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中字體如何形成線型?CAD字體導入3Dmax為什麼模型這麼大、修改這麼卡?AI文件怎麼導入3D失敗?3D中LOGO怎麼有效率的更改?3D文件導入CAD怎麼亂七八糟的?
或許上述問題你有遇到過,或許你有的也沒有想到過。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活學活用設計軟體文檔導出和導入的功能,有效率地處理好LOGO和一些素材文件的轉化,加快你做圖設計的腳步,稍微提升效率。
一些實操小技巧——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小魚
領域:商業店鋪UI/室內設計
導出和導入——打通一些設計軟體的轉化關節。
總所周知,在PS和AI裡設計LOGO是最有效率的。空間設計師不必對AI、cdr等平面設計類軟體精通精熟,但是也要略知一二,能夠進行基本功能的操作。這樣對3D模型的精簡化和建造速度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一些實用的轉化思路。
AI——導出.ai——導入3Dmax:好處是導入3D的文件節點非常少,擠出非常快。
PS——AI:用於低解析度圖片到矢量路徑的轉化,效果誰用誰知道。
AI——CAD:導出效果並不好,節點太多,但是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這也是造成CAD中捕捉移動卡死的幾大原因之一。導入3D中更是卡得不要命,擠出得老半天。
了解了以上三種最基本的操作,我們就可以活學活用,進行花樣操作了。
比如,我們手頭拿到這樣一張模糊的照片,客戶通過微信發了過來,他還沒有查看原圖,壓縮發過來了。
打開一看我們皺起了眉頭: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有兩種解決辦法:
一個是CAD或AI中重描,花費時間隨複雜程度而定,但是碰到這個圖片,描的話不知得浪費多少時間,找下面的字體也挺費時間的。
所以我們選擇PS——AI——3D,然後還可以歸檔一個CAD格式的備用。
PS中銳化一下,去色,加強對比度,運用一切PS技巧,爭取能達到邊緣清晰,整體平整的效果。
有時候我們收到的是一個照片,稍微拉伸一下,接近正常就可以了。
接下來直接截圖到AI,或者直接拉到AI都可以。
AI中選中圖片直接描摹
然後點擊擴展,
然後右鍵點擊圖片,取消編組
拉到一個灰色位置,點擊一下灰色位置,再點擊一下圖片的白色位置,刪除,點擊白色刪除,直到只剩餘圖片主題。
現在發現圖片還可以,英文字比較模糊,不整齊。這裡建議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查找一下字體。同樣字體輪廓一下,調整一下大小即可。
接下來是重要的一步:
點擊儲存為:
一定點擊最低版本,目前最低版本是ILL3。這些軟體通病,不更新識別新版本,但是只要留有一個文檔導入的通道,就能給從業者提供很大的方便。
打開3D,導入操作,逐個點擊合併到當前場景——單個對象
點擊樣條線,點擊點層級,可以查看,構成點很少。
這就可以看出矢量圖形的好處就在於以很少的內存儲存更多的信息。
處於底層級的應用會給我們很大的方便。
作為對比,我們從CAD中導入這個圖形。
密密麻麻的點,構成了一個內存超大的圖形,就問你怕不怕。
接下來,我們可以進行愉快的編輯了。
同樣我們可以逆推。
有時候我們3D已經做好了圖形,但是忘記保存CAD,CAD要用怎麼辦呢。我們就可以用到AI曲線救國了,截圖直接到AI,一通操作猛如虎,完美導出.dwg。
了解清楚各種軟體導入、導出格式
例如3D:
3D導入導出的品類可以說是十分豐富了。
但是我們享受軟體導入導出的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下可行性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3D導出.dwg,也是很方便。
但是要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3D中導出的最好是線級的模型,這樣還比較易於CAD中進行修改。
二是3D中的模型需要與頂視圖平行,置於Z軸=0的位置。不然打開導出的CAD文檔得到的是一個立體圖形,修改十分麻煩。
了解各種軟體的優勢和短處,揚長避短
CAD是製圖軟體,畫的線條規整準確,標註清晰,缺點是沒法出很棒的彩色效果;AI是製圖軟體,智能矢量化是最優秀的功能,但是缺點也很明顯,整體效果修改比較麻煩;PS是修圖軟體,功能強大,缺點是不夠精細;AI和PS結合,可以產生強大的效果。
空間設計最終成圖需要靠這幾類軟體的通力合作,及早了解精熟這幾類軟體,可以提升效率,提升質量。
我們的目標,其實是:不再熬夜。
以上的舉例純屬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大大能打通思路,如果有其他的操作辦法,也請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共同進步。
謝謝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