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投稿:《唐山大兄》——中國人的倫理與功夫

2021-02-18 功夫史

註:本文作者為中國功夫史合肥群群主,各地加群在後臺回復「我要加群」即可看到。


1971年度小成本電影《唐山大兄》讓嘉禾影業異軍突起,海外歸來的李小龍功夫藝術銳不可當,勇奪年度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唐山大兄》雖然是一部1971年的老片,但今日重看,我依然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功夫電影,亦是具有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的電影。

除了精彩的中國功夫, 「忍」、 「孝」、「俠」 、「義」等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和文化元素都在影片中給予了充分的展現。

今天對於這部影片,我想談談兩個話題:

一、《唐山大兄》詮釋了怎樣的倫理道德觀?

二、《唐山大兄》演繹了怎樣的中國功夫?

 

一、《唐山大兄》詮釋了怎樣的倫理道德觀?

影片一開始,來自唐山(中國)的鄭潮安(李小龍飾、後文中均稱「李小龍」)面對異國他鄉流氓們欺負婦孺時,還能夠謹遵母親臨別囑咐,「忍」字當頭,雖然一身好功夫,也有俠義心腸,卻不能出手救人。此時,讓李小龍能夠「忍」住的,是中華民族另一個美德--「孝」。母親的囑咐對李小龍來說非常的重要,必須遵守。

母親秉承的「忍」,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文化的重要元素。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忠、孝、悌、忍、信均為中國人處理人倫關係的規則。

李小龍此時「忍」住了。

(三叔提醒李小龍:忍)

當然,對於身懷絕技、俠義心腸的李小龍,一定是忍的十分辛苦。幸好此時出現了影片中另外一位俠士--許劍。許劍痛打流氓,拯救的不僅是影片中的婦孺,也不僅是影片的觀眾,其實也是拯救了當時內心正在苦苦糾結的李小龍。兩人日後惺惺相惜,成為好友。

(俠士許劍出手打走眾流氓)

許大哥許劍在影片中是以俠士的角色出現。從一開始的打抱不平直到最終被壞人殺害,鋤強扶弱、濟人以難的俠義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欺負婦孺的流氓要打、失蹤的工友要找、新來的工友被欺負時要出頭、為拯救賭博上當的馬大嫂丈夫不惜和賭場混混拼殺、還拿出了自己的積蓄救濟馬大嫂一家,許劍確實是位見義勇為、輕財好義的俠士。

為了追查失蹤工友的下落,許大哥許劍終於被暗地販毒的老闆蕭米(韓英傑飾)視為眼中釘。老闆派出兒子蕭群(劉永飾)糾集大批打手,一起謀殺了許劍和另外一名工友。

由於海外打工華人們面對欺辱和困難時團結一致,許劍和幾名工友的失蹤並沒有就此作罷,一群工友憤然以罷工抗爭。但由於勢力單薄,在爭鬥中工友們很快落於下風。直到此刻,李小龍仍然為「孝」而「忍」。但當其中一名打手將李小龍母親所贈的玉佩打碎時,李小龍其時已經忍無可忍。不論是因為打手毀壞了母親贈與的護身器皿,還是因為俠義心腸,李小龍忍到極限無需再忍。李小龍終於出手,以寡敵眾,卻以驚人的功夫迅速擊敗打手們,挽救了工友。

(李小龍出手趕走眾打手)

工友團結、小龍無敵,硬來是不行了!老謀深算的毒販們先後採取了欺騙、拉攏、分化等手段。對於知禮、好義、勇猛、單純的李小龍,冰廠廠長先是晉升他的職務,提拔為管工。通過職務調整和酒色腐化,既拉攏了李小龍,更加分化了工友們的團隊關係。讓李小龍孤立於原先的工友團隊。至於許劍和其他失蹤工友的下落,更是通過欺騙、搪塞等手段,讓單純的李小龍無從著手,甚至進一步激化了他和工友們之間的矛盾。

但李小龍畢竟是有擔當、有責任的俠義之士,在工友被殺害、依依被劫持之後,再一次的忍無可忍將劇情推到了最高潮。李小龍拋去返鄉的行李,單槍匹馬闖入販毒老闆的莊園之中,為俠、為義、為情,孤身搏殺,直至將仇敵盡殲於己手,痛哉!快哉!

