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什麼是烏託邦?莫爾與《烏託邦》

2021-01-21 經典讀書筆記


什麼是烏託邦?許多人對「烏託邦」這個詞並不陌生,也不乏有人將其和「理想天國」「空想世界」等詞語等同起來,並在某種程度上將其貶義化。實際上,相比一般意義上的「烏託邦」,其實這個詞更具有政治和歷史意義。「烏託邦」一詞是和「空想社會主義」一起傳到中國的,不過前者是根據英文Utopia翻譯過來,而後者是借鑑了日語關於Utopia Socialism的翻譯,日語中「空想社會主義」的譯法也因此一直因襲下來,直到現在,所有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凡提及「烏託邦社會主義」的地方無一例外地都變成了「空想社會主義」,使得中國人非常熟悉與「科學社會主義」相對應的「空想社會主義」概念,而不少人並不知道這裡的「空想社會主義」其實是就西文中「烏託邦社會主義」在漢語語境下的語義轉換。

 

 

雖然說「空想社會主義」這一概念今天同樣已經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但今天反過頭來看,這一轉換並不是很成功的。因為它丟掉了「烏託邦」一詞的最重要的一方面的含義。共產黨人翻譯這一詞彙時之所以接受日本的漢字詞「空想」,顯然對馬克思主義批判的「烏託邦社會主義」有所貶抑,有明顯的揚馬(克思主義)抑烏(託邦)之意。

莫爾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傑出的人文主義者,1478年出生於倫敦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自幼學習拉丁文,特別推崇柏拉圖那一套「理想國的理念」。

 

 

莫爾這一生主要從事過兩項職業:律師和政客。雖然她因為這兩項職業積累了很多經驗,但是他並不喜歡他所從事的工作。從小喜歡文學,在牛津讀大學期間也閱讀了義大利人文主義者的許多作品,但最後因為養家餬口而不得不從事自己不太喜歡的職業。因此他也在《烏託邦》這本書裡藉助拉斐爾這位嚮往自由旅行的海員角色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志向,書中這位見識廣博的海員在旅行期間並沒有留在任何一個國家擔任一官半職,原因是「如果我向某個國王提出良好的建議,並冒險根除我在他身上發現的毒素,我馬上就會被他從宮廷中趕出來,或者是立即就受到他們的嘲諷嗎」。這實際上也道出了歷史上哲學家追求真理和政治追求勝利的永恆矛盾,在這,讀者可以參看筆者的另一文《蘇格拉底為什麼選擇死刑》。

 

 

莫爾真誠地信仰上帝,但卻不是天主教徒。他反對亨利八室借宗教改革掠奪教會財產不是因為他想維護教會的利益,而是因為他極其討厭君主專制,在這之前他也因為反對國王亨利七世為公主婚禮和已死的皇太子向國會索要的一筆補助金而被迫離開過政界,這樣一來,早期的議員經歷實際上早就使莫爾更看清楚了專制君主並不顧及人民的福利和生存,只追求自己的榮耀與財富,無情地剝削人民的本來面目。相反,他追求的是憑藉個人理性信仰上帝的新教教義。他在《烏託邦》一書中清楚地闡述了「烏託邦島」的各項制度和民情,其中關於宗教方面,他寫道:「循序每個人信奉自己的宗教,也可以藉助爭論的力量拉攏別人信奉自己的宗教,但方式應該是溫和而有禮貌的,不能對別的宗教進行尖刻的指責;除了勸說以外,不能採用其他任何形式的強迫,在勸說過程中,也不能責備別人,不能有任何暴力行為;如果有人這樣做的話,就會被判處流放或者被罰為奴隸。」

 

 

