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ny Rayns
譯者:陳思航
校對:易二三
來源:《視與聽》
胡波這部內省而動人的影片,描繪了中國東北部小鎮裡無望的生活。導演胡波在2017年十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部影片也因此給現代中國電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大象席地而坐》並不是唯一一部探討中國社會絕望之處的影片,但它將情感上的敏銳與精神層面的洞見注入了這一命題。相對來說,它對校園霸凌、勉強的親緣關係、具有侵略性的鄰裡關係以及不道德行為的觀察,就比較平凡無奇。
讓《大象席地而坐》與眾不同的原因,是胡波對個體疑惑與焦慮的深刻體認,以及他在自己那些複雜但可信的角色身上,使這些內心體認化作可見影像的能力。他能夠將多線敘事串聯在一起——這些敘事線本身帶有發展成情節劇的潛質——並讓最終的聚合體看起來像是某種近似於「真實電影」的東西。
《大象席地而坐》由四個主要人物相互交錯的敘事線構成。這四個人物都在影片出現前的一組剪輯中悉數登場。
在畫外音中,其中一個人物於城談論的那隻動物,為這部影片提供了名字。於城到一個公寓的房間裡,與他「最好的朋友」的妻子尋歡。於城口中的「大象」,源於一則關於馬戲團裡的大象的故事,這頭大象整天都坐在原地呆看著,一動也不動,即使有觀眾拿東西刺它也是如此。
後來我們知道,這則故事是於城從他那個「最好的朋友」那裡聽來的——出乎意料的是,那個朋友突然回到了家,問了問「門口的是不是於城的鞋」,就從窗戶跳下去了。
於城很快衝出了房間,去看他的朋友是否真的死在了樓下的人行道上,接著他就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裝作漠不關心。但是,當他死去朋友的母親衝過來參加葬禮的時候,他又表現出了對她的關切。後來,他還責怪自己的前女友,認為如果不是她和他分手,他也不會去找朋友的老婆,朋友也不會死。
他的前女友對這一論點表達了它應得的蔑視,然後便走開了。但很明顯,於城並不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他有兩個典型的流氓跟班,不過他僅僅只是思想層面上的混混,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他說過髒話,或是做過任何暴力的事情。
他曾兩次提及,自己鄙視弟弟于帥。不過當于帥因為受了傷(後來這傷被證實是致命的)進了醫院的時候,他不得不因為親緣關係做點什麼。胡波想要表現的,無疑是在他那冷漠的面龐和冷靜的行為背後,騷動在內心深處的情感。
不過,這部影片的主要焦點不在于于城,而在於學生韋布身上。韋布與他那總是施加口頭暴力的叔叔,處於一種長期的鬥爭關係。在影片前期的段落中,他就遭受了兩次創傷性的衝擊。
第一個衝擊是,他發現自己的父親並不像自己相信的那樣無辜。父親失去自己的工作,是因為他被捲入了一次受賄的醜聞之中;這件事出自惡霸于帥之口。
而第二個衝擊是,當韋布挺身而出,為了從于帥的欺凌中保護自己的朋友李凱,使于帥受傷的意外事件。觀眾與韋布自己都知道,他並沒有將于帥推下樓梯。
但他們之間確實發生了一次輕微的身體接觸,在于帥倒地之前,韋布確實推了他一下——這足以讓韋布開始害怕遭到指控和報復。所以,在影片剩餘的時間裡,他都在逃亡的路上。他首先從自己叔叔的公寓裡逃了出來,然後決定跑到滿洲裡,去看看馬戲團裡的大象,但他並不知道關於這頭大象的那個消極的故事。
很快,他就遭受了第三次衝擊:他發現自己深愛的奶奶在睡夢中安詳地去世了——這個偶然事件,讓他失去了一個期望中的庇護所。此時,第四次衝擊也即將來臨:他會發現自己的同學李凱和他撒了謊。韋布與於城一樣,克制了自己內心的困惑與悲痛。
這部影片並沒有給這個男孩帶來多少好運氣,但他內在的力量與決心成為了這一情節的主心骨。從更大的方面來看,正是這一點讓胡波的這部作品如此引人注目。
另外的兩個主要角色也遇到了他們自己的問題,他們的故事也融進了影片複雜的情節線中。其中一人是意志堅強的女孩黃玲,她不經考慮地維持著與學校副校長的情事,部分原因是母親在被丈夫拋棄之後和她建立的某種病態關係。
她理解韋布,很明顯也喜歡韋布。毫無疑問,她尊重他在逆境中保持正義的行為。不過,每次韋布想和她談心的時候,都要把她帶到一個廢棄的猴子園去,這讓她感到有些厭倦。
後來,黃玲與副校長的事情暴露,副校長將責任都推到她的身上。作為報復,她用一支球棒打了老師,讓自己染上了麻煩。這時,她才選擇加入韋布的逃亡,和他一起到滿洲裡去。
另一個角色是王爺爺,他與女兒、女婿以及他們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公寓。當他的女婿催促他趕快搬進養老院,為自己的孫女騰出更多空間的時候,他感到非常震驚與悲痛。這個角色與於城的「手下」發生過衝突,也為韋布「提供」過他所需的旅費。
不過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他到養老院去查看房間狀況的時刻——這個段落與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戀愛症候群》中的醫院地下室段落一樣,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胡波利用帶有偶然性的次情節,將這些角色的故事線交纏在一起(比如那條走失的狗和它那好鬥的主人的故事)。這些次情節不僅進一步渲染了險惡的環境,也加固了不同故事線之間的關係。
每一個主角都曾有自己相信的人,但這些人都讓他們失望了。每一個主角都得想方設法解決眼前的困難,但此後還有更多的問題紛至沓來。在不同的場景與環境中,於城與王爺爺都在反覆思考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苦難;王爺爺甚至警告韋布等人,他們自以為到別的地方去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但一切都只是徒勞。
死亡可以說是《大象席地而坐》的一個核心因素:在整個故事中有四個人死去,其中只有一人是老人。
可見這部影片的深層基調,無疑是蒼涼的。但是從整體來看,《大象席地而坐》的口吻絕不僅僅是悲觀的:它不斷強調著斯多葛式的反叛、堅韌不拔的內心以及道德層面的質疑。因此,比起彼得·伊曼紐爾·高德曼的《沉默回聲》(1965)等影片,《大象席地而坐》要顯得更加動人。
即使這部影片的風格與技法都像是一部獨立電影,但它實際上是由冬春影業製作的,這家公司由王小帥和他的妻子創立、管理(王小帥是中國獨立電影的先鋒之一)。
在胡波去世之後,他們將這部影片的版權交給了他的父母。在影片的結尾,這頭總被人們談論的大象終於出現了——在聽覺上,而非視覺上。
在最後的鏡頭中,我們看到前往目的地的旅客,在一個車站停了下來。他們踢著毽子,周遭一片黑暗,大象的叫聲迴蕩在我們的耳畔——順帶一提,這似乎是全片中唯一採用三腳架拍攝的鏡頭。我想,這吼叫聲有著許多的解讀空間,不過在我聽來,這是充滿了憤怒與反叛的吼叫。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古董局中局》除了文物鑑寶之外,還有幾個優點
去年最爆款的電影手帳,和2019第一部豆瓣9分神片聯手推新
大黃蜂賣萌讓變形金剛起死回生……粉絲開心就好!