影片的結尾,為了體現遵守法制、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觀念,面對遲遲到場的警察,李小龍放棄了抵抗被警察帶走。再以後的結果,就交給觀眾們自己想像了。但要承擔自己行為所導致的後果,是李小龍在闖入莊園之前,內心就已經清清楚楚的事情。他的行為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抉擇的,這反而讓他的形象更加高大。

縱觀 《唐山大兄》全片,貫穿了「忍」、 「孝」、 「義」、 「俠」的倫理道德觀 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浴血殺敵後的李小龍被警察帶走)

二、《唐山大兄》演繹了怎樣的中國功夫?

《唐山大兄》不是一部比試武功高低的功夫片,武打場景的重點也不是單純的武功較量。影片中的打鬥,沒有公平,亦沒有限制。

影片中的打鬥場景極其豐富,有群毆、有械鬥、有在複雜環境中的拼殺、有面對惡犬的打鬥、還有悄無聲息的暗殺;所使用的打鬥技術包含了徒手對徒手、徒手對兵器、兵器對兵器、甚至還有暗器。除了少數充滿了早期香港老派武俠片風格的飛人跳躍之外,可以說所有武打的設計均是基於現實場景。

影片最初的打鬥場景,是許大哥許劍以一敵四的徒手格鬥,沒有公平,只有比拼。許劍的武技勇猛而又較為粗礦,出手大開大合,對自身的保護卻不太夠。但即便如此,仍然打得流氓們落荒而逃,大快人心!

影片的第二個打鬥場景,仍然是許大哥許劍的拼打,這次面對的是六個賭場打手,仍然沒有公平。但這次打鬥,不再是一對一,鄭潮安(李小龍)仗義出手相助,輕鬆擊倒了兩名打手,其餘四個被許劍擊敗。(結論:許劍武力值為1對4,可勝)

(許大哥許劍,田俊 飾)

之後的打鬥場景漸趨複雜和兇殘。由於李小龍運輸時打碎冰塊,導致兩名工友發現冰廠販毒。事情敗露了,廠長便想收買兩名工友,在被他們拒絕後,下了黑手。兩名工友,一人被利斧劈殺、一人被匕首刺殺。這不是功夫較量,也不是打架,而是壞人對好人的暗殺。

許大哥許劍和另一名工友在探究失蹤工友的過程中,亦是被販毒的幕後老闆安排眾人謀殺。一群人手持兇器,圍毆二人致死。許劍雖然武勇過人,但寡不敵眾,又措手不及,終於被殺害,打鬥場景血腥而殘忍。

(李小龍面對眾多打手的群毆,沒有公平)

緊隨其後的打鬥,是工友們和打手之間的打鬥,是群毆和械鬥。棍棒、鐵器、推搡和摟抱、糾纏和亂打等等兼而有之。而真正的精彩,是從李小龍憤而出手開始。以寡敵眾的李小龍展現了精湛的武技,勾踢、側踢、重拳、迅速靈活的步法……動作簡單而直接有力,這些完全不同於老派香港武俠片的技術動作讓人耳目一新,現代中國武道藝術在屏幕上躍然而出,搏擊畫面極其精彩。

之後還有兩個主要的動作場景,一個是李小龍夜探冰廠,揭露了幕後老闆販毒和殺人秘密所引發的打鬥;另一個是李小龍獨闖莊園,力戰販毒團夥,直至消滅大反派的打鬥場景。這兩個場景的武打設計思路,應該也離不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鬥毆。

(李小龍手持短刀,力戰毒販)

在冰廠中的打鬥,李小龍不僅展示了超人的徒手武技,還多次使用各種兵器在複雜的環境中和對手們拼殺。這場打鬥,不再是徒手打架、也不是比武,李小龍並非演繹徒手戰勝一切的功夫超人。這是一場充滿了現實感的打鬥。李小龍在打鬥中,使用手電、冰錐、鋸條、短刀等;還要面對不斷移動變化的環境(並非平整的擂臺);這些都顯現出了現實生活中自衛搏殺中對於實戰武技多元化的要求。這不是競技比武,而是兇殘的搏殺。尤其出人意料的是,李小龍在打鬥中還使用飛刀擊殺了對手。