也正是由於自己真誠地信仰上帝,所以莫爾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由於早年在修道院的關係,莫爾愛樸素的衣服,除非必要,從不穿絲綢或貴服,也不帶金鍊。他在這本書中描述烏託邦人的生活時也提到了「他們工作的時候都穿著粗毛皮衣服」,並且烏託邦人將金銀飾品作為束縛奴隸和犯人的工具,以此諷刺當時英國人對金銀錢財的痴迷。實際上,莫爾追求的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活狀態,他認為人們常常會沉溺在一種虛假的快樂中,而「這種快樂並不是從時間本身生發出來的,而是源自一種墮落的習慣」,他借烏託邦人之口總結了兩種真正的快樂:一種是屬於肉體的快樂,另一種是屬於精神上的快樂。肉體的快樂包括生理上的快樂(主要是身體健康的快樂)和音樂所引起的快樂,而「精神快樂最主要的成分源自於真正的道德以及對善良思想的證明」,莫爾認為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莫爾生活在資產階級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在這個時期,一方面,由於頻繁的圈地運動,自耕農被迫進入城市打工,許多人成為了流浪漢。另一方面,上層社會的資本家、教會、國王都想盡辦法地聚斂錢財。一時間國家形成了貧富兩個階級,社會矛盾突出。所以《烏託邦》一開始借拉斐爾和英國貴族的交談揭示了英國社會存在的此種現狀,他說「從我所看到和知道的政府當中,我發現他們並沒有其他的主張,全都是富人們在玩陰謀,他們藉助為國家服務,從而謀求私人目的,為此不惜動用他們所能找到的一切方法和手段。」

 

 

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也是地理大發現的時期。地理大發現不僅帶來了應該的殖民擴張,還帶了「遊記體」這一新文學題材。正是這樣,莫爾的《烏託邦》的主要內容便是隨著「拉斐爾」講述自己在海外旅行的見聞展開的,同時,書中的烏託邦島作為海外旅行的意外發現實際上也表達了莫爾對現實世界的大航海旅行發現擁有更完美中制度的真正的「烏託邦島」的期望。他在書中一再表達「高傲正是人類本性的禍害,是眾多痛苦的來源」,實際上這也是對當時英國人對自己國家的政治制度過於自信的諷刺,莫爾想讓整個世界都採用烏託邦的生活原則,其實更多地是想讓當權者放下高傲的姿態,去學習其他可能擁有更加先進位度的國家。

現在無論是在文學、哲學還是政治領域都會提到「烏託邦一詞」。但是「烏託邦」到底是什麼,很少有人能清楚地回答。

 

作為文學的「烏託邦」。烏託邦文學始於莫爾的《烏託邦》一書,之後經過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作家的傳播和再創造逐漸形成了這類「諷刺現實」的烏託邦文學形式。《基督城》、《烏託邦》和《太陽城》一起並稱早期烏託邦三部曲或三顆珍珠。即使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也不乏許多烏託邦文學作品。

 

作為政治概念的烏託邦。「烏託邦社會主義者」這個概念首先是由法國經濟學家日洛姆·阿道夫·布朗基在其1839 年出版的《歐洲政治經濟學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一書中使用的,用以指稱當時歐文派、聖西門派和傅立葉派的社會主義者。後來,烏託邦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者那裡便成了科學社會主義之前的社會主義流派的一種普遍稱謂。自託馬斯·莫爾迄今500 年來,社會主義思想最初不過是少數先哲對社會不公正的微弱的吶喊,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思潮,再變而成運動,隨後衍生出制度。

 

我們讀莫爾的《烏託邦》既可以沿著本書中的制度構想進行思考,也可以從中探索其字裡行間的人文主義精神。但是筆者認為,尤其對於一般中國公眾來說,閱讀此書的意義在於使我們初步了解「什麼是烏託邦」「烏託邦思想是怎麼產生的」,以此讓我們放下長期形成的偏見——也惟有放下偏見——讓我們真正認識外界和自我。

 

