「電車難題」,也是貫穿劇情始終的一個矛盾衝突點,所有的紛爭、人物的衝突,都因此展開。
每一種行為的背後,都會在得到正面結果的同時引發出負面的作用,就像時空穿梭,當你修改了歷史、阻止了災難,但你可能犧牲了一些人最珍貴的東西,也無法預知時空的修改對未來帶來的潛在風險。
在這類劇中,你很難說劇中的人物誰對誰錯,也很難講誰是自私的是功利的,而誰又是大公無私的。在「電車難題」中,沒有人是完全的道德和完全的無私慾,正是人性中的自私、欲望、自我利益的追逐和人對命運、對宿命的解讀導致了人的意識的不同,從而引發出不同的行為和結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將災難這個話題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疫情之下,無數的人獻身於其中,為尋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挽救世界而拼盡全力。
對於每個人,當災難來襲,能夠重啟時間是人們心中一個唯美的願望,而這個願望更多的是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痛苦的迴避。其實,不論是「負重前行尋找出路」還是「打破時空重寫歷史」,都只是人們應對災難發生的方式,而真正能夠改變現實的,是人們的行為意識,真正引發災難的,是人性的失控和宿命觀的衝突。
對於時間、宇宙,人太過於渺小,就像《12 Monkeys》所講述的劇情,人類自己才是災難發生的源頭。世界很充實,人類太空虛,當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被複雜的人類操控,一切的結局,都成為未知,一切的結局,也都取決於人類意識作用下的真實行動。
還是希望一切安好,吃的飽喝的足過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