(李小龍在群毆中用鋸條殺死毒販)

最後的打鬥是在販毒老闆的莊園中發生的,李小龍要面對武技過人的販毒老闆和人數眾多的販毒團夥。孤身一人的李小龍出手就是狠招,一開始就用左右前踢擊打中兩名持械兇徒的下陰,迅猛而兇狠的終結了對手。之後手持雙刀的李小龍更是不再留情,演繹了快、狠、準的殺戮場面。

(面對販毒老闆的短刀,李小龍用了外套)

而被作為影片動作戲中最重要的一段,也就是李小龍面對販毒老闆(韓英傑飾)的決鬥,個人認為整個過程的動作設計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摻夾了老派香港武俠片的風格,一些飛來飛去的鏡頭、還有一些超現實的動作設計(如:單手舉起對手拋出等),影響了打鬥的真實感。其中真正出彩的動作鏡頭,還是李小龍利索的拳擊、腿法、矯健靈活的步法、以及最後擊倒韓英傑的剪刀腳等。作為一名習武者,我認為唯有基於真實的武打動作才會成為經典。聽說拍攝《唐山大兄》時,李小龍和導演羅維時有爭執,不知道是不是由於這些動作設計而引起的。

(李小龍用剪刀腳擊倒韓英傑) 

總體來看,《唐山大兄》全片的武術設計基於現實生活中鬥毆場景較多,一定程度展現了武術在真實自衛、搏殺中的作用。

(關於自衛武術與競技武術的差異,參見拙文:《談自衛武術與競技武術的異同》)

文章結尾:

取材於真實故事的影片《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返回香港後的第一部影片,個人認為在動作設計上還沒有完全體現出李小龍的武道風格。但即使如此,李小龍剛勁有力、簡潔迅猛、靈活多變的武術動作仍然是本片的大亮點,加上影片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唐山大兄》成為1971年最賣座港片實至名歸。

(女主角依依求助李小龍的畫面)

 

好書推薦:

為學習者推薦一本好書:《武術本源》


相對於一些更為高深的經典著作,《武術本源》一書深入淺出,能夠在短時間讓學習者形成正確的武術概念。同時,對於武術搏擊中的重要理念、常見疑難問題解答、戰略戰術、訓練方法、晉級制度等,均有較為詳細的介紹。


在技術上,《武術本源》融合了截拳道踢拳技術、散打技術、詠春拳黐手及實戰技術、柔道和柔術技術、自衛技術等,內容非常豐富。


作為學習者來說,《武術本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武術入門書籍。


《武術本源》著書過程中始終本著:「還原武術的本來面目、闡明武術的基本原理、演示武術的實用技術」三大原則。


《武術本源》作者介紹:



截拳道研究會會長:王科 老師 

中國武術六段、截拳道高級教練(伊魯山度大師體系)、菲律賓刀棍術合肥首位推廣者(Balintawak流派、GMV流派)、詠春拳推廣者(葉問宗師體系)、合肥市武協常委、合肥武協截拳道研究會會長、多項武術比賽冠軍。