相關焦點

  • 每日一書|莫爾及其烏託邦
    1515年,莫爾用拉丁語寫成了《烏託邦》。在《烏託邦》一書中,莫爾通過頌揚新島烏託邦的賢明制度,批判了剛剛興起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以及英國的君主專制制度,第一次提出了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理想。莫爾把私有制視為萬惡的淵藪。於是,莫爾在思想史上不僅成了社會主義思想的創始人,也成了所謂「空想共產主義」的鼻祖。1887年,考茨基寫了《莫爾及其烏託邦》一書,重新閱讀並解釋莫爾的《烏託邦》。
  • 「託邦」五百年——託邦、烏託邦與敵託邦
    自1516年託馬斯·莫爾根據希臘文和拉丁文生造出「烏託邦」(Utopia)一詞以來,這一概念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逐漸成為現代政治文化領域最重要的通用詞語之一。歷史也許會忘記被英王亨利八世斬首的大法官莫爾,但絕不會忘記提出了「烏託邦」的莫爾。
  •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強勢回歸:看內心的烏託邦如何碎了一地
    那麼,究竟什麼是烏託邦?什麼又是反烏託邦?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通俗地講,烏託邦常常被理解為一個理想的國度,那裡的一切都很美好。而與烏託邦相對的便是反烏託邦了,多指充滿醜惡與不幸之地,就像《使女的故事》中被虛構出來的Gilead國。
  • 幹掉我們的不是「老大哥」:從《烏託邦》到《美麗新世界》
    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託馬斯 · 莫爾在小說《烏託邦》中創造了一個社會和諧美滿、科技發達的「美好世界」,這便是烏託邦文學的最早起源。託馬斯 · 莫爾(史上第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幸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離理想中的烏託邦社會似乎越來越遠。經濟危機、世界大戰、艱難的戰後重建……於是,人們逐漸對烏託邦進行質疑與反思,這股潮流同樣呈現在文學創作之中。
  • 豆瓣9.3《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強勢回歸:看內心的烏託邦如何碎了一地
    那麼,究竟什麼是烏託邦?什麼又是反烏託邦?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通俗地講,烏託邦常常被理解為一個理想的國度,那裡的一切都很美好。而與烏託邦相對的便是反烏託邦了,多指充滿醜惡與不幸之地,就像《使女的故事》中被虛構出來的Gilead國。
  • 【專題】張沛 英國現代早期思想史隨筆(一)莫爾
    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學士(1995),復旦大學文學碩士(1998),北京大學文學博士(2001),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後(2001-2003),歷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講師(2003-2005)、副教授(2005-),兼任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委員,斯坦福一北京大學合作項目課程講師(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高等研究院(SCAS)研究員
  • 佳句欣賞|莫爾《烏託邦》
    烏託邦人認為,低級快樂一定帶來痛苦後果。04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信仰而受到責備。05痛苦產生於快樂之前,直到快樂和它一同消失它才結束。
  • 烏託邦對現實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烏託邦是什麼意思當然,如果這部電影只是暴露了階級和人性的弱點,沒有尋求或給出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那麼它最終只會是一部平庸的作品。令人高興的是,影片中的男子還試圖用武力平均分配食物,並將完整的蛋糕作為和平信息傳遞給當局,意在建設一個理想的烏託邦國家。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文學改編實驗室」:構建文學向電影的烏託邦
    而作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一個聯動性事件,「文學改編實驗室」業已發出信號,邀請志同道合者,構建一個讓文學向電影充分發酵的烏託邦。11月20日-12月20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聯合單向空間發起的「文學改編實驗室」,正面向華語原創虛構文學,徵集具有影視改編可能性、視覺想像空間的文學文本。
  • 以《天台愛情》為例,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
    這部影片是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是他心底的柔軟和美好,是他歷盡千帆之後依然保持初心和純淨的佳作,今天本文將從色彩應用、電影音樂、主題呈現來分析《天台愛情》,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三、主題呈現:烏託邦理想的呈現,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1、烏託邦與《天台愛情》烏託邦這個詞是由英國空想主義家託馬斯.莫爾提出,他將希臘語中的「ou」和「topos」組合在一起創造了「utopia」烏託邦這個詞,「ou」和「topos」這兩個詞在希臘語中分別是代表
  • 烏託邦之夢
    這簡介並不錯,但差不多等於劇透和什麼都沒說。《命運規劃局》的原著是菲利普迪克的短篇小說《規劃小組》,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可以簡單的歸類於反烏託邦類型。關於烏託邦的空想人類從來就沒停止過,柏拉圖著名的《理想國》就是一種簡單的烏託邦式國度,「烏託邦」一詞則是來自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託馬斯莫爾的文學作品
  • 蠢蛋進化論用另類的搞笑,反諷了上層人士所營造的烏託邦世界
    首先反烏託邦與烏託邦本身就構成了一對反義詞,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含義。烏託邦指的就是由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所提出的一種理想社會,烏託邦設定下的社會境界是非常完美的。在這樣的設定下,社會中人和人是可以做到和平共處、平等相待的,整個社會發展異常的和諧。所以可以說是一種超理想的狀態,那樣的社會是人們將所有理想的設想都寄托在上面的一種完美社會。因為在現在的社會狀態下是很難達到的,所以才被稱作為理想社會,是一種烏託邦型的社會境界!
  • 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是對「黃金時代」的烏託邦想像?
    這句僅由四個英文單詞構成的簡單口號,究竟憑藉什麼發揮了作用?在斯道雷看來,這不過是存在於美國人幻想中的一個烏託邦。 大多數中國人或許都熟悉陶淵明筆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而與「桃花源」含義相近的「烏託邦」這一概念,在西方世界引領著從未停止過的討論。那麼,「烏託邦主義」究竟是什麼?在今天,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和思考?
  • 烏託邦小史:是未來藍圖還是空中樓閣?
    《烏託邦的故事》劉易斯·芒福德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年7月其實,如果依託「烏託邦」一詞的含義按圖索驥,雖然「烏託邦」一詞是正式出現於莫爾的《烏託邦》中,但其實早在人類文明源頭的古希臘,柏拉圖就已經在《理想國》中勾勒出一座烏託邦的雛形。
  • 烏託邦還剩下什麼
    在悲慟與希望交織的氛圍中,這些人物似乎即將消失在籠罩著這些城市烏託邦的迷霧之中,而這些城市烏託邦在建設時被視為進步的象徵。沒有實體的目擊者,他們成為一齣戲的演員,而戲的結局是不確定的。 「我們希望我們現在的文明能夠穩步地向某種烏託邦前進。一想到它可能會腐朽和崩潰,它所有的精神財富可能會不可挽回地丟失,我們就感到厭惡。
  • 黑暗的烏託邦
    美麗烏託邦很多烏託邦的外貌都是這樣的,但是所有的烏託邦都是隱秘的黑暗。神木66町就有隱秘的黑暗,那就是清除不合格的兒童。 04渡邊早季發現了烏託邦背後的陰暗面。她選擇了接受。早季選擇接受,是因為她無力對抗這個烏託邦。但即便她有能力對抗,她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替代方案。町上不這樣做,又能怎麼辦呢?換上你,你又能想出什麼別的方案?就這樣吧,早季想。
  • 「烏託邦 2.0 」​妹神降臨 , 烏託邦的子民們, Are you ready?
    ,在經過一個月的系統升級後,去年12月16日正式更新為「張惠妹「烏託邦」2.0慶典 世界巡迴演唱會」。「烏託邦」巡城演唱會2015年4月從臺北開跑,到2016年11月的杭州站,已經經歷19個月,足跡踏遍中國各大城市和海外地區。有華人的地方,就能聽見張惠妹的情歌。完成一年半全球巡遊後,張惠妹將和製作團隊共同花1個月時間為「烏託邦」進行全方位解構和重組的重裝升級。
  • 烏託邦、異託邦和惡託邦
    的歌聲,有的人也可能憑意志一舉醒過來,或驚魂未甫的賴床,或爬起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但更多的人只是雖然能意識到自己在做夢卻無力擺脫夢境。再用一個比喻說法,我想說的是一種異託邦狀態。社會創新大家羅伯特·歐文,更盡一己之力試圖在現世建立烏託邦共同體。二百年來中外很多人都有過烏託邦夢想,並想付諸實現,不幸大抵失敗,至二十世紀更出現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人為災難,人們經歷的不是預言中的烏託邦而是它的反面,是烏託邦反向的惡託邦。
  • 電影遊戲文化: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烏託邦與反烏託邦的概念在近些年愈演愈烈。甚至對反烏託邦這個概念產生了一些歧義,有很多人開始將反烏託邦與反極權主義畫上了等號。下面的文章我會根據自己看的電影、玩的遊戲、讀的書,再結合自己的看法以及百科,為大家介紹一下烏託邦和反烏託邦。本人才疏學淺,如果有出錯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評論區中指出。
  • 《烏託邦》
    變態恐怖陰謀論時不時就爆頭的《烏託邦》(鏡頭畫面~超現實感),孰對孰錯難以定論,為了所謂拯救世界的目的採取變態殘忍的做法是瘋狂還是偉大,是應該贊同且協助還是應該拼命去阻止,世界觀遭到暴擊(比每次看完一集《黑鏡》後更難受)。好心疼瘦骨嶙峋的女主和她哥哥(剛開始看到女主老是想到微微)。還欠最後一集,暫時不想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