購買: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功夫明星李小龍上映的電影《唐山大兄》,成龍正在做什麼?
    鄒文懷請到神秘人物助陣拍功夫片之後,他馬上張羅新片電影《唐山大兄》,他要以這部電影的票房來證明自己離職邵氏是正確的選擇,他要向邵氏發出挑戰,只不過他內心想挑戰對方
  • 唐山大兄 (1971)
    許劍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時常捲入爭鬥,鄭潮安雖也學得一身功夫,但礙於母親的勸誡不能出手。華工們工作的這家冰廠為牟取利益,在冰中藏匿毒品販運,不久,兩名華工因為偶然拾到了冰中的毒品,被廠長和老闆殺害,許劍向老闆要人,反被對方派眾打手於家中殘忍殺害。工友們尋找失蹤的華工和許劍無獲,於是罷工抗議,廠長和監工們痛打工人,鄭潮安仗義出手,廠長畏懼升其為領導,眾工人稱呼鄭為「唐山大兄」。
  • 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國語版
    許劍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時常捲入爭鬥,鄭潮安雖也學得一身功夫,但礙於母親的勸誡不能出手。華工們工作的這家冰廠為牟取利益,在冰中藏匿毒品販運,不久,兩名華工因為偶然拾到了冰中的毒品,被廠長和老闆殺害,許劍向老闆要人,反被對方派眾打手於家中殘忍殺害。工友們尋找失蹤的華工和許劍無獲,於是罷工抗議,廠長和監工們痛打工人,鄭潮安仗義出手,廠長畏懼升其為領導,眾工人稱呼鄭為「唐山大兄」。
  • 40多年過去了,《唐山大兄》八大主演現狀?最後一位無人敢噴
    《唐山大兄》不僅僅是李小龍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嘉禾的救命之作。當年毛爺爺看完《唐山大兄》之後評價李小龍武藝高強,富有愛國主義精神,還說這是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民族氣節。李小龍真正讓世界了解中國功夫,可謂是功不可沒,影響了許多人,應當永遠被銘記。
  • 唐山大兄--李小龍回港首部作品
  • 《唐山大兄》:李小龍動作片奠基之作,電影故事背後是華工血淚史
    這是任何功夫巨星主導的動作片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電影《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動作片的風格奠基之作,不似後來的《精武門》那般將「民族性」思考提升至一個高度,卻是對「暴力」行為的正義性闡釋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模板。片名「唐山大兄」中的「唐山」,並非是現代人熟悉的河北省的唐山市,而是海外華人對「原鄉」中國的稱謂。
  • 《唐山大兄》:李小龍動作片奠基之作,電影故事背後是華工血淚史
    這是任何功夫巨星主導的動作片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電影《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動作片的風格奠基之作,不似後來的《精武門》那般將「民族性」思考提升至一個高度,卻是對「暴力」行為的正義性闡釋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模板。
  • 李小龍當年返港首作《唐山大兄》,連映23天,一舉打破香港影史
    這是著名的香港動作片的演員,李小龍飾演的「唐山大兄」鄭潮安,在電影中的一幕鏡頭。我重溫了經典影片,發現雖然多年之前的製作,在今天動輒幾億的大製作電影面前,顯得有些簡陋。然而,這些老電影卻有自己獨特的味道,也有屬於時代的烙印。電影中的那份離鄉謀生之人的親情與牽掛,無不展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唐山大兄》這部電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當年返港的首部電影作品。
  • 十大最具香港特色的電影片名,《唐山大兄》最多人理解錯
    【十大最有香港特色的香港電影片名,《古惑仔》最經典,《唐山大兄》最多人理解錯】香港是講粵語(廣東話》的,所以粵語電影和粵語歌曲,也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名片。香港電影面向的不單單是香港市場,主要還要供應臺灣省和東南亞市場,所以經常會做一版國語配音。電影對白可以配音,但電影片名卻不太好翻譯。
  •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被深情寄語「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為社會的集體傷痛,一直被悄悄地掩埋和隱藏在無數人內心最深的角落中。貌似被遺忘,實際上它卻一直在隱隱作痛。《唐山大地震》這種直接觸及民族集體傷痛回憶的電影,其表達的歷史觀,以及它對當下社會現實的觸及程度,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10年的中國和中國人正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 永遠的「唐山大兄」李小龍丨海口夜未央-第143期(20180720)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是香港著名的粵劇武生,當時的四大名醜之一,經常帶著全家到世界各地演出,這也是李小龍出生在美國的原因,李小龍三個月大的時候回到了家鄉香港,開始了他的童年生活。李海泉給他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李振藩,然而大多中國人卻更熟知他的另一個名字——李小龍。
  • 唐山大兄女主角依依眼中的李小龍想不到是這樣的人
    她就是《唐山大兄》女主角依依,那她心中的李小龍是一個怎麼樣的人?1、李小龍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他是沒有一刻能夠靜止的,無論是站著或者坐著,他都不斷地運動著。唐山大兄女主角依依雖然與李小龍相處很短的時間,但在這極短的時間裡,李小龍給依依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難怪依依說起李小龍津津樂道,她一生中最值得誇耀就是與李小龍合作拍了電影,這也是她以後進入娛樂圈最重要的砝碼,你們喜歡依依這樣說李小龍嗎?你們喜歡依依演的電影嗎?
  • 粵語歌《唐山大兄》成絕響,「粵曲王子」鄭錦昌去世,入行超50年
    從此,他曾演唱的粵語歌《唐山大兄》成絕響。鄭錦昌的喪禮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吉隆坡富貴紀念館舉行,並在12月2日早上10時出殯。鄭錦昌在60年代時人氣非常高。鄭錦昌被譽為馬來西亞「粵語王子」,從藝五十多年,獲得了「金視輝煌成就獎」。鄭錦昌曾身兼歌手、演員、填詞人、作曲人及唱片製作等,鄭錦昌入行超過50年。
  • 「李小龍」四部半電影,將功夫傳遍全世界,締造了不朽的東方傳奇
    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要向世界所展示的也只剛剛開始而已。他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他希望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部分文化。(李小龍妻子琳達評價)我們常說李小龍只有四部半電影,其實指的是70年代,李小龍所拍攝的5部功夫電影,將功夫傳播到全世界,以致李小龍已經離世45年了,全世界仍然對李小龍膜拜。接下來我們就聊聊這5部電影!
  • 《唐山大兄》李小龍技擊法解析
    鄙人不才,出於對李小龍先生的崇拜,和對其武學思想的熱愛,鬥膽解析【李小龍技擊法】,先以1971年《唐山大兄》視頻資料為引,逐步解析。 首先是武術理念,沒有理念驅動,一切技法都是空談。 ▲先看一下《唐山大兄》最後一場打戲李小龍和韓英傑老師的警戒勢對比,李小龍在肩部、腰腹、髖部都處在肌肉鎖狀態
  • 獨家訪談——《唐山大兄》女主角依依憶李小龍
    這件事直到第二天我見到他的手掌有點紅紅的血跡,問起他,他才告訴我們。李小龍似乎對自己的傷勢很不重視。第二次受傷,是在腳部,雖然傷勢很重,可是他一直不予理會,天天照常拍戲。到後來,當他拍完了《唐山大兄》賭場外的一場戲時,大家強迫他一定要去看醫生,李小龍才不再堅持了。我、雷震和李小龍的翻一起開車到曼谷去看醫生、買藥。光是坐車,來回便花去了5個小時!
  •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中外觀眾心中的英雄
    1971年10月31日,三十年前的童星李小龍在美國拍完《青蜂俠》(1964)與《醜聞喋血》(1969)等片後,應嘉禾公司的邀請拍了羅維導演的《唐山大兄》 (1971),影片推出,票房高達三百-十九萬元。第二年再接再厲,拍了《精武門》,票房收入達四百四十三萬元。
  • 不可戰勝的功夫之王
    1940年(龍年)11月27日美國(舊金山)一個醫院裡出生一個健康男孩,他就是日後將「功夫」 KungFu一詞寫入了英文字典的功夫之王李小龍,童年時代的李小龍較為瘦弱,父親為強壯兒子的體魄,帶李小龍查克·諾裡斯 後來李小龍被好萊塢星探發掘,出演了電影《青峰俠》配角,因李小龍身手凌厲 觀眾誤認為是主角,因李小龍是黃皮膚的中國人
  • 功夫大師:李小龍八部最佳電視劇|電影作品
    身穿棕色西裝和金色高領毛衣的李在牆上踢了一個洞,然後把一個衣架劈成了兩半,將「功夫」詮釋地淋漓盡致。Top5.《唐山大兄》《唐山大兄》是李小龍的第一部重要電影,由此開始了他的武術傳奇。這是一部神話般的傑出武俠電影,從來沒有一個角色的口頭禪像他那樣充滿活力和感染力。
  • 一代傳奇,文化偶像:功夫巨星李小龍電影排行榜
    李小龍也是好萊塢電影界第一個認可的華人國際巨星,他用功夫打開世界,用電影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李小龍是一個永恆的傳奇!陳真一腳踢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告示牌,痛打小日本,全片富有愛國主義熱情,是一部熱血的經典之作,這振奮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民族鬥志!片中李小龍全程用真功夫,並且使出雙節棍。而李小龍耍雙節棍的表演,也成為影史上動作片不可磨滅的經典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